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章微课堂:谈谈行为经济学

郑磊 原创 | 2018-06-02 18:47 | 收藏 | 投票
郑磊
1、 我们学过的经济学有什么毛病
2、 行为经济学的缘起
3、 行为经济学解决了什么问题
4、 真正的经济科学是怎样的
5、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生真谛
 
华章微课堂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行为经济学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
 
经济学是一门非常大众化的学科,我相信很多人在这方面都有很多观察和看法,哪怕是出租车司机,隔壁大叔,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和你聊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看法。这是因为经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在经济之中。而经济学,就是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解释,并提供大家做出经济方面决策的工具和建议。
 
经济学很通俗,其实这里我们提到的经济学,只是经济学原理。这部分知识是大家从小学、初中、再到高中和大学所学的那些经济知识。在这个层面上,经济学很好理解,也很有亲和力,很亲民,你不会觉得经济学很枯燥,很没用。这其实就是99%的人眼中的经济学。
 
但是,大家都知道,只要一出现“但是”这个词,我前面所讲的一切基本都要被推翻了。。。
 
是的,我要跟大家说的是,标准经济学已经走入了一个很大的误区。我这里用标准经济学这个词来指代我们现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讲授的经济学知识和理论,而不用新古典经济学,是为了避免大家感到名词太生疏。
 
有人也用“现代经济学”,“高级经济学”等说法,而不是“经济学原理”。所以,回到我前面说过的话,“经济学原理”很亲民,很易懂,大家都可以来分享一段,用来分析我们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一般你不会出错。
 
但是如果你是将经济学作为专业来学习的,就会知道我这里说的“标准经济学”,其实跟大家的距离是相当远的。可以不夸张的说,现代经济学其实就是一门应用数学。我自己在本科是学数学专业的,所以我这样说,应该不会有太大错。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物理学也是一门应用数学,但是说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数学,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如果你翻一翻高级经济学教材,不管你的高等数学掌握得怎么样,我猜你应该会同意我的观点。
 
尽管我是经济学博士,但是我先要指出的,就是标准经济学的不足。如果只用一句话下个结论,就是标准经济学脱离我们当下的生活实际,给出的解释、分析和判断基本没法直接应用在现实问题中。我们还是用一个更容易理解的比喻来解释。大家都学过牛顿力的三大定律,这是初中课本的内容。大家都做过这样的题目,比如发射一枚炮弹,给你初始速度,仰角,让你计算这颗炮弹的飞行时间,高度和落点。这可以直接套公式得出结果。但是,在现实中,你会相信炮弹真得是这样飞吗?会落在你计算的那个地点吗?
 
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如果你要在战场上这样开炮,那结果就很难预料了。有一门更专业的学问叫弹道学,炮弹到底怎么飞,能落在哪里,需要用那些知识和方法。而按照牛顿力学计算的弹道,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你得考虑当时的气候情况,地形,以及风速,风的方向等等因素。这些牛顿力学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呢?因为它太简单了,实际上简化掉了所有细节,以至于根本不能用了。
 
但是,牛顿力学你得学,否则你也学不会弹道学。这就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人家没让你用牛顿力学计算弹道啊。你得明白这一点,否则就比较呆萌了。但是牛顿力学也并不是完全无聊没用的。至少你知道,这种像炮弹一样的飞行物,它的飞行规则是很接近抛物线的,一定不是直线,它需要先向上飞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再像投炸弹一样仍下去。这就够了。
 
这就是经济学原理告诉你的东西。你可以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很多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基本不会太错。但是如果你用来预测GDP,通货膨胀率,汇率这些东西,就很夸张了。这里出现了一个和自然科学不太一样的情况,你可以用弹道学计算炮弹轨迹,但是你真得没法用更高级的经济学预测GDP,通胀率、汇率这些东西。不是经济学没提供更高级的理论,其实正好相反,高级经济学里有太多太多的数学模型和公式,不过,只要你用它们,得出的预测结果十有八九和现实对不上号。
 
这就是经济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不同之处,这是标准经济学最大的毛病。对于炮弹和桥梁,你都能找到直接可以用的更高深的理论,比如弹道学、应力分析等,牛顿力学之后,你知道还有量子力学、相对论,这些理论都能用于研究比我们平时看到的更小或更大的物质、物体。但是对于哪怕是商品价格这样常见的经济现象,人们都很难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学甚至算不上是一门科学。
 
是的,经济学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尽管她也有看似严谨的数学模型做包装,但却离物理学这样的自然科学差距很大。标准经济学只是高度数学化了。因为数学也只是一种逻辑思维工具,所以被工具化了的知识未必就等同于科学知识。很多经济学家一直生活在一种自得其乐的研究氛围中,而这种情况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就是行为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开始的时段。
 
当标准经济学不能解释的现象越来越多时,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其中的一些现象,并给出了更可信的解释。而且这种理论上新的建构是基于经济学非常基本的概念之上,这就动摇了标准经济学建立的基础,也就出现了新理论的萌芽。
 
行为经济学在本世纪不长的时间里,连续两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002年,2017年),确立了其主流经济理论的地位。行为经济学从基础上解决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假设问题,即人并非是精于计算的绝对理性人,而是只有有限理性,具有动物精神,且无法掌握充分信息的“正常人”,从而得出了许多符合公众认知和贴近生活常识的结论,在人们生活中,比如利益权衡,公共事务,政府政策,选择与决策等方面,展示了很多有趣的应用。
 
在卡尼曼和特沃斯基主编的这本文集中,集合了2000年之前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成果。由于这段时间是行为经济学从初期到成熟期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所以其中收录的文章都是有代表性的,基本上可以说,这本书奠定了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行为经济学前期和中期的集大成者。而作者因为其学术地位和诺奖得主身份,也决定了这本书在行为经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现在经济学界应该已经建立了共识,即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信息并不是充分完备的,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但是,数学模型化了的经济学理论大厦已经高高垒起,这个大厦建立在“理性经济人”这样的假设基础上,像比萨斜塔一样,短时间内不会倒塌,但对人们的帮助也不大。
 
这是经济学向“科学”转化的第一次尝试,我们知道有不少古典经济学家的数学造诣是很高的,比如马歇尔,后来建立宏观经济学流派的凯恩斯也有很强的数学能力,但是他们写的经济学著作,在正文部分都很少使用数学模型。经济学数学化的第一推动者应该是萨缪尔森。他曾经在哈佛大学籍籍无名,后来加入了当时经济学教育研究很薄弱的麻省理工学院,这是一所理工类大学,他的数学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他对经济学的影响一直到现在都余音不绝。
 
我个人认为行为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是经济学理论的向“科学化”转化的又一次尝试。这一次是借力于心理学研究成果。在心理学家眼里,人怎么可能是“理性的”?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而人的非完全理性,对于心理学家来说,简直就和牛顿力学三大定律一样属于常识范畴。心理学家从这个更接近现实情况的概念“有限理性人”开始[1],重新分析了偏好和效用这些当时萨缪尔森提出,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释的概念,建立了可以用来解释标准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各种“异常现象”的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就是选择和判断、决策。这也是所有经济行为和活动的基础。可以说,行为经济学是在从根基上重新建立对经济现象的理解和认识。这是一套不同的分析架构,尽管它还不够系统和完善,但显然比标准经济学更接地气。所以我们在这个框架中可以看到心理学、认知科学、决策理论、神经科学,甚至生理学这样的学科成果被引入其中。这显然也是一种将经济学“科学化”的尝试路径。
 
行为经济学提高了经济理论的复杂性,这是从研究对象角度来说的,它不再把有血有肉、有情有欲,认知能力有限,情绪容易失控的人,像标准经济学那样简化成一个无所不能、具有精密计算能力而且不会被情绪主导的“超人”。反过来说,标准经济学也许更超前,因为它适合于一个高智能社会,适合未来某个时代。在那个时代,人类完全可以依靠更高速的计算机,更好的人工智能工具,以及依靠随时可以获得的大数据来辅助选择、判断和决策。但是,这一天也许还很遥远。
 
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科学化的努力,也不仅限于行为经济学。比如,标准经济学采用的数学工具基本只能用来研究线性发展的事物。而现实中,大部分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非线性的。以前因为计算能力有限,无法朝着这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现在复杂科学的发展和高速计算机的使用,非线性经济学也在迅速发展。非线性经济学和标准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就像弹道学和牛顿力学之间的关系。而行为经济学也在完善自己的理论基础,并更多引入神经科学、生理学甚至基因检测这样的自然科学手段,通过社会实验和科学实验进行实证研究。
 
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无法断言哪些经济理论属于真正的经济科学,但是随着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发展,人们显然会对人类这一地球上最复杂的生物的行为和活动,有更深入和准确的理解。经济学的教育也应该适当分科,在经济学原理之上,允许学生选择学习行为经济学、非线性经济学,甚至神经经济学、基因经济学这类与不同自然科学结合的经济理论分支,而不是将新古典经济学奉为圭臬,视为不可触碰的“真理”。
 
行为经济学有很多有趣的例子,限于时间关系,我们无法在这里逐一展开。我说说给我留下深刻体会的一个知识点,就是参考点和对比。这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人处世关系密切。
 
标准经济学宣称人的选择基础是基于预期效用,所谓预期效用,如果大家学过一个数学概念“期望值”,就很容易理解。因为预期效用其实就是直接套用了数学期望值的定义。也就是说,每一个可选项都对应有一个确定的发生概率,将这个可选项的“效用”乘以对应的这个发生概率,再求和,就得到了“预期效用”。瞧,数学公式就是这样大摇大摆直接“走入”经济学的。
 
但是,标准经济学始终没有把“效用”这个东西搞清楚。据说萨缪尔森当时在使用这个公式时,也没有特别大的把握,只是借来一用而已。就像我们说“比如说,类似用法可以是…”诸如此类的说法,但是“预期效用”公式很快风靡,成为标准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组件。按照行为经济学的分类,标准经济学所说的“效用”,只是众多效用中的一种,我们称之为“决策效用”。这里不再深入展开了,实际情况是,标准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效用”和“偏好”,以及它们的基本特征,在现实情况下都很难确保成立。由此,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在这个基础上搭建的理论大厦会是什么情况。
 
从这个基础理论模型出发,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感想。
 
效用该如何量度呢?标准经济学采用的绝对量值,比如财富,这个可以决定你的幸福感,如果一个选项与为你创造的财富有关,那么能够创造较大财富的选项,显然效用会更大。这是标准经济学的逻辑。但是,事实是否就是如此呢?
 
打个通俗的比方,单位加薪,你加了10%,另一位同事加了20%,你的绝对财富增加了,但你会开心吗?和别人一比,你肯定不开心。而和自己过去比,你应该开心才对啊。标准经济学断定你是开心的,至于你是否真得开心,就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了。
 
去年5月份,你买入一只股票,价格是35元,到了年底,这只股票表现出众,已经上涨到了75元,结果你胸怀远大,你没有卖出兑现收益,把钱装在自己口袋里。结果今年5月,这只股票下跌到了55元,你打算卖出。你是开心呢,还是不开心?标准经济学判定你应该是开心的,因为毕竟每股你多赚了20元,这个收益率接近60%,从财富角度看,不算少了。而你却后悔没有去年底卖出,那样你能每股赚40元,翻了100%不止,而现在卖出,等于煮熟了鸭子飞了,你每股少赚了20元。一个是“多赚”了,一个是“少赚”了,感受绝对差别很大。
 
这样的想法很真实,很多人就是这样想的,但是标准经济学认为这样的想法是“不理性的”。而标准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理性人”,所以这些人和这些想法都本不应该存在。而事实却是他们不仅存在,你,我,他,她都是,而且为数不少。
 
这里就有一个重要分歧,该用“财富”绝对数额还是“财富的变化”这个相对数额来量度“效用”。一个贴地气的做法是采用后者。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参考点”的选择问题了,你选择不同的参考点,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和你过去比,你可能开心(比如加薪10%),也可能不开心(每股少赚了20元);和别人比,你不开心(被人加薪幅度比你高)。开心还是不开心,对于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
 
你有两个新的工作选择,而且相比你现在的工作,都更好,工作A是月薪8000元,但是这家公司里其他和你情况类似的人,工资都比你低;工作B是月薪10000元,但是这家公司里其他和你情况类似的人,工资都比你高。假如两个选项的其他方面是相同的,你会选择哪一个工作?
 
 
 
我相信有人选A工作,也有人选B工作。我们这里不讨论谁对谁错,选哪个工作,都是各有各的道理。关键看你怎么选择参考点。如果你不介意其中的“不公平”(为什么跟你差不多情况的人的工资比你高),以你自己现有薪酬水平来说,你显然应该选择更高薪的B工作。而如果你对“公平”非常敏感,也许会选择少赚2000块,但会让自己更开心,士气更高的A工作。
 
按照标准经济学的“决策效用”观点,你该选择B;但是按照行为经济学,你可以从“体验效用”出发而选择A。而现实情况是,既有人采用“决策效用”视角做出选择,也有人采用“体验效用”视角做出选择。结论就是:世界是丰富多样的,不可用理性人的假设过滤掉真实的人类选择结果。
 
我相信选择两种工作的人都应该是权衡之后,自愿做出的决定。当你面对类似的问题的时候,你怎么看问题,也就是选择参考点,对你的选择很重要,对你的生活质素也很重要。所以,看清这一点,要懂得趋利避害。人永远不能控制自己不随时都在做比较,但是选择什么作为比较对象,还是有一定的自由度的。重要的是选择一个让自己开心的选项。如果都不开心,那么两害之中取其轻。
 
最后一点时间,我们再说说预期效用公式里的那个概率。这也是一个很成问题的概念。很多时候,我们是根本不知道一个选项发生的概率的,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不确定世界里的常态。我们其实只是在估计某个选项的主观概率是多少,而很少有外部更多的信息来修正这个估计。而且由于99%以上的人不是概率专家,所以这个估计值有时会非常离谱。到底有多离谱呢?本书的作者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其实已经给出了完整的解答,限于时间原因,请大家课后去读。
 
还有一种情况是,假如每个选项的发生概率你真得知道啦(很多试题会直接告诉你这些概率的)!恭喜你,可我相信你还是不会按照理性预期效用公式得出的结果去做选择。标准经济学判定,在预期效用值100和预期效用值70之间,你一定会选择那个预期效用值得数为100的选项。
 
但是,你可能未必那样想。要知道概率是基于大数定理才能成立的,也就是在接近无数次重复随机抽取(随机发生)之后,发生的频次会非常接近那个概率。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抛硬币。如果一枚硬币是均匀的(没人在上面动过手脚),那么抛出正面和反面的概率是相等的,都是50%。你可以试试,拿一枚硬币抛抛看,看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很少会看到一次是正面,下次是反面,正反面基本是间隔出现的情况。如果连续出现3次正面,那么下次出现反面的机会有多大?有人认为下次出现反面的机会要比出现正面的机会大,因为他觉得本来应该是出现正反面次数大致相同才对。这就是大家通常的想法,其实不是,下次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机会仍然一样大。不可思议吗?如果连续出现好几次某个面,你真得认为出现了小概率事件吗?其实不是,也许你要抛几万次,才会发现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是差不多大的。
 
但是,你在现实生活中,也许只能做一两次选择,如果你去赌场,可以做几百次选择,但是你都可能猜错,此时基于大数定律的概率根本帮不上你的忙。也许损失几次你连本金都输没了,还没证实这个概率之前,你已经阵亡了。选择和决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做出的,是短期的,不确定的,100次里有一次失手,那只是1%的意外,但对你的这一次选择来说,就是100%的损失。如果你真得按照标准经济学教你的方法去做选择,那就当是你随便抓阄吧,不用对出现的后果太过惊讶和不解。
 


[1] 经济学家西蒙最先在经济学界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但这个概念当时并没有被主流经济学家接受。
个人简介
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SFI客座教授,行为经济学者,创新发展,金融投资专家,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荷兰maastricht管理学院mba,兰州大学数学学士 email:prophd@126.com
每日关注 更多
郑磊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