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贸易理论

辛一山 原创 | 2018-03-28 12:59 | 收藏 | 投票

 第六章 中国式贸易理论

中式贸易理论很简略的讲就是“顺其自然”和“无中生有”。运用中国文化来解释国际贸易理论,必须先明白整个贸易发展和贸易理论发展。

一.  贸易发展历史

(一)古代世界贸易发展概况

贸易源于原始的物物交换,是一种互通有无的商品交换行为。规模化的商品交换行为就是贸易。贸易的最主要属性是自愿,人们进行贸易是在自愿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大家都存有交换的意愿,贸易才可以完成。因此从贸易的历史考察中我们可以发现,贸易是公平进行的,贸易是你情我愿的,贸易是大家都认为不错的商品交换行为。贸易像货币一样也是一种自生的经济秩序和行为,因此,贸易行为自我发展必定是含有节约的经济成分,我们要慢慢分析,揭示其中的奥妙。

既然,贸易的初始是物物交换,那么贸易的历史就像货币一样的古老,可以说贸易像货币一样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壮大。

最早的有记录的贸易商人是腓尼基人。腓尼基人热衷于航海,在渔猎与航海中他们发现了地区之间稀缺产品的价格差异。例如有些地区盛产葡萄酒,有些地方盛产奶酪,有些地方盛产橄榄油,有些地方盛产小麦。由于各地区稀缺程度的不同这些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价格,存在大量的地区差异。航海人腓尼基人最初就是靠贸易获利强大起来的,强大之后的腓尼基人才开始进行殖民。在贸易的过程中腓尼基人发现在鲜鱼资源丰富的时候,鱼的价格不高,在鱼资源稀缺的时候鱼的价格很高。腓尼基人发明了用盐来腌制鱼制造咸鱼,便于储存,又不影响鱼的品质。鱼类腌制的超季节贸易是腓尼基人贸易获利最大的行当。用盐腌制咸鱼是一大历史事件和技术进步,被记录于人类发展史中。

之后随着腓尼基人的灭亡,波斯人成为了世界级贸易商。他们沟通东西方,将东方的丝绸、香料、纺织品贩卖到西方。将西方的珠宝琉璃、宝石、金银、琥珀等贩卖到东方。

阿拉伯帝国兴起之后,东西方贸易由阿拉伯人垄断。由此,阿拉伯人发展出职业的贸易商人来往于世界各地。信奉伊斯兰的阿拉伯人将这一贸易传统顺便带入其后相信伊斯兰地区,影响世界各地,形成伊斯兰商业人群。我国的回族就是因为这样的伊斯兰文化而形成,比较善于贸易经商。

历史上,几大帝国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都对贸易有所促进。例如波斯帝国打通欧亚,使欧亚联系加强;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就将印度、波斯和欧洲紧密联系起来。使得这些地区不同的商品差异被认知,由此而促进贸易大发展;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使得欧亚非地区联系紧密,欧洲与亚洲间的商品贸易由此频密起来。蒙古帝国的扩张,特别是蒙古君王重视贸易,使得东西方贸易超过以往历史时期。

虽然帝国的扩张战争导致大量的人员、财物耗费、以及破坏大量其他社会资源。但帝国的建立却意外的使得地区贸易畅通,无意中使得世界各地的生产技术可以流通学习,对人类生产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几大帝国的扩张最大的利好就是贸易,各地区商品因为生产条件和发展历史不同产生巨大的差异,促使大规模国家间贸易的产生,也因此带动生产技术的交流。

阿拉伯帝国衰落后,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各城邦商人替代了以往的阿拉伯人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主要沟通者。这是因为意大利处于欧亚交接的地中海地区。热那亚、威尼斯、佛罗伦萨等都是中世纪著名的商业城邦。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世界贸易由葡萄牙人控制。印度东南亚的香料、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被输送到西方,从西方输往东方的是黄金、白银、各式珠宝、琉璃器。后来葡萄牙被荷兰替代,荷兰成为了世界的海上马车夫,专职贸易和运输。在之后就是英帝国的崛起,全面替代了荷兰,世界贸易基本由英国人和英国公司掌控。

工业革命之后,许多廉价的工业产品替代之前输送往东方昂贵的金银珠宝,而东方卖给西方的商品还是变化不大就是香料、茶叶、丝绸和陶瓷。十九世纪中后期,英国人发现替代输送到东方的商品鸦片,鸦片不但利润高还可顺带毒害中国人。鸦片和廉价工业产品的输入使得中国大量的出口商品归零,不但换不来白银进口,还产生白银流失。

新大陆发现后,西方开发了新的贸易市场美洲。对美洲的殖民贸易是西方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地理大发现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促进国际分工,并且大大推动国际贸易。因为新发现地区需要大量的金属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以及各式各样的消费品。

由于西班牙人大肆杀戮土著印第安人,使得待开发殖民地大量缺少劳力。为了满足美洲殖民地开发的需要,西方殖民者大量掠夺非洲黑人进行奴隶贩卖。欧洲从美洲获得商品是黄金、白银、烟草、棉花、咖啡、粮食、糖等。输往美洲的是金属工具、家具、日用品、武器等。

在欧洲发达国家主宰世界的期间,世界贸易发生大的变异,违背之前公平自愿这样的贸易原则,采用暴力手段的“殖民贸易”新模式由此产生。殖民贸易为西方国家带来大量的金银资本,使得商业与工业资本积累有了雄厚的基础,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度发展奠定基础。

(二)中国古代贸易概况

贸易行为在中国古代一直存在,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应该起始于春秋初期。《管子》轻重7篇和海王篇都有对贸易的理论认识。现代的克鲁格曼所谓的战略贸易理论,我看还不如管仲的轻重篇。

管仲对于国家间贸易有深刻的认识,知道商品价格的操控,通过价格高低来吸引邻国转移生产力方向,结果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例如《轻重戊》篇,桓公问怎么攻取鲁梁两国?管仲说,鲁梁两国以织綈为业,建议齐桓公和手下都穿锦绨衣服,这样齐国的百姓也会跟随君王的爱好,也喜欢锦绨衣服。再以比市场正常价格高的出价收购鲁梁的锦绨,又限制不准齐国的民众织綈。由于商品的价格差异巨大,鲁梁两国的民众大量的生产锦绨而不事农作。十三个月后,管仲让齐桓公改穿帛衣,不穿锦绨,并且断绝与鲁梁两国的交易。在过十个月,管仲派人打探到鲁梁两国民众陷于饥荒,粮食昂贵,致使鲁梁两国60%的民众投奔齐国,鲁梁两国也自动归顺齐国。这个例子说明,在我国古代对于贸易的认识已经有很高深的理论,其贸易理论实践,精妙不逊于孙子兵法,不战而能屈人之兵。因为,过去春秋各国所在地,现在已经变成统一的中国,故而大多数的理论家都不将春秋时的贸易例子当作国际贸易例子来讲解。

历史记载与现今观念匹配的外贸例子始于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东西方贸易通道。汉武帝时期最远的汉使到了梨轩(今天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汉使到达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咸海与里海之间)。由于古代的中国鄙视商人,因此民间很少出现巨商大贾,东方往西方输送商品多以政府行为为主。西方则有商人利用张骞开辟之通道,将西方琉璃、珠宝贩卖到东方以换取丝绸纺织品。

在古代中国由于认为商人是投机分子,买空卖空,不事生产无益于社会,因此商人大都遭受鄙视。管子所列“士农工商”,商人为最低等。战国时出现过一个著名的商人吕不韦,因为有钱经常遭遇政治人物冷落与鄙视,故而发奋投机于政治,最后成为秦帝国的宰相。春秋时的范蠡也是著名人物,从政治人物转化成为商人。范蠡自甘堕落变身为最底层的商人是为了避开政治嫌疑以逃避杀身之祸。

汉张骞之后,形成了丝绸之路。北方陆上丝路指由黄河中下游通达西域的商路,包括草原丝路、沙漠绿洲丝路。草原丝路从黄河中游北上,穿蒙古高原,越西伯利亚平原南部至平原南部至中亚分两支,一支西南行到达波斯转西行,另一支西行翻乌拉尔山越伏尔加河抵黑海滨。再辐射抵地中海沿岸国家。

沙漠绿洲丝路全长7000多公里分东、中、西三段。长安到敦煌为东段。较为安定,因为是在汉朝管辖范围之内。

自玉门关、阳关出西域有两条路线:过鄯善,傍南山北,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侧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王庭(今吐鲁番)。随北山西行至疏勒(今喀什)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出大宛、康居、奄蔡(黑海咸海间)。北道上有两个岔道:一是由鄯善西南行,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至南道的于阗;一是从龟兹(今库车)西行过姑墨(阿克苏)/、温宿(乌什)、翻拔达岭(别垒里山口),经赤谷城(乌孙首府),西行至怛罗斯。由于南北两道行经白龙堆、哈拉顺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条件恶劣,道路艰难。东汉时在北道之北另开一道,这条道在隋唐时成为一条重要贸易通道,称新北道。原来的汉北道改称中道。

新北道有敦煌西北行,经伊吾(今哈密)、蒲类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萨尔)、轮台(半泉)、弓月城(霍城)、碎叶(托克玛克)至怛罗斯。

丝绸之路西段涉及范围较广,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历史上这路段上国家众多,民族关系复杂,因而线路经常有变化,大体可分为南、中、北三道:

西段南道由葱岭西行,越兴都库什山至阿富汗喀布尔后分两路,一西行至赫拉特,与经兰氏城而来的中道相会,再西行至巴格达、大马士革。抵地中海东岸西顿或贝鲁特,由海路转自罗马。另一路由白沙瓦南下抵南亚。

西段中道(汉北道)越葱岭至兰氏城西北行,一条与南道会,一条过德黑兰与南道会。

西段北道也分两支,一经钹汗(今费尔干纳)、康(今撒马尔罕)、安(今布哈拉)至木鹿与中道会西行;一经怛罗斯,沿锡尔河西北行,绕过咸海、里海北岸,至亚速海东岸的塔那,由水路转刻赤,抵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

在陆路上,汉武帝听张骞说,在西域发现见到只有树敌才有的蜀锦,因此断定存在由西南通往西域的另外通道。为了发现西南通往西域的路径,汉武帝发动的平定西南的战争,最后发现了由四川经云南到印度再转西域的通商渠道,故称南方丝路。

南方丝路由三条道组成,即灵关道、五尺道和永昌道。南丝路五尺道:从成都出发沿岷江至僰道(今宜昌),过石门关,经朱提(今昭通)汉阳(今赫章)味(今曲靖)滇(今昆明)至叶榆(今大理)。南丝路灵关道:成都出发,经临邛(今邛崃)、严关(今雅安)、莋(今汉源)、邛都(今西昌)、盐源、青岭(今大姚)、大勃弄(今祥云)至叶榆。灵关道与五尺道在叶榆会合。西南行过博南(今永平)、巂唐(今保山)、滇越(今腾冲)、经掸国(今缅甸)至身毒(今印度)。

永昌道为史称博南道,东汉永平十二年设置永昌郡经略滇缅,多次组织军民大规模修路。东起大理下关城,向西经锡尔河,至保山。是五尺道与灵关道会合后到达掸国和身毒大汉管理辖区内的道路。

199511月,中日考古队在新疆和田地区尼雅遗址挖掘到的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蜀锦,就是南方丝路经印度转到新疆的。

中国对外贸易除了陆路上的丝绸之路,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东夷人和越人擅长航海,他们很早就发现岭南地区和中南半岛地区,还有日本,甚至现在美洲的印第安人被考证出自中国,那就是善于航海的东夷人和越人。中南半岛地区的文化和语言与东夷、越人很相像。最早的海路贸易起始于东夷人和越人。在秦末汉初时,南方的南越国与印度半岛的海路已经开通,我们从现在南越王墓中就可以发现很多来自印度和中南半岛的物品,这说明那时的海外贸易已经非常盛行。南越国对外贸易的港口是湛江和广州,那时湛江比广州重要。因为可以节省很多的海路,减少风险。汉武帝灭南越国之后还继续保留湛江的贸易功能。到东汉时期就有历史记录中国商人从广州运送丝绸纺织品瓷器经由马六甲、苏门答腊到达印度,并采购香料和染料回国。印度商人再把中国的商品丝绸瓷器经过红海运送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加沙等港口,再经地中海运往希腊、罗马等国。

三国时,海上贸易比较频密,到了魏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以广州为起点,经海南岛东面海域(今北部湾)、直穿西沙群岛(由于长期有航船经过,西沙留下众多古代中国文物)抵达男孩诸国,再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到达锡兰(经斯里兰卡)、身毒。有些商人再直接航行到达红海、波斯湾沿岸。有些在身毒将商品转卖给印度商人,由印度商人转卖波斯商人再卖到欧洲。

宋代特别是南宋由于北方陆路完全断绝,只能通过海路与海外贸易。南宋的瓷器成为主要出口商品,丝绸一样是西方人所喜欢,茶叶也成为了受外国人喜欢的商品。现在的男孩一号沉船就是南宋时的船只,里面有大量的瓷器,其他的商品因为腐蚀以不见原型。

元代的统治者重视贸易,除了陆路繁荣的贸易,海上运输的低成本促使大量贸易通过海上贸易来完成。

明朝时,郑和的七次下西洋是非凡的贸易之旅,海上丝路到达肯尼亚,经红海波斯湾到达埃及和波斯,再由埃及、波斯将商品转欧洲。郑和航路到达亚非39个国家和地区。

但是明清两代,由于统治者相信《推背图》预言,中国将来遭受的祸害来自海上,统治者们实施海禁。海禁政策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大的限制作用。

清朝时,为了进行海外贸易,政府在广州设立专一贸易港口,成立十三行统一对外贸易。

概括的讲,古代中国出口的商品有丝绸、陶瓷、茶叶三大类,中国进口的商品是金银、珠宝、染料、香料。中外贸易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条路径来完成。

二.  西方贸易理论简介

西方贸易理论从英国托马斯·孟所著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开始,托马斯·孟那时认为对外贸易主要需要靠贸易差额来获得利益,也就是说控制顺差,他认为贸易是国家致富的唯一手段,现在少有经济学知识的都认为这是不对的结论,但托马斯·孟是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的人物,那时人们对经济认识肤浅,情有可原。亚当斯密创立西方经济学至今,西方的贸易理论可分为传统贸易理论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两大类。

(一)      传统贸易理论

1.     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一书中的第一篇提出分工理论,在第四篇提出自由贸易理论,后世将之组合成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它有以下几个观点: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既然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财富。原因是:①分工能极大的提高劳动熟练程度。②分工可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工作,可以节省与生产没有关系的时间。③分工有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亚当斯密以制针业为例来说明观点。在没有分工的情形下,一个粗工每天最多职能制造20枚针,有的甚至连一枚都制造不出来。而在分工之后,平均每天每人制造的针是4880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百倍,这显然是分工的结果。

(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既然可以几大的提高生产率,那么每个人都专门从事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他指出:如果一件东西所花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花的代价少,他就永远不会想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造自己的鞋子,而是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想制造自己的衣服,而是向裁缝购买衣服。以此类推,大家都知道如果把自己全部劳动时间用于生产一种自己熟悉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和别人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对大家都有利。

亚当斯密类推出这样的结论: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个人和家庭之间的分工交换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的商品生产和交换贸易。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有利生产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在进行交易,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各国按照各自有利的条件进行生产分工生产和交换,将会使得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大的利用,从而大大一搞生产率,增加物质财富。

亚当斯密认为国际贸易之所按照绝对优势进行是因为:在某些特定商品的生产上,某一国有那么大的自由优势,一直全世界都认为与这样的自然的优势斗争是枉然的。他举例说明,苏格兰其后寒冷,但也有在室温下生产记号葡萄,并且酿造出与国外一样好的葡萄酒。但却要付出比从国外进口高30倍的代价。因为经济的原因苏格兰人不会这么做。

(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他当斯密认为,自然禀赋和后天的有利条件因国家而不同,这就为国际分工提供基础。因为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可以使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绝对的低于别国,因此在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上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亚当斯密主张按照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实质上是按绝对成本的高低进行分工。所以成为“绝对优势论”。

2.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大卫李嘉图1817年创立的。李嘉图采用的是静态分析方法。他假设的分析条件分别是(1)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2)自由贸易;(3)劳动在国内具有完全流动性,但在两国之间则完全没有流动性;(4)每种产品其在国内生产的成本是固定的;(5)没有运输成本;(6)不存在技术进步(7)贸易按物物交换进行;(8)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所有劳动都是同质的,每单位产品生产的劳动投入维持不变,所以任何商品的价值或价格都完全取决于它的劳动成本。

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认为决定商品价值不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此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各国不一定要生产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而只要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可进行对外贸易,并从中获益,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

大卫李嘉图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论述:“如果两个人都能制造鞋子和帽子,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在制造帽子时强1520%,而在制鞋时强13 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生产能力的人制帽子,岂不是对双方都有利吗?”

李嘉图由个人推导到国家,他认为国家间也应该按照“两利取重,两害取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如果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国则处于绝对劣势,但两种产品的优劣程度不同。这时,前者应专门生产有利程度最大的产品,而后者则应生产不利程度较小的产品。在劳动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外贸易,两国都能取得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时间的节约,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利。

李嘉图采用英国和葡萄牙都生产毛呢和葡萄酒的例子做说明。葡萄牙生产酒和毛呢所需的劳动人数均少于英国,即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中都具有生产优势。但两相比较,生产酒的劳动人数比英国少40人,生产毛呢比英国少10人,即相同产值,分别少13110,显然,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生产优势更大;因英国在毛呢的生产上劣势较小。根据李嘉图比较优势论,如果葡萄牙专门生产葡萄酒英国专门生产毛呢,两国都能通过国际贸易和分工获得更多的劳动节约。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通过理论宣传和实践,使得英国政府在1846年取消实施31年的《谷物法》,也使得英国此后不再担心本国粮食生产的问题,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发挥自己的工业生产优势以及对世界贸易市场的控制优势,

3.     要素禀赋论

要素禀赋论来源于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赫克歇尔1919年发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对生产要素问题进行考察,其学生俄林在1933年出版《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进一步解释了生产要素问题,使得国际贸易理论得到深化。美国学者保罗萨缪尔森1948年发表《国际贸易和要素价格均衡》、《国际要素价格均衡》及《论国际要素价格均衡》等文,提出并论证了生产要素价格日趋均等化的论点,建立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发展了要素禀赋论。要素禀赋论主要有一下几个概念:

(1)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圣城纳中必须投入的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资本三要素。要素价格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和要素报酬。例如地租、劳动力的工资、资本的利息、管理的利润等。

(2)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

要素密集度是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则称该要素密集程度高,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种类不同,可把产品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土地密集型产品三类。

(3)要素禀赋与要素丰裕度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要素丰裕度则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富程度。衡量要素丰裕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生产要素供给总量衡量,若一国某要素供给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供给比例,则改过相对于别国而言,该生产要素丰裕;另一种方法是以要素相对价格衡量,若一国的某要素的相对价格------某要素的价格与别的要素价格比率低于别国的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则该国该要素相对于别国丰裕。以总量法衡量要素丰裕只考虑要素的供给,而以价格法衡量的要素丰裕考虑了要素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比较适合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

要素禀赋论的理论构建也是以静态分析方法为基础,因此要素禀赋论有以下的理论构建的条件假设:

①假定只有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要素(劳动好人资本);

②假定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即同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③假定X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④假定两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利益不变;

⑤假定两国进行的是不完全专业化生产,即尽管是自由贸易,两国仍然继续生产两种产品;

⑥假定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⑦设定两国的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市场上,竞争是完全的;

⑧假定各国内部,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但在各国之间生产要素不能流动;

⑨假定没有玉树费用,没有灌水和其他贸易限制。

要素禀赋理论分为狭义的要素论和广义的要素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是狭义的要素比例论,而萨缪尔森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则是广义的要素禀赋论。

俄林认为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各国不同的商品价格比例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各国不同的商品价格比例是由各国不同的生产要素决定的;各国不同的要素价格价格比例是由各国不同的要素供给比例决定的;在所有这些环节中,要素供给是中心环节。通过严密的分析,俄林得出结论:一国生产那些需大量使用本国供给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产品,价格就低,因而有比较优势;相反,生产那些需要大量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产品,价格昂贵,出口就不利。各国应该今可能利用本国供给丰富、价格便宜的生产要素,来生产廉价产品输出,以交换别国妩媚价廉的商品。

广义的要素禀赋论指萨缪尔森修正后包括之前赫克歇尔与俄林的理论总称“赫--萨”理论。赫克歇尔最初提出来国际贸易可能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观点,俄林则认为各国要素缺乏流动性使世界范围内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理想状态难以实现,但是商品贸易可以部分的代替要素流动,弥补要素流动不足,所以存在国际贸易使要素价格存在均等化趋势。萨缪尔森仔细的论证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要素价格均等化论证过程及论证结论,说明各国生产要素差异将在国际贸易中慢慢消减,也就是说,要素价格均等化将消除国别要素差异,世界以后将发展成为地球村,世界将被当作一个整体看待。故而,要素价格均等化被称为广义的要素禀赋论。但现实是各国都有对国际贸易的各种限制措施,要素完全均等化短期内还是难以实现,但长期发展要素价格将趋近于完全均等化。

4.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1947年美国的两百个行业进行分析,他把生产要素分为资本和劳动两种,计算每百万美元的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所需要的国内资本和劳动量比例,从而得出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所含的资本和劳动秘籍程度。计算结果表明,进口替代的商品的资本秘籍程度高于出口商品约30%,这说明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验证的结论与赫俄学说的结论正好相反。里昂惕夫的发现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震惊和极大的关注,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对里昂惕夫之谜,西方经济学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并带动了战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归纳起来有五种说法:

(1)人力资本说

人力资本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凯南等人提出来的,他们用人力资本的差异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人力资本主要是指所有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教育投入、工作培训、保健费用等开支。通过人力资本的投入,可以提高劳动技能和专门知识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因此人力资本投入是资本支出产物。他们认为,生产商品所需的资本应该包含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即人力资本),而里昂惕夫计量的资本只包括有形资本忽略人力资本。如果将人力资本计算到资本总投入里面,那么美国依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符合赫俄理论。

(2)自然资源说

有人指出,里昂惕夫在进行分析时只考虑了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而未考虑其他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实际上一些产品即不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也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比如美国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占60%--70%,且大部分是木材和矿产品,这些产品的自然资源密集程度高,把他们划归资本密集型产品,加大了美国进口商品中资本和劳动的比率,使之产生里昂惕夫之谜。如果考虑自然资源要素,那么就可以解释“谜”了。里昂惕夫后来在对美国贸易结构进行检验时,在投入产出中减去19种自然资源密集型要素产品,得出与要素禀赋论一致的结果。

(3)技术差距说

技术差距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格鲁伯和弗农等人进一步论证。他们认为,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的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形成扩大国际间的技术差距,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格鲁伯和弗农等人根据1962年美国19个产业部门资料的分析美国在五个技术密集型产品(运输、电器、工具、化工、机器制造)具有比较优势,有利生产和出口。他们认为出口科研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家就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这么解释使得里昂惕夫之谜符合赫俄学说。

(4)贸易壁垒说

要素禀赋论是建立在自由贸易、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之上的。事实上,这种假定是不存在的。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竞争不完全、贸易壁垒的普遍存在是里昂惕夫之谜出现的主要原因。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为了解决国内的就业,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有严重的保护本国非熟练劳动的倾向,这样就使得国外的劳动密集型差评难以进入美国市场,而不得不自己生产。如果实行自由贸易,美国进口的商品的劳动密集程度就会提高。

(5)要素密集型逆转说

要素密集型逆转是指一种产品在劳动丰富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密集型吩咐的国家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情形。例如,小麦在美国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果美国从国外进口小麦就会造成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错觉;若美国出口小麦则会造成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假象。这样就会出现里昂惕夫之谜。

(二)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大致有四种:

1.     生产技术差距论

生产技术差距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于1961年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化》一文中提出来的。生产技术差距论把国际贸易与生产技术差距联系起来,该理论认为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后,就可凭借技术禅居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商品,引发该产品的国际贸易。由于这种新产品的生产技术会通过转让专利权、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示范效应等流传到其他国家,因而随时间的流转,嘻嘻你生产技术最终将被其他国家所掌握,因技术差距所产生的国际贸易将逐步减少,直到其他国家的生产能够满足其全部需要的产品时终止。波斯纳理论有一个关键概念:技术周期,波斯纳把从生产技术差距产生到生产技术差距消失称之为技术周期。生产技术差距理论证明了,即使在要素禀赋及商品需求相同的国家间,生产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它比较好的解释了技术先进国家与技术落后国家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周期。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与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首先提出,并由威尔斯和赫希等人加以发展。

(1)弗农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在技术差距论基础上,将国内市场营销学的概念产品生命周期引入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工业产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产品创新时期

少数在技术创新领先的创新国家企业首先开发出新产品,之后便在国内生产。创新企业享有生产和销售的垄断权。新产品除了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出口到与创新国收入水平近似的国家和地区。在这一时期,创新企业几乎没有对手。

  产品成熟期

随着技术的成熟,生产企业不断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变得日益重要。与此同时,随着国外该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出现了大量的仿制者。这样,创新国企业的生产不仅面临着国内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局面,而且还面临着产品出口运输能力和费用的制约、进口国的贸易限制级进口国企业仿制品替代等不利局面。企业弱国像保持和扩大国外市场就必须到国外投资设立子公司以减少各种税费和关税壁垒限制,降低产品的成本。

  产品标准化时期

在这一时期,技术和产品已实现标准化,生产该产品的企业日益增多,竞争更加激烈,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在竞争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对各国市场、资源、劳动力价格的比较,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成立子公司或分公司从事生产活动。此时往往由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价格较高,生产的最佳地点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创新过的技术优势已经不存在了,原本创新过对该类新产品的需求转向从国外进口。

(2)威尔斯的产品生命周期四阶段理论

1968年,美国一位销售专家威尔斯在《销售杂志》上发表了《在国际贸易中有一个产品生命周期吗?》进一步发展了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并以美国开发新产品为例,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的四阶段理论。

  新产品研究、开发和试销阶段

在该阶段,美国垄断新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由于美国科技力量和工业基础雄厚,新产品的生产技术为美国所垄断,而且美国企业对市场情况熟悉,在原材料供应方面具有优势,因此美国生产全部的新产品,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新产品供应的增加,该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而且出口到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

  外国仿制阶段

由于美国新产品吸引了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部分消费者,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生产该新产品,美国仍控制产品市场,并且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新产品。在这个阶段,该种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在差距在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间逐渐缩小,欧、日等发达国家不断扩大该产品的自给率,因此美国对这些国家出口会有所下降,但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仍在增加。

  外国厂商出口阶段

随着新产品生产技术差距的进一步缩小,美国在该产品生产中的技术优势完全丧失,欧、日等发达国家开始成为新产品的主要出口国,由于他们的产品成本低,售价低,因此在第三国市场上与美国产品展开激烈竞争,并逐步取代美国货,占领市场。但是由于关税保护等政策作用,美国生产者在本国市场上还占有垄断地位。

  外国产品进入美国与美国产品竞争阶段

在这个阶段,欧、日等发达国家的生产规模急剧扩大,技术水平更高,生产成本大大低于美国,竞争优势明显,成为新产品的主要供应者。此时,发展中国家也逐步掌握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始生产销售。欧、日等过冲破关税保护进入美国市场,对美国大量出口该种产品。美国成为新产品的净进口国,该新产品在美国的生命周期结束。美国新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其他国家该产品的生命周期还在继续。

由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知,由于技术的传递和扩散,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的变化,新技术、新产品在某一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创新,而后扩散到其他发达国家,在扩散到发展中国家。随着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产品更新还贷的频率越来越高,新差评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3.产业内贸易解释理论

产业内贸易解释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解释国际贸易分工格局的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劳尔德、格雷、克鲁格曼、兰卡斯特等人。

他们认为,当代国际贸易从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产业间贸易,也称部门贸易,即一国出口和进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另一种是产业内贸易,即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一产业的产品,例如美国和日本相互之间输出汽车、电脑、饮料和食品等。同类产品指的是那些消费时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它们有同质和异质之分。同质产品指的是那些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异质产品指的是不能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这些概念和问题都超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内容。产业内贸易理论对这些被要素禀赋论忽略的问题进行解释。产业内异质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不同的产品需求,容易解释贸易的发生。

对于同质性产品国际贸易,如石料、钢铁、木材、燃油等美国从加拿大进口主要是因为运输费用的原因;还有一些同质性贸易是因为季节性原因,如水果、电力,水果不同的生长期和电力不同的高峰期;还有一些同质商品是因为信息、政策以及集散地路径等因素出现的同质产品国际贸易;还有是一些大公司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而采取的倾销价格战;再有就是扩过公司的子公司内部的调配,在国际上也属于同质产品贸易。

对于产业内产品贸易还有规模经济的解释。克鲁格曼认为,大规模生产可以使每个单一产品的成本下降,增加利润报酬。不同规模方向的差异存在着不同的专业分工,不同专业分工有不同的利润分配,利益交换之下就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提出偏好相似理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他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才能够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两个国家的需求偏好相似,一国的产品就容易进入另一国的市场,两国间的贸易量就越大,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人均收入,人均收入水平的相似性可以作为需求偏好的指标。两国收入越相近,需求偏好就越相近。偏好相似以及对商品多样性的需求,使得产业内贸易必然存在。

4.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迈克尔·波特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的竞争力强弱取决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高低。企业因为压力和挑战才能战胜世界强手而获得竞争优势,它们得益于拥有国内实例雄厚的对手以及市场的苛刻要求。其理论核心就是“创新是竞争力的源泉”。 迈克尔·波特认为一国整体的竞争优势决定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四个基本因素是:

(1)要素条件

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从质量上看,生产要素可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指一国无序开发或开发不许太大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气候、地理条件、非熟练劳动力)高即要素则是指需要通过大量持续的人力和资本投资才能培育出来的要素(如高质量人力资本、科研能力等)高级要素对于国家竞争力甚为重要。

(2)相关和支持产业

主要指企业所有相关茶叶和供应商的竞争能力。也就是说企业的竞争力与相关的产业链是否配套有关,如果上下游企业产销链完整发达,那么企业就具备有好的竞争优势,这是一个系统发展的问题,有长期发展的基础和畅旺的供销,一般就可以发展出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因此,产业链配套很重要。

(3)需求条件

当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需求与国际市场的主要需求相同,而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条件时,改过厂商就比较容易获得竞争优势。如瑞典的钢铁、造纸等能源密集型产业与发电厂相聚甚远,使得瑞典的高压书店设备产业发达,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波特强调,强大的国内竞争对手是企业保持持久竞争力优势的必要条件。他反对“过捏竞争是一种浪费”的传统观点。认为国内企业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一些资源损失,,但长远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国内强大竞争对手的存在会促使企业不断保持自我修正功能和创新功能,可以促使企业不断进步,保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他也说明企业的所有权结构会对企业战略决策有所影响,一定程度影响企业竞争力。

两个决定企业竞争力优势的辅助因素是:一是政府行为,恰当的政策引导可以增加企业发展的前瞻性提高企业竞争力;如以色列政府引导农庄进行高科技农业生产,使得以色列在滴灌农业生产上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另一个辅助因素是机遇。机遇是各种各样因素所造成的机会。如发明、创新、技术瓶颈出现,市场剧变、战争等。把握好机遇就可以使得企业极大的增强竞争力。如美国在二战后,就是把握基于设立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使得美国企业获得极大的竞争优势。

国家竞争优势论,超越传统对国家优势地位形成的论述,指出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在于竞争,竞争促使创新,创新是竞争力的根本源泉。

三.  中国式贸易理论

从上面简介,我们可以看出西方贸易理论主要是解释贸易为什么会发生以及依据怎样的贸易原则进行贸易。但西方贸易理论对于贸易这样的自生经济秩序缺乏本质的解释理论,一直处于不断摸索和变化之中。中国式贸易理论就是讲明贸易是一种公平的,对贸易双方都有利双赢经济模式。并且依据中华文化讲清楚,贸易双方获利的理论依据和利润真实来源。

(一)      古代对贸易原理的认识

贸易原理必须从初始贸易状态说起。原始的贸易是互通有无,以物易物。互通有无是最初始贸易需求和原则。因为大多数贸易是互通有无的换物交易,大家都觉得合算,都愿意进行贸易交换。所以初始贸易至今,贸易活动普遍的还是依据自愿公平的原则进行,也就是大家都认可的条件进行贸易交换。

人的思想认识依赖于经济发展状态和基础。我国在地理上是相对封闭和独立的。东临大海、北有大兴安岭和广阔的永久冻土(古代不适宜居住)、西有喜马拉雅山和世界屋脊、南面也是大海。地理的想读独立使得中华文化圈注重自我持续生存,也即生产供需的自我完善。中国历来对于对外贸易很不重视。很多朝代里中国都是实行中央集权管理,全国的经济和资源基本上都是实行调配制度,在本国范围大规模或大数量的贸易一般不存在。古代中国只有在春秋战国的列国时代,贸易才出现偶尔的繁盛,出现范蠡和吕不韦这样的大商人。在封建集权制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人的经济系统就是产品需求的自我满足,个人对产品的需求在国内的小规模贸易中都可以如愿实现。对外大规模的贸易大都展现在中央集权朝贡体系的礼仪中,在古代朝贡体系利益中“厚往薄来”是显示中华强大和对友邦亲善的必需礼仪。历史记载表述上是其他番邦蛮夷来朝贡,其实朝贡商品的数量和品种很有限,只是表明对中央政府的尊重和仰慕;中央朝廷赐予友邦的礼物却种类繁多,书籍、生产技术、丝绸、瓷器、各类生产工具、先进武器等。产品交换并非作为牟利手段,也不按照一定的价值规律进行,国际贸易只是体现为礼尚往来的礼仪。所以贸易行为对于中国士官阶层来说并不重要。再加之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使得统治阶层普遍认为贸易是靠投机取巧行为的获取财富,并不能真正的生产财富。因此商人被当作社会最底层的人,并且规定商人的后代不得做官。因为,担心商人后代耳濡目染下继承唯利是图的品行,这样就会影响到其做官后的行为,会给百姓带来危害。

对贸易作用的无知,致使统治者们对贸易行为进行限制。因为对贸易简单的思考结论就是:“交换不能带来利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这样错误的观念同样存在于欧洲。在中世纪,欧洲多国一样实施限制商贸活动的政策。只是到了后来葡萄牙与荷兰通过东西方商品贸易大量获利之后,贸易才被各国政府所重视。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不排斥贸易行为,并且还鼓励贸易。因此信奉伊斯兰的阿拉伯人将贸易文化连同伊斯兰文化四处传播。元朝的蒙古人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也非常重视贸易。

中国在郑和七下西洋之后,明清两代都实施了海禁,也就是禁止海上运输与贸易。这样错误的政府行为,导致中国与国外失去交流,盲目自大,错过了工业革命后大技术变革与西方进行生产技术交流的机会。

在古代中国输出的商品是丝绸、瓷器、茶叶三大类。这三大类商品都需要复杂的生产技术和工艺,难以被仿制,因此在南宋之后的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保有强大的贸易优势,可以用特有的中国产品去换取世界各地的金银珠宝和其他珍贵商品,不必担心商品被仿制。直到18世纪初,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呆在景德镇十几年才通过教友偷学到中国瓷器的制作方法。自此中国的贸易失去了传统优势,到了乾隆退位时,英国等欧洲大国基本不再从中国大量进口陶瓷,因为他们自己已经可以生产替代产品。茶叶因为生产工艺不是非常复杂,早就被英国人学习去,在印度进行生产。海禁政策和生产技术外泄,导致中国贸易由先进走向落后。

(二)      改革开放前后对贸易理论的认识

在改革开放前,由于西方和苏联的联合封锁,我国对外贸易量极少,因此,对贸易的思考好认识还是依照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只重视工农也产品的生产,其他不属于实体经济生产的都不列入国民财富增长的计算范围,贸易只是需求,是赚取外汇换取西方国家稀缺产品的手段。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七篇中坚持,财富由劳动创造的观点,他认为:“三位一体的公式可以确切地归结为: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在这个公式中,利润,这个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形式,就被幸运的排除了。”[1]在这里马克思认为财富来源只能是剩余价值。并且为以后的剩余价值理论埋下伏笔。

但是,马克思同样在《资本论》第三卷有对于对外贸易的论述:“对外贸易一方面使不变资本要素变得便宜。另一方面使可变资本转化成的必要生活资料变得便宜,它具有提高利润率的作用,因为它使剩余价值率提高,使不变资本价值降低。”[2]在这里,马克思意识到贸易对财富创造的贡献,这与他准备之后撰写的《剩余价值理论》三位一体不一致,这是《资本论》第四卷,迟迟无法付印的原因。马克思还没捋清自己思路就去世,这是一大遗憾。斯大林本来没有什么文化功底,他只能抄袭托洛茨基的思想(之所以没在欧洲暗杀托洛茨基,是要让托洛茨基发声,抄袭托洛茨基的观点,等到斯大林确立权威和苏联发展巩固后才在南美暗杀托洛茨基)。因此,斯大林在贸易理论上并没有建树,采用的还是老欧洲鄙视贸易的思路。

哈耶克专门出版攻击社会主义的论著《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3]将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理论忽视贸易当作一个攻击点。“贸易,不管是否把它视为真正的劳动,是通过头脑的努力而不是肌肉运动,不但为个人也为集体带来了财富。仅仅把物品换换手,就能为所有参与者带来价值收益,并且这未必意味着以别人为代价取得收益(或人们所谓的"剥削"),这无论过去现在都不是一看就能明白的事情。亨利·福特的例子经常被人用来说明追逐利润如何惠及大众的道理,以便消除各种疑虑。这个例子当然很生动,因为人们从中很容易看到,一个实业家如何能够把自己的目标定为直接满足许多人的需要,并且他的努力在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上也确实大获成功。然而这个例子也有不足之处,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提高生产率的作用是十分间接的,无法如此清楚地看到它的过程。譬如在生产金属螺钉、绳线、窗玻璃或纸张上的改进,受益者分布极广,因此也很难再具体察觉到其来源和效果。”[4]“价值的增加——这是交换和贸易的关键——当然不同于我们能够感知到的数量的增加。支配着物质世界的规律,至少那些唯物主义和机械论模式中的规律,在价值的增加这种现象中是不起作用的。价值表示某种物品或行为满足人类需求的潜在能力,并且只能通过不同的商品或服务对不同个人的相关(边际)替代品或等价物的交换率,在相互调整中加以确定。价值并不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不涉及到它们与人的关系的属性或物质特性,它恰恰是这些关系的一个方面,它使人们在就这些物品的用途做出决定时,能够考虑到另一些人可能为它们的用途找到的更佳机会。价值的增加看起来只和人的目标有关,并且只有在考虑到这些目标时才有意义。”[5]

对贸易理论的理解欠缺使得斯大林式社会主义遭受哈耶克等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家的大量攻击。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因为遭受霉素量大集团的封锁,外贸稀少,大量缺少外汇,因此政府提供了各类鼓励出口的措施以增加出口量。

改革开放后,由于美国改变了敌对态度,苏联崩溃,我们的贸易条件有很大的好转,最主要的是我们国家改变了过去只注重实体经济生产的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计划相结合的新社会主义模式。因此,我国对外贸易逐年增长,现在已经是权世界最大的贸易出口国。

(三)      中国式贸易理论

1.贸易原理

中国式贸易理论的哲学理论依据源自《道德经》。贸易是双方获利。在交换中大家都获利,那么这平白无故多出来的利益是怎么产生的?中式贸易理论的“无中生有”理念来源于《道德经》40章,原文为:“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天下万物生于有”容易理解,天下万物皆有形、有状、有起始、有终结,也就是说是物质的存在,只有存在才能被感知。“天下万物生于有”说明的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存在。“有生于无”或者说“无中生有”就很难理解。《道德经》11章“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可以让我们有些许的了解“有生于无”。三十根轴线才组成了车轮,可人们没有意识到有轴线存在而只知道车轮,因为轴线的功能已包含在完整的车轮里面被车子所用;用泥土做成器皿后,人们意识不到泥土的存在,那是人们的观念中只有有用的器皿;盖房子要开凿门窗,可是人们通常的观感只是关注到房子,谁也不会单独提门窗,那是因为门窗已经成为了房子的一个功能。因此,便利、有用的,能感受到就是“有”;功能被包含在整体里面,人们感受不到的就是“无”。同理,面包是“有”,面粉、糖、奶油等相对于整个面包来说就是“无”。有就是这样生于无。

同样贸易中共同获利的双赢模式,就是“有生于无”。贸易双方的所获得的利益,就是从双方生产效益置换中获得,这种无形的利益很难被普通人认识。人们被传统的观念影响,认为贸易只是物品的倒换,根本没有在生产出新的物品,因此财富在置换期间不能增值。这只是短期、片面的、局部的看法。因为,从全面的观点看,贸易双方都是以自己最有效的生产效率进行产品生产,置换的回来的产品都比自己进行生产要节省人力物力。而这些节省的人力物力,在交换过程中并没有呈现出来。所以很长的历史时段里,人们都是误以为,贸易是倒买倒卖,根本无法增加财富。但在实际上贸易却可以创造新的财富,这些创造的新财富就表现在对人力物力的节省上。

假设甲国家是农业国家,他们的优势是生产粮食,一个人工在一年内可以生产1000斤粮食,而如果用一个人工来养羊就只能养十只。再假设乙国家是畜牧业国家,他们一个人工在一年之内可以养一百头羊,而如果生产粮食则一个人工一年只能生产400百斤。这样甲乙两个国家就可以通过贸易来发挥自己国家的生产优势,商人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对于甲国来说,假如用1000斤粮食能够换回40头羊则是一个合算的买卖。因为照经济成本来算,甲国在本次交易中可以节省差不多三个人力整年的成本(要去除贸易运输成本和损耗),将这些人工投入农业生产就可以多生产出两千多斤的粮食。对于乙国来说,如果能够用50头羊换回900斤粮食也是一个合算的买卖,因为在此笔买卖中,乙国节省了近两个劳力。将这节省的劳力投入养羊,就可以多生产近两百只羊。而商人在促成此次交易中也获得了10只羊和100斤粮食的利润。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模式。如果以商人不生产产品来衡量商人的作用,就会发生偏颇。贸易的作用不单单是简单的使各方获利,而且还能够促进生产技术的专业化,可提高生产效率。中国在清朝时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迅速落后于西方的一个主要原因。贸易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有生于无”的例子,通过贸易整合可以节省整个社会的生产成本。机械的认为商人是不生产的,就采取“抑商重农”政策是不可取的。“有生于无”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公路建设虽然没有再后续生产出什么产品可是却提高了运输速度,也相应的节省资金、运费,创造了很大的社会效益。通讯也具有提高信息交流速度促进商品和资金流通的作用。

中式贸易理论的原理就是“有生于无”,贸易中双方实行商品交换,也就是双方的生产效率转换成物质产品的交换。这样就可以发挥各自的生产优势达到己方节省人力物力的目的,在贸易中达成多方共赢的结果。

我们的祖先虽然在对待贸易存在认识错误,导致“重农抑商”政策盛行,影响我们近代吸收先进生产技术。但先圣 “有生于无”的哲学思维是我们解释国家贸易的理论依据。中国先圣们对于社会人文思考良多,在提高整个社会效率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和研究,如进行德化教育、诚信教育等等。德化教育可以让人民遵循一定的规则行动,可大量减少作奸犯科的事,因此也可减少整个社会操作成本。诚信的道理类似,可以减少人际交往的成本。简单的“有生于无”,一旦我们明了其中的哲学奥妙就能为我们创造出无限的财富,知识就是财富可以在“有生于无”的哲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中式贸易理论还有一个理论内涵就是“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无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曰之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之法乃天道。天道即是一切自然法则。贸易与货币都是自我衍生出来的自生秩序,因此具有自然的经济功能。因为古代人不认识贸易功能知识,直观的看到贸易不从事生产,从简单观念看贸易是投机,故而错误的认为没有真实的经济价值因此排斥贸易以及从事贸易的商人。《道德经》七十七章观点:“天之道,犹如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说明自然界的规则是公平,人的私心有悖自然法则。只有依照自然法则运行的事物才可以长久。违反自然公平规则的则很难久远。例如新大陆发现开发美洲的奴隶贸易,违反公平原则属于殖民贸易,所以很快就不复存在。

公平的共赢模式是贸易的基本特点。贸易的本质是交换生产效率,发挥各自的优势,避开自己的短处,在交换之中获取利益

2.     贸易功能变异

虽然贸易是一种共赢互利的模式,但是,对贸易功能和效应的认识差异,以及对价格等众多信息接受的差异,就容易使真正公平的贸易很难出现,贸易的绝对公平只能是理论上的存在,贸易中的公平只能是相对的。很多商人会利用宣传或者是一些商业手段来抬高价格,获取高利润。如广告、稀缺产品谎报高成本高投入。有些集团或国家还利用贸易来达到贸易之外的其他利益。如春秋时期的管仲所著的《管子·轻重乙》里面记载的就是利用贸易的功能变异来达到政治目的。“桓公曰:‘吾欲杀正商贾之利而益农夫之事,为此有道乎?’管子对曰:‘粟重而万物轻,粟轻而万物重。两者不衡立。故杀正商贾之利而益农夫之事,则清重粟之价金三百。若是则田野大辟,而农夫劝其事矣,’桓公曰:‘重之有道乎?’管子对曰:‘清以令大夫城藏,使卿、诸侯藏千钟,令大幅藏五百钟,列大夫藏百钟,富商蓄贾藏五十钟,内可以为国委,外可以益农夫之事。’桓公曰:‘善’。下令诸侯令大夫城藏。农夫辟其五谷,三倍其贾,则正商失其事,而农夫有百倍之利。”[6]这是提高储存率,减少市场粮食流通,促进粮价上涨,再通过价格促进荒芜土地开垦提高全国额度粮食产量。

“桓公曰:‘皮干筋角竹箭羽毛齿革不足,为此有道乎?’管子对曰:‘惟曲衡之术可耳。’桓公对曰:‘行事奈何?’管子对曰:‘请以令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五养,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7]建立专门的客舍为商人服务,根据商人的车马数量来决定服务配备指令和数量,使得各地的商人都集中于齐国,那么所缺的物品,商人们自然会运到齐国来贩卖。

前面讲到,《管子·轻重戊》就是利用君王和大臣穿绨而抬高绨的价格,使鲁梁国民大量耕织绨,在饥荒时就终止进口绨,以及禁止粮食出口到鲁梁两国,促使鲁梁两国百姓逃亡齐国。以此迫使鲁梁臣服。通过贸易功能变异使贸易成为控制其他国家的政治工具。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的战略贸易理论。

现代的战略贸易理论是美国保罗·克鲁格曼等提出来的。1984年克鲁格曼发表论文《工业国家间贸易理论》认为传统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分析上的,因而不能解释全部国际贸易现象,尤其难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从而提出对国家贸易理论分析框架进行更新的主张。1985年克鲁格曼与赫尔普曼合著《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运用垄断竞争理论对产业内贸易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释,并建立以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为基础的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模型,即战略贸易理论。战略贸易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现实社会中,在规模效益日益递增的情况下,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扩大生产,取得规模效应。但是规模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会使得社会供应过剩,产生产品难以销售的问题。寡头垄断虽然可以控制产销量,但前提是垄断,垄断的产生必须先将产品进行倾销,占领市场排斥其他生产者。但垄断损害自然产生的市场经济。如果克鲁格曼可以看到我国两千多年前的著作《管子》,那么他自然就不会认为他的所谓“战略贸易理论”具备战略意义,管仲的轻重各篇才是真正战略意义上的贸易理论。

贸易的功能变异在于,信息接受的差异,生产优势,宣传误导等等,使得正常的贸易被不正常的贸易替代。很多奢侈品的贸易实际上就是不正常的贸易,是宣传误导。如钻石,其效用和性价比就被大大高估。至于美国则经常诱导其他国家依赖其生产的产品后,在突然禁运来迫使其他国家屈从美国。如转基因农产品,在大面积种植后,美国的孟山都种子公司,就会大幅的提高种子价格来勒索高额利润。

因此在国际贸易上,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我们国家的总体利益,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和总体的平衡,不能纯粹的只考虑市场效益。最起码的要保证工农业产品在切断一切贸易情况下具备基本自我满足的生产能力。即使在有些产品的生产上出现亏损,国家还是需要从战略意义上考虑,对必须的工农业产品进行补贴,或进行生产能力的基础储备。

简单的说“中式贸易理论”就是“无中生有”,大家互换生产效率,互换过程中大家都获利(人力物力的节省)。因为贸易互换是一种大家都可以获得利益的经济活动,因此贸易行为演化发展和专业化是一种自生的经济秩序,具有节约成本的经济功能,合乎顺其自然之道。

四.  汇率

汇率是复杂的经济学问题,即使是专业学经济的学者,对于汇率问题也难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判断,因为汇率问题涉及货币、财富和贸易知识。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缺乏汇率知识,才会使得美国随意的指责我们“人民币汇率低估”,“人民币即将贬值”,依据他们恶意炒作的意愿,随意对人民币汇率做出评价。而我们国家经济界学者,由于知识汇率知识欠缺,无法对美国的恶意宣传和炒作做出正常的解释和反驳。甚至连外汇储备是否是国家财富这样简单的问题,管理外汇的专业人士还偷换概念说外汇只是国家发行人民币换来的,是欠帐,不是财富,不能使用,荒谬至极。因此这里有必要专门对汇率问题进行讲解。

(一)      汇率问题相关概念

外汇:是货币发行当局(中央银行、货币机构、外汇平准基金组织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如美国国债)等形式保有的债权,它可以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当作国际支付手段。

汇率:汇率(又称为外汇利率或外汇行市),是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是一个国家货币对于令一个国家货币在价值上的比率。由政府指定职能在一定幅度内波动的汇率称为固定汇率。由市场供求变化决定的汇率称为浮动利率。将本国货币与某一种货币建立建立直接联系来确立自己货币的价值,就是联系汇率

基本汇率:各国在制定汇率时必须选择某一种货币作为对比的对象,这种货币称之为关键货币。根据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的实际价值的对比制定出来的汇率就是基本汇率。在商业操作中,银行会阿妈找实际操作成本计算出买入价和卖出价,这就是卖出汇率买入汇率,也称为卖出价和买入价。卖出价和买入价的中间价就是中间汇率。银行因为商业操作会有现钞外汇和票据外汇的差别,因为现钞的交接需要运输,需要一定的费用,因此现钞买入价一般会有较大的差价。银行对于现钞和现汇的购入会实行不同的汇率。

最佳外汇储备规模指标:储备资产是一国货币当局随时可以利用并控制的外币资产(用于国际债权债务清偿、国际贸易支付、国际劳务支付等用途),其实质就是对国外的债权。理论上认为,最佳的外汇储备规模必须可以满足三个到六月的净进口支付,这个上下限就是最佳的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范围。外汇储备特指持有外国货币债权,而在外汇储备之外还存在着政府官方的其他国家支付能力,如本国货币(为世界各国认可,现在的人民币具备这样的功能)、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特别提款权等都可以作为国际支付手段,还有与其他国家货币互换协议所得到的其他国家的货币也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外汇储备在加上其他可以支付的储备统称为官方储备。一般的官方储备要比外汇储备大很多。但最佳的外汇储备规模一般不包括黄金等官方非外汇储备。

国家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它反映了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也称为国际收支,分为广义国际收支和狭义国际收支。广义国际收支不仅包括外汇收支还包括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各种经济交易,如记账贸易、易货贸易。狭义的国际收支专指贸易、劳务、资本等方面往来的资产转移,以外汇标识。

国际收支反映一国经济实力和这个国家在世界中的经济地位,决定着一国货币的价格与汇率变化方向,据诶多年过着一国的融资能力与资信高低。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所谓贸易顺差就是指在一定时间里,如月份、季度、年度一国出口的贸易总额大于进口的贸易总额。反之如果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那么就是贸易逆差。

汇率风险:又称为外汇风险,指经济主体在持有或运用外汇进行经济活动时,因货币兑换比率变动而猛兽损失的可能性。如中国出口企业贸易结算中使用美元,假设美元贬值,那么在完成整个贸易活动之后,企业所得的人民币营业收入就会比预期的少很多,因为出口获得的美元数量是固定的,但美元贬值使得人民币汇率升高,因此同等数量的美元职能换取比预期少的人民币,这就是汇率风险。进出口企业使用本币结算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汇率风险。

(二)      西方汇率理论简介

1.价值比较论或称为汇兑平价论。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对于货币的兑换比率问题做过仔细的分析。他给出了货币绝对机制和相对价值概念。他认为君王可以规定几个方面的关系:作为金属货币银与作为货币银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用作货币的各种金属的比例,如金银比例;每个货币的重量与成色;赋予每个货币想象价值。他认为这四中货币关系就是绝对的价值。孟德斯鸠认为每个国家同其他国家的货币相比较时的价值是相对价值,相对价值以绝对价值为依据,根据兑换而建立,是商人们最广泛估价的集中表现。他还指出,如果法国的同成色、同分量的银币能够在荷兰换到同数量的银币,就叫汇兑平价。

2.铸币点机制理论

十八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休谟和理查德·坎蔕隆提出铸币点机制理论,其含义是:汇率决定于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逆差会是一国货币下跌,超过一定限度(铸币点)时则会引起黄金输出,从而诱发国际收支调节的铸币------物价相互作用机制,使物价降低,进而又促进出口。当汇率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则会引起黄金的输入,引发国内物价上涨,进而促进进口。

3.     马克思汇兑率观点

马克思认为,“汇兑率是货币金属国际运动的晴雨表。如果英国对德国的支付多于德国对英国的支付,马克的价格以英镑表示就会在伦敦上涨,英镑的价格以马克表示,就会在汉堡和柏林下跌。”[8]国际收支与支付、利息率以及黄金或商品运输费用等决定货币的兑换率。马克思认为汇率通常情况下并不与货币平价一致,而是围绕货币平价波动,但是这种波动是有限度的,最高界限是货币平价加黄金运输费用,如果超过这个界限,直接输出黄金支付将比开出汇票支付更合适,这样黄金就会流出。最低界限是货币平价减去黄金运输费用,如果低于这个界限,那么直接输入黄金支付将比开除汇票支付更加合算。马克思认为,一国的货币贬值主要受三种因素影响,对货币发行政府的信心下降;纸币发行超过流通需要量;国际收支逆差产生对黄金的特别需求。还有金银之间的兑换比率也会影响汇率。

4.     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与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简单说,购买力平价是国家间系列商品价格的综合之比,即两种或多种货币在不同国家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的商品和服务时的价格比率,它被用来衡量对比国之间的商品价格差异,也被当作对比国之间货币价值的比率的参考标准。通常使用购买力平价来衡量和计算比较过之间的GDP真实对比,是货币间汇率变化方向的基准。卡塞尔认为一国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其对商品的购买力,两国货币的兑换率是由两国货币各自具有的购买力比率(平价购买力)决定的。汇率变动在于购买力变动。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前提是自由贸易和管制程度相同,该理论从货币代表的真实价值量上分析汇率变动,比较容易获得人们认可。

5.     凯恩斯利率平价观点

1923年凯恩斯在《论货币改革》一书提出来的,他从新的角度分析汇率问题,他认为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实际上就是两国资产的价格问题。他认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差价,如果按年百分率表示,倾向于等于两个国家之间的利息差。资产的价格发展方向主要看该国的利率发展水平。汇率决定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投资收益率比较。货币汇率决定于存款利率,并围绕利率平价上下波动。利率平价观点认为在没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货币比较的远期外汇水平必定等于利率差。这是因为人们可以无风险的购买外国债券。从债券这样的资产角度看,债券选择就是资产选择,如果远期汇率升水小于利率差额,人们就会抛售外币债券而购买本币债券,资金流入国内而使利率降低;出现相反情况则利率上升。在资金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们的套利行为使得各地的利率差逐渐消减,达致均等。根据这个观点,如果国内利率水平高于国外利率水平,则远期外汇差价必为升水,则远期外汇必为贴水。该观点从利率水平来看汇率发展方向。

6.     货币主义汇率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假定条件是: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即资本的充分流动性及国外资产之间的充分替代性;高效率的商品市场,从而世界各地同一种商品价格如期货货币价格计算相同;高效的外汇市场,市场参与者根据所有信息做出合理预期,并且他们的预期强烈的影响市场的汇率变动。在这样的假定下,有以下结论:

1)货币存量增加时,本国的汇率下跌。当一国的实际国民收入增加时,本国的汇率上升,当一国名义利率上升,本国的货币下跌。当外国的货币量供应上升时,本国货币货币汇率上升。当外国国民收入上升时(比较国之间),本币汇率下跌。当外国的名义汇率上升时,本国货币汇率上升。

2)预期的通胀率对于货币汇率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本国的预期通胀率下降,则本国的汇率上升;如果本国的预期通胀率上升,那么本国的汇率下降。

货币学派汇率理论的依据是:货币需求量决定于实际收入和名义利率;汇率等于两国货币存量之比,乘以本国与外国实际收入函数之比,在乘以本国与外国利率函数之比。

(三)      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汇率变动导致贸易商品价格变化

汇率变化可通过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变化来影响到国内和国外的市场的商品供求。本币贬值,将相对降低国内商品的价格促进国外对国内的商品需求,从而使商品出口量增加;本币贬值也同时使得国外的进口商品相对价格较高,会使得国内对国外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进而影响到进口商品量下降。这些只是理论上的认识,实际上商品的进出口量对于汇率变化初期并不是非常的敏感,进出口商品数量上的增减主要决定于商品的性价比。性价比好的商品即使国家征收高额的关税也挡不住进口,如日韩的化妆品。所以汇率变动一般的对于商品进出口的影响微弱。反而是汇率变动会引起国际间金融资产的变动和流动,这些在国家外汇账目上可以轻易观察到随着汇率的变动,外汇资产的大幅增减。金融资产的往来快速,汇率变动可快速的增减一国的国际收支。

近期,我们错误以为人民币汇率贬值可以改善进出口贸易,促进出口,但实际上收效甚微。反而使得国际金融资产流转加快,导致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大量减少,外汇储备也相应降少。这就给了做空人民币的国际空头以借口。实际上人民币国际化在于信誉,也就是关键在于汇率的稳定。不能简单的考虑为促进出口有意使人民币较大幅度的贬值。因为马歇尔-----勒纳条件和罗宾逊------梅勒茨条件同样假设的商品供应完全弹性是不存在的。在实际中,有多年贸易经验的经济界人士也知道,货币贬值对促进商品出口影响甚微,商品是否受欢迎主要看性价比。

2.汇率变动影响贸易主要是通过价格水平变化影响贸易

本币贬值实际上就是本币购买力在国际上的相对减弱。这样就会出现国际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上升,从而使得相关的商品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成本上涨。如人民币贬值会相应的使得购买铁矿石和石油的人民币价格增加,因此下游的所有行业的原材料都会在一段时间之后相应增加,这就导致国内的商品价格全面上涨。商品价格的全面上涨优惠促使工人薪酬的全面上涨,这些道理在前面货币一章中讲过,货币贬值,即通胀,初期会刺激生产者刺激生产,但大幅的贬值反而会使得生产者无法把握发展方向,会谨慎从事,不扩大在生产。因此伯南克提出低通胀目标的设定,来刺激经济增长,给予商人们明确的通胀率预期。在宏观上看,货币贬值对于国家是无害的,因为货币贬值会在一定时期使得国家的GDP在数量上大幅增加,但是无预期目标,随意贬值的会很大的损害人民币的信誉,直接影响到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理论上人民币的升值和贬值都有好处也有坏处,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但是现在国家的主要目标是人民币国际化。而人民币国际化主要在于信誉,因此保持人民币的汇率稳定或者是略有升值是对人民币国际化很有好处的。但是贬值会使世界人们对于刚刚成为特别提款权组成货币的人民币心存疑虑,不利人民币的信誉建立。

(四)      汇率相关问题辨析

汇率问题比较复杂,而我们经济学教材上对于汇率知识的传授十分有效,故而使得美国人过去随意指责我们人民币汇率低估,必须升值;现在又来指责我们人民币高估,必须贬值。因此在一些相关的汇率问题上本节要专门进行辨析。

1.外汇储备是不是国家财富?

外管局网站曾经说外汇储备不是国家财富,不能分给人民,因为外汇是国家发行人民币换来的,是欠账。

这个问题辨析清楚先要了解货币的实质。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凭证,是国家利用政府信誉发行的,由国家负责兑付和接收。在基本原理上可以说所有国家发行的纸币都是信用凭证,理论上是信用兑现承诺,也可以说是欠条,因此外管局说人民币换来的是欠债一说有些根据。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外管局混淆概念,偷换概念。因为我们的外汇创造大部分是出口企业用商品换来的,而商品本身就是人类劳动产品的结晶,是财富的一种形式,因此换来的外汇肯定是财富,而且是我们国家用资源换来的真正财富。既然是我们国家的财富,我们当然可以任意使用。

但是,外管局账面上的外汇数量当中除了连年顺差的积累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吸引外资进来的积累,也就是说有部分是外国人的资金财富,当他们需要时必须归还他们。所以外管局账面上的外汇有部分是欠债这以说法也没错。现在的统计数据大概有1.5万亿美元是外国投资和我们政府和企业的欠账。如果我们的外汇促会被数额是3.5万亿美元,那么可以说我们可以随便支配的财富应该是两万亿美元。考虑到我们还要准备三个月,每个月近2000亿美元的净进口资金,那么就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资金不能随便动用,必须用来准备最坏情况出现后,保证我国经济正常发展的进口资金。算起来我们国家现在可用的外汇财富量大概是1.4万亿美元。考虑到我们现在基本贸易顺差还会继续,我们国家现在理论上可用的外汇资金是两万亿美元。

这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是可以随意使用的财富。但是回到财富问题上考察,现在的外汇储备不一定就是财富,因为美元是美联储发行的,只是因为二战之后,美国将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才使得世界认为美元是真实的财富。但是在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的美元,就不是真实的财富。美元纸币只是财富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中存在着美国这个国家承兑能力的问题,也就是说美元外汇存在着信誉问题。因为美国政府现在欠债奖金18万亿,将近美国的整个年度GDP总量,要美国支付全部债务,完成美元的信用承诺,等于是美国人只是生产而不消费,要整整一年才能还清所有欠债。

美国政府在处理过量的债务时使用了美国债券(另一种债务承诺,在数量上巨大的兑付承诺,但是年限很长,有一年、三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等)。为了吸引别的国家储藏美元货币财富,美国人使用了另一种方式来欺骗世人。美国债券采用一百美元只卖90多美元的方法来促使美元债券的售卖顺利。第三世界腐败国家的领导人会利用这样的账面差距,多购买美国国债自己获利。美国政府使用的贩卖美国债券的方法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是拆东墙补西墙。就是这样,因为美国政府的无节制发行美国债券,使得美国的债券发售与回收出现困难,这样美联储才要弄一个计划每个月使用800亿美元进行美国债券的回购,以维持美国债券的顺利运转。这只是美元不是财富的一个方面。美元外汇不是真实财富的令一个方面,表现在我们的美元外汇,实际上根本在美国买不到我们所需要的商品。美国政府会采用国家安全理由限制中国政府所拥有的美元外汇在美国采购美国商品,那些美国多出的商品美国人才出售给你,如转基因农产品,波音、福特车等贵而不好用的商品。迫使中国的外汇储备只能购买美国债券。投资也有所限制、购买企业也有所限制,可以说美元外汇对我们中国来说,根本不是真实的财富。但是因为美元是国际承认流通货币,中国政府还可以使用美元资产购买其他国家的企业和商品,在这个意义上也还是财富。现在我们保存的巨额美元外汇储备实际上存在着美国政府信誉破灭,美元崩溃的巨大危机。纸币的发行存在着政府破产不能兑付的信誉危机,解放前国民政府就是通过这样的手段掠夺民间资产转移到台湾的。

所以,外汇储备是不是财富这个问题的结论是:现在情况是部分是可随意使用的财富,大约是两万亿美元,但因为实际我们购买的美国债券,占去一定的量,我们可随意使用的美元比较有限。这些美元外汇储备现在还面临着美元随时崩溃而不能兑付的巨大风险。

2.货币兑换的汇率究竟是怎么决定的

先从本源说起。货币是贸易的中介,在国内的贸易使用统一的货币不存在任何兑换比率的问题。国际贸易会因为不同国家的货币而出现不同的货币兑换比率。在古代金属货币时代,货币兑换比例比较容易分辨,因为金银贵金属,只要考虑重量和成色对比相等就可以。

汇率问题的出现和复杂化只是在纸币时代才复杂起来。因为货币是各个国家发行的信用凭证,由各自的政府负责其承兑。从贸易角度上看,物产丰富的国家,其发行的货币会比较受欢迎,因为储存这样的货币可以到这个国家购买品种和数量众多的商品。很少产品的国家其货币就只能作为结算时的计算货币,但实际支付时一般的不会有人接受这样国家的货币。如津巴布韦这样国家的货币。美元这样的货币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二战之后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使得大家都相信其价值。现在的美国为了提高其出产率,提振美元信誉,他们解封了过去封存的石油产量,使得美国的实际生产在量值上有所表现。但美国由于长期的金融化暴利使得美国的产业空心化,实际进行物质生产的部门非常少,只有波音、福特、通用、凯特菲勒机械、美孚石油、还有军工产业等少数部门有实际的生产,美国国内剩余的真实实体经济生产部门非常之少。空心化使得美国在贸易上只能依赖金融副业生利,但美国这样巨大体量的国家要维持其基本生存,只靠服务业剥削其他国家是难以为继的。因此美元货币其真实价值正在逐步的下降,这是难以阻止的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美国在汇率问题上经常的指责中国,一会说人民币高估,一会儿水人民币低估,完全按照他们资本运作获利的需求随意乱说。而我们因为汇率知识贫乏,只能任由美国乱说。

现在的汇率决定,在表面上基本由货币期货市场的交易决定。现在世界较大的货币期货市场是纽约、伦敦、法兰克福、东京。在这些市场上除了周末,其他时间都是无缝连接的外汇期货交易。美国的基金公司在外汇期货市场上把握着话语权。汇率的走向基本由高盛、摩根斯丹利、巴克莱等大基金公司控制。表面上的由市场需求决定的货币汇率,实际上是按照大基金公司的意愿炒作来决定的。因为各国的政府和政府基金基本是不参与外汇市场的交易操作。而大量资金的交易和操作基本上是英美公司说了算。在这个层面上看汇率根本就不是由市场自由决定的,而是人为定向控制的。例如,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就是美国人骗取叶利钦授权几十亿俄罗斯卢布的售卖,通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大量收购俄罗斯的股市上的股票)等待俄罗斯出现最大量的外汇偿债时间点的出现,大量的抛售俄罗斯卢布,由于平时外汇交易市场上,大量资金的客户有限,美国公司制造的卢布贬值,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这就直接导致俄罗斯政府出售在外汇市场上救市,耗费大量外汇,又产生了到期债务难以偿还的情况,导致俄罗斯股市崩溃、债市崩溃,随之所有的股份公司大幅贬值。在这样的时间段,美国的资金再进入有大量的收购索罗斯资产,使得俄罗斯经济大幅倒退近二十年。

再例如,97金融危机,美国索罗斯也是瞄准泰国债务偿付时机段,攻击泰铢。索罗斯罗织大量基金公司准备泰铢进行低价售卖,引诱泰国政府出手拯救泰铢汇率,致使泰国政府耗费大量外汇储备,接着就因为外汇缺乏发生外汇偿债问题,外汇偿债出现问题就是大的经济发展和国家信誉问题,这使得股民对泰国经济发展前景看淡,触发股票和房产抛售,致使泰国国内的股市崩溃,资产市场泡沫破裂。美国资金在资产几个大幅跌落时再进入收购,大量获利,整个东南亚都遭受美国的资金攻击,经济后退十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只有马来西亚的马哈蒂尔比较睿智,首先意识到是索罗斯搞鬼,但由于美国政府的包庇,又是借口汇率变化完全是市场经济行为的结果。使得马来西亚无法追究索罗斯。因为发现问题最早,马来西亚最早摆脱危机,恢复经济活力。克林顿政府就是通过97亚洲金融危机和98俄罗斯金融危机大量获利,才在克林顿人起内达致美国的财政盈余。可是,美国之后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产生巨量的军事耗费,经过十几年又积累下近18万亿美元的债务。

货币汇率实质就是商品的交换比率,但是由于市场信息的差异和货币发行的泛滥使得真正的货币比率发生很大的变异。虽然理论上汇率是由外汇期货市场的经济行为所决定,但是,英美基金公司的操控才是汇率的决定因素。美国人现在还没意识到,如果其他国家也由政府控制基金进入外汇期货交易市场如美国般进行有意识的操作,那么,美元就将即可崩溃。2014年初美国借口克里米亚事件纠集欧盟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俄罗斯为了防止出现萨达姆或伊朗一样外汇资金被冻结的结局,下意识的抛售美元债券与美元资产,就导致了美元在市场上的急剧波动。无奈为了维持美元的信誉,美国政府一反之前通过美元贬值剥削众多美元持有国的方针政策,反过来操控美元升值。而美元的升值直接打击了美国出口,加重了美国经济的不景气。还使得美国滥发的美元资产留存发展中国家,难以获利撤离。更加恶化美元的信誉。因为,世界众多的美元,如果不回收就会导致美元信誉损失,而收回美元资产只有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美国在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换回美元才能更多,才能获利。美国因为经济制裁俄罗斯,而导致俄罗斯抛售美元资产就立刻出现世界市场上对于美元恐慌。那么中国巨量的美元资产抛售,会不会导致美元的崩溃?好像大家都明白。所以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不担心美国咄咄逼人的军事态势。如果美元崩溃,美国的军事就将像俄罗斯经济崩溃后一样,一切都不堪一击。

汇率问题实际上没什么大的奥妙。只要依据贸易基本原则,设计出大家认可的财富交换手段或路径,那么货币兑换汇率就不是问题。现在世界都意识到美元的危险以及汇率的变化的不公平,只是很少有人认识其根本,无能为力。众多国家都有稳定汇率,让货币兑换正常化的需求,因此美国通过操控汇率获利的空间将在以后大大的减少。中国的货币互换和以SDR为基准计算汇率,有可能使得美国操控汇率陷入困境。

2016年末人民币持续贬值,其中的奥妙我们仔细看。人民币汇率定价是由十四家做市商共同决定。做市商定价参考的是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BIS(国际清算银行)和SDR(特别提款权)三个货币篮子。其中国际清算银行和特别提款权就受到英美控制,人民币汇率指数是各种货币的权重,美元占百分之二十几,那么美元升值人民币就会贬值。在十四家做市商中四大国有银行承担着绝大多数的结售汇,但却要与其他的做市商分摊定价,看似合理,实际上不合理。如果再加上各做市商每年的结售汇权重来确定定价,那么就可以合理。就会不会出现汇率剧烈波动。因为按照做市商愿意接受的价格提价,然后再去除最高价和最低价,在加权平均,就违背了真实的市场需求。如果按照结售汇权重来确定出价占价格的比重,才是真正按照试产需求定价。

 

 

 

 

 

 

 

 

 

 

 

 



[1] 《资本论》第三卷,P919-920,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作者马克思。

[2] 《资本论第三卷,P264,同上。

《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3]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九月出版,作者哈耶克。

[4] 《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谬误》第六章,同上。

[5] 《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第六章,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9月,作者哈耶克。

[6] 《管子》《情种乙》

[7] 《管子》《轻重乙》

[8] 《资本论》第三卷,P650,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作者马克思。

辛一山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早年经商,从事国际金融与贸易,涉及行业众多。2004年顿悟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个人得失,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遂转而进入理论研究,现成为全职的理论研究者(偶有授课或开讲座)。诚恳地希望网友们给予指教。有学术探讨或指正观点…
每日关注 更多
辛一山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