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如何站在了资本的对立面

张建平 原创 | 2017-10-27 10:53 | 收藏 | 投票

 劳动价值论如何站在了资本对立面?

        劳动价值论从配第提出到李嘉图,一直都不是对资本不利的学说。只是到了马克思这里,通过对“劳动”概念的一系列独特的解释(忽略复杂劳动、把劳动者当作是产业蓝领工人)之后,发展出剩余价值理论,才让后人有了劳动价值论是有利劳动而不利于资本的理论的形象。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论证了产品的利润即剩余价值由工人创造,所以理所应当归属于工人,而现实是资本家占有了全部剩余价值从而实现了其资本的增殖。这一论证得到了工人阶级的极力拥护,因此马克思的《资本论》一经面世便成为了工人阶级的“圣经”。
        由于在现实的分配法则之下,产品价值的分配并不是按照马克思假定的原则(谁创造归于谁)进行的,而是一直沿用着自然法则——特权分配律(《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即分配方式是特权的表现,谁具有特权谁就占有与其特权相对性的权益。
        马克思也清楚知道,按照劳动价值论这套理论来主张剩余价值共有是行不通的,这和公然抢劫无疑,因为这套理论否认了资本家投资获益的目的性和合法性。投资获益、等量投资获取等量利润这些伴随着私有制的法则马克思也是认可的,否则就意味着获利和投资无关了。
        所以,现有的私有制下,由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剩余价值必然要被资本家所占有。即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剩余价值的归属。那么由此,马克思进一步得出结论,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唯有如此,将生产资料公有化,才能依据真正的分配原则实现将产品的分配公有化,这就是共产主义原理。
 
        已经有人注意到了,抱着怀疑批评态度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大多是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入手,似乎也变不出什么新花样了。是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厦的基石。基石不牢,地动山摇,从此入手,确是正道。此帖仍走旧道,但步法稍有不同。
        《资本论》一卷第三篇开篇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开头说到:“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力的买者消费劳动力,就是叫劳动力的卖者劳动。劳动力的卖者也就由此在实际上成为发挥作用的劳动力,而在此之前,他只不过在可能性上是工人”。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劳资交换这个环节使得潜在的劳动力变成了工人。但在这个环节之前,马克思只是考虑了一部分潜在劳动力——无产者的问题,而不是所有潜在劳动力的问题,因为所有的潜在劳动力还包括有产者。马克思悄然把问题引导向了那些因为无产而不得不出卖劳动力的人群,有意回避了有产者主动寻求被雇佣的现象,而这部分现象并非少数个案,而同样是普遍现象。
        劳动力的买者为何有权让劳动力的卖者劳动?这个权从何来?显然基于买卖双方对于市场交易制度的共同认可。交易之后,商品的所有权就转移到了对方,不承认这一点就不会有交易现象存在,就变成了抢掠。
        由此,即便是默认劳动创造价值,我们从马克思对待劳资交换的这种认知中也应该逻辑地认识到,产品(或者马克思所谓的使用价值)的产生,是劳动力的买者使用他买到的、有权支配的劳动力,用原本属于买主自己的劳动资料,对原本属于自己的劳动对象物进行生产加工的结果,和劳动力本身不再有任何所有权关系。劳动者已经在劳资交换当中得到了他希望得到的东西(薪资和不计报酬),除此之外的东西和他无关,剩下于他的只是按照交易合约为卖主劳动——使用在他身上但已经买给资方的劳动力。如果他偷奸耍滑资方还可以按约定处分、解约甚至控告他违约。
        所以,马克思对交易合理合法性的认可,直接扼杀了“谁创造归于谁”的默认规则,并不能把剩余价值论证为归劳动力买者所有。
        随后马克思又说到:“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者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从这里,读者,尤其是带着政治立场的读者,很容易把劳动的目的看作是制造产品。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绝大多数出卖劳动力的人,目的只在于劳动报酬,而不在于其它,只要报酬丰厚,做什么事都可以,都只是方法和手段和渠道。
        当然不排除有人热爱某种形式的劳动对某种表示情有独钟的劳动力卖者,这不过可能成为他在劳资合同当中的一个附加条款而已,目的还是为了劳动报酬。
        而劳动目的已经在劳资合同签约之时在法律上被实现并受到法律保护。剩下给劳动力卖者的只是把劳动力交给买主按约使用。因此上,劳动力的卖主不存在对劳动力的卖价之外的任何其它价值的占有权利,产品、收益、利润等等都在其诉求范围之内。
        劳动价值论者往往把眼睛盯在产品之上,这是一个对商品生产极大的经济学误解。实际上,不仅仅劳动者(不是狭义的工人)的劳动行为的目标不是产品,就连资方也不是、从来都不是以生产商品为目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目的唯一的是:资本增殖!而商品生产,不过是一个手段和方式。“唯利是图不择手段”这个说法,不单单是描述资本家的贪婪的,还道出了商品生产的“手段”地位——商品,也就是资本增殖剧目当中的一个道具而已。
       因此,只要是有利可图能够增殖,资本可以选择任何一个方式,而不是把自己捆绑在商品生产上,更不是某种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商品的生产领域,甚至可以是不生产任何实际产品的金融证券服务赌博等非商品制造业领域。当然,现在这些领域现在也都把自己的增殖方式打扮成各种“产品”——理财产品、期权期货、服务项目、旅游路线等等,看起来和实体经济一样,但都是道具,随时可以弃之如履的道具。这才是对得起“不择手段”的批判之声的做法。
        不择手段,包括使不使用工人在内。商品的类型,以及商品本身,都可以随时抛弃。对于劳动力,尤其是马克思《资本论》当中只考虑的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力,同样如此。所以,资本家一直都在推进以机器代人为标志的产业技术革命,实际上起到了让劳动力卖者从马克思所说的“被剥削”状态下解放出来的作用。一个原本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劳动者想转入工业制造业就业的机会,正在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而日益迅速减少,保留下来的劳动岗位的劳动形态也正在日益脱离其表象形式的简单劳动而回归它的劳动本质——复杂的脑力劳动。
       劳动形态和所有制的结合形式,从当初的自雇佣手工小作坊,发展的指日可待的自雇佣自动化生产,也的确走出来马克思哲学描绘出来的“螺旋式发展”的轨迹。
       而在新的自雇佣生产方式之下,劳资双方合二为一,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将自行消失。
       更进一步,在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下,高级的自雇佣还会变成高级的“自给自足”,基于所谓的能力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分工理论上也行将消失,所有需求都自给自足,产品不再是商品。这种局面,已经体现在派往外太空的宇航员团队的行为模式设计中得以体现。
        马克思的《资本论》,本来应该是《论资本》的,但马克思却实质性地把它写成了《论商品》,把一篇对资本大戏的剧评,写成了对其中某件道具的评头论足。这种做法,一如马克思对“斯密二重性”的批判一样,称为“马克思二重性”体贴恰当。《资本论》只是为了给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做道德批判寻找理由和铺垫,而理由是否逻辑充足铺垫是否足够到位,都已经不再那么重要。所以,从《资本论》中随便找来一段,都很容易看到其逻辑缺陷所在。
        很多研究者都看到了这一点,但拥趸之中有人已经声称,自圆其说并不是一个理论的成立要素,所以内部逻辑不一致并不能构成对其批判和否定。但这种开脱其实并不成功,因为马克思对劳动概念的一系列自我加工和对谁创造归于谁的分配法则的默认,都是在为“剩余价值归于产业工人”这个结论做逻辑铺垫,并非马克思不讲逻辑的表现,否则也不会有《资本论》的洋洋洒洒了。显而易见地是马克思这么做还是想做到自圆其说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如果认为一个理论体系可以不自圆其说,那么对理论的评价还有没有标准呢?抑或只是“信则灵”吗?

张建平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经济学圈外人,著有《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小书一本。 四海之内皆兄弟,不必再加关系人。 欢迎大家讨论经济学问题。
每日关注 更多
张建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