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国家生态公园

蔡律 原创 | 2018-01-29 14:27 | 收藏 | 投票

  略论国家生态公园

  一、国家生态公园的内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9月26日印发并实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明确: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的最重要类型之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除不损害生态系统的原住民生活生产设施改造和自然观光、科研、教育、旅游外,禁止其它开放建设活动。截止2017年9月,我国已设立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别是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湖北神农架、福建武夷山、浙江钱江源、湖南南山、北京长城和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 National Park”, 据说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 (Geoge Catlin)首先提出。1832年,他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之后,即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形式。设立国家公园,其主要的意义和作用大致可概括为三大方向:一是景观资源的保存与保护。二是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三是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国家公园”已经成为一项具有世界性和全人类性的自然文化保护运动,并形成了一系列逐步推进的保护思想和保护模式。

  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国家公园是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通过较小范围的适度开发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既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发利用方式,达到了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目的,又为公众提供了旅游、科研、教育、娱乐的机会和场所,是一种能够合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行之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模式。例如: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为1872年美国建立“黄石国家公园”。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近万个国家公园,但各国对国家公园的内涵界定不尽相同。根据方案,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类型之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的保护。

  广义的国家公园概念包括国家生态公园及森林公园。

  国家林业局新批复同意建设的国家生态公园(试点)包括:江苏张家港暨阳湖国家生态公园(试点)、山东高唐清平国家生态公园(试点)、山东枣庄环城国家生态公园(试点)、河南清丰阳子国家生态公园(试点)、河南南乐黄河故道国家生态公园(试点)、河南民权黄河故道国家生态公园(试点)、湖北随州随城山国家生态公园(试点)、湖北保康尧治河国家生态公园(试点)、贵州道真洛龙国家生态公园(试点)、青海西宁环城国家生态公园(试点)。

  国家森林公园主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景观资源的保存与保护,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很相近。其实广义国家公园概念包括国家森林公园在内,国家公园有: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等等。

  详细区分是:

  1、构成的生态环境: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广泛,有河流山川草原等,包括森林在内,而国家森林公园主要以森林资源为主。

  2、开发概念不同:国家公园的选区标准;国家公园应包含有代表性的较大的自然区域、特征或自然风光,这里的动植种类、生长环境以及地貌景点在精神、科学、教学、娱乐和旅游方面均具有特殊意义;国家公园的范围应以包含一个以上完整性生态系统,且未被现代人类占用或开发而有本质性的改变。国家森林公园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并按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森林地域。

  国家森林公园就是国家级的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是经过修整可供短期自由休假的森林,或是经过逐渐改造使它形成一定的景观系统和森林。森林公园是一个综合体,它具有建筑、疗养、林木经营等多种功能,同时,也是一种以保护为前提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为人们提供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和可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经营管理区域。在森林公园里可以自由休息,也可以进行森林浴等。森林公园是在面积较大,具有一至多个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森林自然景观的地区建立的公园。建立森林公园的目的是保护其范围内的一切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并为人们游憩、疗养、避暑、文化娱乐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森林公园内的森林不得进行主伐,但可以进行卫生抚育采伐,以提高其观赏价值。

  二、国家公园体制

  经过两年多试点,我国的国家公园体制2017年9月26日正式亮相。根据《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到2020年,中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完成,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国家公园总体布局初步形成。这标志着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顶层设计初步完成,国家公园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国家公园体制是李克强总理2017年3月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是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12个新词之一。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9月26日印发并实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

  国家公园是众多自然保护地类型中的精华,是国家最珍贵的自然瑰宝。国家公园建设坚持三个理念: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

  方案明确,我国的国家公园体制以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为基础,以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为目标。国家公园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分级行使,条件成熟时,逐步过渡到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

  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核心是体制创新。必须改变当前自然保护地碎片化和多头管理的问题,打破部门和地域的限制,使日常管理、综合执法、经营监管等都政出一门。

  国家公园作为最为珍贵稀有的自然遗产,是我们从祖先处继承,还要完整真实地传递给子孙万世的“绿水青山”和 “金山银山”。

  国家公园强调全民公益性,主要体现在共有、共建和共享上。在有效保护前提下,为公众提供科普、教育和游憩的机会。

  国家公园制度设计中,应保证每个国民平等参访的权利,为此国家公园应以国民福利为原则,实行低费用门票以及相配套的预约制度。

  根据方案,立足国家公园的公益属性,将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国家公园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项收入上缴财政,各项支出由财政统筹安排,并负责统一接受企业、非政府组织、个人等社会捐赠资金。

   国家生态公园规划要立足林业生态修复成果的巩固与提升,符合资源保护培育、科普教育展示、公众休闲娱乐等不同功能需求,明确具体的试点目标任务。国家生态公园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生态公园总体规划,突出社会公益性,积极探索林业生态修复与生态产品供给、公益性开放与市场化运营的新模式新机制,使国家生态公园真正成为建设美丽中国、拓展生态空间、共享生态成果的典范。

个人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员;2004年任忠县人民政府顾问,2007年获“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问计求策”一等奖,荣获2007度、2008年度重庆十佳网络知识分子。荣获2011年“新阶层·重庆第二届…
每日关注 更多
蔡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