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新时代中国城市群?

易鹏 原创 | 2017-12-05 10:29 | 收藏 | 投票

  按照“十三五”规划,我国目前有19个规划城市群,基本上有人口聚集的区域就规划了城市群建设。但是,这些城市群的自然禀赋和发展基础差异较大,不同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也有所区分。整体来看,如果按照国家战略实施功能、经济集聚功能、空间辐射功能、对外开放功能、文化创新功能、城市服务功能这六大功能综合排名,我国的城市群建设可以分成三个梯队。

  在新时代,城市和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主要载体,必须要用新的思想建设,迎接新的发展机遇。

  十九大提出,我国将“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城市群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在我国城镇化战略中,城市群具有顶层设计、全局视野和战略核心的地位。现在强调“协调发展”,就是希望城市群能够有效打破行政区划藩篱,提高区内产业集聚与关联度,促进不同层级城市间的功能互补,切实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并且能够进一步保障不同级别城市之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对城市发展面临的“不平衡”问题。

  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和区域发展的战略支点,城市群的良性发育有助于强化自身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在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相互联动过程中具有龙头地位。不同城市群按照自身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定位,积极参与、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也是我国参与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构建的实力和资本。

  按照“十三五”规划,我国目前有19个规划城市群,基本上有人口聚集的区域就规划了城市群建设。但是,这些城市群的自然禀赋和发展基础差异较大,不同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也有所区分。整体来看,如果按照国家战略实施功能、经济集聚功能、空间辐射功能、对外开放功能、文化创新功能、城市服务功能这六大功能综合排名,我国的城市群建设可以分成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个城市群,它们的很多指标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发动机,也是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主要地区;

  第二梯队是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哈长地区、辽中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这一梯度跨度较大,城市群数量较多。但是,这些城市群中基本都具有至少一个国家级中心城市水平的龙头城市,不同的城市群在开放水平、文化底蕴、工业基础、区位优势上各具特色,整体来看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建设水平上都有很好的基础,能够算是辐射全国的大型城市群;

  第三梯队的城市群是北部湾、晋中、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这些城市群也是我国区域性人口聚集地区,但是缺乏国家级的龙头城市带动,主要是对于前两个梯队城市群的有力补充。

  实际上,城市群和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思路,是相对个性的事情。尽管有统一的目标和战略性要求,但是城市群和城市发展还是应该坚持“精准定位、因地制宜”的原则来进行。各个城市群要在深刻领会新时代发展精神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目标,主动谋划、策划自己的发展特色和产业方向,找到竞争优势,这些都需要更多深度研究和前瞻性的工作。为了更好地把握新时代城市群发展机遇,应该做到以下关键环节:

  发挥重要城市在城市群中的龙头拉动作用。我国已经建成了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相结合的网络城市群体系,而一个城市群建设水平高低,发展动力大小的核心因素是城市群内的龙头城市。想要区域发展好,首先是要把龙头城市建设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对龙头城市进行融合、打造,发挥龙头城市的聚集效应,带动区域发展。

  要实现点面结合、快慢结合的全方位区域平衡发展。在新时代环境下考虑全方位的区域平衡发展问题,主要是基于区域发展具有聚集效应。党中央从把握发展战略全局的角度出发,考虑民族地区、绿色生态、国土安全等要素,针对目前全国各区域之间存在的发展不平衡现状,提出了要实现全国均衡发展的目标。

  要把创新当成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加大政府债务管理力度,使区域发展不断向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靠拢。这意味着在未来,区域能否发展的关键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到位、创新驱动发展是否到位。而创新驱动发展是否到位又取决于区域发展中能否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城市群发展好坏,关键靠“人”的因素。区域发展关键靠“人”,而“人”的重点在于培养和选拔干部人才,对于干部的要求是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另外,企业家和科技人才对实现区域经济优质高效发展也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城市群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区域发展必须学会集思广益,地方政府、企业可以通过智库的研究团队去谋划、规划、策划,帮助区域打造产业链、供应链、消费链和金融链,共同为城市寻找新的发展动力。

个人简介
盘古智库创始人、理事长、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部研究员,多个地方政府的咨询委员会委员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