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后者对前者发展有巨大的推动和阻碍作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造成真假产能过剩)和社会化大生产需求的矛盾,虽然在互联网时代资本主义的全民需求计划性私人财产所有制矛盾有所缓解,但没有根本解决 ,所以就有了社会主义和共产党来处理这一矛盾的契机,社会主义国家能办到的事情在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办到,因此也不是依靠资本主义国家现有的经济控制手段和工具(股市、利率、基金、税收、市场、债券)就可以解决这一矛盾的,
当然,无论是哪种社会,现代社会只要有市场经济,现在是创造需求然后满足阶段,而不是发现需求直接满足阶段,一个产品从开发到生产最后到消费者手中还要经过教育环节,这就必定有时间差,就不可能在某一个时刻完全实现销售量精准与生产量平衡抵消,就有泡沫,就存在生产产品不能及时变现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会面临生产力需要不断解放而必须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契机,因此,关键不在于会不会真假过剩,而是如何处理过剩,现在中国经济毕竟告别了短缺经济,进入相对过剩经济时代,如何实现新的消费与生产的平衡更难,消费量小于生产量过大,则企业会资金独缺倒闭造成失业和资源浪费。生产量小而消费量大,则出现独缺导致价格偏高普通百姓无福消费。
什么时候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什么时候生产力就突飞猛进的发展,改革开放的30年,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形成了全球经济总量的第二、实体总量全球第一,服务业总量第二的格局,但到了今年,由于房地产畸形发展挤占了实体经济发展积极性、一部分庞氏骗局金融盘P2P平台(承诺高额回报的发展崩盘)、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亲美国家的经济贸易封锁和军事封锁的破坏作用,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状况,迫切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那么究竟路在何方?
这条路来源于满腹经纶深受西方经济理论影响只能想到货币、股市、基金、产品、税收的教授吗/?,非也,就相当于已经被西医洗脑的医生无法理解中医一样,通常难以迈出改革的步伐。
那么是否来源于现有的大部分政府官员呢?也很难,因为他们既没有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没有对生产的实际经营经验,
那么,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的:人的知识只能来源于经营实践中,正如当年小平同志被迫带领全党进行改革开放(现在有的人却因为碰到了社会负面诸如经济增速下滑、道德沦丧问题就开始怀疑小平同志30年前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性而忘记了当年的全民凭票购物全民不搞生产只搞阶级斗争造成社会物资短缺时代的痛楚)一样,
但是也应该看到今天也的确走到了是坚持探索创新社会主义新运营模式,还是倒退放弃改革回到计划经济时代,或者是照搬西方调控方式让经济进入死胡同,今天就面临抉择的关口,这是小平同志因为历史局限不可能想到和预见看到的,这甚至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道路能否走下去,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注定是艰难的,既不可能是按图索骥,也不是瞎闯蛮干,而是必须依照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大胆而谨慎的勇敢探索的。
习主席教导我们:我们要有四个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一切自信不是盲目的,应当来源于实际管理实践探索的成功。所以,我们共产党人有义务进行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理论和全球范围内探索,当然首先是本国探索,绝不是类似美国等西方国家双重标准的价值观的强加和意识形态的恶性推广。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回到全部的计划经济和全盘照搬西方思路都不可行。
为什么说全部回到计划经济第一条道路是不可行的?:走以前的完全计划经济的老路吗?因为实践证明:又回到没有赏罚的大锅饭必定难以发挥激发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已经被证明了是阻碍生产力发展,是难以成功的。那样做与其说是探索不如说是倒退。
为什么第二条照搬西方掠夺也不可行?:完全走英美日资本主义的高福利高负债老路为本国私利称霸全球割世界人民韭菜的老路吗?既不具备经济客观条件,也不具备主观条件(因为我们共产党是为全人类全人民服务的,不是去割世界人民的韭菜的,习主席说了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无良心也无发展的可能。,
因此我们只能走第三条道路-------创新和开创社会主义独有的发展模式和规则。规避资本主义发展的固有矛盾,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仔细分析一下:难道现在真的进入了生产能力产能过剩时代吗?非也,更多的是区域性和行业性产能过剩,
我们在回顾毛主席当年产能没有过剩的前提下,都援助了非洲、越南和南斯拉夫、古巴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今天,我们既然有产能的过剩(很多的产能过剩并不是没有消费者而是没有及时的支付者也造成物质产品的浪费,比如我们曾经看到柑橘不是没有消费者而是没有销售渠道结果柑橘全部烂掉),
那么,究竟路在何方呢?
应当怎样调节解决这个市场经济做不到的事情呢?靠以前的计划经济完全免费的派送吗?也不行,那么,怎样解决类似的假性生产过剩呢?这是摆在我们共产党员面前的一道新课题。显然是间歇性的产能过剩为多,而且是假性生产过剩为多,但即使如此,假性生产过剩也给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造成了资金运转不畅,经济的窘境甚至破产,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和就业率下降,有甚者甚至造成经济低迷。方法如下:
笔者在此本文试图做一个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探讨,从全国乃至全球经济长远发展的格局考虑,以间歇性过剩生产力导致的假性生产过剩,发行个人劳动价值链对应5----10年后才可以使用购物(但5-10年内可以挂牌交易的)的全国慈善货币(币值可与CPI挂钩增加),
以扭转资本主义世界一切以货币作为等价物但是又不是平等的等价物的游戏规则,打造社会主义新的游戏规则:即既要考虑货币等价物作用,同时又考虑如何抵消产能过剩条件下出现的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负面作用的一种类似虚拟货币的长远回报的慈善债券形式的慈善过剩产品收购货币(币值非恒定),发行社会主义慈善货币主要有两种渠道:
1、第一渠道:个人或消费者购买渠道:,当个人或集体购买这种过剩产品的时候,就取得相应的慈善货币,满足了他们慈善需求的币值的时候,除了可以获得相应的过剩产品外,应当可以作为纳税或者社会责任的一种考量,部分或全部抵扣应交税款,或者将来作为信贷抵押物,此慈善货币也可以作为5---10年后的有价可使用货币(根据CPI居民消费指数5--10年后可以对抗通货膨胀使用比把钱放在银行合算)再用。
2、第二渠道:厂家和商家去库存的渠道,当出现产能过剩的生产企业由于信息和资金不匹配原因一时无法变现所生产的产品的时候,将过剩产品以低于成本价或者全部免费形式经过政府或第三方认证和接收方评估确认支付给无力购买的贫困个人和落后地区,厂家可以用产品抵扣慈善币值为福利作为一种慈善货币币值储存起来(也可以在5--10年后根据CPI涨幅对抗通货膨胀使用比厂家和商家产品放在仓库合算)。
比如目前的一些过量生产的房地产房屋车辆,一些季节性很强难以长期保存的蔬菜果类水产牛奶等容易过期食品,以及一些落没有季节性后时代但仍然具备50%或者部分使用价值的产品(比如不锈钢制品、款式落后的自行车)。
这些产品仍然有充足客观的社会需求,因为凝聚了社会劳动的价值只是因为一时销路无法解决转换成货币,而政府又不可能用财政来收购发放,更不应该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去倾倒到江河湖海当中。
为了避免出现太多人囤积慈善货币,作为社会生产总量社会财富承认的一种形式,可以规定每人有一定的认购慈善币值(具备升值潜力)额度的限制,类似碳排放一样的指标,储存起来,是有价值的:因为购买人解决了国家和别人的资金周转问题,是有价值的善举(避免了企业倒闭和减少了失业促进了就业),所以应该获得回报,比如可以取得国家信贷支持和社会责任的税收抵扣支持依据,或者作为国家承认的一种远期货币在5--10年后可以溢价增值购物(根据CPI国家定期每年公布慈善币值指数,时间越长升值越多,比国家发行债券更有公信力和减轻社会负担)购买社会新生产出来的新产品。相当于把过剩购买力资源以慈善货币形式平移到5--10年后,对于老百姓和慈善家而言比存钱放在银行贬值合算,对政府而言又比政府财政补贴占用纳税人资金合理和合算。
如此则形成了社会主义时代的一种制度安排和游戏规则,
但是有的人可能就会说:这不会助长新的大锅饭吗?会不会产生新的产能过剩呢?会不会慈善腐败呢?
答案是有可能的,但是只要我们在制度设计法律设计(类似税法一样变成违法高压线)的时候,注意规避掉这种操作空间,是可以将慈善货币的积分副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
但是,无论怎样,都优于政府目前仅靠发放扶贫基金和各类科技支持款项、扶持款项的发放:因为
1、仅仅根据表面书面不确实甚至造假材料发放无息很难归还的各种名目的支持款项和贷款,
2、因为实际的慈善币值取得过程,必须以获得了社会化大数据支持有实际操作购买根基和痕迹为依据,
3、虚报慈善币值造假过程就是违法过程,那么其难度就相当于制造假火车票和假增值税发票那么难就会可行。
这样做有什么直接好处呢?
1、企业对于滞销产品乐意去库存:因为滞销产品交给国家获得了慈善货币使暂时无钱消费的老百姓获得产品:除去少部分产品作为废品回收,至少有95%以上的产品给了需要但无钱购买的消费者,使企业假性产能过剩完成去库存。因为95%的滞销的产品几乎以免费形式交给了政府或公信力极强的有案可查慈善机构以远期收益的方式赊销或免费派发(具体方式根据产品滞销程度决定币值),获得这些免费产品的老百姓就相当于承担远期慈善货币救助(5--10年后消费老百姓可以用生产或者购买新的产品抵消这个救助也能获得下一期(10--15年之后慈善货币),改变社会财富没有因为金钱周转无门浪费,(因为资本主义的游戏规则限制阻碍实际需要人使用,最后变成假性产能过剩,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的弊端)。将产品过剩矛盾通过时间杠杆平抑掉。
2、富人阶层投资渠道增加:因为购买滞销产品可以取得慈善货币,极大增加了暂时没有消费需求但是又需要投资远期购买需要产品的未来购买力,符合社会财富总量总是不断增加的规律,满足了生产过程中因急迫需要消费的一方没有货币而无法满足,促进社会资源的及时大循环产生新的价值链。最大限度的整合了社会的生产和消费资源,减少了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倒闭,促进社会再就业。将购买力过剩矛盾通过时间杠杆平抑掉。
3、推动人们向善举方向的投资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破除拜金主义。改变了以前纯粹做善事没有社会回报和任何社会记录的以前局面,因为那样只会造成雷锋无法生存,好人没有好报甚至破产的局面。
目前全球间歇性的产能过剩已经形成,但是仅仅是对人类简单物质需求(生存需求)文明产品而言,可以肯定,当一个常见物质产品(刚需)产量达到一个台阶的时候,必定会出现假性过剩相对总量(某些地区实际上还没有达到最低需求量满足但因为信息渠道不畅通导致的变现无法变成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应的货币)和真性生产绝对总量过剩(全国和全球性的最高需求量饱和)。那么,随着人类生和产能力的增加,必定会有大量的产品成为真性过剩(比如大米、豆油、钢铁衣食住行类产品、某些可以批量生产的,少数向品牌高端转化消费)。那么,如何去用货币还是超越货币这个工具来调控继续最低生产或者转换生产呢?这是现在未来社会面临的问题之一,显然,用现有的工具--货币,已经很难满足这种调控需要,换句话说:资本主义的激励生产自私性调控方式,已经顶高到了天花板,无所作为了。必须进行社会全球性的变革,全球的经济才能再发展出活力。
那么我们是否有别的思维非货币形式,实现高科技和高文化要素财富的再分配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至少要进行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投资激励工具进行改进(由于时间关系此处仅仅i列出提纲日后再分析)。
1、货币及其价值。
2、股市及其价值
3、公司分红制度。
4、销售模式商业模式。
5、金融工具。
等等进行改造和创新,才能让全球经济走上新的快速发展轨道。否则,沿用现有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会阻碍社会新的生产力发展。
编后话:综上所述,为了改变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私有制带来的生产资料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大需求矛盾导致的经济危机,必须将货币二元化:一是常用货币,二是远期慈善货币,二者的兑换关系与居民消费指数和通货膨胀相关,正是由于社会财富是不断增加的,所以不用担心未来慈善货币没有产品可以购买。这样可以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和消费格局,突破资本主义的发展瓶颈,通过制度优势杜绝不断发生的市场经济下经济危机为人类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