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企业家的价值观

张运毅 原创 | 2017-12-03 16:37 | 收藏 | 投票

谈谈企业家的价值观

张运毅 孟宪杰

  金秋十月,清风送爽,明水城南唐王山脉漫山红叶、层林尽染,一种来自秋日的凝重,使人感到责任释然。山巅古亭下,两人正在促膝相谈。一个是济南儒商文化研究会的会长孟宪杰,一个是他的朋友、研究会副秘书长张运毅。他俩时而各抒己见,时而畅谈共识。其主题是怎样树立正确的企业家价值观。

  孟运毅,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我国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讲话,尚属首次。它表明了我们党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也表明了我们党对国家的综合治理能力、综合治理水平正在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张 ;是的。回顾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来的历程,虽然在一些历史阶段出现过反孔、批孔的情况,但从一个大的历史纬度看,中国共产党还是以辩证的、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继承和发展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持 ;“剔除糟粕、汲取精华”、“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方针。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外国思想的价值。”“孔孟有一部分真理,全部否定是非历史的看法。”“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今天习近平同志又着重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弘扬传统文化呢?习近平同志说得很透彻:“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为此,他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张 ; ;将儒家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一个大课题,用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培育核心价值观也是一个大工程,这实际上讲的就是儒学等传统文化如何“古为今用”。可以说,研究梳理好这些东西,将为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孟 ; ;确实如此。截至现在,我们儒商文化研究会成立六年多了。六年来,我们所做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进行道德教化,用儒家思想理念来培育企业家价值观”。但从六年来的实践来看,虽然经过道德教化,涌现出了一批勇于社会担当、有较高道德素质、较大业绩的儒商人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家不重视或忽视价值观塑造,从而在企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因此,今后我们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就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儒家的道德精髓和思想精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企业家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实际行动。

  张  ;嗯,这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怎样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企业家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全体员工的实际行动?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将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在落细、落小、落实上狠下功夫。在这方面,树立正确的企业家价值观和方法论尤为重要。

  孟 ; ;好啊!那我们就围绕这一课题,对企业家价值观和方法论进行一些探讨。我想,讨论的首要问题是搞清楚:什么是企业家价值观?

  张  ;在搞清楚什么是企业家价值观之前,我想先要在概念上搞清楚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核心价值观?

  从概念上讲,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个人活在世上,不管其承认与否,都会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人们在对各种事物、行为以及可能做出的选择时,有着自己进行评价的标准和据此采取某种行为的态度及倾向。这种对诸多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对自我行为的态度及倾向,就是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则是某一国家、某一民族或某一社会群体在判断社会事物时所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孟 ; ;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它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价值取向,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也就是说,在我们这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13亿多人口的国家,它就是公认的社会价值准则。人们在行人为事、辨别是非、处理各种矛盾问题的时候,所持的态度、倾向,所做出的选择,必须符合这24个字的要求。在追求个人价值方面,也不能有悖于这一公认的社会价值准则。党政军民如此,企业家亦不能例外。

  张  ;你这一概括很好。习近平同志说,“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就是说,任何人的价值观都从属于一个特定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由其概念、内涵、外延多方面组成。其构建与践行需要社会各领域、各方面、各行业、各单位人们的共同努力方能完成。而企业价值观和企业家价值观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经济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企业家价值观?企业家价值观是企业家个人对待职业的信念,是对待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以及内心的感受尺度,也是对待员工、客户的根本倾向与基本态度。简单说来,就是“为什么要办企业”和“怎样办企业”的问题?

  在性质上,它从属于核心价值观,需要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构建。它是企业的灵魂,是客观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在企业家头脑中的相关反映和长期积淀。是企业家在对经济现象、经营活动作出选择时,自己所持有的评判标准、对诸多经营行为的看法、评价、态度和倾向。

  在范畴上,它是核心价值观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反映,是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内落细、落小的具体体现,也是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能否落实的决定因素。

  从外延上讲,企业家的价值观又可延伸,直接决定着企业价值观,并影响着企业内部各领域各方面的员工价值观。

  孟 ; ;是的。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讲,企业家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永恒的动力与终极目标。

  要讲清企业家价值观,首先要弄明白“企业是什么”? 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由此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企业家的职责行为。即一要牢固树立以盈利为目的的宗旨意识。二是要充分运用各种生产要素为市场或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三是要承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职责。企业家的上述职责决定了其要把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追求基业常青”作为自身不懈的追求。环顾天下,没有一个企业家不是这样想的。但为什么有的人能把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有的却折戟沉沙、走向衰亡,更有的还没发展起来就“胎死腹中”呢?我认为究其实质,是没有很好的解决“钱怎么挣?”、“钱又怎么花”的问题。

  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企业家群体的财富不断积累,企业家的地位不断提升,社会辐射影响力不断增强,很多企业家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人从最初创造财富、创造价值的冲动,逐渐转向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创造精神、创造人文境界,从对物的崇拜逐步转向对公认的社会价值的崇拜。许多人从注重个人价值追求逐步转向对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追求的有机统一。在重建内心道德尺度、建立勤奋、敬业、诚信、关怀与尊重精神的同时,自觉地把个人价值追求、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促进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推动作用。

  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西方经济文化思想的侵蚀,以及几十年来的道德教育弱化,极端个人主义膨胀,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家们在巨大的物质利诱面前价值观扭曲,分不清是非或不愿分清是非的自我沉沦。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置国家、民族、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在创造个人财富的过程中疯狂的掠夺社会财富乃至无端的损害人民大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从最初的假烟、假酒到后来的假药、毒奶、地沟油,从官商勾结倒卖国家资源、不公平竞争到组织黑社会组织用暴力手段聚集财富,大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种种迹象表明,一旦价值观扭曲,道德伦理丧失,任何丑恶的现象都会在他们的手中制造出来。虽然这部分人在企业家群体中只是极少数,但如果对这些存在于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内的“病毒”不加以遏制,他们就会像“埃博拉病毒”一样快速蔓延,侵袭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肌体,影响“中国梦”的加快实现。

  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这一“病毒”滋生蔓延并最终消除这些丑恶现象呢?我给出的答案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端正企业发展的方向,塑造企业发展的灵魂,即企业家的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家价值观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从某一角度而言,中国经济宏伟蓝图的实现、甚至中国梦的实现,都取决于能否树立正确的企业家价值观。

  张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尤其是经济增速换档期、经济结构调整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迭加”阶段的共振效应,使中国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国家新的改革政策、经济战略的实施,特别是生态发展战略的实施,某些落后的产能、产业势必面临调整、淘汰的境地,某些企业在融资、劳动力、原材料成本控制、产品销售方面也遇到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短期内难以逆转。被企业家们描述为“年年困难年年过,今年真的很难过”。在这一特殊时期,各种思想、观点的交锋、各种现实社会问题的碰撞、各种困难压力的加大,必然使某些企业家处于思想困惑与选择无奈之中。因此,端正企业家的价值观,增强企业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念”、“对企业发展的信念”、“对社会的信誉”,在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

  孟 ; ;是这样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企业家的灵魂,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企业家的支柱,对企业发展的信心是战胜困难的精神依托,对社会的信誉是企业存在的价值所在。没有上述信念企业家就会迷失方向,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撑企业家就难以在国内外竞争中勇立潮头,没有必胜的精神依托企业就会在困难前一蹶不振,没有社会信誉企业就失去了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在这方面,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吸取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态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扎扎实实地完成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任务。又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坚定中央各项重大改革举措的正确性,积极主动地贯彻实施国家的生态发展战略,产业升级战略,为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应该说,上述“四信”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经济领域的形象化与具体化。加强上述“四信”教育正是在企业领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细化与深化。因此,我们当前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疏导,实际帮扶,引导企业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张  ;这个任务很重要,也很迫切,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索。不过已近中午,该回家了。是不是有空再聊?

  孟 ; ;好的。

  企业家价值观建设的重点

  几天后,两人又聚于小东山下,时黄栌、红枫正艳。放眼望去,一簇簇,一片片,更有翠柏点缀其间,使得秋韵更浓。漫步在通幽曲径上,两人的谈兴渐渐浓烈起来。

  孟 ; ;运毅,前两天,我们从习总书记关于儒学的重要讲话说起,谈到了企业家价值观的重要性,今天我们是否谈谈怎样认识企业家价值观的建设问题,或者说,怎样来构建和培育企业家价值观?

  张  ;好。我们先来看看企业家价值观的范畴。因为范畴是最一般的概念,它反映着客观现实现象的基本性质和规律性,规定着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特点。从企业家价值观体系的范畴看,它应该包括价值规范、价值理念、价值追求、价值取向、价值冲突与价值认同等等。

  孟 ; ;而我认为,在这些范畴中,价值理念、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三者尤为重要。要树立正确的企业家价值观,必须注重搞好这三个方面的建设。为阐述方便,我们是不是先探讨一下价值理念问题。

  张  ;好的。

  (一)东西方不同的价值理念。

  张  ;在上述三者之中,价值理念非常重要。一定的价值理念,影响到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追求。而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中,又体现出一定的价值理念。

  所谓的价值理念,就是指某个人、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物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实践证明,不论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集体,都有公认的带有历史痕迹的社会价值理念。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国人民关于国家、社会以及公民个人如何更好的生存发展的普遍信念,它正在成为人们公认的价值理念和活动准则。再比如企业价值观,它就是关于一个企业及企业成员(包括企业家和员工)如何更好生存发展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不同的社会形态(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社会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即包含有关个人自身的价值追求,又包含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国家、组织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诸多关系处理,还包含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的矛盾解决。决定着在处理这些关系时人们在舍与得上的抉择。

  孟 ; ;是的。比如“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本是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纲领。但经过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的不断凝练,以及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不断宣扬和整合,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从英国的 《权利法案》到美国的 《独立宣言》,再到法国的 《人权宣言》。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鼻祖亚当?斯密到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弗里德曼。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政治学家的“三个约翰”,到法国启蒙思想家鲁索、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当代美国政治学家弗兰西斯 ?福山,无不在论证“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作为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可能性、操作性。从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到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从提出论证、不断凝练到丰富发展,已经有将近500年的历史。伴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伴随着垄断资本主义从商品垄断到资本垄断再到国际金融垄断,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不断发生一些新的变化,资产阶级在不同历史阶段倡导和强调的价值观重点也有所不同,但是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核心价值观形式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张  ;嗯,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形式决定了西方核心价值观的内涵。(1)崇尚利伯维尔场经济(即“个人为个人,上帝为大家”,是经济个人主义者完全依靠市场自我均衡的代表性经济理论)。(2)倡导平等和程序正义。(3)崇尚个体本位和自我价值,鼓励自我突破和个性张扬。在上述精神内涵的滋养下,西方人比较注重实际利益,讲求自我意识的凸现。不论是从殖民地时代的征服、掠夺,还是到现代生活追求的拜金主义,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国家的资本渗透,无不体现出其以个人为中心的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在这一价值理念的影响下,西方人崇尚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在他们看来,“货币的力量多大,我的力量就多大”(莎士比亚语)。所谓“现代文明以金钱为最通用的价值符号,以不同等级、不同档次的商品符号来标示人生意义。”对此,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有一鲜明的阐述,他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所消费的对象,不只是被认为某种使用价值的商品或劳务,而且是被看作一种“象征性符号”,它代表的是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认同。这样,人们的消费就脱离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真正需求,不再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自身需求出发来安排生产,而是不断的追求被制造出来和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也正是由于这种个人主义的无度张扬和物质欲望的无限膨胀,造成了尔虞我诈的市场竞争、为瓜分和掠夺世界资源而进行的连绵不断的的战争,以及危及子孙后代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

  孟 ; ;而东方文化则截然不同。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在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上至君王,下至普通百姓,均强调“仁爱”、“仁政”“仁义”,讲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厚德载物”,注重伦理道德,追求 “义以为上”。逐渐形成了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核心的传统价值理念。在前不久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一口气举例列出了15种优秀古代思想,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应该说,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思想精华。

  孟是啊,在这一价值理念的引导下,历代先进的商人群体——儒商,都把践行“财自道生、利缘义取”的核心价值理念,秉持“义为上”、“德为先”、“诚信为本”作为自己经商的行为准则。在古代出现了范蠡、子贡、白圭、计然等儒商先祖,在近代出现了徽商、晋商、鲁商、浙商、苏商、陕商等商业群体和胡雪岩、孟洛川、张弼时、周学熙、周志俊父子等一大批儒商人物。时至今日,儒商精英更是层出不穷,从香港的霍英东、邵逸夫、曾宪梓,到内陆的柳传志、张瑞敏、陈光标、曹德望、孔祥存等,他们在古今以来的商业经济活动中,都秉承了“仁、义、礼、智、信、宽、恭、惠、敏、勇”的优秀品德,创造了历史的辉煌。

  张  ;确实应该这样。但应该看到,由于人们的信仰不同、所处的、经济地位、环境条件不同、所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在企业家群体中也会产生不同的价值理念。价值理念的差异性,或者不同的价值理念,不仅决定着每一人、每一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同时也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国家、社会、组织或集体乃至与大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在企业,企业家的价值理念决定了一个企业的价值规范,影响着这个企业的价值原则和活动准则,或者说,企业家价值观实际上就是这一企业的灵魂,它不仅制约着企业经营决策,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企业经营行为。它有可能因背离公认的社会价值理念使企业走向衰亡,也有可能因符合社会价值理念,成为全体员工公认的、乐意接受的普遍信念,促进该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不论是海尔张瑞敏、华为任正非、平阴玛钢孔祥存等人文化理念的成功实践,还是河北三鹿集团、山西煤老板、假药、假酒、地沟油等众多的负面案例,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孟 ; ;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企业家中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立足于继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注意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来培育自己、壮大自己。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构建中国企业家的价值观念也同样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经济跻身国际市场,称雄于世界经济之林的重要保证。我们今天对历史先哲传承下来的优秀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必须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并根据时代特点,赋予其新的涵义,努力让“仁民爱物、以义制利、崇德向善、诚信至上、持经达变、和谐双赢、爱国敬业、内圣外王”等精神,成为现代企业家主流群体的根本价值理念。

  (二)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张  ;说完了价值理念,现在再谈谈价值取向。

  所谓价值取向,从概念上讲,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和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

  由于人们所处的历史、地位、环境、受教育等客观因素的不同,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分为不同的类型:

  1、理性的价值取向,持这一观点的人,强调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主张通过理性批判的方式发现真理,把追求真理看得高于一切。

  2、唯美主义的。持唯美主义观的人认为,人的社会活动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感官上的愉悦,而不是传递道德上或情感上的信息。他们主张生活应当模仿艺术,不应具有任何的说教。

  3、宗教性的,强调以信仰教义为中心,认为宗教信仰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

  4、政治性的,主张以权力地位为中心,强调人生的意义在于权力的获取和权力的影响力;

  5、社会性的,主张以集体和他人为中心,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友好、协作、博爱、团结;

  6、经济性的。主张以有效实惠为中心,强调社会活动的功利性和实务性,追求经济运营的最大利益;

  就企业家的价值取向而言,应该是经济性和社会性两大类型居多。

  孟 ; ;从总体上是这样,但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元的,从在价值取向的几大类型的分布情况看,有些或有时呈交叉相融的现象。仅从商业经济领域而言,绝大多数企业家能遵循公认的社会价值理念,在为他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如刘永好、曹德望、陈游标等人。

  张 ; ;综观自古以来的优秀商人群体,有一个鲜明的思想特征,这就是“利他爱人”。这是与长期以来接受儒家哲学思想的长期熏陶分不开的。

  儒家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一个根本分野,就在于儒家的价值取向是建立在“利他”或者说“天下为公”的趋向基础上,而后者是建立在以“利己”为特征的个人主义基础之上。

  儒家强调修心修身,但修心修身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讲求“内圣外王”,但内圣外王的根本出发点是“天下为公”,落脚点是为了实现“大同”。在?礼记·礼运?中,儒家描述了自己集体主义的理想追求,即: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要把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人们不单单赡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只抚养自己的儿女,让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有名分,女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大家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所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兴起,所以家家户户的大门都不用关闭。这就是几千年来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所体现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实际上与我们今天所讲的“小康社会”、“共同富裕”是一脉相承的。

  孟  ;由此看来,正是老祖宗“天下为公”的价值取向,孕育了中国人或者儒商“利他爱人”的精神特征。从另一方面讲,“利他爱人”的价值取向也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利他才能利己,互惠才能双赢,只有帮助他人成功才能成就自己”,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一个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讲道德、讲诚信、讲利缘义取,在考虑自身价值追求的同时,要坚持“义为上”、“德为先”、“诚信为本”、“义利兼顾”的价值原则,把客户、员工、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摆到优先位置,在“为用户创造价值”、“帮助他人成功”的经营实践中,实现自己和企业的价值追求。企业做大做强了,要履行社会责任,反哺人民,回报社会,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应该说这一价值取向就是现代儒商的价值取向,也应成为现代企业家的主流价值取向。但面对纷纭繁杂的社会利益诱惑,也有的人为追求“一夜暴富”,为达此目的,不择手段的(如行贿、欺骗、榨取、暴力等)攫取社会财富或公众利益,而置社会价值理念与公众利益于不顾(如各地打掉的许多黑社会势力)。还有的人则试图通过经济的管道走上政治的仕途,于是,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唯上是从,根据某些政府官员的意图超财力投资,搞多元化的快速膨胀,岂不知“企业一旦变成了为某种利益、某种荣誉而生存的政治实体,其结局不可能不垮”(孔祥存语)。原济南轻骑集团董事长张家岭的兴衰成败史即是一例。

  张  ;是啊,一个企业家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成败兴衰。价值取向偏了,企业就会走邪路。价值取向错了,企业就会折戟沉沙。而价值取向正确,企业就越做越大,兴旺发达。济南玫德玛钢公司的发展就充分验证了这一点。在价值取向上,该企业董事长孔祥存主张:“中国的企业家应是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领头羊”。认为“企业家的天性,应是合理开发自然,减少投资成本,增加财富总量,提供产品、服务,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的需要”。在企业管理上,他从不讳言干企业的目的就是赚钱,就是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所不同的是,他把赚钱与“仁爱”结合起来,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联系起来,把“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他人创造利益,为自身创造前途” 作为自己工作的落脚点、着眼点。把“同仁乐意、经营得意、客户满意”作为工作的归宿点。他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需要钱,国家建设需要钱,共产党的政权建设也需要钱,所以,我们玛钢公司在市场上赚了钱,赚了外汇,职工富裕了,社会安定了,实质上就是为国家争了光,就是支持了共产党的政权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讲,赚钱绝非是我们企业自己的事,也是社会的事。赚钱不但是我们玛钢公司最大的事业,更是我们玛钢公司的最大政治。”为国家安定富强、为人民共同富裕、为巩固党的政权赚钱、赚更多的钱,这就是作为共产党员,有作为企业家的孔祥存的价值取向,也是一个现代儒商的价值取向。正是由于这一价值取向,保证了该公司吴越同心、风清气正,全公司上下“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雄据世界管接件行业第一的企业集团。

  孟 ; ;你谈的这点很好。可以说,价值取向决定企业战略方向,影响企业战略决策。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路线。但有了好的价值取向,还必须有孜孜不懈、锲而不舍的价值追求。否则,再好的理念与取向,都不可能变为美好的现实。下面,是不是说一下价值追求问题。

  张  ;好。

  (三)价值追求——企业家的执着向往和拼搏实践。

  孟 ; ;在我看来,所谓价值追求,就是对一定价值目标的执着向往,并力图达到价值目标的强烈的驱动倾向和不懈实践。它受价值理念的制约,一定的价值理念决定了一定的价值追求。而一定的价值追求又体现了一定的价值理念。

  张  ;是的。从价值追求的形式看,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情感上,它是对一定价值目标的执着向往和实现目标的强烈愿望;在认识上,它体现为千方百计为实现价值目标的坚定信念和诸多设想;在实践上,它是追求者为实现价值目标克服困难、不懈努力而采取的实际行动。受价值理念的制约,每个人、每个社会群体乃至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有的是自发的,有的是自觉的,比如建设民主富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是我们党、我们中华民族自觉地价值追求。

  价值追求的作用非常重要,一个没有价值追求的人无异于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一个具有正确价值追求的企业家,则是企业富有生命活力的生生不息的源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1)价值追求对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2)价值追求是人们前进实践的强大动力。(3)价值追求在社会实践中具有较强的调控功能,它能协调主体各方面的力量统筹活动,集中精力实现价值目标。(4)价值追求有巨大的承受能力,它能使人们面对艰难险阻,历尽坎坷坚韧不拔,甚至不畏生死的去实现既定的价值目标。

  孟 ; ;对,毛泽东主席早就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一个企业只要有一个富有价值追求的企业家,这个企业就能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从丑小鸭变成金凤凰。你刚才举的平阴玛钢的发展史即是明证。20年间,在董事长孔祥存的带领下,公司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企业,发展成现在世界同行业中生产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全、产品质量档次最高的生产厂家。公司的“迈克”商标在120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经权威机构评估品牌价值为564.84亿元。 2011年,公司资产总额24.04亿元,其中资产净值19.42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6.43亿元(其中自营出口2.48亿美元),实现利润6.4亿元。环顾左右,同孔祥存一道出现的企业家,许多人已折戟沉沙。不是被市场经济的浪涛自然淘汰,就是因违法犯罪沦落为囚中罪人。为什么他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始终保持不败纪录,成为“谈笑凯歌还”的胜利者?研究发现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洞悉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奥秘,自觉的将企业管理提升到文化管理的高度,将自身价值追求与社会价值追求有机的统一在一起。 ;

  张  ;嗯,对于孔祥存的价值追求,我曾在《胜败之法,潜乎于道》一文中探讨过。我认为,孔祥存的价值追求,可用“内圣外王、修齐治平”8个字给以概括。一方面,他修身养德,力求内圣。在七十年的生涯中,他涉猎广泛,不仅读有字之书,更注意从实践中读无字之书。他善于反思、善于总结,善于顿悟与实践,“天天读、天天做、天天悟,悟出金山,找到金钥匙”,就是其恰如其分的自我评价。根据自己的学习实践,目前撰写由企业管理理论专著300余万字,被有关部门授予“山东省企业管理理论家”称号。另一方面,他追求外王,致力于修齐治平。他立誓让自己的“迈克”品牌走向世界,让中国产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他主政企业20年间,企业三大系列5000多个品种的玛钢、球铁、灰铸铁、铸铜等材质的管路连接件远销世界。即使在世界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2008~2010年,他也能变危为机,逆势发展。三年内企业实现利润14.6亿元,上缴国家税金7.7亿元,发放工资福利5.58亿元。在企业创造巨大财富以后,他遵循儒家“达则兼济天下”和“修齐治平”的思想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反哺民众回报社会。仅三年来为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就达2.2亿元。使当地的慈善教育和公益事业大大发展。如果说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他人,一个共产党人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那孔祥存就是二者兼而有之的现代儒商,“内圣外王、修齐治平”、“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 就是他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

  孟 ; ;是的。孔祥存以及无数的优秀企业家的思想与实践证明,企业家价值观决定企业兴衰。我考虑,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价值观,似乎应包括下列几点:

  1、把企业当作终生事业的责任意识。“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然将“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久”、“产业报国”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敢于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争创一流。

  2、仁爱诚信的伦理思想。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有“仁爱忠恕”的人文理念,一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仁民爱物”,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生态自然的关系。二是以义制利,义利兼顾,为客户按时提供物有所值的产品,为职工创造最大幸福指数。三是“达人达己”,对社会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

  3、利他向善的商业道德。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时利他无我。实际上,这是一个从“有我”到“无我”的过程,也是一个从追求个人价值到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类创造文明、为他人谋求利益的过程。

  4、和谐双赢的经营理念。市场竞争的最高境界是“和合双赢”。劳企关系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双赢”。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树立“和谐双赢”的经营观念,在“为他人创造价值”中追求自我价值。在“帮助他人成功”中实现自我成功。

  5、内圣外王的目标追求。纵观海内外,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论是纵横捭阖于市场激流,还是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无不是“博学善思”、“修齐治平”的内圣追求者,同时也是知行合一、求实创新、追求外王的实践论者。他们的共同特性,就在于正确地树立了价值观,娴熟的掌握了方法论,真正懂得并较好的处理了“钱怎样挣”、“钱又怎么花”的辩证关系,实现了创业动机和价值追求的和谐统一。

  掌握科学方法论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认同促进价值认同。

  张  ;在弄明白价值观的概念范畴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讨论企业家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纵观世界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主客体的多样性,主客体之间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的不同,决定了价值追求的多样性,而价值追求的多样性,又决定了价值冲突或价值认同的存在。

  所谓价值冲突,是指不同价值追求之间的相互排斥或相互否定。这种价值冲突是多元的,既有其积极性(比如不同企业主客体间的有序合法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的竞争),又有其消极性(如不同企业主客体间的恶性竞争、尔虞我诈甚至战争)。价值冲突的多元性或差异性,不仅使不同主客体之间相互排斥与相互否定,也决定了即使是同一客体对不同的主体也具有不同的价值诉求。

  孟  ;是这样的。自文化复兴以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西方人一方面出于对科学的崇拜,认为科学万能。以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工具理性”论者即是如此。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的动力开始丧失,物质和金钱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直接目的。其造成的对自然界的掠夺性开发,使文艺复兴中最重要的人文精神——“价值理性”被边缘化。另一方面,由于过度鼓吹解放思想和个性解放,导致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泛滥。物质占有欲的极度膨胀和难以遏制,使自然界惨遭破坏。“现代化以地球的加速毁灭为代价”,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一个因道德缺失而无序竞争的世界里,自由经济不受约束的发展,造成了世界性的对资源的掠夺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弱肉强食、两极分化,频频不断的战争,不仅造成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加剧,更使这个地球千疮百孔。而在某些掌控世界的当权者或由资本转化而成的权力者,恰恰是现代化进程的既得利益者。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想让这些既得利益者放弃自己的利益,无异于“与虎谋皮”!

  是什么原因造成世界秩序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其中,极端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是强大的推进器。现代工业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是造成环境问题的经济原因。纵观全球,可以说一切经济发展的成就,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都是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当前,臭氧层的变化、重金属对地下水、剧毒农药对土壤的污染,是危及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在西方“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鼓动中,许多商业开发后果的好坏,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验证。近几年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的频发,已引起人们的思考。“是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高效、快捷、幸福的同时,也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西方世界就把人的物质主义的贪欲视为进步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认为“人生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尽可能多的占有‘难得之货’”。在无限膨胀的欲望追求下,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集团之间,为一己私利残酷剥削劳动阶级,为抢占市场大肆进行资本输出,为争霸世界多次挑起世界大战,疯狂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源。时至今日,矿产资源被掠夺性开采、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全球性金融危机频频发生。因攫取资源引起的局部战争仍此起彼伏,因生态恶化造成的自然灾害也愈演愈烈。2008年的美国金融风暴尚未彻底消除,肆虐西欧的经济危机又在蔓延。以至于人们惊呼:“西方文明发展至今,以贪欲追求为特色的原动力几乎近于枯竭”。现实迫使西方世界的有识之士,从傲慢自大中走出来,到多元化思维中寻求新的泉源。其中就包括我们的儒家文化。

  再比如在中华大地,几千年来,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存在于中华民族的血肉之躯中,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价值理念。比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等。这些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孟 ; ;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它“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要充分认识到,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为齐家治国平天下提供了有益启示,更为今天全民族道德建设乃至全球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启发。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当今社会中华文明的高度凝练和发展,更是世界文明的高度凝练与发展。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企业家价值观,不仅能够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精神文化素质,而且能够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中国民族经济称雄于国际市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这不仅应成为广大企业家的文化共识,更应该成为广大企业家的价值认同。

  张  ;确实是这样。何谓价值认同?它是指价值追求之间的相互吸引或相互肯定。应该看到,多元化的世界是纷纭复杂的,不同主客体间的价值追求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比如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各地区间的企业在价值追求上是各不相同的。但通过沉痛教训的洗礼,大家在对待某一主体(如生态环境保护)上的态度却可能出现共识。这种共识具体的体现为:即是同一客体对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价值诉求,但对某一主体(如相同的国家、民族、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价值追求却是认同或趋同的。

  实践证明,这一价值认同(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价值的优越性、开放性,是不同的价值追求之间在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后的相互吸收、相互共识与相互发展。或者说,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结果。比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剧烈膨胀。但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却由于价值错位、精神空虚、物化生存,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私欲膨胀、道德缺失、假冒伪劣充斥,生态环境恶化,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而且造成企业乃至政府公信力下降。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这些归结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现象。天真地认为在物质财富丰裕后这些社会弊病就会自然消失。

  孟 ; ;可事实已经证明:在缺乏道德约束的条件下,人们对物质追求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也是不计后果的。物质财富的充分丰裕并不能自发的提高社会公德水平,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社会道德的水平也不会呈同步线性增长。通过反思与比较,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性,认识到在解决人的主观世界方面,儒家文化所提倡的担当和自省精神是西方文化体系所不具备的,而又恰恰是拯救人的心灵所必需的。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氛围,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素质,讲求“礼义廉耻、道德自律、社会和谐、理想人格”的儒家思想,正是治理这些社会弊病的良药妙方。这一认识正是儒学复兴呼之欲出的重要原因,更是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目前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从“理”和“解”入手,立足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扩大价值认同,使“向好”、“向善”、“向富”、“向美”的中华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在人民大众尤其是企业家心灵中落地生根。

  ——从“理”和“解”入手,实施创造性转化工程,解决“融”和“化”的问题。

  张  ;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非常重要。但认识世界的目的不仅在于揭示世界,更在于改造主客观世界。周恩来同志在他的一首诗中说:“坐着论何如起来行”。鉴于当前企业家价值观建设的实际,必须把重建中国企业家的伦理体系,加强企业家价值观培育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来进行。

  那么,企业家价值观的培育从哪方面入手呢?我认为必须从“理”与“解”开始,在“融”和“化”中进行。

  几千年来,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在塑造中国人的价值观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在于它的文化内涵是优越的、开放的、兼容并蓄的,带有强烈的人文主义倾向,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它以群体取向的价值观为基本要义,注重仁爱、和合、孝敬、亲善,在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认同与对整体、对社会大众尊重的同时,提出对个体的自律、自省、自重、自强。在具有“究天人之际,探阴阳之赜、通古今之变”作用的同时,更是“成人之道”和“致知之方”。但由于传统文化跨越几千年,不论是从载体形式上,还是在内容表达上,都与今人的阅读、理解、接受能力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没有一定的转化过程,就难以挖掘到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也就难以对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华给以高度的认知,并使其成为人民群众乐意接受的“价值认同”。这一过程首先有一个“理”与“解”的开端,然后是一个“融”与“化”的过程。

  孟 ; ;对的,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所谓“理”与“解”。一是应以专家队伍为主体,静下心来,以科学谨慎、严肃认真的态度搞好对儒学及诸子百家文本与基础理论的研究。通过研究梳理经典原著,辨析其发展进程中哪些是原始本义,哪些是后人的增删发展?哪些是道德精髓和思想精华,哪些是有害的封建糟粕?哪些应成为进入历史宝库的文化遗产,哪些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还有现实意义与借鉴作用?在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儒、道、法、兵、墨、释等诸子百家的道德精髓与思想精华,并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赋予其新的涵义,以不断丰富发展中华文化体系。二是要认真搞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现实问题的研究。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从优秀传统理念与实践的结合上解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民主与责任、仁爱与是非、平等与差别、个人自由与尊重他人等辩证关系,并运用儒学价值理念来解答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三是要认真搞好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及新兴学科对话的研究。通过在实践哲学、价值哲学、生存哲学、生态哲学、发展哲学等多元领域中的对话与对撞,科学借鉴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解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问题。使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与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经过提炼,上升为一种新的中华文化体系,变成人民群众“天天读、天天悟、天天做”的道德规范,成为引领人们前行的理论灯塔。当然,这是一项艰巨的、系统性的创造性转化工程。不下大的气力,不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帜为指导,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很难达到目标的。

  张  ;解决了“理”和“解”的问题后,接下来还有一个“融”与“化”的问题。就是说,怎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道德精髓、思想精华,融入到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融入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认为,融化进千千万万当代企业家的心灵深处,最终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我的看法:首先要在“融”方面做文章,重点做好三点,一是指要找到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同相融之处,通过两者的结合、融合、磨合、整合,使儒学成为培育社会主流意识的遗传基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土壤。二是指要找准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使儒家价值理念融入企业管理实践,使其成为重构中国经济伦理的基础,塑造当代企业家价值观的灵魂,培育企业文化的根本。三是指要找准与企业发展的结合点,通过提炼儒家文化的凝聚力、亲和力,使其融入干部员工心灵,成为促进企业和谐团结的认同基因,凝聚企业发展合力的文化内涵。这就要求,我们的儒学儒商文化研究者从“象牙塔”中走出来,从自言自语、自说自话的“小圈子”中走出来,走向社会、走进企业,贴近现实,贴近企业家,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加贴近现实、贴近实践。使古老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真正为广大人人民群众所掌握,所理解、所践行。

  孟 ; ;“融”固然关键,“化”更为重要。如何使企业家潜意识中的东西彰显出来,发扬光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起形成经济领域中的主流意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认真解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问题。只有将中华传统思想精华通过创造性转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群众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方式渗透进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全过程,才能起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济南公交总公司实施创造性转化工程,通过编印《公交论语》,开展《论语》进车厢、进场站、进车间活动,运用《论语》精华教化员工、乘客,在促进全体公交员工职业道德提高的同时,营造了文明和谐的乘车环境。其“经营企业首先从经营‘人心’开始”的做法,既是一个“授道”、“释疑”、“解惑”的过程,也是一种使群体意识“得道、升华”的实践,是新形势下如何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次成功探索。

  张  ;应该说,这是一种以“无形化有形”到“无形胜有形”的成功实践。它既富有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责任感,又建立在对人民群众“向好”、“向善”、“向富”、“向美”的人性本质的认识之上,所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孟 ; ;如果今后的企业家价值观培育能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灵与肉的滋润熏陶,立足于儒商美德对义利关系的正确指导,立足于个人价值追求与社会价值追求的正确把握,从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入手,“推陈出新”——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涵义,“古为今用”——促进儒商文化在经济领域不断创新发展,我们的企业也必然会有大的创新性发展。

  ——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实现“行”和“成”的有机统一。

  张  ;培育企业家价值观,以文育人、以文化人非常重要,但践行价值观更为重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一句名言:“以往一切哲学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毛泽东同志也说过:“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上述领袖的格言都强调了一个问题:知行合一,“行”更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辨识知与行的关系、认真解决价值观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问题。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价值观支配着人的主观意识,方法论则左右着人的客观行为。价值观决定着人的行为正确与否,方法论决定人的行为成功与否。价值观是方法论的指导与统帅,方法论则是价值观在客观世界的具体于真实的表现形式。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孟我想,应该是这样。优秀的企业家应是知行合一的统一论者,更应该成为“行”和“成”完美结合者。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在于:企业家不仅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还要有践行其价值观的科学的方法论。没有科学的方法论,再正确的价值取向都不可能成为现实,再崇高的价值追求都可能成为空谈。近几十年来中国企业家的创业史证明了这一点,几百年来世界著名企业家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日本的稻盛和夫“以心为本”的经营哲学、“阿米巴”超精细经营方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方式”的成功方程式,以及“定价即经营”的营销战略,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稻盛和夫的渗透着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又都鲜明的体现出稻盛和夫独特的管理方法论。还有我们国内的任正非、张瑞敏、柳传志。尤其是我们济南地区的孔祥存的经营实践,都充分的论证了方法论在践行价值观,促进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张  ;是的。自去年以来,我对济南玫德铸造公司的孔祥存管理实践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他的方法论对我们企业家很有借鉴作用。简要说来有以下几点:(1)从全局性思维的高度谋篇布局。即善于从全球化的高度看待市场;善于立体思维、空间思维和连贯思维;善于从宏观走向微观,正确认识“细节”与“成败”的辩证关系。(2)辨证认识创新与发展的关系,从决策层面规避风险。一方面,认为创新就是否定之否定,企业只有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新生事物的稳定性,注重事物从量变到质变过程中度的把握。(3)正确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找准企业生态位。其一,正确认识企业家性质明确自身的生态位。不要干预政治;不要使企业成为追求某种利益的政治实体。其二,根据市场形势和企业实际确定企业生态位。(4)科学辨析时空关系,在正确的时间做对正确的事情。一是根据时代发展与技术装备进步的实际,正确对待人与物的关系。二是用新的“成本结构理念”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三是在企业上善于抓主要矛盾(利润收益)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成本管理),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转化。(5)善于以辩证的观点应对和处理危机。一是未雨绸缪,规避风险。二是辩证认识,危中寻机。三是辩证施治,趁机发展。(6)科学利用差异性,以价值差异促进价值增长。其一,承认价值差异,促进价值认同。其二,在制度公平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管理。其三,利用差异化分配,实现企业价值追求的最大化。(7)坚持“和谐双赢”的营销战略。认为“和谐双赢”是市场竞争的最高境界,依靠“和合”文化走出去,占领并称雄于世界市场。(8)遵道而行,以文化传承保障基业常青。坚持制度文明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主张代际传承不应只是财富与权力的传承,更主要的是文化与制度的传承。

  应该说,孔总之所以能纵横捭阖国际市场,仰天笑傲五大洲,是与他的科学方法论密不可分的。孔祥存事业成功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他把辩证法、认识论和企业管理学融于一体,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充分体现出他的价值观,展现出其辩证的企业管理思想,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企业管理方法论。他告诉我们,一是要用不断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企业发展,利用或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的方面转化。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认识论,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三是承认矛盾或差异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善于利用矛盾或者差异促进事物向高层次发展。也启发我们,企业家要拿起研究的武器。只要善于学习研究,勇于求真务实,敢于创新拼搏,在企业发展道路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孟 ; ;是啊,只要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学习研究并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论,“知”与“行”、“行”与“成”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不过,我考虑在这两对矛盾的解决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一是知行互动,关键在于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要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成为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提升企业家素质的道德水平,首先必须从学理上抓好创造性转化,使转化成果适应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并借助企业文化融入人的心灵。引导人们知行互动,用于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其次,要实现知行互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必须在在落细、落小、落实上狠下功夫,务求实效。知行合一的最终目的是求“成”。“行”而不“成”劳民伤财,在某种意义上还不如不“行”。因而,为达目的必须紧贴当今社会现实,结合行业特点,对儒家思想理念学好用活。三是要选准有效载体,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并辅之以监督、考核、评价、推广措施。否则,如果只是形式主义的泛泛空谈,赶时髦似的一阵风吹过,终将于事无补。

  张  ;哈哈,刚才你总结得很好。企业家的价值观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企业家的方法论决定中国企业家的价值追求能否成为现实,也影响着伟大的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孟 ; ;千里行始于脚下。当前,我们当前急需做的一项工作,就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文化基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育企业家价值观,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和儒家“中庸”思想滋润孕育企业家的方法论,以“四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教育为重点,说明企业家纠正思想上的错误观点,解决道德上滑坡现象,克服经营实践中的畏难发愁情绪,坚定企业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胜、中国经济必将称雄于国际市场的坚定信念。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只要我们信仰坚定、道路明确,求真务实、锐意创新,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攀登不上的高峰。

  张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以此与企业家共勉。

  (2014年金秋十月)

张运毅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自幼爱好读书,初中毕业正值文革中,回乡务农。历任八年生产大队长,后调乡镇任党委秘书、市财政局信息中心主任,现任济南儒商文化研究会《儒商文化》编辑
每日关注 更多
张运毅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