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民营经济一蹶不振

苏培科 原创 | 2018-09-10 14:12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9月4日由央行和全国工商联组织了一场特别的座谈会,除了央行行长易纲和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出席外,还邀请了各大银行的一把手及29家民营企业代表来探讨“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结果民营企业代表东方园林董事长何巧女的发言引起了民营企业圈层和舆论的共鸣:“现在民营企业太难了,如果易行长给我批准一个银行,我一定拯救那些企业于血泊之中,一个一个地救。”

  如此豪迈的发言一看就是民营企业家,一看就不懂商业银行法,如果真给她批复了银行,她还真不敢拿着银行的储蓄存款去拯救那些陷于危难的企业,毕竟银行属于审慎监管的对象,安全性是第一位的,而且银行里的钱也不全是股东的,大都是老百姓的储蓄存款,还真不能拿着去豪赌。但是,银行给市场和企业提供流动性是必要的,但也要你情我愿,绝不是行政命令来解决。目前市场流动性全面收紧,其实就是一些金融机构响应了宏观调控政策,全面急速“去杠杆”造成的,尤其民营企业在宏观调控和金融全面收紧的背景下,一定是受害者,需要政策关怀和适当的救助,但绝不是让银行全面出手接管这些陷于危难的企业,银行只能根据企业的重要性进行适度的贷款展期,很难解决目前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债务负担,毕竟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融资爆仓、定增兜底、可交债兜底、项目投资的固定收益回购、循环担保、高利拆借等隐性问题是银行根本难以覆盖掉的,仅靠央行和商业银行很难化解,尤其那些去杠杆后显露出的隐性债务问题,不是银行能力所能解决的,这其中有企业家对宏观形势的误判和过度杠杆化经营有关,也与资本市场的大环境和监管政策不当有关。因此,需要各个部门来组合介入,来化解这场全社会的债务危机和信用危机。

  这次座谈会其实应该让证监会的主席来参与,股市的持续低迷是诸多问题雪上加霜的根源之一,再加上质押新规等信贷约束,让民营上市公司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大量上市公司大股东快速爆仓,上市公司大股东一旦爆仓,其他隐性的债务也就加速浮出了水面。因此,证监会应该深刻反思和及时纠偏,如果再不及时把市场信心搞起来,就算央行放水、商业银行续贷展期,也解决不了大股东爆仓之后的资产蒸发和信用缩水,隐性债务依然汹涌,债务危机并未从根子上解决。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上市公司大股东“无股不押”造成的,去杠杆让股权质押风险凸现,是他们活该。其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并无不妥,在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环境下,要想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拿到相对低成本的资金,他们必然要求用流动性较好的资产作为抵押品,于是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就成了融资难融资贵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因此不能指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是罪魁祸首,只是有些大股东将质押获得的资金用于他途,将一年期的股权质押融资投向了周期较长的实体项目,从而出现了期限错配。但目前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权质押出现了严重危机,由于股价的持续低迷和下跌,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出现了爆仓和接近了平仓线,补仓和按季还息的压力让很多大股东走入了高利贷拆借的死循环。当然,谁也不愿意借高利贷,主要为了避免信用违约和不牵连上市公司,短期拆借就成了他们唯一的工具。还有部分上市公司去年的质押融资到期后,又面临质押新规,此前的6折质押突然被收缩到3折,借新还旧的循环质押模式玩不转了,而此前高折扣质押获得的资金已被用作上市公司相关的其他投资,尤其在实体经济不景气和资金链收紧的情况下,资金回流自然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民间高利贷再次盛行,如此高昂的高利息只会让全社会资金链和信用链崩溃。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同口径同比数据来看,2016年初至2018年供给侧改革影响的11个行业之中,规模以上统计样本中消失的1.1万家企业中,主要是私营企业。另外一组数据更清晰,从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与累计值同比的偏差来看,今年1-7月,国有企业的偏差非常小,累计同比增速30.5%,而累计值同比增速28.5%,相差2个百分点;而私营企业的累计同比与累计值同比数据的偏离巨大,前者为10.3%,后者为-27.9%,增速方向相反,竟然相差38.2个百分点。还有一组数据更为直观,在金融“去杠杆”的影响下,私营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上升,从52.2%上升至55.6%,利息支出则同比上升11.8%。很显然,民营企业是这轮宏观调控的最大受害者,如果再不及时全方位、组合拳疏困,仅靠银行展期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会将商业银行陷入这轮债务深渊。

  如果对这轮民营企业的债务危机不高度重视,则很多民营上市公司可能会被国资国企控股,从而让积极、活跃的民营经济也陷入国有企业怪圈,缺乏激励机制和创新活力会让很多上市公司再次失去活力,表面上国有企业是以“白衣骑士”在金融“去杠杆”中捡了便宜,但如果经营管理机制不改革的话,国有资本控制的越多,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活力会越弱。

个人简介
现任CCTV证券资讯频道新闻主编、财经评论员。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兼中国金融记者俱乐部秘书长。spk518@163.com
每日关注 更多
苏培科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