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确下了一盘大棋。以贸易战开局,单挑中国和世界。不仅场景火爆,且令所有人(包括欧盟和日本)心惊肉跳。就在人们以为川普疯掉了,转眼间他又巧用内在支撑(西方文化)和成熟的征信体系,特别是贸易规则的高门槛,重新做了一次切割:通过与欧盟签署零关税自由贸易,把挑战美国地位、威胁其制度模式、作为其价值观宿敌的中国碾压于案板。
就此,欧盟、日本和环太平洋国家及地区,突然找到命运的归属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却把世贸组织中利用多边贸易框架喘息的中国及弱小国家撇在一旁。用他们的话说,让‘精品’的结构一起,令‘残次’的散落一地。
瞬间,川普把全球贸易战的战火,引向权利的争夺和利益的布局上。其目的就是在全球经济运行方式上,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一举拿下领衔世界的主导权,美国利益的优先权。
有网友难得糊涂质疑说:美国和欧洲联合解决不了他的产业回流问题。同时产业的冲突太大,也不一定谈的拢。其实就是做样子给中国看,让中国妥协。
语境之外回:美国对世界经济的一贯看法是,在对世界社会和全球市场的强势把控中,主张对游戏规则的绝对主导,和优先原则下的利益分享。长远看,它同世界经济的自组织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相悖的。但近期看,那些(在价值追求、市场谋取、资本运作、能源需求,和规避金融风险、寻求安全保障上)拥有众多难言之隐的国家,和被现代社会、世界经济裹挟其中的弱小国度,对美国所做所为还真就缺少回天之力。这——才是问题的焦点。
说到底,川普的玩法,是在全球经济多边贸易框架下,按照美国优先原则重新洗牌,迫使美元和实体经济回流美国,拟拯救建制派布局下的颓势美国。这个过程,不仅利用了他国无法企及的市场结构地位,更有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及军事上的绝对威慑。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让美国优先、让世界人人自危的霸道做法,开启了逆全球化进程的新冷战。
面对此局,中国必须对外开放、扩大内需,迅速形成产业整合的应激力,提升它对全球市场的开放度。与此同时,全面开启多边共赢的文化预设、持续发展的人文诉求,主攻科技领域、金融领域、规则领域,发挥制造优势、市场优势和开放优势,共商共建世界经济秩序。籍此,中国社会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可见一斑。
当然了,全球经济生活中没有竞争博弈,彼此是谈不拢的。这其间,竞争双方各有短板。有些短板靠自身发展和市场互补是可以弥补的,有些短板是其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所造成。谁最能发挥开放优势——强自身、寻互补、调结构,谁便将短板补齐,变劣成优。只是变革之中,国内的法律运行机制尚不完善,道德滑坡严重阻碍了市场信用与个人征信。如能够配合新一轮改革开放,特别在落实2025中国制造的全面布局上,加大社会力度突破内部滞胀、补齐弱项短板——从危局当中站立起来,还是大有希望的。
此外,迎接命运挑战,首先要明确我们需要什么,定位在哪里?可否拿出应对当前、帷幄长远的发展策略与方案?这就需要知己知彼。评估其社会构造上的合理性,市场运作中的便利性,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更要在开放市场和深化改革中,调动各种有利因素,汇集全民之力、苦练基本功——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参与全球经济生活的变革实践中,实践地、理论地把自身以类属。
网友慈天元指出:中国的基本功就是主流社会回归诚信。整个社会道德崩溃的主要原因不是来自底层,而是来自于上层。一旦诚信从上层开始立足,社会面貌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整改一新。
语境之外回复:是的。伴随权利意识和官本位,常常诞下它的副产品——缺少独立创新,没有合作意识,少有灵活性与社会担当。语境认为,这类副产品是个人利益与政治权谋发生关系时的一种受动状态。只要执政党巧借外力推动,敢于向既得利集团开刀,严控这种情况进入市场行为,将中国的官本位运用到正地方,还是有希望的。它要求我们:既要有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交流互动,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的整体布局,更要在内外合谋、共商共建和应激谐变中,让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在全球经济生活中成指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