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与政治哲学的双重失误

张建平 原创 | 2017-08-26 19:50 | 收藏 | 投票

         马克思的理论有两个社会问题他解释不了,或者说他没能自圆其说。

        第一个问题是经济学领域的,出在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始终解释不了,为何人类社会的方向始终都是指向以工具替代人的方向。
        从远古的旧石器时代到现在的人工智能,不论是什么社会制度,工具的飞速进步的指向始终都是提高效率,没有变化。
         劳动价值论说劳动创造价值,而人类行为的目标又是拥有价值,这就是矛盾。这无异于说人类一直都在填埋价值的源泉,是节源开流而非开源节流。
        人类当然不会干南辕北辙的傻事。存在就是合理,人类既然一直都在革新工具,当然有他的道理。当解释行为的理论和现实的行为矛盾时,一定是理论错了,而不可能是人类行为错乱。劳动价值论错在哪里?错在它不知道什么是劳动。
        马克思在前人的基础上自认为发展了劳动价值论,从相关论述中也可以看出,他对于“劳动”的本质应该是有过深刻思考的。关于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关系,马克思的《资本论》当中有述,“复杂劳动是自乘的不如说是倍加的简单劳动”,足以说明这一点。但在已经认识到不同劳动具有“复杂”与“简单”的差别之后,马克思仍然武断地把一切劳动都统统按照“简单劳动”对待,理由仅仅是“为了方便起见”!因为只有“简单劳动”的说法才能让用劳动时间计量劳动的说法勉强成立。但在“方便”之后,马克思尤其是拥趸就把由特例下此得出的结论的前提条件抛在脑后了,把特例当成惯例,当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为什么说简单劳动用劳动时间计量的成立是勉强可以呢?因为“简单”基本上就是不用动脑,一看就会,不“复杂”,所以不是复杂劳动而是简单劳动。但简单的劳动也有一个“强度问题”,还有一个“熟练程度问题”,而强度和熟练度是相对于劳动者体能和经验来说的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的概念。把物A从此处搬运到彼处,大力士觉得不费吹灰之力,瘦弱者觉得不堪负重;有人动作敏捷,有人动作迟缓。搬运不就是那些东西走路嘛,就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人身形矫健有人步履蹒跚。如果不考虑强度、环境条件等等差别,用完全可以测度的物理时间(只要你能确定何时应该按下秒表的启动停止按钮)来计量劳动,对于大力士和熟练工来说难谓公平。
        对这个问题的认知,真正的钥匙在于认识“劳动”。没有一个正确的劳动概念和定义,对于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一套经济学理论来说,就不可能有一个正确的展开路径和结论。
       有人认为,工具进步的目的就是节约劳动,乍一看没错!好像就是这样!但这依然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之下思维方式。因为这里的被节约的劳动依然是马克思经济学当中的简单劳动而非真正的劳动。真正的劳动只能是人的大脑的创造性活动,而不是马克思用简单劳动概念所代表的体力耗费。在这个真正的劳动概念之下,人类的工具进步史,就是用脑力劳动替代体力耗费的进程,是用高效的复杂劳动替代低效率的简单劳动的历程,是劳动日益向本质回归和集中的过程,这是质的回归而不是总量的节约。真正的劳动自身的价值不是用时间计量的,所以改进工具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并不等于是节约劳动。
        这种“替代说”非常圆满地解释了历史和现实,即人类拥有的价值总量越来越多,是因为人类为此付出了越来越多的劳动的结果。劳动依然是价值的源泉,但此劳动是真正的劳动非彼被冠以劳动之名的体力耗费。
        汉语成语“好逸恶劳”很好的解释了工具进步的意义,也完全符合行为心理学的趋利避害逻辑,也就是爱尔维修所说的“求乐避苦”。好逸恶劳,好恶就是趋避,逸劳就是利害,这里的劳才是马克思《资本论》当中的“简单劳动”而不是真正的劳动。
        其实在《共产党宣言》中谈到工具进步的结果时马克思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他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由于推广机器和分工,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对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因此,……劳动越使人感到厌恶,工资也就越少。不仅如此,机器越推广,分工越细致,劳动量出就越增加,这或者是由于工作时间的延长,或者是由于在一定时间内所要求的劳动的增加,机器运转的加速,等等”。
        而就是这种让工作者自己从心理上厌恶、极其简单、单调和一学就会的机械式动作,被马克思以劳动创造价值为原理赋予了索取剩余价值的资格和权重。
 
        第二个解释不了的,是私有制的长久存在。
        马克思在他主笔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当中运用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的矛盾,认为,“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取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 
        “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以一问一答形式用三十个问答题表述了“共产主义原理”。当中的第十五个问题:“这么说,过去废除私有制是不可能的?”
        “答:不可能。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产生了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力的必然结果。私有制本身就是这样产生的。私有制不是一向就有的…”。
       恩格斯明确回答废除私有制“不可能”,但这是说在过去,在封建社会或者奴隶社会,言外之意是要强调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完全具备废除私有制的条件了。
        但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判!
        这种严重误判的根源是哲学层面的。马克思是讲历史唯物主义的,他用历史事实把人类社会的历史总结为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宣言》正文第一句开门见山就是“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应该是没有错。错在马克思把社会形态和“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对应挂钩,始终强调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这个经济基础要有与之匹配的上层建筑,以此来诠释和佐证他的物质与精神、物质与意识的唯物辩证法逻辑。
        例如建立在私有制之上的交换关系。《共产党宣言》中讲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但马克思描述的这种现象早在资产阶级形成之前就一直存在,连接欧洲和中国的古丝绸之路就是明证,现在这个现象的时髦称谓就是“全球化”。
        但是,马克思没有看到或者回避看到的是,第一,交换关系只能存在于私有制下;第二,私有制和存废和生产方式并无关联。
        关于第一点无需证明,因为交换就是用让渡获取占有,人没有权利处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论交换方式如何变化,它始终都是两个私有者交易两种私有物的所有权,没有私有制交换也就不可能存在并形成制度。反过来,稳定的私有制度必然会催生交易现象出现。
        因为这一点,决定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下不可能再有交换存在,因为个人没有私有权,没有让渡的权力,也没有占有的必要。这就是社会主义没有经济计量和货币之论断的理论根据。并非马克思所认为的共产主义是交换方式发展的需要。
        至于第二点,生产方式,则和社会制度没有关系。不论生产技术如何发展,社会制度都只有两类——公有或者私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可以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相结合,私有制或者公有制,私有制下的奴隶制或者封建制、资本主义或者共产主义。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会拒绝先进的生产力。人类社会的问题不在于生产方式,而只在于产品的占有方式。
         所以,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因为生产和交换关系的发展而无法自纳,必然要被更高级的共产主义所取代,这一论断只是建立在虚幻的人性假设之上。
         马克思回避对了对人性的分析,没有看到或者不愿承认人性自私这个事实,或许担忧承认人性自私必然导致私有制合理。但这种担忧在于马克思的哲学始终避开休谟法则,看不到人性自私这种事实可以也必然会产生私有和公有两种基于价值判断的社会制度选择。事实上,私有制从原始公社的公有制下诞生并长期稳定的存在至今而未被不断复活的公有思想所击溃,就是因为它是建立在人性自私基础之上的。
        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强调物质决定精神意识,这是认识论上的倒退,和休谟法则完全相悖的。意识的确是建立在物质之上的,但这不等于可以反过来说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建立在同一物质基础之上的意识并不就是相同单一的,就像同一块地皮上用同样的建筑技术不同建筑师会设计出不同风格的大楼一样。
         共产主义不是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更不可能是交换关系的发展必然,它只是一个人为的、基于价值观念的制度选择。

张建平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经济学圈外人,著有《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小书一本。 四海之内皆兄弟,不必再加关系人。 欢迎大家讨论经济学问题。
每日关注 更多
张建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