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家族简考

蔡律 原创 | 2019-04-08 23:55 | 收藏 | 投票

  蔡氏家族简考

  蔡姓乃黄帝之后,源出于姬姓。是以国为姓的。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将弟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建立蔡国,与兄管叔鲜、弟霍叔处共同监督被封在商朝旧都的殷纣王之子武庚禄父,管理殷商遗民,史称”三监”。武王死后,子成王姬诵继位,由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摄政。管叔、蔡叔对此不满,联合武庚及东方夷族进行反叛。后被镇压,武庚、管叔被杀,蔡叔遭放逐,不久,死于迁所。其子胡,能够与父亲的反叛行为决裂,遵守文王的德训,与人为善。由于胡在鲁政绩卓著,周公奏请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祖,是为蔡仲。其如今按人口多寡计算,蔡姓位于中国姓氏排列第44位。

  一、基本概述

  先秦时期,蔡氏主要是在今河南、安徽境内发展繁衍,也有到外地做官留居当地者。战国时,蔡泽曾取代范雎任秦国相,封刚成君。此外,齐国有大夫蔡朝,楚国有大夫蔡鸠居,晋国有太史蔡墨。汉代,已有蔡姓人居于今江苏、浙江,如西汉蔡千秋为沛(今江苏沛县)人,东汉与陈留蔡邕同时,上虞(今属浙江)还有一个“以孝行闻”的蔡邕,但河南仍是蔡氏的主要聚居区,直至南北朝时期,陈留圉一直是蔡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因西晋惠帝时分陈留郡置济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堌阳镇),圉属济阳,故《百家姓》列蔡氏郡望为“济阳”。汉末,蔡丕任五原(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太守,在当地安家,其子孙居住在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一带。后又有蔡姓人徙居于今宁夏、甘肃境内。

  两晋之际,蔡氏有族人随中原士族南渡,居于江、浙一带。蔡氏移居福建、广东,则始于唐初, 此支是福建蔡姓主流 。 唐末,中原战乱,河南蔡氏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先居于福建宁化县,二传又迁至广东梅州。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有蔡姓部属随从,后留台湾垦荒,此后,又有大批的蔡姓人从福建、广东到台湾开基,有的移居东南亚及欧美诸国。

  历史上的蔡姓名人还有很多,东汉桂阳(郡治今湖南郴州)人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被后世传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人。东汉还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通经史、音律、天文、书画;其女蔡琰,字文姬,博学善诗,通音律,有《悲愤诗》及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南朝宋有画家蔡斌,善画人物故实,天下标冠。宋代的蔡姓名人大都出自福建,如北宋书法家兴化人(莆田人)蔡襄,为北宋庆历名臣,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担任泉州太守时主持建造洛阳桥,名扬天下。南宋律学家、理学家蔡元定,学者蔡沈,均为建阳(今属福建)人。金朝有文学家蔡松年、蔡珪。元代有江西农民起义首领蔡五九。明代有四川农民起义首领蔡伯贯。清代有画家蔡元有。到近现代,蔡姓更是人才济济,主要有教育家蔡元培;军事家、旧民主主义革命家蔡锷;无产阶级革命家蔡和森、蔡畅兄妹;抗日名将、全国政协副主席蔡廷锴;电影导演蔡楚生等。由此可见,蔡氏对中国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如今按人口多寡计算,蔡姓位于中国姓氏排列第44位。

  二、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姞姓,出自黄帝支裔姞姓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国语·晋语四》记载,“黄帝二十五宗,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是也。”根据《潜夫论·志氏姓》的记载,“姞姓封于燕……姞氏之别有阚、严、蔡、光、鲁、雍、断、须密氏。”“蔡”,在远古时代就是“龟”的代名词,在史籍《左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大蔡,大龟也,一言龟出蔡地,因以为名。”而且在诸多史籍中记载,古蔡地“生蓍草,画卦于蔡河之滨,遂名其地为蔡。”显然,该姞姓族人原来的分封地名叫做“祭”,因以为氏,称祭氏。而该地除了盛产大龟,还盛产蓍草,就是传说中伏羲画八卦所用的神草,是与龟甲一起用来占卜的重要器物。“祭”地有大龟河,畔有蓍草,因此将“祭”冠以“草”,成“蔡”字,用来称龟、地名、祭司人群。其时,“蔡”字就是“祭”字,蔡氏就是祭氏,姓氏起源与祭祀活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该支蔡氏古读音作jì(ㄐㄧˋ),今读cài(ㄘㄞˋ)亦可。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的后裔叔度之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华亭蔡氏新谱序》、《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的的后裔,以国为氏。周灭商后,周武王姬发封周文王第五子叔度于蔡(今河南新乡卫辉),让他与管叔、霍叔一起监管殷得遗民,称为“三监”。蔡国之祚延传二十三代,历二十四君,立国六百多年,最终在周贞定王姬介二十二年(楚惠王熊章四十二年,公元前447年)被楚国攻灭,王族子孙和国民散居于楚(今湖北)、秦(今陕西)、晋(今山西)、齐(今山东)等各诸侯国,皆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蔡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蔡氏正宗。

  该支蔡氏古读音作jì(ㄐㄧˋ),今读cài(ㄘㄞˋ)亦可。

  源流三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的二哥为普氏,建有普氏氏族部落,属下一著名裨将普锺蔡。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普氏多改汉姓为周氏,而普锺蔡在率军进攻方州(今江西赣州)之时,被南朝刘宋政权的军队击败并俘虏。后两方互换俘虏,普锺蔡被释放回来后不得归周氏,改汉姓为蔡氏,其子孙后代世代相传蔡氏至今。

  该支蔡氏读音读cài(ㄘㄞˋ)亦可。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撒勒只兀惕氏,源出蒙古乃蛮部的不合秃撒勒只氏族部落的一个分支。据史籍《蒙古秘史》中的记载,不合秃撒勒只原为蒙古族的五个远祖之一,别勒古讷台成了别勒古讷惕氏创氏祖先,不古讷台成了不古讷惕氏创氏祖先,不忽合塔吉成了合塔斤氏创氏祖先,不合秃撒勒只成了撒勒只兀惕氏创氏祖先,孛端察儿成了孛儿只斤氏创氏祖先。后来,撒勒只兀惕氏成为蒙古乃蛮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的过程中,吞灭了乃蛮部,撒勒只兀惕氏族部落归顺蒙古部。到了明朝时期,该氏族即冠汉姓为蔡氏、马氏等。

  该支蔡氏正确读音作cài(ㄘㄞˋ)。

  源流五

  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鄂温克族布喇穆氏,亦称博拉木氏、比渣穆氏、卜拉木氏,世居黑龙江汉古河(今黑龙江中下游)、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地。后有满族、鄂伦春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lamu Hala。清朝中叶以后,鄂温克族、满足、鄂伦春族布喇穆氏所冠汉姓多为蔡氏、卜氏等。

  该支蔡氏正确读音作cài(ㄘㄞˋ)。

  源流六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1)、满族乌灵阿氏,亦称吴尔达氏、乌林答氏、乌尔达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乌陵部,在金过时期称乌林答部,以部为氏,满语为Ulinga Hala、Urda Hala,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世居巴林(今黑龙江伯力、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叶赫(今吉林叶赫河、伊通河、伊丹河、东辽河流域)、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蔡氏、吴氏。

  (2)、满族蔡佳氏,满语为Cai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费尔塔哈村(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处)。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蔡氏。

  (3)、满族萨玛喇氏,亦称萨密喇氏、塞米喇氏,满语为Samala Hala,汉义“大木碗”,世居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苏完(今吉林双阳双阳河流域)、黑龙江图拉屯(今黑龙江宁安),所冠汉姓即为蔡氏。

  满族、锡伯族蔡氏读音皆作cài(ㄘㄞˋ)。

  源流七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回族、苗族、土家族、彝族、傣族、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蔡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蔡氏,世代相传至今。

  姓氏始祖得姓始祖蔡叔度各支始祖蔡叔度:蔡氏得姓之祖,为周武王弟叔度,封于蔡国,因以为姓,后国除封绝,子孙散尽,而居梁之陈留者为最盛,世称济阳蔡氏。是为河南始祖蔡氏开派各省通祖。

  蔡文节、蔡兴祖:蔡文节,始迁祖:蔡兴祖,元末由福建建阳迁丹徒城南。是为丹徒蔡氏始祖。

  蔡东晖:原籍泰兴,明中叶迁居丹阳,子孙散居丹徒、武进、江阴各地。是为江苏蔡氏始祖。

  三、迁徙分布

  蔡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姓源庞杂,族人众多,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三十四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位,人口约八百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左右,多以洛阳、济阳、汝南、丹阳、高平、南阳、朔方、辽东、西河为郡望。

  蔡姓得姓之初,主要是繁衍于如今的河南省境,其间因受楚国所逼,几度迁徙。先秦时期,蔡姓就已开始迁徙,后裔散居于今湖北、陕西、河南、山西、山东等地,世代不断繁衍。秦汉时期,蔡姓人主要在中原地区发展,且以河南、山东等地为其繁衍中心。到西汉时,河南已出现几个较大蔡姓郡望,并出现了一大批名人。魏晋南北朝时,我国战乱频仍,社会处于动荡之中,加之两晋时期的八王之乱与永嘉之乱,战火遍及中原,迫使蔡姓族人随同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辗转定居于江浙各地,使家族势力进一步壮大,在此期间,蔡姓人由于在战乱中有功,所以高官不断涌现,家族显赫达十余世而不衰。随着朝代更变,至唐宋时期,社会逐步安定,经济逐渐发展,蔡姓宗族势力也不断扩大,并远播各地,逐渐成为中原一大姓氏。在唐初时,已入迁福建、广西等地,后安史之乱暴发,中原地区经济遭受重大破坏,蔡姓族人又一次大举南迁,并在当地繁衍生息,尤其是唐末入闽之蔡姓与唐初先入闽者混成一体,逐渐发展成福建大姓,并成为今台湾、广东蔡姓的重要来源。蔡用元为蔡氏入闽始祖,时在唐代。宋朝时期外族不断入侵中原,仍留在北方的蔡姓族人为避杀掠,不得不再次大规模向江南迁徙,进入江浙、皖南、福建、广东等地,使南方蔡姓人口大幅增加,家族逐渐兴旺,名人高官也不断涌现,地位显赫一时,历数代而不衰。从而使唐宋时期成为蔡姓宗族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总之,追踪此阶段蔡姓的几次大迁徙与大发展,发现其显著特点便是在南迁族人中大部出自于河南蔡姓,从而证明了河南历来为我国蔡姓的主要的繁衍与聚居地,天下蔡姓可以说出自一家。到了明、清时代,蔡姓经世代不断迁徙、繁衍、播迁各地,远播于海外,最终成为我国族大人众的姓氏,并稳居于姓氏排行前列。蔡姓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多此姓,四省蔡姓约占全国汉族蔡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蔡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六。

  现今分布

  今江西省的赣州、九江市瑞昌县、瑞金市,广东省的广州市从化县、海丰市、陆丰市、雷州市、佛山市、普宁市、惠来县,揭西县、阳春县、阳江市、惠东县、深圳市、东莞市、饶平市、河源市紫金县、罗定县、潮安市,湖北省的武汉市黄陂区、黄冈市、武穴市、黄梅县、浠水县、蕲春县、英山县、麻城市、宜昌市夷陵经济开发区、房县、咸宁市、襄樊市、荆门市钟祥市、枝江市、荆州市、竹溪县、潜江市,浙江省的泰顺市、台州市玉环县、湖州市德清县、温州市乐清县、台州市,山东省的济南市、烟台市、青岛市、潍坊市、淄博市、济宁市泗水县、梁山县蔡楼村、临沂市、菏泽市单县、日照市东港区、枣庄市、济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博白市那林县、河池市,河北省的容城县、泊头市、邯郸市广平县、保定市高碑店、河间县、定州市、石家庄市寿县,江苏省的南京市、宿迁市、常州市、盱眙县、如东县、泰州市、盐城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内江市、广安市、广元市、乐山市、巴中市、宜宾市、安岳县、郫县、江油县,安徽省的合肥市长丰县、无为县、安庆市太湖县、宿州市、宣城市、蚌埠市、五河县、霍邱县、淮南市,湖南省的长沙市、常德市、华容县、岳阳市、郴州市、麻阳市、株洲市,河南省的鹤壁市、开封市兰考县、长垣县、上蔡县、邓州市、光洲市,陕西省的西安市、汉中市洋县、安康市,商州市,贵州省的贵阳市、兴仁县,福建省的福州市、漳州市平和县、龙岩市连城县、龙岩市上杭县、泉州市石狮市、莆田市、厦门市、长乐县、三明市尤溪县,海南省的琼海市龙江县,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的蓟县,重庆市的江北区、彭水县、开县、奉节县,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台北市,马来西亚古晋市等地,均有蔡氏族人分布。

  四、历史名人

  蔡邕

  陈留圉(今河南省杞县南)人,东汉时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博学多才,通经史、音律、天文,善散文词赋,又工隶书,曾创“飞白”书,且善画,是东汉四大画家之一。

  蔡伦

  桂阳(今湖南省郴州)人,东汉宦官,改进了造纸术,他总结西汉以来用汀质纤维造纸的经验,创造用树皮、麻头、敝布、渔网造纸之法。时称蔡侯纸。被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蔡襄

  兴化仙游(今属福建省莆田)人,北宋时杰出书法家,工书善画,其楷、行、草书皆具特色,为“宋四家”之一。著有《茶录》、《荔枝谱》等。

  蔡京

  字元长,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即状元),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以贪渎闻名。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

  蔡锷

  湖南省邵阳人,自幼聪明好学,立志献身我国民族事业,早年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反对封建专制,为我国的共和事业奉献了终生。

  蔡畅

  湖南省双丰人,我国著名的女革命家、中共党员,早年积极参加民主救国运动,历任全国妇联主席、中央政府委员、人大副委员长等职。

  蔡文姬

  名琰,字文姬,陈留圉人,蔡邕之女,东汉时著名女诗人,她天生丽质,博学有才辨,且通音律,有“才女”之称。其入胡的故事家喻户晓,作品《胡笳十八拍》尤为著名。

  蔡元定

  福建省建阳人,南宋著名理学家,自幼学习孔孟和“二程”理学,博学而聪悟,在理学、易学与音律研究等方面均有成就,著有《大衍详说》、《皇极经世》、《八图阵》传世。

  蔡元培

  浙江省绍兴人,早年参加民主革命运动,积极倡导科教育人,实行先进办学方针,提倡民主、科学,曾先后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司法部长等职。

  蔡和森

  湖南省双丰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早年积极倡导并参加革命运动,历任我党重要职务,后因被叛徒出卖而壮烈牺牲。

  蔡廷锴

  广东省罗定县龙岩乡人,著名的爱国将领,早年从军,积极投入革命斗争事业,曾在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中奋勇抗击日军进攻,给予其沉重打击,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写下光辉篇章。

  蔡锡勇

  清末洋务派。他受张之洞之命,创办湖北炮厂,织布局 ,马鞍山煤矿局等。并精通速记术,将速记应用于翻译,是中国速记的创始人。

  蔡雄 (革命烈士)

  蔡雄(1907—1927),大革命时期温州地区的学运先驱,浙江瑞安人。1924年参加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温州学生救国联合会领导人和共青团温州支部书记。1927年5月在温州被捕,拒不招供,遭受毒刑后双臂和大腿全被打断,仍一身傲骨,视死如归。5月23日,血肉模糊的蔡雄被敌人装入箩筐,抬往刑场就义,死时年仅20岁。牺牲前绝笔:“苦雨凄风尽血腥,钢筋铁骨冷如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蔡仪(代美学宗师)

  蔡仪(1906~1992)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原名蔡南冠。湖南攸县人。1906年6月2日生于湖南省攸县。著有《新艺术论》、《新美学》、《中国新文学史讲话》、《唯心主义美学批判》、《论现实主义问题》等10多种专著,还主编高等学校教材《文学概论》和《美学原理》,主编《美学论丛》、《美学评林》等刊物。对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和文艺理论多有阐述。一代美学宗师,从30年代起就为建立中国自己的美学理论而开始奋斗。几十年来,他的美学观点自成一派,与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美学大师齐名。他主编的《文学概论》一书是70-80年代各大学中文系的必读教材,他的唯物论美学观点影响了不止一代人。

  蔡万霖 (台湾国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万霖(1924年11月10日-2004年9月27日) ,从1989年到2002年,蔡万霖一直被《财富》杂志评为台湾首富,台湾国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霖园关系企业集团核心人物,有“聚财之神”的美名。其个人财富超过60亿美元,而其整个家族的资产总值则高达3000亿美元。蔡万霖属于那种靠苦干发家的第一代台湾企业家,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吃苦耐劳,没有靠山,完全凭自己的才干和韧性,抓住台湾经济起飞的大好时机,成就一代功名。他们的故事,值得所有有志于商业的人们学习和借鉴。胆量、肚量加力量,缺一不可。蔡万霖家族致力打造光鲜的个人形象及企业形象。在香港有非常著名的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郭得胜的四大家族,在台湾也有四大家族,他们是辜振甫的辜氏家族、王永庆的王氏家族和蔡万霖的蔡氏家族。整个台湾的经济跟政治命脉都掌握在这个家族的手里。蔡家是台湾最大的金融资本家族,蔡万霖就是蔡家的领军人物,蔡万霖领衔的蔡氏家族控制了总计 3000 亿美元的财富。

  五、郡望堂号

  济阳郡: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济阳县在唐朝初期并入冤句县。晋朝惠帝时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县以及定陶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正阳县不远。晋惠帝后来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定陶两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德正阳县不远。东晋后期晋室南渡后,济阳郡被废黜。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丹阳郡:丹阳又称润州、丹杨郡,是我国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时期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灭后南朝陈国后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的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一带,唐朝时期被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的城市,位于今江苏省溧阳市旁边,紧依长江,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

  高平郡:原为高平县(今宁夏固原),西晋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将汉朝原有的山阳郡改为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巨野),辖七县,统辖范围包括今山东巨野、金乡、嘉祥、兖州、鱼台、邹县等地。两汉、十六国、北魏均有此县。北周改为平高郡(今宁夏固原)。汉朝时期有“高平第一城”之称,言其险固。北魏时期在这一带置军镇,置郡,皆称高平。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山东微山),北齐移治任城(今山东济宁),隋朝开皇初年废止。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两国。秦朝时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置南阳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个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朔方郡:西汉朝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前88年),大将卫青破匈奴,取黄河以南大片土地,遂置朔方郡,治所在朔方县(今内蒙古杭锦旗)。其时辖地在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今陕西省靖边县一带。东汉时期废朔方县,移郡治于临戎(今内蒙古磴口)。

  堂号

  洛阳堂:以望立堂。

  济阳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丹阳堂:以望立堂。

  高平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朔方堂:以望立堂。

  九峰堂:宋朝蔡仲默,少年时跟朱熹学习。才三十岁就放弃科举,专攻理学。隐居在九峰,人们称他“九峰先生”,后人因以为堂号。

  龙亭堂:东汉蔡伦,发明造纸,对文化事业的发展,立了极大的功,封“龙亭侯”,后人因以为堂号。

  六、蔡姓通用联

  四言

  孝隆东阁;

  经重石渠。

  ——佚名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安城人蔡顺,少年时丧父,对母亲极孝。一次,他出外打柴,突然有客人来,母亲等不着他,便咬一下手指,他马上心头一颤,赶紧回了家。母亲去世后还未安葬时,邻里失火,将要烧到他家时,他伏在棺上大哭,火果然绕过他家。母亲平时怕雷声,此后每次遇到雷震,他都绕着母亲的坟哭着说:“顺儿在这里!”后来举孝廉,他因守护母亲坟墓而不去做官。下联说西汉沛县人蔡千秋,字少君,曾跟从鲁人荣广学习《毂梁春秋》。宣帝时为郎,在石渠阁与《公羊春秋》学者同时讲学,升任谏议大夫、给事中,至郎中户将。为使他的学说不致断绝,宣帝还选派了十名郎跟他学习。

  桥留松荫;

  纸造桂阳。

  ——佚名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说北宋大臣、书法家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天圣年间进士,历官知谏院、知制诰、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福州知州、泉州知州、杭州知府,官至端明殿学士。在泉州任上时,主持建洛阳桥,长三百六十丈,以利通航,又在桥头种松树七百棵,当时人刻碑来纪念他。工书法,学唐代虞世南、颜真卿,并取法晋人,正楷端庄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为“宋四家”之一。下联说东汉造纸术发明家蔡伦,字敬仲,桂阳人,曾宫中常侍、尚方令等职,元初年间封龙亭侯。发明了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的方法,元兴初年奏报朝廷后在民间推广,所造的纸人称“蔡侯氏”。

  芳池月映;

  故宅风存。

  ——佚名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南省耒阳市蔡侯(伦)祠联。蔡伦(?-121),东汉宦官,字敬仲,桂阳(今湖南郴州)人。他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创造用树皮、麻头、敝布、渔网造纸之法。时称“蔡侯纸”。蔡侯祠在耒阳城南蔡子池畔。

  三世劬学;

  六岁知音。

  ——佚名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蔡元定,尝登西山绝顶忍饥读书,学者称“西山先生”。其父子俱以勤学闻世。下联典指东汉·蔡邕,历迁中郎将,其女文姬,六岁知音律。

  纸造桂阳;

  桥留松荫。

  ——佚名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蔡伦,桂阳人,首创造纸。下联典指宋·蔡襄,知泉州时,建洛阳桥,植松七百棵,闽人勒碑颂其德。

  孝隆东阁;

  经重石渠。

  ——佚名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蔡顺,性孝有德行,能化盗贼,后为东阁祭酒。下联典指西汉蔡千秋,为学甚笃,尝在石渠阁讲经。

  澹泊明南;

  夙夜在公。

  ——蔡锷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近代军事家蔡锷自题联。

  铁血救国;

  耕读传家。

  ——萧子升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萧子升赠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蔡和森(1895-1931)联。

  五言

  理学传程朱;

  著述授谷梁。

  ——佚名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蔡元定,幼承庭训,长从朱熹游,熹叩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遂于对榻讲论经义,常至夜分。下联典指汉蔡千秋,受《谷梁春秋》于鲁广荣,宣帝以千秋为郎中户将,选郎十人从其受学。

  七言

  理学传程朱之脉;

  著述授谷梁之书。

  ——佚名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理学家蔡元定(1135-1198),幼承庭训,长从朱熹游,常与对榻讲论经义,每至夜分。四方求学者,必俾先从定元质正。有《律吕新书》、《大衍详说》等。下联典指汉代学者蔡千秋,字少君,沛人。受谷梁春秋于鲁荣广,为学最笃。宣帝时为郎,召见与公羊家并说,帝善谷梁说,擢为谏大夫给事中,后左迁,复求能为谷梁者,皆莫及千秋。帝鉴其学且绝,乃擢为郎中户将选十人从受学。

  平生慷慨班都护;

  万里间关马伏波。

  ——孙中山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蔡锷祠(孙中山挽蔡锷)联。蔡锷(1882-1916),近代军事家,字松坡。湖南邵阳人。

  琴声字体中郎业;

  荔谱茶笺学士风。

  ——佚名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人。初因上书而获罪流放,董卓时,官至左中郎将。通经名、音律,天文,善散文辞赋。又工隶书,创“飞白”书,也善画。下联典指北宋书法家蔡襄(1012-1067),字群谟,兴化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学士。其楷、行、草书,皆独具特色,为“宋四家”之一。有《茶录》、《荔枝谱》等。

  耒将兰气冲皇泽;

  去引星文捧碧空。

  ——唐·蔡希周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蔡希周《奉和扈从温泉宫承恩刚浴》诗句联。蔡希周,曲阿人,官监察御史。

  惜竹不除当路笋;

  伐薪教护带巢枝。

  ——蔡元培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近代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赠友联。蔡元培,字鹤卿,号孓民,浙江绍兴人。著作编有《蔡元培选集》。

  八言及以上

  西山先生,三世劬学;

  中郎爱女,六岁知音。

  ——佚名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蔡元定事典。下联典指东汉·蔡琰,字文姬事典。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芝草无根,醴泉无源。

  ——清·蔡之定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诗人、书法家蔡之定撰书联。蔡之定,字麟昭,号生甫,乾隆进士,官侍讲学士。归田后,自号积谷山人,有《古今体诗》等。

  宾客填门,倒履迎王粲;

  士卒分赐,布衣乏私财。

  ——佚名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文学家蔡邕的事典。下联典指汉代将领蔡遵的事典。

  自九峰别派龙峰,衍百代弘扬祖德;

  由仙里卜居犀里,至三世以嗣乡贤。

  ——佚名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莆田市(古称“兴化”,又称“莆阳”)蔡氏宗祠“建阳堂”联。

  裔出周代,肇基唐代,官封宋代,长绵百代振家声;脉映济阳,支分莆阳,派衍青阳,好就三阳开泰运。

  此联概括了青阳蔡姓的源流和发展。溯本追源,青阳蔡氏根在济阳,后又传衍到福建莆阳,再由莆阳迁居青阳,故称三阳开泰。

  相宝琼林历宋、历元、历明、历清,祖德千年不朽;

  敷功帝关为卿、为伯、为臬、为宪,孙谋百世长光。

  ——佚名撰蔡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金门岛双乳山下青山坪琼林村蔡氏家庙联。明熹宗天启年间,因琼林村进士蔡献臣学问纯正,皇帝御赐里名琼林,沿用至今。此联最能道尽琼林村的官宦门第。琼林村的聚落景观,以保有众多的古厝宗祠著名,传统民宅流露浓郁的文人气息。宅第式样从最小格局的一落二举到占地广大的双落双护龙、六路大厝都处处可见,而且琼林村民宅颇重细部雕琢,精细优美,表现了财富,也表现了品位。

  康熙大帝御赐姬姓蔡氏字辈:“枝兴衍崇绪龙茂庆脉长广生忠厚嗣永远元正方至德开宏运孝达毓福祥礼教培家训信义作保障”。

  安徽宣城蔡氏字辈:“百世其昌文章道德”。

  安徽合肥蔡氏字辈:“邦家有庆继善传心学遵经训立观其成崇仁尚义锐志富强群安华泰英杰荣光”。

  安徽无为蔡氏字辈:“洪武多孝顺加德必昌盛”。

  安徽蚌埠蔡氏字辈:“文长仕为德”。

  福建闽侯蔡厝蔡氏辈序:“达天德祺维友圣,立人道可以为贤”。

  福建石狮蔡氏辈序:“洪德奕世种孝友敦宗本修业绵祖泽公候伯卿仕”。

  福建大宇蔡氏字辈:“一用士玉君国成家宗祖传守子孙式光伯仲昭烈孝友忠贞创垂功伟大启迪知深长云眜承远泽奕世庆其昌”。

  福建美林蔡氏字辈:“仰思乔日迪仁义礼智信纲常皆克己奕世少通卿”。

  四川内江蔡氏字辈:“俸承维应甲金廷子万文济阳肇先声汝安尔修其”。

  四川广安蔡氏字辈:“任天大洪中文广齐民心万年永兴隆”。

  广东罗定蔡氏字辈:“世伯日克七念万丈昌能亮性彦诚国于卿士善奕”。

  广东揭西蔡氏字辈:“始基贵丹山朝天守彩联正宗彝纪定振兴家美传高明常眷佑博厚永生全燕翼诒谋远缵成奕世贤”。

  湖北蔡氏一支字辈:“光明崇正大礼义能问周”。

  江苏南京蔡氏字辈:“庆廷广远德登高望崇明”。

  江苏宿迁蔡氏字辈:“若丕家生崇效敦同以广宗统”。

  山东枣庄蔡氏字辈:“以邦赓法宪敦敬可承先世增祥继延政清国永灿忠厚传家远林秀蔚华天”。

  山东菏泽蔡氏字辈:“常之希化普尚成广治勤本自昭金锡乃尔庆锦鸿安修同延世钦宪建家祥”。

  浙江梓誉蔡氏字辈:“源远恩泽普广启文宗得世允思兆明达光亨崇守成家传树德经国肇元良正有鸿名显恒江大道昌统宇伟道安尚孝理学兴”。

  蔡氏一支字辈:“承其祖武克绍箕裘”。

  蔡氏一支字辈:“光明崇正大理育启文章”。

  蔡氏一支字辈:“官文蔡悦资丕承亭财万月尉崇彩本宏敦正学智清秀谊山川兆明呈先祖道德存兴志忠宇保朝廷纯修中立绾世裔良大开。

  广东汕头蔡氏字辈:士君振祥,裕镇安贤,仁义忠信,厚德绵长(祖籍福建莆田)。

  福建龙岩连城县蔡屋(济阳堂)字辈:承世启士显超,大道中正,文运天开,永赐祯祥,嘉宗振远,积善昌隆。

  附:古蔡国,走过坎坷六百年

  国君无德蔡国衰落古蔡国自蔡叔度开始,历经23代26君,共599年。我们脚下这座城池作为蔡国都城的时间长达500年。可以想象,在500年的时光中,这座古城里曾发生过多少令人唏嘘感叹的生动故事啊!多少成败荣辱,多少风流寂寞,多少惊心动魄,多少离愁别恨都最终被脚下这一层又一层的夯土湮没,消失于这段三千多年的城墙之下……

  蔡仲重新建立的蔡国曾一度强大。因为与周王室有密切的宗族关系,蔡国甚至成了东方国力最强、影响最大的诸侯国。春秋时期,蔡国灭了邓国,吞并了沈国,一步步蚕食汝河中下游一带的小国家。蔡国还作为领袖联合宋、陈、卫围攻过郑国的都城,就是如今的新郑。当江汉流域的楚国逐渐强大起来,要与周天子共享天下的时候,蔡国又成为抗楚联盟的首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游戏规则和现在国际上的游戏规则差不多,谁厉害谁就有话语权,正义和公理似乎也就掌握在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手里。因为蔡国实力强大,春秋五霸之一的郑庄公也不得不向蔡桓侯低头,承认蔡国在汝水流域、淮水流域的领导地位,同意一旦楚军北上,蔡桓侯就是联军总司令,可以调集各国兵力抗击楚军,并承诺说郑国一定出兵援助。

  蔡桓侯死后,蔡国的地位就发生变化了。接替蔡桓侯的是他的弟弟蔡哀侯,蔡哀侯是个没出息的家伙,因为调戏小姨子弄得成了阶下囚,还差点亡了国。蔡哀侯的老婆和息国(在今信阳息县)息侯的老婆是亲姊妹,都是陈国(在今淮阳)国君的女儿。息侯去陈国迎娶夫人,返回时路过蔡国,蔡哀侯见妻妹长得比自己的老婆还漂亮,就把持不住了。借着一点酒精的作用,他开始胡言乱语,手脚放肆起来……

  士可杀不可辱,这窝囊气谁受得了?息侯回国后发誓要找人收拾蔡侯。原本息国和蔡国都是姬姓国,属于那种断了胳膊连着筋的关系,而且都是抗楚联盟的成员国,这下啥也不说了。息侯冲冠一怒为红颜,倒戈向楚文王求助,并献上一条毒计:让楚国假意伐息,息求救于蔡,待蔡哀侯来救,趁机击之……可能是觉得对不住自己的连襟,蔡哀侯闻听楚王伐息,救援得比谁都快。结果可想而知,蔡军大败,连蔡哀侯也被生擒做了楚国的俘虏。

  可能是考虑到“国际影响”,楚文王不但没杀蔡哀侯,还隔三差五地请他喝酒聊天。两个男人聊天,话题最终总是落到女人身上。一次两人聊到中原的风物,蔡哀侯感叹地对楚王说:“中原的美女,我见得多了,没人比息侯的夫人漂亮。哎!要不我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下场!”蔡哀侯一席话说得楚王心痒难耐,于是便以巡行为名,带兵到息国都城,将毫无思想准备的息侯逮捕,同时掳走了息侯夫人,灭了息国。

  楚国俘虏了蔡哀侯,重创蔡军主力,又灭掉了息国,蔡、陈、郑、息等国的抗楚联盟随即瓦解。从此,楚军开始大踏步挺进中原。蔡哀侯在被俘9年后得到释放,但蔡国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只能夹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摇来摆去。

  屡屡遭受楚国欺凌蔡国的厄运并未就此终结,好色而又不争气的蔡国君主也不止蔡哀侯一个。又过了100多年,蔡国又出了个蔡景侯,此人的劣迹比他那个没出息的祖宗哀侯有过之而无不及。蔡国和楚国联合出战,他不带领自己的部队,却坐在楚国的战车上。很多国家都瞧不起他,不把他当国君看待,而是把他当作是楚国的臣子。楚国对蔡国横征暴敛,蔡景侯无动于衷,但玩女人却有一套,他甚至连自己的儿媳妇都不放过。公元前543年,太子般弑父,自立为君,称蔡灵侯。

  蔡灵侯比他父亲强得多,他和楚国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像蔡景侯那样对楚国百依百顺。

  这时,楚国新上任的国君楚灵王既好战又阴险毒辣,雄霸天下的野心越来越明显。楚灵王侵略其他国家用的手段在今天都不算过时。公元前533年,楚国以替陈国平乱为名灭掉了陈国。陈国被灭之后,楚国的矛头直指蔡国。两年之后,楚灵王开始行动了。

  楚灵王写信邀请蔡灵侯到今天的南阳会谈。蔡灵侯虽然担心有诈,但又恐得罪楚王,只得冒险前往。结果不出所料,一到南阳,楚灵王就以“弑君杀父”的罪名把蔡灵侯和70名随从全部杀害了。接着,楚灵王派大将公子弃疾率大军攻打蔡国。

  这场关系到蔡国生死存亡的战役就是在今天我们脚下的这座古城墙上展开的。

  蔡灵侯和70名随从被杀的消息传到国内后,蔡国的大臣们就知道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当楚军来到时,蔡国都城已如铜墙铁壁一般。楚军围城4个多月,伤亡惨重,但仍无法攻克这坚固的城池。同时城中的粮草越来越少,再不解围将不攻自破。于是蔡国向晋国求救,晋国召集宋、齐、鲁、卫、郑等国大夫开会讨论,建议联合出兵援蔡,但各国都畏楚国如虎,谁都不愿出兵。晋国又派大臣到楚国说情,可楚王一点面子都不给,竟把晋国国君的亲笔书信扔到了地上。

  当年冬天,蔡国城里的粮食吃完了,柴也烧尽了,而楚国那边呢,又派来了增援部队。蔡国都城终告陷落,蔡国的太子友也被楚王抓去杀掉祭了山神。

  此后,蔡国周围的小国许(今叶县)、胡(今郾城)、沈(今安徽临泉)、道(今确山)、房(今遂平)、申(今信阳)都在楚国的胁迫下迁到今天湖北漳南一带,它们的国土全部被并入楚国版图。

  占领蔡国后,楚灵王马上下令重新修筑蔡国故城,作为进攻中原的重要军事基地,并任命公子弃疾为蔡公,驻守蔡城。蔡国前后存在了599年,其中在上蔡的500年历史就是到此结束的。

  辗转迁徙终于灭亡不久,公子弃疾发动政变,把楚灵王赶下台,自己做了楚王。在这场政变中,从出谋划策到实施落实,蔡国人公孙朝吴出了大力。刚刚坐上王位,公子弃疾就要提拔公孙朝吴当楚国的大夫,谁知公孙朝吴说:我帮你的目的,是为了恢复蔡国,蔡国不恢复,我哪有脸在楚国当官啊!你还是让我回家当个老百姓吧。这样一来,楚王就更敬重他了,于是答应公孙朝吴的请求,封蔡景侯的小儿子庐为蔡国的国君。蔡国把国都迁到了古吕国的地盘上,这就是今天的新蔡。

  蔡国的命运总是和楚国纠缠在一起,几百年来都撕扯不清。复国后的蔡国更替了几任国君以后,又逐渐强大起来,于是又和楚国发生了矛盾。蔡国联合吴国攻下了楚国的都城郢,疯狂地烧杀抢夺一通。楚国恢复元气后,于公元前493年围着蔡国打了一仗,逼着蔡国将都城迁到了州来。州来在今天安徽省凤台县附近,就是后来所说的下蔡。

  蔡国迁都州来这一举动遭到国民的集体反对,国人纷纷逃亡。公元前491年,当时的蔡侯被反对东迁者射杀,国内一片混乱。到了公元前447年,楚国再次灭掉了蔡国。

  当时的规矩是灭国不灭祀,就是说把一个国家灭掉后,还允许这个国家的人在另外的地方建立一个小国家,以便其继续对祖先的祭祀。蔡国这次被楚国灭掉后,就在今天湖南常德一带又重新建国。因为当地是山区,历史上称之为高蔡。按照历史学家的传统观点,蔡国的历史在下蔡就算终结了,所谓的高蔡已经不能算是国家了。但高蔡还有故事。

  蔡国的历史真是源远流长,高蔡这个小国家又存在了80年。高蔡的前几代国君还能谨慎守国,最后轮到蔡圣侯,又是个败家子,终日纵情声色,游山玩水。一次,他派了两个使臣去拜见楚王,这二位一个叫师强,一个叫王坚。楚王觉得这两个人名字好听,心想一定相貌堂堂,器宇轩昂,谁知见面后发现是两个又矮、又丑、声音又难听的粗鄙家伙。楚王觉得蔡侯派这两个使臣是故意来戏弄他的,便命令大将子发带兵伐蔡。结果,蔡圣侯被抓到了楚国的都城郢,高蔡也被废除了。

  蔡国灭亡后,蔡国的都城就成了楚国北方前线的军事重镇。战国时期,蔡城西面与韩国接壤,北面与魏国接壤,是楚、魏、韩三国你争我夺的地方,这里的战争连年不断。我们如今看到的烽火台,根据其土层和夯土中的包含物分析,就是战国时期修建的。

  寻源头,天下蔡姓出上蔡三千多年前,蔡叔度立国,后人以国为姓,于是有了蔡姓。普天下凡是姓蔡的,祖根都在上蔡。宋朝人编的百家姓里,蔡姓名列第155位。最近一份调查资料显示,蔡姓排名已提高到第44位。而在台湾,蔡姓人口居第8位。所有蔡姓人都称自己是周朝姬姓蔡国之后,唐代的姓氏书《元和姓纂》记载:“周文王14子蔡叔度生蔡仲胡,受封蔡,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周王族本姓姬,因此蔡姓又被称为姬姓蔡氏。

  影视剧《蔡国六百年》

  历时三年,耗资过亿,由世界柯蔡宗亲总会和全国21个地方蔡氏宗亲会联合推出的大型影视剧《蔡国六百年》,即将华丽呈现!《蔡国六百年》是目前为止中国家族史上第一次全影视形式记录的一部家族历史,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历史巨作!恢弘壮阔,精妙入微,它的面世成为蔡氏家族史上最具亮点的宏伟巨作!

  让我们共同走入一个传奇的历史循环时空内,触摸中华蔡氏家族强劲而妙丽的脉搏跳动,感知中华家族文化的恢弘与博大,在品读与回味中,在摄取与分享中获得心灵的震撼,用真挚的情感触摸梦幻的中华蔡家文化……

  蔡律综合  2019年4月8日

个人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员;2004年任忠县人民政府顾问,2007年获“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问计求策”一等奖,荣获2007度、2008年度重庆十佳网络知识分子。荣获2011年“新阶层·重庆第二届…
每日关注 更多
蔡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