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经济企稳 金融风险犹存

朱民 原创 | 2017-12-05 11:12 | 收藏 | 投票

  “2016年至今,资本外流逐渐放缓,资金的流动正在稳住,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从大的格局来看,实体经济正在企稳,投资有所下降,消费是稳的,收入是稳的,PPI上升,企业利润正在好转。再平衡、再结构在进行之中。”12月2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在“第一财经·摩根大通年度金融书籍品鉴会”上表示。

  对于全球经济,朱民认为,2018年经济企稳,但金融风险犹存。

  他在现场表示,目前中国经济表现出经济结构再平衡、工业比重不断下降、住房库存开始下降、PPI持续上升、出口强劲、资本外流放缓等几个特点。对于已经企稳的经济,朱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改革,二是新的产能。他表示,改革能够淘汰现有的僵尸企业,如果能够把去产能的事情做好,能够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强,在现有利润水平提高的同时提高效率,GDP可以增长6%,两到三年的时间,一年可以增长0.25%,这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

  同时,他认为,扶贫的上升,居民收入比重在上升,产能消耗量下降,产能效率提高,意味着新的能源效益、新的产能效益、新的设备都会产生,在新的推动力下,结构性的变化能够继续向前,旧的国有产业大规模改革,加总可以抵消投资下降带来的下滑。

  未来,一个相对谨慎乐观的观点是经济稳住了,不过,朱民表示,金融风险仍然存在。

  他指出,从全世界来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可以看到全世界债务不断上升,现在达到了一个高点,全世界金融债务达到140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在2008年大概是80万亿美元,几乎增长一倍,金融危机过程中全球债务是上升的。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债务上升的同时,债务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债务方面,美国还是居第一位(11.1万亿美元),公司债务、非金融机构债务等方面,中国占据第一位(14.4万亿美元),居民债务中国也是第一位。

  朱民认为,债务继续增长已经引起了对未来债务和金融风险的担忧,全球金融债务结构向中国的偏转引起了全球对中国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的担忧,这个担忧会微妙的推动和改变市场。

  “我不认为中国会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主要是因为我们加强了监管。”朱民表示,中国的债务上升趋势在企稳,46%的储蓄率远高于26%的全世界平均储蓄率;另外,我国政策空间大、政府负债率小于40%,所以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并不是很高。

个人简介
朱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博士。著名经济学家、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