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行业协会活力

卫祥云 原创 | 2018-03-09 15:34 | 收藏 | 投票

 如何激发行业协会活力

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卫祥云

一、行业协会(包括商会,下同)的定位。

行业协会属于社会组织,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精神,对社会组织改革提出三句话:推进社会组织改革,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克服社会组织行政化倾向。

由于社会组织的概念比较宽泛,研究内容很多。所以,本文从关注社会组织中行业协会的发展和改革为出发点,把行业协会如何落实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为三句话:推进行业协会改革,激发行业协会活力,克服行业协会行政化倾向。而且认为,三句话中的重点即是:激发行业协会活力。

二、如何激发行业协会活力?

激发行业协会活力是一个老问题,不是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后才有的新问题。与过去不同的是,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重申了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而行业协会属于社会组织无疑。因此,今后行业协会工作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将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而加强行业协会党的基础建设工作与激发行业协会活力息息相关。

如何激发行业协会的活力呢?首先,要对行业协会的收入来源、人员定位和激励机制有所分析和认识。如果没有一定的收入来源,人员定位和激励机制则无从谈起,行业协会也不会有活力。

目前,行业协会的主要收入为会费、企业和个人的赞助费、咨询服务收费三项,部分行业协会会有政府购买服务的费用。这是我国目前行业协会能够正常维持和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行业协会的人员定位和激励机制是最大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人员有职级定位且有上升通道;企业组织有职业经理人定位和晋升通道;行业协会人员只有会长、秘书长和内部职能部门相关职务,却没有职业晋升通道。因此,行业协会只有靠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并与本单位职工签订工作合同,按契约原则进行管理并制定相关激励机制。

由于目前行业协会的收入来源、职级定位和激励机制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发展预期很不明朗。所以说,激发行业协会活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尤其需要我们在行业协会工作的人员认真研究,正确对待。

三、正确处理好推进行业协会改革,激发行业协会活力和克服行业协会行政化倾向三句话之间的关系。

 “推进行业协会改革”表明了中央对促进行业协会改革的意愿;“激发行业协会活力”指出了对行业协会发展与改革的要求;“克服行业协会行政化倾向”是把行业协会排斥在行政、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和群团组织之外。以上三句话,三层意思,各有所表,互为前提,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

201839

个人简介
卫祥云,著名经济学家,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原主任,先后出版《改革的逻辑》、《国企改革新思路》、《产权的逻辑》等多部经济著作。现兼任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每日关注 更多
卫祥云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