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突,就不是一出好戏。现在,高潮迭起的《宝万之争》大戏,终于在上演一年半之后,迎来了闭幕时刻。
3月28日,万科本届董事会三年任期即满。届时宝能系、深铁集团与王石管理团队将多方博弈,新一届董事会人选花落几家,引发市场普遍关注。
赶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盖棺定论“野蛮人”。这一表态引发一系列针对险资凶猛举牌行为的处罚,前海人寿实际控制人姚振华也因之被迫辞职。
在接下来的3月16日,全国人大会议结束当天,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将其持有的万科股份表决权委托给深圳地铁行使,并将其所持万科股份全部质押给中信证券。
两天后,险资大佬、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借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召开之际表态,“险资举牌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但要符合监管要求。我们从来都是好学生。”
管理层有意在两会前后表明立场,是着眼于资本市场,为统一思想、以正视听,无意取悦上市公司。企业家的行动和申明,则意在亮出底牌、表明态度,为自身安全投资铺路。
恒大一纸公告,无异于公开表明其支持深铁及万科管理层的态度。而深铁则在恒大的帮助下,取得了万科实际控制权。这意味着,未来深铁或将接盘恒大所持万科股份。
早在今年1月,华润就将其所持16.9亿股万科股份悉数转让深铁集团,作价371.71亿元。股权转让完成后,深铁跃升为万科股份的第二大股东,恒大第三。万科股东排序依次为宝能25.4%、深圳地铁15.31%、恒大14.07%、万科管理层8.41%、安邦6.18%。
此次再获恒大委托,意味着深铁可行使的万科股份表决权增至29.38%,从而一举超越宝能。
胶着、口水、逆袭、流变,迷雾一样的宝万之争,在恒大一纸公告下终于清晰。就像23年前的那场胜利一样,王石似乎笑到了最后。
有媒体称,曾有较高级别的官员表态“万科是优秀民族企业,应该支持”,并因此猜测万科管理层获得多数席位的可能性较大。坊间认定的另一种狙击野蛮举牌的力量,则来自于世界级企业家董明珠的那句“对实体经济的犯罪”。
身为全国政协常委,恒大老板许家印对政治大局不可能不察。但我们依旧无法据此量化时势因素对恒大投资决策影响几何。我们也无从知晓许家印是否曾一度在深铁和姚振华之间徘徊,利大利小,难以取舍。然而从商业逻辑上分析,却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深铁集团与王石团队交好,恒大选择公开支持深铁,在战略上是做了正确的事。
经过近20年的超高速发展,中国的房地产业在初步满足国民住房需求、市场渐趋成熟的基础上,已经成长为巨人。今天的房地产业格局,竞争惨烈,高手如林。在跨越1/4世纪的野蛮生长时光中,万科精耕主业、一路领先,不断完善自我,早已成为行业翘楚;而恒大洞察先机、纵横捭阖,不断挑战自我,后来者居上。
在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上,万科需要的是只出钱、不出声的股东。事实上,这家全球第一的房地产企业早已习惯制度化管理,他们中的大多数经理人都无法忍受一个指手划脚的投资者,更不喜欢破门而入的野蛮人。因此,温软有钱的深铁和投注跟庄的恒大,都是万科想要的投资者。
而对于恒大来说,它不缺土地和项目,不缺融资能力,不缺成长环境,却在企业的高速发展中,一直受困于团队的注意力、专业化和制度化的不足。机会主义者,或是专业主义者,选择什么样的未来合作伙伴,对恒大地产来说是个战略问题。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效率和效能不应偏废,但这并不意味着效率和效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我们当然希望同时提高效率和效能,但在效率与效能无法兼得时,我们首先应着眼于效能,然后再设法提高效率。
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企业家通常认为“效能”是战略层面的观念,而效率属于战术层面。从这个意义上看,德鲁克先生的上述理论可以浓缩成一句话:
“做正确的事,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
现在再看,恒大所以选择万科管理团队,与其说是为利而来,不如说是为未来机会而来。在竞争惨烈、高手如林的房地产市场上,万科团队呈现出来的专注目标、专业主义和专家精神,已经成为其持续赢得市场竞争的不二法门。而“三专”企业文化,除了继续为万科地产创造市场价值,为恒大集团提供稳健的资本收益外,或将为恒大地产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开发能力,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