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进口替代战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张超妮 原创 | 2018-11-22 21:32 | 收藏 | 投票

  2018年中兴芯片危机再次敲响了核心零部件自主国产化的警钟,也让很多企业重新审视“进口替代战略”的必然性与重要性。

  产业园如何以“进口替代战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山东桓台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区以替代化战略发力先进制造,打造了“进口替代战略”的开发区典型。

  一、简介

  山东桓台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区是2006年8月经国家发改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专业化园区,是全国第一个氟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发展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氟硅材料生产基地,在新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掌控了大量自主知识产权,在新型环保制冷剂、氟硅材料、氯碱离子膜等方面打破了多项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国产化替代。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18家“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之一,并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产业化试点基地、山东省专利园区、山东省新型产业化示范基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产业园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4个863计划、3个火炬计划、2个国际合作项目、1个国家高技术重大示范项目等。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于2017年9月经国家批准升级为东岳经济开发区。

  东岳经济开发区引导企业发力先进制造,以科技、环保、国际化的发展路径,依托区内氟硅行业的领跑者东岳集团,瞄准下游产品,迈向中高端,打造氟硅高新技术产业链,以“两个替代”“智能制造”为新引擎,秉持务实路线转型升级,成为了开发区发力先进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典范。

  二、“两个替代”战略加快升级步伐

  东岳经济开发区从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两个替代”的发展战略,即以“先进制造替代传统制造,以国产化替代进口”。具体表现在区内龙头企业东岳集团围绕“两个替代”搞研发,即用高端氟硅新材料替代传统材料、用国产高端材料替代国外同类产品,加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东岳先后研发出改性悬浮树脂、高速挤出级FEP、太阳能背板膜等29个新产品。在替代进口方面,东岳集团同样有着不俗的表现。东岳与嘉善东方合作的高铁耐磨板,供给中铁集团26列高铁。东岳集团的替代进口产品已达20余种,其主导产品绿色环保制冷剂和聚四氟乙烯的规模、技术、市场占有率多年保持全球第一。

  三、以先进管理助力转型升级

  东岳产业园多年来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园区内企业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个漏斗收费,一条龙服务”,形成了程序简化、协调有序、高效快捷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发区产业链条明晰,产业结构优化,除氟化工、硅化工、氯碱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主体产业外,配套设施齐全,区内建有科技研发、热电配套、引黄工程、水处理、变电站、交流运输等公用工程、辅助设施、物流传输和环境保护等一体化建设和管理,是精细化工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生产和研发基地、国际性高科技材料产业园。

  四、坚持智能化、信息化并重的先进制造业发展道路

  东岳经济开发区坚持智能化、信息化并重的先进制造业发展道路。如2016年东岳集团在智能制造方面持续发力,投资2亿元建成集能源管控信息化、设备保养信息化、产业链调度信息化于一身的集团数字化控制中心,建成以二维码产品管理系统、生产制造执行系统、能源管控系统、设备保养信息化系统、化工现场管理系统等为重点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投入建设12条智能化生产线,将东岳氟硅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群全面推向高端,有力推进智能化、信息化资源整合,坚持发力先进制造业凝聚转型新动力。

  五、借智发展的人才整合战略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作为中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创建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山东把落脚点放在了人才、制度和资金上。《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秉持“哪里有一流人才,哪里就有创新先机,解决人才问题关键要转变理念、改变机制、创新制度,确保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工作理念,创新人才引进服务机制,大力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研究聚焦“四新”促“四化”、做强“十大产业”的产业人才策略。

  以氟硅产业的人才策略为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始终是东岳开发区人才工作的立足点。通过人才整合机制,东岳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借智发展,把新型环保制冷剂研究所直接建到了清华大学,在上海交大成立了东岳上海交大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先后与欧盟第六框架协议,俄罗斯、加拿大、法国等国的国家科学院,荷兰能源研究所,以及奔驰、巴拉德、3M、通用汽车等著名企业的研发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真正实现了“人才在哪里,东岳就在哪里”,目前,200余名国内外行业知名专家已进入了东岳的人才库。在全球人才资源布局的同时,通过“特殊人才特殊政策”的引进机制,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院校引进180名博士、硕士、专家到东岳安家落户,靠灵活人才机制,把处于偏僻之地的东岳打造成了人才高地。

个人简介
实战派管理咨询及经济研究专家,超100个咨询项目的项目经理工作经验,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新经济导刊》等国家级经济类核心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会2次优秀论文奖获…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