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港股A股化”

郑磊 原创 | 2017-11-25 05:59 | 收藏 | 投票

 郑磊

 

20154月,笔者在香港出版了A一书,提出随着内地和香港互连互通,港股交易会逐步表现出“A股化”特征。当时,市面上似乎对此皆不以为然。而5月份之后突发的股灾,直接将短暂的港股“大时代”打回了原形。紧接而来的是针对境内外联动做空中国的治理整顿,“港股A股化”进程被中断。深港通开通之后,笔者密切留意“内地资金”动向,作为判断港股大盘趋势的基本面因素,在2017年初,再次观察到内地资金缓慢流入港股,布局建仓,明确提出港股进入牛市,A股维稳有效的观点。因此,在9月底停止更新“与羊群博弈”港股组合(对牛市阶段的指导意义不大)。

笔者当时观察到的每日“北水”净流入平均水平是20亿港元左右。而这个指标在11月已经翻番了。在笔者考量的内地资金中,“北水”只是一个表征指标,并不能代表内地资金投入港股市场的全部,甚至只能算其中一个零头。笔者所指的内地资金主力是沉淀在香港的“内地人”的储蓄。如果大家看看香港房市的火爆,就应该大体了解到这类资金的巨大体量和实力了。但是这个金额在港交所查不到,因为是被纳入本地资金统计的。今天看到香港媒体刊登港交所总裁李小加把港股资金来源分为“北水”,北水掀起的本地资金,与北水博弈的外资,这个分法和笔者看法相似。但是笔者认为第3项实际是外资与前两项资金的博弈。

“港股A股化”在年初仍未能得到业界认同,有人甚至反向提出“A股港股化”,关于这个问题我另文说明。然而不争的事实是,港股确实越来越A股化了。其主要特征就是扎堆炒作,追涨杀跌,羊群效应明显。但与以往略有不同的是,无论A股还是港股,到目前为止,主要表现为资金集中炒作龙头股、蓝筹股。在香港市场,内地资金采取这个策略也很容易理解,盖因之前是外资占主导,而外资偏好的正是这类股。内地资金喜欢扎堆炒,可以直接累加上来,不用重起炉灶。因此,笔者之前预测的港股A股化之后,会出现内地资金与外资分庭抗礼的局面,目前还不明显。内资偏好中小盘股票,虽然笔者已经观察到中小盘部分股票正在慢慢抬高价格中枢,但是还没有遽然拉升的情况出现。而港股目前主要依靠一、二十只龙头蓝筹股牵引大盘上行的走势,也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未来必然有一个转换过程。目前可以视为内资正在布局建仓中小市值股票,等待合适的机会拉抬。

有媒体问笔者,港股已经冲过了30000点,是否已经有泡沫了?我的看法是,港股目前整体没有泡沫,平均市盈率仍在14-15倍,远远谈不上泡沫状态。但是,少数指数成分股确实已经明显超买,未来随时有机会调整。而一旦这些大型股借机调整,可能就是笔者上面说的港股牛市转换风格的时点。届时港股将进入牛市第二阶段。

笔者曾按照港交所成交量给出判断标准,每日成交量平均达到1000亿港元以上,是内地资金初步入市的信号(由于没有给出北水掀起的本地资金入市量,笔者经过估算,提出这个参考标准),而内资大举入市后,港股日均成交量不会低于平均每天2000亿港元,届时基本形成“A股化”港股市场。我们从香港经济日报给出的下图可以看到10月份港交所日均成交量接近1000亿港元,而11月至今是日均1174亿港元,这只是内地资金热捧少数龙头股票的成果,港股市场还远远没有出现中小市值股票“龙飞凤舞”的牛市二期景象,更不可能在短期出现各种小概念股“鸡犬升天”,“鸡飞狗跳”的牛市后期特征。现在谈论港股是不是存在泡沫,还为时过早。


     我们再看港股换手率。港股正常时候的换手率是50%左右,现在是70%,而A股的换手率普遍在100%以上,也达到过200%300%。换手率和成交量之间有直接关联,如果港股换手率达到100%,也可以简单估算出港交所日成交量在2000亿港元以上,这应该是港股的“新常态”。按照这种慢牛走势,如果不出意外,到2020年,这个牛市很可能走出50000点的“新时代”高点。当然,现在预测这么长时间的走势是没有根据的。世界还有很多不确定性,美国可能启动新一轮监管放松,下一场金融危机似乎随时会敲门。投资者还应边走边看,且行且珍惜,不要走错行错。

个人简介
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SFI客座教授,行为经济学者,创新发展,金融投资专家,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荷兰maastricht管理学院mba,兰州大学数学学士 email:prophd@126.com
每日关注 更多
郑磊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