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已沦为彻头彻尾的猴市
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卫祥云
我在2014年撰写的《炒股还是买房》一文中指出:中国A股“从2015年到2017年将在3000-3500点徘徊”。现在已是2018年3月,中国A股在今年两次站上3300和3500点后又无功而退,维持3150点左右。
中国股市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曾为中国的国企解困、精准扶贫和国家需要的特批上市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现在仍乐此不疲地准备为中国所谓的独角兽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而所谓的独角兽公司并非由市场优胜劣汰而脱颖而出,而是由政府来决定谁可以成为独角兽。就如同证券法和上市政策虽对上市条件有明文规定,但经过国务院或某领导人的特批,这些法规和规定就成了摆设。不符合政策也能批,不够条件也能上,其理由只有一条:国务院特批。
由于公司IPO的审批制,使中国股市产生了许多垃圾股。主要表现就是:业绩很差、预期不明,欺上瞒下,招摇于市。而最大的问题在于市场没有出清的机会和条件。或者说,政府根本不愿意让市场出清,即谁也不愿意承受市场出清的代价。在这一点上,监管者和造假企业的作祟者是如此地高度一致,形影相随。而那些特批的所谓国企大盘股、混改概念股和独角兽创新股从上市之日起的做大做强到上市之后的江河日下,实在让人大跌眼镜,让股民损失惨重。如“问君能有几多愁,只因买了中石油”的股民们只怕是到了孙子辈都难翻身。而市场鱼龙混杂,又不能出清的结果就是中国股市已沦为彻头彻尾的猴市,上跳下窜成为常态。而真正的绩优股则会经常受到牵连和错杀,导致投资者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面对猴市怎么办?这是还想在中国股市博弈的人们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果读者有意听之,不妨听我提醒如下:
首先,中国股市的不规范和制度不完善较长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所以说,猴市现象将持续,市场出清也不可能。但我认为市场中的好股票会在跌跌撞撞中不断走高。对此,投资者一定要选择好投资标的。如果对行业和企业不熟悉,则要果断清仓,绝不恋战。同时,一定要做好阶段性的安全边界控制。
其次,利润为王是永恒的道理。选择个股只盯准熟悉行业的一类企业。一般来讲,行业一类企业的利润是二类企业的10倍,二类企业是三类企业的10倍,三、四类企业基本没有投资价值。
第三,善于从大家的习以为常中和见怪不怪中找出非常和奇怪之处,以此来判断阶段性的买入和卖出点是最优选择。如果判断不了非常和奇怪之事,则只有次优选择了。但次优选择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基本无用。
2018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