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研究(第一稿)

范跃东 原创 | 2018-09-25 16:25 | 收藏 | 投票
邵阳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研究
 
家园生态宜居,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的共同向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丽风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的和乐景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和“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怎不叫人心驰神往。千百年来,人们寄情田园、赞美田野,祝福家乡。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只有保护好乡村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风貌,才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盼望,也是农民幸福感、获得感的直接体现。
近年来,邵阳市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以及免费义务教育、新农合、新农保等基本公共服务从无到有的变化等,都为实现生态宜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许多农村还普遍存在超采地下水以抗旱夺丰收、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以获取高产等现象,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土壤环境恶化;不少村民仍有杂物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等行为,迷信赌博屡屡出现,陈规陋俗依然尚存。这些都是打造生态宜居好环境主攻方向。
本文依据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和按照农业普查口径修订的2017年农业数据,结合2018年9月对市直部门和县市区调研情况,对邵阳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开展研究。
一、情况
(一)做好美的文章,重塑乡村之美
1、 打造特色风貌
邵阳市总面积20830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9.8%。其中:耕地面积为455.93千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为0.0548公顷。
2016年,邵阳市辖9县(市)、3区、27个街道、167个镇(乡)、442个居委会、3186个建制村。邵阳市户籍总人口830.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5.71万人,占比达82.61%,超过八成的人口在农村,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任重道远。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按照“邵阳地方特色、生态田园村庄、宜居宜业宜游”定位,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对村庄环境、绿地、景观、产业进行一体式规划,力求做到“一村一品、一街一貌、一步一景”。
二是强化基础配套。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愿望最强烈的方面入手,大力推进硬化路户户通、无害化厕所改造、小乡村污水处理、绿化亮化提升等工程建设。将各村居环卫委托给专业保洁公司,实现镇域环卫保洁市场化。在道路建设上实现户户通硬化路。在生态保护上,集中清理整治家畜禽养殖户,建设乡村污水处理系统,完成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在绿化美化上,选择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本土树种,打造特色街巷。
三是打造特色景观。大力挖掘村庄休闲区域,因地制宜打造具有独特风貌的节点景观。围绕废弃池塘,引活水入塘,修建栈道、湖心亭、亲水平台,建设景观墙,使美丽乡村更有灵气。
绥宁县优化城镇和农村发展布局。以县城总体规划为蓝本,以“一主两副多点”为骨架,统筹全县基础设施延伸、产业支撑互动、功能互补配套,秉持“精而美、特而强”的理念,巩固提质关峡湘商产业园、寨市旅游集散地等城市副中心。加强重点乡镇特色引导和塑造,建设保护好地方特色和历史风貌,打造武阳、东山等现代农业型特色小镇,寨市、关峡旅游型特色小镇。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少数民族风貌建筑工程建设,创新打造一批商贸重镇、农业强镇、旅游大镇、文化名镇。充分挖掘城镇人文和自然资源,进一步彰显集镇的特色和魅力,不断增强现代化新型小城镇辐射带动力和集聚吸引力。加快完善镇村规划体系,利用两年时间推进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全覆盖,打造一批环境优美、生态协调、生产集约的秀美村落和美丽乡村,因地制宜培育一批以特色文化、休闲旅游、民族风情为主的特色村。
2、强化综合整治
2016年,积极督促双清、大祥、武冈、新宁等县市严格按要求完成了250个目标任务村的整治任务。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监管,严格执行禁养政策,2017年以来,全市共关闭不能达标排放且治理无望的规模化养殖场150家、专业养殖户444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25家,且已全部整改到位。根据全省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建议方案的要求,组织各县市区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对接工作,邀请省技术组专家到现场进行讲解和指导,出台了《邵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
3、开展环境执法
扎实开展关停矿山问题、饮用水水源地突出问题、纳污坑塘环境问题排查等环保专项行动,共排查关停矿山、冶炼、企业79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砖瓦行业集中整治执法检查行动,对全市540余家砖瓦企业进行了排查,关闭淘汰砖瓦企业312家,立案查处52起。2017年,全市纳入随机抽查范围的污染源企业共1019家,重点排污单位监管335家次。2017年以来,邵阳市就环保工作,出动执法人员9000余人次,检查企业2625家次,立案查处企业360家,行政处罚企业309家,处罚金额800余万元,行政拘留46起,刑事拘留5起,实施查封扣压3起,停产整治8起,有效地遏制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使得区域环境质量整体趋稳向好。2017年邵阳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0.8%;主要污染因子PM2.5、PM10、SO2的日均浓度分别为51μg/m3、73μg/m3、28μg/m3。省控及以上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且水质类别较上年保持稳定,市区、各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市级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隆回县聚焦贫困精准发力,实施扶贫攻坚重点工程。把全县所有贫困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做为重点工作来抓,规划和实施相关饮水工程, 解决饮水到户到人。着力提升农村饮水质量和自来水普及率,打造分散式供水净化清毒示范点工程。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科学布局,统筹安排并建立消毒示范点,以点带面,切实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明确示范点工程的建设任务和建设标准,打造一批示范性单村工程。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全面开工建设周旺、北山、桃洪镇3个乡镇9个村的高效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开展以铺设低压管路,配套建设泵房及水源整合为主要内容的农田节水灌溉改造工程,项目完成后可建设高效节水农田5100余亩,改善灌溉面积2000余亩,推动项目区发展高效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洞口县实施农业面源污染专项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深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行动,实现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下降。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力度,集中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畜禽水产养殖,全面退出网箱投肥养殖。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猪沼果(菜、茶)”、林下种养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进农林牧渔复合经营。建立防治残膜污染农艺措施、防治地膜污染技术试验示范点,加快可降解农膜应用。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恢复发展绿肥生产,扩大轮作休耕规模,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农药使用量下降12%,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生猪养殖基本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县内各大河流及其支流岸线延伸至陆域200米范围内全面消除畜禽养殖场(小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
(二)做好德的文章,培育文明新风 
注重良好道德风尚的引领作用,以文化的力量影响人、塑造人,带动村风民风,推动精神认同。一是发掘乡土文化。在邵阳博物馆的民俗馆,陈设老百姓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老物件,集中展现人民艰苦创业、辛勤劳作的生活历程,原汁原味的还原地域特色。二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仁、义、礼、智、信”等文化精髓,真正让传统文化进村入户。三是引领乡风文明。村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设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广泛开展移风易俗、道德大讲堂、“最美家庭”创建、“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等活动。精心绘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传统文化、党建法制、德育故事等宣传画,大张旗鼓的为“忠厚传家、四世同堂、诗书继世、勤俭持家”等先进典型户挂牌表彰,让群众在潜移强默化中接受了教育,以文化和道德建设引领了乡风文明。
建设好生态宜居乡村,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绿色低碳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结合邵阳市“一河一策”综合整治黑臭河涌,实施治水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加强农村污水、废气、固废等常规污染问题综合治理。突出农村化肥农药科学、合理作用,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和残留,确保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的绝对安全,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使农业绿色发展助推乡村华丽蝶变。
建设好生态宜居乡村,以培育特色小镇为抓手,打造村镇建设品牌。着力推进重点镇、特色镇、示范镇和传统村落建设。启动7个全国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970个村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居全省第一。邵阳县下花桥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邵东县堡面前乡大羊村入选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9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6个村落正在申报第五批中国全国村落;洞口县黄桥镇、隆回县滩头镇、新邵县坪上镇、邵阳县五峰铺镇被评为全省第三批美丽乡镇示范。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而特色小镇是产城融合的新模式,也是乡村振兴的新支点、新载体。通过找准自身的定位,“一村一策”发展特色产业,同时,又保留乡村独有的文化韵味和生态魅力,让乡村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比如,洞口县高沙镇古建筑建设、邵东县廉桥镇中药材市场、隆回县滩头镇香粉纸和年画生产 ……可谓是各有各的特色。通过特色产业加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
以生态宜居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一村“一个文化大院、一个农家书屋、一个公园绿地、一个健身广场、一个广场舞队伍”五个一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开展以广场舞为代表的文化体育活动,举办农民广场舞大赛,有力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同时,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大力发掘支持民间文化遗产,在抓好“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的同时,鼓励引导农民文艺团体,精心编排乡土节目,利用农闲时间群演群乐。
(三)做好富的文章,确保产业兴旺 
围绕“让农民更富,让农村更强,让农业更优”目标,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业”。
一是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耕地流转,发展土地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联合开展“村社共建”模式,实现了农商互补、三方共赢。
二是探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大力推广以社区信用互助为主体的农民金融合作模式。
三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了“为农服务中心”、“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中心”、农机和植保等服务型合作社,实现了人与自然互促,宜居乡村和强村富民同行,真正让生态宜居成为了自然生态的典范,文明传承的薪火,百姓安居的乐园。
新宁县积极发展林下产业。新宁县历来有栽植油茶的历史,近年来为鼓励百姓发展油茶产业,出台《新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按照新造油茶每亩补助700元,老油茶林改造每亩补助600元的标准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积极主动开展退耕还林项目。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一部分坡耕地已经闲置,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大林农收入,新宁县2016年积极向上争取退耕还林3000亩指标,并通过合理规划,积极营造,目前已经全面完工通过检查验收。大力发展铁皮石斛等特色林下经济产业。以“提高林业空间、林业质量、林业效益”为原则,大力发展铁皮石斛、七叶一枝花、白芨等独具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同时积极引进“湘斛科技、崀霞”等龙头企业,加强林药产品的研发、加工、销售。
     隆回县发展生态产业。在保护好林业资源的同时,综合开发利用林业资源,从山区实际出发,把林果、林药、林茶为主的山区综合开发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抓,坚持走治山、养山、绿山、富山的路子。开发竹建材、精竹家具、竹工艺品、全竹造纸、生活用品和竹笋加工五大系列林产品。妥善解决大山要绿“被子”,农民要“票子”的矛盾。壮大特色产业。在北部高海拔山区的小沙江、麻塘山、虎形山、金石桥、大水田等乡镇,重点发展林药(金银花)和珍贵树种业;在南部丘陵区,重点发展林油业(油茶)、林果业,加快形成北药南果优势互补的局面;在城区周边,重点发展绿化苗木花卉业和休闲观光业;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和森林康养业。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发展林药、林菌、林菜、林油等种植业和林蜂、林禽、林畜等养殖业,不断丰富人们的“菜篮子”“果盘子”。充分发挥林场和油茶种植大户发展林下经济的引领作用,巩固林下经济成果。鼓励发展苗圃生产,推广使用乡土树种,支持建设优良乡土树种和名贵花卉绿化苗木培育基地,努力实现造林苗木本土化。
洞口县振兴乡村产业。一是坚持特色强农,从统筹整合资金中安排1.2亿元,大力扶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其中:新扩柑桔6万亩以上、茶叶1.8万亩以上、油茶2万亩以上。二是坚持全面扶持,从统筹整合资金中安排0.4亿元,扶持贫困人口发展优质稻、油菜、蔬菜、水果、中药材等产业。三是坚持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从统筹整合资金中安排1320万元,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四是坚持金融带动。从统筹整合资金中安排金融扶贫资金3200万元,撬动小额信贷资金2亿元以上,扶持贫困户大力发展产业。五是坚持产业融合,通过发展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项目,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绥宁县推动产业升级。推动县工业集中区产业升级,做好楠竹产业园内竹制滑板、竹木复合底板、竹家具、竹地板、生物质颗粒燃料等项目技改扩能和产品创新。加快关峡湘商产业园园区道路、标准化厂房、污水垃圾处理、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生产、商业、物流等配套服务设施,创新园区管理、商务服务、土地规划、人才支持及融资机制。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为基础,聚焦产业园区发展定位,积极招引先进制造、农产品加工、矿泉水等新型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业。突出旅游业发展新风标,以上堡古国生态旅游为龙头,聚焦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全面整合和优化全县旅游资源,争创黄桑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重点景区景点建设,推进黄桑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促进县城与关峡新城、寨市旅游小镇实现产城融合。
 
二、问题
 
(一)人才短缺。从乡村人口结构来看,农民进城或外出务工规模较大,留下来的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导致城乡人才差距不断加大;由于乡村工作压力大,高素质、有能力的人不愿意到村任职。环境监管能力仍然薄弱。环境监管能力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比较突出,全市环保队伍普遍存在编制少、专业技术人员奇缺的问题。县乡基层环保队伍人员力量严重不足。隆回县林业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全县林业系统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平均年龄近50岁,40岁下的专业技术员不足10人,26个林业站无专业技术人员,整个林业系统连续3年未招考林业技术人员,真的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
(二)基础薄弱。早期建设的基础设施普遍标准低,部分老旧设施已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需要,并且很多村对基础设施缺乏管理,导致公路、水路、电路等基础设施破损严重,难以长期发挥效益。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当前农村普遍存在施用化肥农药以获取高产、违规开采地下水等现象,导致农业使用地污染严重;加之不少村民仍存在乱砍滥伐、乱挖乱建乱倒垃圾等行为,导致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美丽乡村的难度加大。
1、乡村规划:一方面是由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交通条件差,公路覆盖率低、水电供应不足等不平衡现象;另一方面是农村在建设规划上的落后,房屋修建、市政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等都缺乏长远的打算,往往排列无序,随意修建房屋,严重缺乏规划意识,导致后期调整和实施时困难重重。
2、农村用水:农村饮水安全方面集中表现为:集中供水比例较低、自来水入户率不高、饮用水源保护严重滞后、供水水质达标率低、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不规范。农田灌溉用水方面集中表现为:渠道年久失修破损渗漏严重,小型水源工程病险问题较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不高、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偏小。
3、垃圾转运:垃圾处理设施不足,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不畅。一是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难。2016年隆回县开展了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添置垃圾桶138947个,在307个村居实施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实行一个农户两个垃圾桶。由于废品回收系统不健全,分拣出来的可回收垃圾无处处置,工作难以持续。二是基础设施不足。由于邻避效应,垃圾压缩站、垃圾焚烧发电选址难,造成压缩站建设进度慢,目前该县还有北面的7个乡镇没有启动垃圾集中收运工作。三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难以启动。该县的垃圾填埋场原来规划只填埋县城区的垃圾,现农村垃圾全部收运后,县垃圾场最多只够用四年,如不抓紧修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到时垃圾无法处理。
洞口县多数村庄没有制定堆放垃圾的场所和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加上农村部分村民环保意识不强,许多难以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如旧衣物、一次性塑料用品、废电池、灯管、灯泡、清扫房屋及院子垃圾等随意倒在田头、路旁、山脚和溪流边,导致农村环境恶化。
4、环境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情况较为普遍,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养殖污水等处理率低。秸秆焚烧屡禁不止。垃圾围村现象仍然十分突出。畜禽养殖场污染问题未能有效解决。新宁除县城和回龙寺镇建有污水处理厂外,其它乡镇、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基本向河道直排,居民生活污染呈扩大趋势。三产服务业烟尘、油烟、噪声污染扰民已成为民众反映的热点。群众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意识越来越强,环境信访案件的数量逐年攀升,办理程序、时效和质量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重复和越级信访案件日益增多,信访调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由于有些矛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有的信访人已多次到省环保厅甚至国家环保部、信访局上访。典型的是邵阳县合山养殖场,群众多次上访,尽管市县乡三级多次协调处置,效果不理想,农企矛盾仍然较为突出。
(三)精神荒漠。不少村民存在“没钱的人当农民,有钱的人当大哥”的拜金思想以及“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懒惰观念,加之滥办酒席、“薄养厚葬”的成规陋习在农村已风行多年,导致培养“新型农民”改变城规陋习难度大。不少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都存在思路不清晰、政策不健全、举措不成形的现象,一些发展靠前的村也因发展思路单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优势发挥得不明显。
 (四)经费不足。2017年邵阳市财政总收入153.36亿元,支出510.79亿元,财政赤字357.43亿元。尽管2017年财政总收入增长8.67%,高于支出7.80%的增速,但是各项开支经费明显不足。政府是推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承担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全过程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投入,而且还要承担垃圾中转站的运行、维护和人员工资以及村保洁员的费用补贴,隆回一个县垃圾处理运行年费用需1.2亿元以上。
三、建议
1.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持续发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城镇发展全过程。
一是加快建设一群一圈城镇体系。做大做强东部城市群。加快融城路网建设,同步推进水、电、通讯等同网建设。提高城市群质量,四县三区根据主体功能,发挥各自优势,合理布局产业,以产城融合带动城乡融合,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加快融城步伐。做优做美西部生态圈。运用“景城融合、全城旅游”理念,依托崀山世界自然遗产和南山国家公园两大龙头,突出以景区自然分布为基础、优化城镇功能,以旅游服务为主导、提升城镇功能。
二是加快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指导督促各县城对标中心城区强化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真正让县城成为各县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阵地。加快培育特色小镇,重点抓好2个全国特色小镇、18个全国重点镇和10个全省示范镇建设,引导小城镇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发展之路,打造一批新型旅游名镇、商贸重镇、文化古镇、省际边界要镇。开展农村双改,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整治,大力推动农村厕所革命,保护乡村山水田园景观,提升村容村貌。开展设计下乡活动,建设体现地域特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乡村建筑。完成省定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出台农村建房管理办法,促进农民建房规范有序。做好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保护发展,推动传统建筑挂牌保护,努力建设田园风光、历史风貌、民族特色与现代生活品质相结合的新农村。
三是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改革。牢牢把握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一核心任务,结合市情加快制定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户籍、土地、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确保入城农民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市民化待遇。
2.实施生态邵阳发展战略,着力营造乡村宜居环境。
打造生态宜居好环境,首先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把乡村治理得干干净净,以崭新的面貌来展现新农村生态宜居的生活。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土壤环境保护等工作,需要综合施策,分类推进,也亟须建立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规范和约束,更为关键的是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使农民从绿色发展中得到真金白银,进而使绿色生产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打造生态宜居好环境,要规划与建设同步考虑。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尊重田、塘、梗、丘、园、林、路等生态要素,打造山水与休闲宜居一体的生态网络;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科学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统筹兼顾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凸显村镇特色,构建美丽乡村产业布局的空间骨架。
重视乡风文明建设。教育和倡导广大村民树立和践行“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价值观,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中之重。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开辟生态文化阵地,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工作机制,实行民主理村,依法治村。
3.实施科技邵阳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城乡宜居环境决策水平。
建立长效机制,形成不竭动力。一要构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项目多元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有限资金的撬动和杠杆作用,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有效合作的机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等参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形成政府、社会、企业等公共参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投入机制;立足当地实际,针对迫切需要,加快相关涉农资金的整合进程,形成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比如:乡村水利建设,点多、面广、线长,历史欠账较多,特别是取消两工和农业税后,群众自觉兴修水利的主体作用日益弱化,投工投劳几乎是纸上谈兵,等靠要思想十分普遍,群众往往成为了旁观者。虽然近些年来,各级财政加大了水利投入力度,但与现实需求相比,仍然杯水车薪,资金需求十分巨大。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补助资金,进一步拓宽水利建设资金来源渠道,足额征收各类水利建设基金和水资源费,重点解决乡村水利建设资金需求。二要加大对已有美丽乡村建设设施的管理力度,坚持建管并重。在建设管理的同时,提前考虑经营要素,抓好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抓好村级资产的盘活和开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从“建设村庄”向“经营村庄”提升。三要建立健全农村生态宜居基础设施管护的规章制度,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管护形式。四要建立完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相关的资源和项目库,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做到各部门间互融互通。五要建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成效的第三方独立评估机制,对建设成效分市、县两级进行科学评价和评价结果发布,依此完善评价结果的运用机制,形成硬约束。完善决策程序,引导村民参与。一要建立决策公开制度,积极向村民宣传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意义与政策,建立完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重要事项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程序制度,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发挥广大村民在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二要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民主权利、乡土文化和风俗习惯,衔接社区管理办公、服务职能,高效集聚农村社区服务基层、保障救助、民事调解、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基本管理职能。三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利用宣传标语和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墙报以及现场说明会等多种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村民详细了解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设标准、主要做法和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四要加强教育培训,以家庭为单位,建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分层培训制度,有针对性地对村保洁员、卫生监督员、村“两委”、村民代表、妇女代表等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开展专业培训,增强全民主动参与意识。五要发挥关键人物的带头作用,引导和利用好村干部、党员、致富能手、成功人士的影响力,通过能人带动、政策推动、宣传发动、邻里互动,提高村民主动参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依靠科技引领,鼓励智库参与。一要完善学术科研机构参与机制。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权威智库等创新平台的作用,开展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重大项目研究及推广,解决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中的关键工程技术问题。二要畅通专家参与渠道。组建由多学科专家和实际部门人员参加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专家委员会,研究制定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提供咨询服务。三要完善专业智库,扩大专家参与广度。结合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和储备性的应用对策研究,创造良好条件,支持专家学者参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工程绩效的第三方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提供高质量智库成果,为重大制度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四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以多种形式,积极构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经验总结、展示成果、宣传推广合作交流平台,定期主办相关活动,引导形成智库品牌,提升在生态宜居乡村建设领域的话语能力。五要建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科技创新联盟,完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科技资源和成果的共享平台,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六要总结和提炼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与技术成果,提升话语权和示范效应。比如:乡村水利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要大胆创新思维,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积极了解推广应用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农业灌溉要大力推广喷灌、低压管道灌溉、微灌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管理设备,提高管理效率,群众饮水要提高集中供水比例,扩大自来水入户受益范围,推行智能卡表,明明白白消费。
实施重大工程,完善管理机制。一是进一步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以开展“碧水、蓝天、净地”三大行动为重点,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环境监管监测,严厉查处偷排偷放、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深入推进河长制,实施“河长制+”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全面“治水”、“治脏”。 严格实施“气十条”,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推进燃煤锅炉、黄标车淘汰工作。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土十条”。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提升环境质量指数。二是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巩固已建的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和共享美丽乡村转变,推进农牧民危旧房改造,推广绿色建材,建设节能农房。保护传统村落,打造民族特色村寨,保留乡村风貌,培养乡村传统建筑工匠,开展田园建筑示范,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村、休闲旅游村、民族风情村、特色产业村,提升村庄品位和档次,美丽乡村示范县建设由分散建设向区域连片整体推进转变。三是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资源,强化举措,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攻坚行动计划,逐步实现卫生厕所全覆盖。全面提升县域村庄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和污水治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县乡集中处理”的长效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开展“改厕、改水、改圈、改灶、改路,拆除废弃危旧房屋、破墙烂院”等行动。四是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补缺、提质、一体”的要求,增加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城镇生活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高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在大电网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在基本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提高供电质量,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加快农村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
为进一步加快实施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要在四个方面实现跨越式提升:一是产业提升工程,对传统农业实施标准化、规范化、机械化、信息化改造,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二是环境提升工程,主要是开展自然环境的生态化保护和人居环境的功能化改造,实现村村优美。三是服务提升工程,主要是开展农村新社区的规范化建设和社会保障的无缝化整合,实现处处和谐。四是文化提升工程,主要是开展农村乡土文化的个性化展示和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培育,实现人人幸福。

范跃东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1962年10月出生,1983年7月湖南大学毕业,经济学士。2005统计师,2017高级统计师。1992副科,1998正科,2003社会科长,2018能源科长,2021四级调研员。工作30多年,有20多年是年度优秀岗位,三年立功。《统计原理》等课程教学,…
每日关注 更多
范跃东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