企业家要敬畏资本

李稻葵 原创 | 2017-10-17 13:42 | 收藏 | 投票

  “企业家要敬畏资本。”3月3日晚,在《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举办的“2017第十九期中国企业家两会沙龙”上,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李稻葵语惊四座。

  宝万之争尘埃落定。如今,资本尤其险资已被人称为“过街老鼠”,野蛮人,甚至被称为“妖精”、“害人精”,但李稻葵声称这种说法“过头了”。“不能简单的下‘野蛮人把我们的实体经济干掉了’这个结论。”他认为中国经济还是需要一批资本“文明人”,这些资本手里的资金是合法合理获得的,并能用这些资金去投资一些上市公司,推动这些上市公司重组以及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

  本期两会沙龙的主题是“实体经济如何破局”,与会的也都是参加全国两会的企业家代表、委员,但李稻葵毫不客气告诉这些企业家要敬畏资本。“不能说我是搞实体经济的,我懂实体经济,我就是老大。”他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企业经营没有常胜将军,往往过去20年成功的企业家,再往下走20年不见得会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实体经济总是在快速发生着变化,而眼下就有三个明显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消费结构的变化。现在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点不是实体性的或物质性的,他们琢磨的是要去哪里旅游、怎么快速获得各种各样信息等,这些都是非实体性的、非物质性的消费。简单来说,中国老百姓的消费升级了,他们的花费中,真正去买硬件的部分越来越少了。李稻葵认为这种情况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第二个变化,是实体经济本身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重组压力。中国经济以前的产业机构非常分散,以水泥产业为例,中国之前有5000多家水泥厂,现在正在合并,有很多企业肯定会退出。不仅水泥行业如此,钢铁、煤炭等各行各业都在做这个事。这个过程肯定会是很痛苦的,但必须要经历这个过程。

  李稻葵认为第三个变化是科技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这主要是互联网对实体企业的冲击和颠覆,这种变化在零售行业里的体现最为明显。

  因为这三个因素,导致中国的实体经济正经历着严重的阵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企业家一定要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个过程还没有走完,会一直很痛苦。”李稻葵说。

  从政府的角度上来讲,要减轻企业的痛苦,他认为国家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减税。其实,中国税负高的情况一直就存在,企业已经喊了很多年日。但在目前的形势下,在企业正在经历阵痛的情况下,高税负就显得格外痛苦,因此必须要降。李稻葵还特别强调,在传统的降税之外,还应该“适当地分权”。

  这种“分权”指的是中央政府分权给地方政府。李稻葵在去地方调研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旨在为企业减负的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以下简称营改增)却让很多企业的实际税负上升了。原来,以前营业税是由地方税务局征收的地方税,是“虚”的,有时是不收的。比如企业经营不好,或者下一年会在当地有投资等情况,地税局都会对地方税给予减免。但现在,营业税变成了中央和地方共享的增值税,变成了由国税局征收,虚的税变成了实的税,企业的税负一下子就上去了。此外,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因为营改增减少了很多,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时不时地补贴当地的一些民营企业了。

  因此,李稻葵呼吁,在实体企业正在经历的阵痛期,至少在今年,要增加给地方政府的税收返还,提高地方政府政府的积极性,提升地方民营投资的增速。

  除了要降低实体企业的税负之外,李稻葵还建议去除金融行业的虚火。现在市场上有大量的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产品,比如信托,年化利率高达8%到9%,而且还是刚性兑付的。在投资者看来,这些金融产品收益高,而且没有风险,因此大量的资金涌入这个市场,而不是投入实体经济。

  李稻葵建议打破这些金融产品的刚性兑付。“要推动几个信托产品或者债券的破产、重组,要让投资者知道这里面的风险。”只有在尝到了苦头之后,投资者才会重新去投实体经济。

  当然,政府的帮助只是一个方面,要从根本上破局,关键还在于企业家自身,不仅要“咬牙坚持”,还不能一味的以保护实体经济为理由,而把资本的力量扔掉了,因为“没有资本的力量,实体经济恐怕也难有比较快的转型升级。”

个人简介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1985年至1986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HIID)访问学者。1992年至1999年任美国安娜堡密西根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并兼任该校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1997年至1998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国家研…
每日关注 更多
李稻葵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