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在美国印度人为什么在经济管理论述成就优于中国人

杨鹏 原创 | 2017-09-26 12:11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分析为什么在美国,印度人经济管理上的成就优于中国人,但只是论术而不论道。

  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人、犹太人五百多万,中国人四百多万,印度人二百多万。综合成就最高的是犹太人,其次是印度人,美国华人相对弱势。辛辛苦苦的华人工程师多,但领导层极少华人。同一个美国制度下,族群阶层自然形成,不能再怪制度,也不能怪生理,只能进行文化-行为比较。直接的感观差异是:犹太社区,以犹太教会堂为中心,印度人社区,以印度教教堂为中心,每周有定期的集体宗教活动。孩子从小在一起唱歌做宗教仪式,形成一种基于信仰的信任感和凝聚力。犹太教的宗教活动强度最高。

  传统华人社区,围绕中餐馆建立。华人精英几乎谈不上社区,他们不愿与中国人社区相混,而愿意挤进犹太或其他白人社区居住。华人社区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共同的文化精神活动。华人朋友相聚的地点不是宗教场所,不是文化场所,而是餐桌。犹太人和印度人都固守和发展自己民族特色的宗教文化,这在一个自由开放的世界中就有了一种小共同体的凝聚力,有团队竞争的优势。

  美国是以基督教新教为主的国家,新教内部也分成数百个教派,不同教派也起到了强化内部凝聚力和团队竞争的作用。美国华人,似乎是一个缺少共同精神活动的民族,缺少公共情怀。

  犹太人和印度人,都有团队体育和做公益的习惯,工作之外的集体活动极多,这三条华人都缺。而且,华人口头上都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但很少愿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去花时间。学技术和挣钱最重要。华人生活特征:学习,工作,回家,偶尔和朋友吃个饭,宗教-文化生活个体化。华人在精神上和组织上散沙一盘。看到国内宣传的一些侨领什么的,其实多是虚的,美国华人自组织力量很弱。在中国历史中,朝廷垄断了公共事务组织权,民间佛道宗教上就是个人化和原子化的,美国华人失去皇上和朝廷来组织,就没有了自组织能力。美国各高校的“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名称都是一样的,很像是以使馆为组织中心的,这是以权力为中心的组织传统的美国延伸,不会有大活力,而且这种以权力为中心的组织传统不可能从中国延伸到竞争激烈的美国企业界去。所以,与犹太人、印度人相比,美国华人之弱,弱在宗教-文化凝聚力上。

  我们做掌上国学院,考虑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全球化市场化下的中国人共同体的宗教-文化认同和凝聚力何在?离开了皇权,中国人还有凝聚力吗?还能自组织起来形成团队竞争优势吗?

个人简介
出生时间:1963年10月22日。 出生地:云南昆明 教育:北京大学西语系文学硕士,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 出版书籍: 《成为上帝》(哲理散文) 《东亚新文化的兴起——东亚经济发展论》(经济类专著) 《老子详解——老子执政学研…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