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是极具人文情怀的价值投资者

郑磊 原创 | 2018-08-18 07:25 | 收藏 | 投票

郑磊

 

伯克希尔哈撒韦是巴菲特的投资旗舰,这艘大船上,掌舵的巴菲特无疑是聚光灯下的宠儿,世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很多人还不知道,这艘战舰的另一位关键人物查尔斯·芒格,同样不可或缺。他为人低调,投资者往往要通过参加一年一度在奥马哈召开的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年会上,才能一睹其真容。

我对芒格的了解,不是通过巴菲特的嘴,也不是通过阅读巴菲特每年写给投资人的信,而是通过翻译有关他的一本书《查理·芒格的智慧:投资的格栅理论》(The last Liberal Art,2nd edition,中文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获得的。

芒格对中国的孔子学说很有研究。这一点也不奇怪,我确实见过欧美投资界有一些精英,对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和独到研究,特别是孔子、老子、孙子等人的学说。芒格并非只懂得这些,看了介绍他的思想的这本书,你就会发现,他是一个对人文学科有广泛兴趣和广博了解的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得好投资。从他的投资业绩来看,这是正确的。

巴菲特对芒格的评价很高,在伯克希尔,芒格更像是一位思想家和战略家,是一位学者和智囊人物,而巴菲特更多的是像个发号施令、指挥战斗的司令官。两个人是如何搭配得天衣无缝,而且维持了几十年的合作和友谊,如果他们两个人有任何一个人谈谈这段经历,都会成为教科书级的教材,成为投资人学习的榜样。

我还翻译了一本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主要投资案例(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股神帝国是如何构建和运转的),从中可以看到,巴菲特他们并没有采用非常严格、古板的投资分析方法和程序,很多都是出自经验和直觉,而这些投资大多数又非常成功。这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巴菲特和芒格具有的神秘投资才能来自何处呢?

答案是知识和常识,以及将知识转换为常识的能力。很多人也学了不少知识,但不懂得如何灵活使用,而有些人有常识,但那些常识太浅薄,无法应对遇到的复杂的投资环境和对象。只有像芒格这样具有广泛人文学科知识而且经验丰富的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学识,而这些知识又都能够灵活运用于投资实践之中。我倾向于认为芒格的学识超过巴菲特很多,而巴菲特在商业直觉和投资常识方面又和芒格形成了很好的匹配。

价值投资当然是很值得追求和向往的一件事,而且真正的投资者都想找到值得长期投资的标的,只是由于外界和自身的各种条件限制,在纷繁多变的市场中不容易找到理想的价值投资标的。芒格说,要想长期投资致富,并不需要找到很多的好投资项目,而伯克希尔真正从市场上购买的值得长期投资的股票也不过只有寥寥几种。这也是价值投资不容易之处。对于投资者的个人素质要求很高。以芒格为例,他极其熟练地掌握了各种不同的学科,能够在投资时,考虑到许多投资人不会考虑到的因素。他说: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股票市场、金融学、经济学知识,但同时要学会把它们看成是包含了心理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学的人类知识宝库的一部分。而众所众知的是,芒格本人还是律师,有深厚的法律知识和实践基础。我们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知识交织成一个网状的知识结构,这就是他一直主张的投资者应该形成的知识格栅的理论模型。

芒格用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联系起来,建立了融会贯通的知识格栅,并认为这是最佳的投资决策模式。这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其实是绝大多数投资人所不具备的。为何芒格和巴菲特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商业环境里,挑拣出能够长久熠熠生辉的明珠,因为他们有那样的洞察力和眼光,而其背后必然是深厚的学养和实践功力作为支撑的。看似平常,甚至有些粗疏的投资决策,却是平常人所无法复制的。很多伯克希尔投资标的,在当时也是很难被外人理解的,比如投资中国石油和比亚迪,但是事后又都被证明是成功的,这就是我们和芒格、巴菲特在知识和常识上的差别。

价值投资还需要投资者具备很多的素质条件,比如强大的心理耐力,所以,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我们这里只是从知识建构的角度谈论这个话题,简单一句话,就是学习各种学科知识,用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思考同一个投资问题,如果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这样的投资决策就更正确。懂得越多,理解越深,投资者就越聪明智慧,犯错机会更少,即便犯错也能够较快发觉并纠正。芒格已经95岁高龄了,仍坚持每周看20本书,而且其中几乎没有小说类的书,这种学习能力和精神,真得值得每个想成为出色投资者的人学习和身体力行。如果你不够芒格用功和努力,加上缺乏其他心理优势,要想成为好的价值投资者,是很难成功的。

个人简介
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SFI客座教授,行为经济学者,创新发展,金融投资专家,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荷兰maastricht管理学院mba,兰州大学数学学士 email:prophd@126.com
每日关注 更多
郑磊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