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的通货膨胀

迟竹强 原创 | 2018-11-13 21:47 | 收藏 | 投票

  什么是经济?

  经济就是挣钱。无论投资者、企业还是工人,之所以愿意投资、愿意生产、愿意工作,基本都是为了挣钱。至于有些人为了公益、有的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这都不是经济的主流。

  之所以要挣钱,是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像钱那样,买到自己想要的几乎一切。也就是说,钱值钱,具有近乎万能的购买力。

  钱要值钱,这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关键。辛辛苦苦一个月,如果拿到手里的是废纸一张,无论是投资者、厂家还是工人,都会失去投资、生产或工作的积极性,经济就会停滞甚至倒退。

  所以,确保钱要值钱,保持相对稳定的购买力,是一个经济体正常运行的第一前提。为此,在大多数国家,专门把中央银行从政府中独立出去,以法律形式将“钱要值钱”(亦即价格稳定)作为央行的唯一使命。央行行长在法律上、在体制上都不受制于政府,为捍卫币值稳定而得罪政治家,只会增加自己在市场中的声望。

  但是,什么样的通胀水平是适度的,人类一直在摸索。今天,大体有了一些共识。比如,发达国家在2%左右、新兴市场在5%左右,是比较适合的,被认为是温和的通胀。尽管依然是通胀,依然会减少货币的购买力,但对厂家来说,这样的温和价格上涨,在短期内(人工等成本还没有回过神来同步上涨之前)意味着利润的增加,从而刺激其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生产和供给的增长。从需求端看,即使是温和通胀,货币的购买力也是下降的,消费者就会掂量:持币在手,购买力只会越来越少,不如现在就买。所以在生产增长的同时,消费也会增长,从而使经济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均衡。

  但是,温和通胀的两端,都是不可取的。左端是通缩(即通胀为负),右端是高通胀或恶性通胀。

  通缩之不可取,原理是一样的。厂家发现东西越卖越便宜,在人工等成本未同步下降之前,利润空间必然受到挤压,生产积极性下降。消费者则想,明天东西只会更便宜,何必现在一定要买,故消费积极性下降。经济于是下滑,在更低的水平上实现均衡。

  目前,世界面临的主要危险正是通缩。尤以日本、欧洲为典型。日本已通缩了二十年。

  总体上看,通缩是一种富贵病,发达国家基本上都通缩。而高通胀乃至恶性通胀则是一种“第三世界病”,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困扰。

  高通胀危害国家,早已有之。一战后的德国、二战后的德国,都曾经历过天文数字般的通胀,胀到货币如同废纸一张,彻底失去流通的价值,经济活动基本倒退到以物易物的原始阶段,只好放弃旧的货币、采用新的货币。

  但是,这些极端的例子,并未引起全球的警醒。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成为指导全球经济的唯一理论,它并没有把通胀当敌人,而是视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必然代价。那时候风行的菲利浦斯曲线认为,通胀与失业存在一种此消彼涨的关系,通胀起,则失业降;失业降则通胀起。当时的各国政府,从政治上需要充分就业,而凯恩斯主义则从学理上证明,充分就业是可以实现的,哪怕是以通胀为代价。

  这一切,直到七十年代世界经济陷入了通胀和失业“双高”的滞胀,全球才真正意识到通胀是敌不是友。而在理论学界,以通胀为第一天敌但却长期被压抑的货币主义终于见了天日。Milton Friedman取代凯恩斯,成为经济学界的新泰斗。

  Milton Friedman的观点其实很直白、简单。通胀无他,钱太多。而根治通胀也很简单,把钱从经济中收回来。经济中的钱少了,想胀也胀不起来。

  这就是从七十年代至今所有央行治理通胀的药方,而且百试不爽,从未失过手。

  美国是率先尝试的。Volcker出任美联储主席后,在里根的支持下,一下子将美元利率提高到20%,这个幅度空前、绝后,实在太猛,直接将美国经济拉入衰退,但确确实实将通胀这只猛虎关入了利率的笼子。从此,美元又变得值钱了,而且一改尼克松冲击后的颓势,一路走强,甚至强到影响了美国出口的价格竞争力,成为后来美、德、日签署广场协议、反逼美元走低的诱因。这是后话了。

  从那一天起直到今天,发达国家基本上进入了一个低通胀的时代。关于原因,则众说纷纭。有说是因为央行行长都独立了并用了Milton Friedman的方子。有说不是这么回事,比如2008年次贷危机后,全世界央行都往经济里释放了无数的钱,也没见通胀。

  Milton Friedman如果在世,可能会说,我当初只是说通胀是因为钱太多,并没有说钱太多就会通胀呀。不是还有个“流动性陷阱”一说吗。钱虽多,但都掉到陷阱里,并没有进入经济里,哪会有通胀?在中国,还有个名词,钱在“体外空转”。

  呵呵。

  不管怎么说吧。反正这世界(主要指发达国家)已经几十年没通胀了。如果有通胀,央行也有办法把它治下去。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出问题的不外乎几类。一是财政赤字和外债。一是经常项目赤字遭遇资本外逃。再就是高通胀。这几个问题经常纠缠在一起,很难分清是鸡生了蛋,还是蛋生了鸡。最后的结果都是一个:危机,等IMF来救。

  阿根廷就属于几个问题都有,但不同阶段程度不一。如果从二战后庇隆主义问世起,算到今天Macri上台,大体的脉络就是:不是因债务出事,就是因通胀出事。

  大家现在都拿阿根廷当经济的反面教材,认为是一个可惜了的国家。这个曾经的一等一的富国,是什么时候开始走下坡路的,也是众说纷纭。但总的来说,这是个农业文明的贵族,二战是它最后的短暂辉煌期。当世界各国逐渐从二战废墟中恢复元气后,阿根廷就步上了漫长的衰落期。

  另一个大家公认的,就是政府乱来。首先就是二战结束后问世、长期主导阿根廷政治文化的庇隆主义。这个主义两大特点,一是想方设法讨好民众;二是重商主义。

  对民众好,这本身没什么不好,但要量力而行,否则就真成了民粹了。阿根廷的问题就是这样。无论是庇隆执政十年,还是Kirchner夫妇执政十年,都在不同程度上做一件事:增加工资和各种福利;政府超编(政府工作人员中占三分之一);能源等价格补贴;庞大臃肿的国有企业。

  所有这些,都是让民众高兴的事情,都给民众带来明显的眼前利益。但所有这些也有一个共性:需要钱。

  钱从哪里来?

  几乎所有出现危机的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都有一个税收不足的问题。不是税率不高,相反,阿根廷这样的国家,对合法纳税的企业和公民来说,税率是太高而非太低。税收不足,是因为大家都不交税。在阿根廷,因为大家都不交税,不交税已成为一种文化。

  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税,在税收不足的情况下,政府要做这些多讨好民众的事,就必然出现财政赤字。财政出现赤字,政府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借债,一个是通胀。更多的时候是两者兼而有之,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主要是通胀,并因通胀出了事。那时候,政府缺钱,就找央行要(注意,是要,不是借。这与美联储购买美国国债不同,购买美国国债,是政府找央行借,也有通胀风险,但要和借,还是有质的区别的),把央行当成自己的财政部。这是货币主义最深恶痛绝的做法。但那时候,货币主义还处于被压迫期,没人理睬。阿根廷从央行凭白要来的钱,都是扎扎实实的基础货币,一般都会酿成恶性通货膨胀。到了1989年,这种恶性已经彻底毁坏了货币的信用,使其成为废纸一张。币制改革成为唯一的选择。

  币制改革后,从央行要钱的做法行不通了。因为央行再也不能随便发货币了,必须是有多少美元发多少比索。但这时候,政府依然缺钱,怎么办?就只能是借债。

  向谁借呢?

  日本的做法是向本国人借。因为日本储蓄率高。

  美国人储蓄率低。所以美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向中国、日本、德国、沙特这些外国借。

  阿根廷是拉美国家,虽然流淌着欧洲人的血、长着欧洲人的面孔,但却是百分之百的南美气质。钱不花光,则百爪挠心。

  所以,阿根廷政府向本国人是借不到钱的,只能向外国人借。

  而这个时候,由于阿根廷币改成功、通胀治理成功、财政守纪律、各项政策均按照市场认可的华盛顿共识运行,是市场公认的优等生,故外国资本蜂拥而上。阿根廷政府想借钱,太容易了。

  所以,九十年代,主要是借债,并因借债出了事,酿成了2001年的债务大危机。这里面的细节,下文再详述。

  阿根廷债务违约后,借债的门路断了,政府拿什么继续讨好选民呢?于是,又重新打起了央行的主意。一是逼央行持续扩大货币供应量,每年的增速在30-40%,二是逼央行用外汇储备替政府还债。

  结果也是一样的:恶性通货膨胀。

  总结一下。阿根廷从二战起到现在,经济始终动荡不安。危机是家常便饭。动荡和危机的原因有很多,粗线条却只有两个:要么是因为通胀出事,要么是因为外债出事。而无论通胀,还是外债,都是为了让民众高兴。

  因为想让民众高兴,故采取通胀和外债这样的权宜之计,一发而不可收,酿成危机,于是民众又不高兴。

  新任总统马克里,现在又面临这样的选择。如果学习九十年代做法中好的一面(新自由派和华盛顿共识),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但短痛甚剧;如果借债以对冲短痛,则又恐重蹈2001年债务危机之覆辙。

  但无论如何,通胀那条路是不能走了。通胀猛于虎。

  对马克里来说,理性的路只有一条:学习九十年代做法中好的一面,但坚持控制债务规模,宁愿让民众受些苦痛。

  但是,民众会答应吗?阿根廷有这样理性而有长远眼光的民众吗?

个人简介
祖籍:烟台招远,80后,中国智库发起人,人大财经论坛专家
每日关注 更多
迟竹强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