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密恒大花1500万年薪请经济学家当高管背后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施兴勇 原创 | 2017-12-05 01:10 | 收藏 | 投票
这两天,各大媒体和朋友圈被恒大和任泽平刷爆,主要是恒大以1500万年薪,任命任泽平为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级)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一时间,经济学界和企业界集体哗然。其实,这里面有着非常深的逻辑,各大媒体都没说到点子上,今天我们就来个独家解密。
 
1、恒大们的隐性危机
 
这些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市场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也变的越来越复杂。供给改革、产业升级、创新成为了近年来经济界和企业界最热门的名词。传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万达集团一路卖卖卖,轻资产化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阿里巴巴的钉钉、阿里娱乐、阿里体育、阿里租房,投资滴滴、膜拜、陌陌等,在共享经济、企业服务、文体娱乐、新零售、新能源等各方面的布局,在我们看来阿里就像一只盲目前行的大象,四处寻找突破点和新的增长极;百度重点进攻智能汽车,希望以百度地图的基础布局无人驾驶行业,试图把自己从最大的流量和广告公司往先进制造业和高新科技企业升级......大企业的各种动作,让我们非常清楚的看到他们背后的危机感和主动创新的精神,这背后隐藏着一种危机,今天我们的主角是恒大,所以我们暂时把他叫“恒大们的隐性危机”。
 
这种危机的本质是什么呢?是对日新月异的变化的一种敬畏,也是大企业们对变化的一种自适应体系,这种自适应体系我们也叫“未来战略恐慌的下意识反应”。就拿房地产业来举例吧,二十年来的房地产业几乎没有变过,其赖以生存的竞争力就是“强硬的资源关系(拿地)+资本运作(资本杠杆和资金周转率)+营销工具(快速开发、快速销售)”三板斧,所以,你会发现之前的房企都愿意花巨大成本聘请离退休领导作为企业顾问,目的就是这些顾问背后有着拿地、贷款的资源。万达、万科、恒大、绿地、华润、碧桂园等等,等等。全都是这样一路高歌猛进,通过这个逻辑把自己吃成了大胖子。
 
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变革,上面的三板斧好像越来越不好用了,近两年的用老套路越来越不管用,越来越危险。基于此,大佬们开始了新的模式探索。轻资产、互联网+、电商化、多元化、物业经营化......用了很多方法,采取各种尝试,当然也交了很多学费,但是这些套路好像都不管用了。
 
2、宏观经济学家是否能够救赎传统企业?
 
可能是经过了多方的尝试而失败,也可能是花了很多钱还是起不到预期中的效果,也或许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也或许请经济学家来解决问题本身也是一种尝试。终于,许家印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让一切回归本质,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律办事吧。市场规律的本质是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办事,明白这个道理后,找一个经济学家来负责恒大的战略、国家政策和重大经营策略,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一切盲目的尝试,最终都会归于沉没成本,而且所耽误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和企业内部的信心打击等等成本是巨高的。而前瞻性的研究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家政策的逻辑,从中寻找下一站的机会和正确的运营模式,才是最有把握、最迅速、最稳妥的发展模式。
 
在这一点上,我佩服许家印的魄力。因为在我所经历过的企业家中,他们不是不愿意改变,只是不愿意支付改变的成本!他们愿意不停地花钱在各种项目上进行尝试,也不愿意花钱在真正的趋势研判、外部专业服务和技术创新上。机会和时间就在各种纠结、尝试中浪费掉了。
 
任泽平在恒大负责三个重要的板块:宏观经济分析、国家政策研究和战略。宏观经济影响国家政策、国家政策影响产业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经营,这是一条逻辑链!前几天网络小袋行业被洗牌,大家都感到措手不及,实际上就是整个行业和社会对宏观经济判断的缺失,也是对国家制定政策的原则和核心逻辑的盲目,导致一路狂奔的过程中被国家踩了急刹车。而如果有企业能够提前做出判断,也许,这一家企业就能在这一次洗牌之后,成为独角兽!(之前我在很多场合就讲过,我的微信里也有过看法:这几年国家过度运用金融手段,导致我国的债务规模巨大,政府肯定会在不久之后做出调整,第一步可能就是风险巨大、涉及面很高、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网络贷款)。
 
所以,任泽平能不能解决恒大的隐性危机我不知道,但是我能够确信的是“回归本质,按照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的规律经营企业,一定是解决隐性危机的最好办法!”很多中小企业一直在学习大企业、模仿大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浪费了很多机会,也浪费了很多资源。因为,我发现当你还没学会别人的时候,别人已经开始新的征程。这就是你永远都赶不上,只能一辈子山寨、做小弟的根本原因。
 
3、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什么?
 
当前的中国,企业家们多数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升级就是生产设备、技术的革新;而转型就是转行。其实这是极其片面和错误的理解。
 
先说说企业的升级。升级不仅仅是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升级,而是企业的全面升级。举个例子:一个生产玻璃杯的企业,目前的产量是100万个/年,平均每个杯子的综合成本是3元/个。你让他升级,他说那我采购德国最先进的生产线,在同样的人力成本投入和厂房投入的情况下,生产同样的杯子能够把产能提高到200万个/年,平均每个杯子的综合成本就降低成了2.5元/个。这样升级行了吧?
 
其实这不叫升级,这叫产能提升好不好!假如我们已经发现这样的玻璃杯在市场上早就是供不应求的阶段了(每年全国能生产1亿个,但是每年全国老百姓只能购买3000万个,全国每年玻璃杯积压库存7000万个),你再提高产能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吗?除了降价促销、买一送一,或者忽悠消费者用你的杯子能够长命百岁,你还能怎么办?而这个时候你需要的升级首先应该是研究好市场,做成品升级!举个例子:一般的玻璃杯已经供不应求了,但是点子恒温玻璃杯还是市场空白,你可不可以开发?车载专用玻璃杯还是市场空白,你可不可以研发?能够自动记录每天喝水量、智能提醒用户饮水过量或健康水量的玻璃杯还是空白,你能不能创造?能够检测水质、自动化验饮用水、分析碳酸饮料成分的玻璃杯会不会是消费需求,你能不能研发?这才是真正的产品升级!!!
 
做好产品升级了,才是生产线升级,之前的生产线是机械化,升级的时候能不能自动化,再升级能不能智能化、无人化?做好设备升级了,那就是运营和管理升级,之前的管理靠的是人性化,未来能不能制度化、体系化、能不能信息化?然后是供应链升级,之前是走传统渠道?未来的产品能不能渠道扁平化?能不能直接面向消费者?之前的产品一直是面向国内市场销售,有了好的产品能不能出口,面向全球市场,让自己国际化?
 
太多了,这些才是企业升级,这是一个大体系!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再说说转型吧。转型绝不是让你转行!转型的意思是改变企业的类型,而不是转变行业。比如:之前我们是重资产行业,能不能转型为轻资产行业?之前我们是生产型企业,能不能转型为生产+研发型企业?之前我们是传统营销类企业,能不能转型为新零售企业?之前我们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能不能通过生产工具的变革转型为机械化企业?之前我们是传统企业,能不能转型为互联网+?之前我们是山寨别人产品的企业,能不能转型为自由知识产权的企业?之前我们是产品提供商,能不能转型为平台服务商?之前我们是开放商,能不能转型为运营商?之前,我们是政府控制发展的企业,能不能转型为政府鼓励型的企业?
 
太多了,转型是企业的战略举措之一,也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懂了这些,才能够正确的思考企业转型的方法和措施。
 
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才是管理、营销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这些都是方法、都是工具。有了上面的东西,这些东西自然不费精力和金钱!
 
上面的一切,都不是基于当前的形势和竞争环境来做决策的,而是根据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经济规律来做决策。这,也就是恒大花1500万请一个经济学家做一些传统认识上“务虚”工作的真正原因。
 
作为宏观经济的研究者,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者,我很高兴。也许,这是经济学者为社会发展和深入市场经济一线的转折点。之前,经济学家们的工作都是形而上之,未来,经济学家们的工作会上下联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中国企业长远发展的实践者。
 
从军师,到军师将军,这是一种角色转化;经济学家们参与到企业实践中来,边研究、边实践,这将深化推动中国经济学理论与运用的长足发展。也是一种时代进步。
 
另外,这也是任泽平人生的转折点:参与实体经济和企业的运营,总比一天天分析股市、鼓吹股票、做一个“股神”,有意义得多!
个人简介
中国民营经济的观察者、民营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者、旅游经济研究者。现任北京江山如画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斯坦福东方(北京)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成都友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四川山河锦绣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创始…
每日关注 更多
施兴勇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