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机制

王先琳 原创 | 2017-05-25 08:05 | 收藏 | 投票

 共享经济的发展模式与机制

 

共享经济又称分享经济,是指能让商品、服务、数据、资源及人的才能等具有共享渠道的经济社会体系;民众公平、有偿的共享一切社会资源,彼此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付出和受益,共同享受经济红利。此种共享在发展中会更多的使用到移动互联网作为媒介。通俗地说,共享经济就是把闲置资源连接起来,并通过完善的交易平台来提供稳定、持续的服务。因此,共享经济实际就是:将闲置的私有资源分享给需要使用的人并从中获得经济回报,其本质是互惠互利,将资源利用最大化。

共享经济显山露水可追溯至2000年初,到如今已是大行其道,如火如荼,共享经济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有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共享经济的市场价值约为150亿美元;到2025年这个数字预计将飙升至3350亿美元。福布斯杂志20131月研究(Airbnb and the Unstoppable Rise of the Share Economy)估计,2013年利用共享经济直接流入分享者的收入超过35亿美元,年增长速度超过25%。目前全球估值最高的10家企业中有3家属于共享经济企业,包括UberAirbnb和滴滴快的。其中,成立仅仅6年,没有一辆出租车的Uber估值高达500亿美元。

共享经济正在改变很多传统的商业模式,比如YouTube对电视的影响,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对报刊杂志的影响等。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共享经济可能成长为真正的、颠覆性的经济力量,并成为普通人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未来的经济很可能向人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的模式演化。当然,共享企业如不能顺利实现本地化和培养消费者,后续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共享经济在国外早已涉及床位、衣服、飞机、船、办公室甚至员工等诸多领域。而在国内,共享经济目前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汽车、房屋、P2P网贷、办公室等,其他行业寥寥无几。公司成立时间普遍不长、规模比较小、尚在培养消费者习惯。从估值角度看,除了滴滴快的以外,几乎没有其他重量级选手。从市场辐射来看,像共享经济的典范Uber已进入很多国家,而中国的共享经济基本仅限于国内市场。这些既是差距,也是机会。

虽然如此,借助移动应用程序共享各种资源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的日常生活方式。数以百计提供各种共享服务的企业应运而生。除了共享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汽车等交通工具以外,中国人又开发出其他可以共享的服务,如篮球、手机充电宝和雨伞等。最近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9450亿元人民币。

其中魔力伞是中国一家发展共享雨伞业务的互联网智能租借平台。其创始人的想法是改变中国人对雨伞廉价、低质的观念。许多中国人遇到下雨时会在街头随便买一把伞,用过后就丢在家中的某一个角落里。魔力伞在地铁站口等人流密集地点放置共享雨伞租借设备,人们只需缴纳很少的押金,再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租用优质美观的共享雨伞,租金为每12小时1元。

即便如此,中国共享经济尚处在学习者的阶段,企业成立时间不长,规模比较小,很多行业还在培养消费者的习惯,而共享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群聚效应,没有达到临界点就很难迅速发展和盈利。此外,共享经济的核心是信任,而中国的人际信任度比较低,人与人之间信任基础薄弱。中国只有大约13%的居民完全或者有一点相信陌生人,剩下大约87%的人完全不相信陌生人。同时中国国内个人信用体系尚不健全,信用数据碎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共享经济的发展。要促进我国共享经济发展,则要将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正驶入快车道,迅速改善个人信用数据碎片化状况,并出台共享经济发展行业管理标准,使共享经济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

共享经济是一种减少浪费和垃圾的理想模式,对保护环境、节能减排非常有利,特别是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共享经济的特点是以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为目的进行资源重新分配。在共享经济"爆炸式"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出现了大批提供共享服务的初创企业。一旦它们取得初步成功,往往会被较大的科技企业复制或并购。

 

总之,核心上共享经济是用一种新的连接方式将分散的多样化需求与分散的、闲置的多样化资产(有形的或无形的)相连接并创造新的体验。因此在共享经济领域创业,关键要把握好三个机制:信用机制、匹配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

个人简介
杂志主编、高级记者、高级研究员、高级国学文化培训师、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作家分会会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营销咨询网、全球品牌网、中华企业文化网专栏作家、清华大学领导力…
每日关注 更多
王先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