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CISMA | 更高、更广、更深剖析服装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徐进 原创 | 2017-10-08 16:32 | 收藏 | 投票

 相信很多朋友都关注着2017年服装行业的风云变幻,今年,中国服装产业开始了新的复苏。就当下的经济、人口红利和外部环境换挡,再加上自动智能化的冲击,都在改变着中国整个服装行业的格局。在今年的服装设备展上,服装智能制造(中国)精英俱乐部看到了未来几年服装加工行业的趋势。 

一、大企业忙于品牌建设,小企业忙于眼前利益的争夺

  品牌是企业的灵魂和存在与发展的核心动力。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意味着企业可以花费较少的成本让产品和服务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经过前两年的大浪淘沙之后,未来的中国服装行业,较大企业必将更加重视品牌的影响力,尤其是一些经过多年的市场搏杀并且因此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企业;而小企业由于自身处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生存”问题显得更为急迫,因此对眼前利益的渴望会越来越强烈。

对那些有能力进行大张旗鼓的品牌建设的企业而言,品牌建设的基础是文化,核心是产品设计,从而提供蕴含企业独特文化符号的产品,用品牌产生的联动效应促使企业的效益目标达成。而品牌建设的具体落地措施,各个企业的操作形式也各不相同。比如作为缝制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上海和鹰科技,除了常规的品牌建设途径之外,也会采用一些“非常规途径”。该企业被长园收购后,在智能工厂打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二、自媒体、民间组织对服装智能制造的推动

     在方兴未艾的内容创业征程中,前有逻辑思维、同道大叔,后有咪蒙、papi酱等自媒体人,覆盖财经、科技、影视娱乐等各个领域。纺织服装行业作为“衣食住行”中的重要一环,在近一两年先后出现了以【服装智能制造(中国)精英俱乐部】、【高级服装技术圈】为首的民间组织和自媒体,这些自媒体拥有众多的行业精准粉丝,贯通了服装、人才、设备、软件各大供应链环节,已是国内服装行业最大的垂直新媒体平台,也成为内容创业大军中的一个独特的行业案例。

以【服装智能制造(中国)精英俱乐部】为例,三个创始人在业内独具名气,都曾担任多个服装企业总经理、总监等职务,热衷于组织行业交流活动。三个创始人专职为企业服务,工作之余与专职朋友一起做新媒体创业。凭借在服装技术、设计、工艺、生产等方面的丰富专业经验,再加上日复一日的不懈坚持,【服装智能制造(中国)精英俱乐部】将打造成国内服装行业覆盖面最广、渗透力最强、传播效果最突出的垂直平台和人才聚集平台!

三、互联网、智能技术对行业的影响更加剧烈

  对服装行业而言,互联网和智能技术实际上是嵌套在一起的整体,因为服装智能制造技术也需要融合互联网相关技术,正像上海和鹰科技打造的“未来服装工厂”模式那样,在缝前、缝中、缝后各个环节用到的3D人体扫描、CAD、数控裁剪机、智能铺布机、智能吊挂、智能仓储等方面的技术,也需要和大数据、互联网远程监控、互联网即时数据传输等技术融合,而这些技术融合之后而生成的服装智能化、信息化服装生产整体方案,已经被不少一线服装企业逐渐采用,也被行业公认为服装企业的未来必经之路。

  从具体的事例来看,2015年阿里巴巴“双11”交易额将近900亿元人民币,是2014年的两倍。“双11”这个似乎被电商凭借互联网炒作出来的全球购物节,如今俨然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狂欢节,值得注意的是,“双11”成交的商品主要是服装类的商品。当然互联网对服装行业的侵袭并非仅仅体现在“双11”上。

尽管互联网对服装行业(也包括其他行业)的作用,并非必定就如部分互联网思维的狂热分子所吹嘘的那样巨大,但是互联网确实给传统的服装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商业运作模式,从而要求服装行业理智地定义互联网,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模式在不少服装品牌的应用中也取得了不少成功的先例,我们有理由相信服装行业对“互联网+”模式的充分应用是必然的趋势。但是服装行业应用“互联网+”模式,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京东或者淘宝上开一个店铺,它应该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即在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的前提下,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使服装生产与服务的效率、质量更加符合“工业4.0”的智能化、信息化生产的要求。举个例子。ZARA的供应链系统反应神速高效,从设计到把成衣摆在柜台上出售的时间最短只需要7天,而中国服装业一般为69个月,国际名牌为120天。ZARA自身有9家成衣厂,从新款策划到生产出厂,最快可在一周内完成。如果细究起来就会发现,ZARA能做到快速反应,其依赖的智能服装制造技术的决定性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互联网也好,服装智能技术也罢,其核心还是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条准则落实到生产中去。 

四、用工缩减,大量服装人面临转行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风险增加,部分行业出现了倒闭、罢工、裁员、降薪等现象,服装行业当属其一,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纺织服装业有2000万就业人口左右。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包括服装制造、批发、零售各环节。而众多服装企业关店之下,必然会有大批的店铺销售人员和与之配套的总部或分公司职员面临转行,而在销售量减少的情况下,纺织、辅料等各公司减员增效也在推进之中,再加上目前国家大力推行的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会不断涌现出更高效的智能化机器设备,那么,连同工厂都会减少用工。因此,用工缩减,大量服装人面临转行已经是2016年必然事件,对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五、智能制造能否拯救全球经济?

全局性产业过剩的全球经济,正在期待有一个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来拯救全球经济,来启动全球经济供需的再平衡。但是,从服装展会上来看,就会明白,这一刻不会很快来临,至少在35年不会普及。革命性技术创新的崛起、衍变和系统转化需要一定的周期——从原始农牧时代过度到现代农业时代,其间整整化了近4000年,从农业时代切换到工业时代,又整整用了近400年,而从工业时代整体迈入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又足足耗费了40多年。

未来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是什么?一如铁器的发明迎来了现代农业时代、蒸汽机和电力的发明驱动了工业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发明开启了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一样,未来革命性的技术创新,需要能够重新开启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并对当前的结构性供需失衡进行系统性的再平衡。

包括政界、科技界和企业界,许多人将"革命性的技术创新"这个宝押在智能制造上。上个月在瑞士举办的冬季达沃斯论坛,其主要议题就是以"智能制造"为标签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错了,智能制造不可能拯救全球经济,更不可能推动全球经济供需的再平衡,为什么这么说,智能制造最大的优势是提高生产率、大批量地取代人工制造,不仅无法推动全球经济的供需再平衡,反而会加剧全球性大规模失业潮的来临。

你知道吗?有全球最大代工企业之称的富士康,通过工业机器人取代生产流水线工人,其昆山工厂去年裁员人数就高达5万人,而且,这还仅仅是开始,去年底富士康还在大手笔投资机器人公司,以期进一步提升期智能制造的水平、并降低智能应用的成本。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当下智能制造的蔚然兴起,未来必将碾压许多人的就业机会,现在的工业机器人售价约为5万美元,未来批量化生产之后,售价很有可能压缩在2万美元之内,这是什么概念?以当下国内制造业企业的用工成本计,这意味着企业用机器人取代流水线工人,仅需要两年不到即可全部收回投资,这还不算与之相配大幅降低的管理成本。

未来在哪里?未来已不远!服装行业不易,服装企业转型更难,请且行且珍惜!

个人简介
服装智能制造精英俱乐部创始人 服装行业资深管理咨询专家 《中华讲师网》/注册讲师 《博锐管理在线》/特邀专栏专家 《品牌服装网》专栏作家 《中华品牌管理网》专栏专家 微信twtfj123 电话:13507418446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