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广安大学

蔡律 原创 | 2017-08-09 02:01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创建广安大学

  内容提要:
40年前,在邓小平的推动和决策下,中国恢复了中断11年之久的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变了中国人才的命运,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命运。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1977恢复高考到2017年高考,笔者根据公开的资料统计,40年来中国高校40年共录取人数为1.21678亿名大学生。地处中国内陆的小平故里广安市,拥有467万户籍人口的广安市还没有一所大学,创建广安大学,是小平故里人民的强烈愿望。广安市决策者以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世情,审时度势,决策创办广安大学,在内陆创办大学,以国际化视野,吸收世界优秀教育实践成果,关注现实、面向世界、面向市场,探索解决改革开放面临问题,创办一所具有前瞻性、创造性、战略性、中国特色的广安大学值得期待。



  邓小平同志故居。蔡律摄



  邓小平同志童年、少年时住房。蔡律摄



  邓小平故里习近平同志手植树。蔡律摄

  2017年8月3日至6日,肩负着梦想、使命、责任和担当,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投融资界、教育界的精英们应邀来到广安,为创建广安大学进行顶层设计。创办广安大学是以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世情,以国际化视野,吸收世界优秀教育实践成果,关注现实、面向世界、面向市场,探索解决改革开放面临问题,创办一所具有前瞻性、创造性、战略性、中国特色的广安大学。规划中的广安大学,校园及综合配套占地5000亩,拟投资200亿元人民币,随着海外华人(国际)财团与天津汉华民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创建广安大学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式揭开序幕。



  邓小平故居庭院绿树成荫,翠竹掩映。蔡律摄



  邓小平故里翠竹掩映,绿树滴翠,果花飘香,恬静宜人。蔡律摄



  致富感恩邓小平。蔡律摄

  小平故里无小事。广安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故乡,这座有三千多年巴蜀文化积淀的城市,一代代广安儿女,在中国历史上各领风骚,名扬四海。当代最杰出的世纪伟人邓小平,更使广安名扬天下,举世瞩目。在广安,"思源"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源"是什么呢?源就是邓小平理论。广安人牢记发展之源、致富之源,广安人以"思源"表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及对邓小平同志无限崇敬和缅怀之情。



  李克强总理谈知情岁月。资料照片

  邓小平同志发动领导的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教育改革从恢复高考开始,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命运。创办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承担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纪念碑,小平故里广安市的决策者们认真借鉴深圳特区发展建设的经验,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创办广安大学,是广安市深化改革开放、产业转型升级、文化繁荣昌盛、城市跨越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项目。



  1977年,在邓小平的推动和决策下,恢复大学招生考试制度。资料照片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1977年,在邓小平的推动和决策下,中国恢复了中断11年之久的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既不是对“文革”前的高考制度的简单重复,也不仅仅是恢复文化考试的问题,它既有破,也有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百废待兴,荆棘丛生的时代背景下,恢复高考,事关社会走向,事关十年积压的几千万知识青年的出路、前途和命运,其中的许多政策问题,牵一发而动全局,极其敏感、复杂。在决策恢复高考的过程中,邓小平从尽快培养人才的大局出发,关心和爱护知识青年,千方百计为广大知识青年成长成才排忧解难。他亲自过问,制定了许多重大政策,果断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改变了一代知识青年的命运。



  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接见出席全国科技大会的代表时,与青年数学家陈景润握手。资料照片

  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是邓小平酝酿多年的一个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1977年5月,尚未复出工作的邓小平就尖锐地指出:“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20年。科研人员美国有120万,苏联90万,我们只有20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1977年8月4日早晨,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1年的高考制度。



  李克强总理谈知情岁月:田头锄地时得知高考录取消息。资料照片

  1977年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高素质人才。1977年冬,全国有570万考生参加高考,录取新生27.8万人;1978年夏,全国共有610万名考生参加高考,录取新生40.2万人。1977、1978两届共录取68万名大学新生。这其中,大多数是政治立场坚定,有理想、有才华的知识青年。这批人后来都是改革开放各个领域的骨干,如今已成为社会的中坚。李克强总理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讲述了个人经历时说:“我还记得1977年高考后,我是在田头锄地时得到高考录取通知消息的。正是改革开放改变了我们国家的命运,也使许许多多的人出现了重大的人生转折。”这说明,邓小平当年决策恢复高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不朽之作。从1977恢复高考到2017年高考  ,笔者根据公开的资料统计,来中国高校40年共录取人数为1.21678亿名大学生。



  邓小平铜像。蔡律摄



  邓小平缅怀馆序厅内陈列的雕塑家李向群作品《老乡同庚》。蔡律摄

  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仍然不平衡,教育资源更倾向于东部沿海等发达区域,中西部区域仍然处于滞后状态。目前拥有467万户籍人口的广安市还没有一所大学,创建广安大学,是小平故里人民的强烈愿望。



  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政策的窗口。”资料照片

  在小平故里广安,就不能不提到深圳特区,不能不提到邓小平同志。没有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和理论,就绝对不会有深圳的今天。没有小平同志,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两次视察为深圳经济特区指明发展方向,邓小平同志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岁月如歌,筚路蓝缕。深圳牢记使命,先行先试,勇破藩篱,抢渡险滩,敢开先河,在各个历史时期,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民主与法制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闯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来。

  1980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在深圳设立。从此,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先行先试的地区。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同时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创客之城”等美誉。



  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再次来到深圳,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他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他强调,改革的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尤其令人难忘的是,离开深圳时,邓小平还有一个令人难忘的回头嘱托。他刚走出几步,突然一回头,交代:“你们要搞快一点。”他像爱着生命一样爱着深圳经济特区。资料照片

  37年前的深圳是一个城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万人的边陲小镇。1979年只有224家小工厂,年工业总产值7092万元,预算内财政收入1700万元,深圳GDP为1.9638亿元,人均606元,深圳特区初创时期,仅有8个银行网点,百来家信用社,全部存款1.01亿元。

  深圳如今发展成为面积1991.64平方公里、2015年底全市常住人口1137.89万人的国际化城市,2016年深圳市生产总值19492.6亿元,同比增长9%;辖区公共财政收入790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36亿元,增长15%,发展成为一座拥有上千万人口,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迹。



  邓小平同志乘坐的红旗牌检阅车。蔡律摄

  1982年11月~1985年12月的37个月期间,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承建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简称国贸大厦)时,创下了三天盖一层楼的速度在中国建筑史上创下了引以为豪的“深圳速度”。深圳凭什么创造“特区速度”?

  先行先试的体制优势。开拓创新的观念优势。深圳新观念层出不穷,深圳人的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等每一天都给深圳带来生机和活力。移民城市的人才优势。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如,深圳外来人口577万人,占总人口82.1%,高学历、高素质的知识技术型人才密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有84.6794万人,占总数14.6%,深圳吸引全国优秀精英建设特区,这是深圳快速发展的内在原因之一。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深圳提出“向香港学习,为香港服务”理念,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无论是金融、信息、物流,还是观念、体制和人才,香港对深圳的发展、辐射起重要作用,深圳借力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势。经过37年的发展,深圳已形成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已形成金融业、高新技术、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诞生,立下赫赫战功。他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进行艰辛探索。他为成功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建立不朽功勋。蔡律摄

  37年来,深圳一是杀出了一条血路,积累了创新发展的经验;二是探索了改革开放的路子,创建了比较健全的市场机制;三是创立了深圳速度的经济发展模式;四是以铁的事实证明创建经济特区的正确性。

  深圳特区为什么“特”,特在观念,是被邓小平同志讲过的有四个响彻云霄的、深入人心的四个观念。

  “杀出一条血路来!”解决如何创办特区问题。邓小平同志说:“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这需要有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勇气和智慧,特区人突出资金的重围,体制的重围。建设特区是和平年代看不见的硝烟的战争!



  规划中的广安大学校址。蔡律摄



  规划中的广安大学主干道。蔡律摄

  “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深圳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时间也是成本,效益就是生命。

  开拓创新。搞经济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答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邓小平同志92年在深圳对此高度概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胃”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的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广安协兴园区大学城规划图。(广安市经发局供图)

  发展就是硬道理。正是我们社会转型时期的核心价值观。逢水开路,遇水架桥,发展是硬道理,硬道理没有弹性,不可更改,只有发展,才能改变一切。

  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目的就是为了更快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前进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抢抓机遇,创造条件,加快发展。



  牢记小平同志“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嘱托,中共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表示,以改革增添动力,以开放增添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广安近几年保持了高于全国、全四川省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主要发展指标增幅跃居全省前列。蔡律摄


  广安学习深圳发展特区的经验,努力打造中国内陆开放高地。作为世纪伟人的故乡广安,目前广安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难题是转型跨越,最大机遇是创新改革,最大责任是富民强市。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在中共广安第五次党代会中提出,广安要继续树立现代思维,打破封闭僵化的条条框框,走在思想解放的前列,始终做到与时俱进,用感恩作贡献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将小平同志“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的嘱托落到实处。侯晓春书记强调,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广安,既要依靠改革,又要依靠开放。大力引进产业集群和高端人才,推动优质资源和优秀人才聚集广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主动融入国际市场,推动广安跨越发展。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充分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广安精神,坚决推动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广安市委副秘书长、市投资促进委主任李鹏说,创建广安大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遵循教育规律,也要按市场规律配置资源,我们要学习深圳“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城市精神,在内陆欠发达地区创建一所中国特色、面向世界的国际性大学,这是一项重大使命而光荣的任务,是广安深化改革、内陆崛起的前哨战,需要整体规划、科学论证,在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思想的指导下,吸收海内外教育及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讲究效率和速度,众志成城,搞好顶层设计,加快广安大学的规划、建设。

  蔡律  2017年8月8日

个人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员;2004年任忠县人民政府顾问,2007年获“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问计求策”一等奖,荣获2007度、2008年度重庆十佳网络知识分子。荣获2011年“新阶层·重庆第二届…
每日关注 更多
蔡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