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价值这点事

张建平 原创 | 2019-07-30 12:15 | 收藏 | 投票

  就经济学基础理论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方面来说,几个世纪以来直到今日,你可以发现,关于最最基本的价值论的争吵,总是永恒的话题,简直就如同爱情话题对于文学作品一样。文学家包括文豪,总是钟爱连自己都说不清的“爱情”;经济学家包括大经济学家,同样说不清什么是价值。因为说不清才有了各执一词常说常新绵绵不断喋喋不休的争论。 然而,文学家们比经济学家略高一筹的地方在于,文学家基本上就爱情是涉及、属于男女双方之间的东西这一点达成了共识。涉及爱情的文学作品当中绝对不会只有孤男或者寡女,必有男女双方。但经济学家却能始终就着某种产品单方面的价值问题口若悬河。 尽管十八十九世纪的经济学家也是以物物交换这种具有本质代表性的经济现象开始经济学研究的,但后来都无一例外的、莫名其妙地屏蔽了两种交易物之一种,目光还是只落在了一种交易物上,所有的经济学概念变量参数都只对着这个单一商品而言。马克思对两种商品的交易的讨论其实也可以说是轻描淡写,在其中一种有了个货币之名以后,马克思对两种商品交易的讨论就以“价格是商品的货币表示”草草收场了。 那个被屏蔽被忽略被视而不见的交易品,只因为它被起了个“倒霉”的名字——货币。自从它有了一个“货币”之名之后,经济学的所有概念都敬而远之了。什么价值、价格、供给量、需求量、产量、成本、利润…以及后来纷纷被冠以“边际”的种种概念,都没有它的事儿了。这一点非常让人惊诧和可笑——在这个被称为是货币经济的时代里,在这个被称为货币拜物教的社会里,经济学的概念体系竟然会如此冷落于货币。 这种现象,我谓之“一只眼”。经济学为何会是一只眼?我的解释是,它从一开始就是就脱胎于管理学。管理,是一个管理者面对一个被管理的事物,只盯着这一件事物看就行了。但管理行为在自给自足的远古社会就存在着,其实是和“经济”二字没有关系。 但是,当“商品交易”概念出现之后,问题就根本不同了。因为商品一定是结伴而行成对儿出现的,而且一定是分属于两个私有者所有的,否则交易无从谈起——既没有单一商品的交易,也没有自己同自己的交易。没有一个经济学家面对的经济现象是只涉及到单一商品的。这就是《西方经济学的终结》提出“2 2”理论的事实依据——一句话,2 2是事实描述,而不是一个虚构的数学模型。 如果说商品交易和管理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原来的管理是一个管理,而交易当中是两个交易者对各自的私有物的两个管理,任何交易必须同时满足于两个管理者的各自的、相互包容的两个管理目标才能成交。 既然经济学家面对的现实是两种商品在两个私有者之间的交易,为何最终却只有一种商品留在了经济学体系当中呢? 有人可能要说了,你刚才不是还说十八十九世纪的经济学家是研究两种商品的交易的嘛。是的,但这只是“2”,只有两种商品,没有两个交易者!“商品是不会自己跑到市场上去的”(《资本论》用语)。交易,首先是人的行为其次一定是两个人的共同行为,而不是商品自身的物理化学运动。一个人带着他的东西跑到市场上还不行,至少还要有另外一个人带着另一种商品来到同一个市场上,交易才有可能发生。 由于“人”是有主观意识的,是由基于自己个人的价值观念而做出的彼此有别的价值判断的,所以,忽略两个交易者两种商品的同时存在,也就从一开始把“价值论”带进了无主的“客观价值论”歧途上或者说是死胡同里。 可能又有看官会疑问:劳动价值论当中不是有劳动者这个人吗?是的。但是劳动价值论却完全是针对单一商品而言的,而并不是把问题放在“劳动”和“资本”在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易上看问题。马克思的《资本论》也完全是围绕着交易之一方——资方展开的——资方的资本、资方用资本换回来的属于自己支配的劳动、以及资方自己的产品。 劳动价值论并没有把“劳动”当做劳动者所拥有的商品来看待,而是将之当做了另一个私有者——资本家购买的生产要素来对待。而且,回避了极其重要的一点:这是一种已经在劳资交易之后、已经属于资本家所有的生产要素——绝大多数生产过程是在劳资交易之后的行为(除了以劳动与资本合作这种生产方式之外)。 经济学一直再讨论产品的分配问题,这就是一个实足的笑话。只有劳资合作,才有产品分配问题。而劳资交易,不存在对产品的分配问题,因为此时生产是在资方私有领域内的事情,生产中的劳动已经是资方的私有物,生产过程是资方自己的私事,产品明确无误的属于资方私有物,如何处置资方自己说了算,没有什么分配问题。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私有物让渡给他人之后,不存在对其使用结果追加索取的任何权力——这就是私有制。分配问题,仅仅存在于合作这种公有制语境之下。 在任何必然是两种商品进行的交易当中,必然会涉及到至少两个价值量,而不是一个价值量。但劳动价值论这类耗费补偿论的观念,其中的“价值”却只是针对资方的产品而言的,依然是没有“两种商品”“两个价值”。 经济学之所以是一只眼思维,与价值和价格概念混淆不分的思维定势不无关系。实际上,“价值”是针对单一事物而言的,而“价格”一定是针对两种商品来说的。这两者压根儿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即便是自给自足,都有一个价值问题存在——为什么生产?得失几何?是否值得?等等。但只有和其他私有者的另一种私有物进行交易,才会有一个价格问题。因为“价格”就是交易的比例,就是两个交易者都最关心的问题——“一个换几个”的问题(《资本论》用语)。一宗交易,只能按照一个协商一致的比例即价格进行交易,但是却必然涉及到两个商品的各自的价值问题,所以,价值与价格一定不可能是一回事,绝对不可能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 傻傻分不清价值和价格,经济学就这样踏上了学术之路,而且还竟然发展成为了显学。 古典的物物交换研究,只有物,没有人。商品具有和其所有者价值判断无关的、只与自身来历有关的、客观的价值。所以是客观价值论。 经济学的发展尤其是近代的发展,给予人们的印象是它已经非常数学化了并因此是科学了。但是因为上述思路错误,数学化进程当中的变量设置必然出问题,导致了数学运用变成了数学滥用——连一宗交易当中有几个价值变量几个价格变量都搞不清楚。 但即便是目中无人的客观价值论,即便是价值属于商品自身的属性,也应该看到一宗交易当中有两个商品的客观存在呀,也至少应该有Va、Vb两个价值变量吧?即便是采用等价交换的思路,等价之等也应该是两者相等,也应有2而不是只有1!两者,才讨论等或不等,单一,哪里还有等不等的问题呢?两国交换战俘,因为人数相等都是10人,就说此次交换战俘只有10人吗?到经济学家这里却就是如此思路,两种商品交易,只考虑其中那个占据了商品名分的交易物的价值,而不理会另一个交易物的价值量问题,怪不怪哉? 傻傻分不清价值和价格曾经让经济学家苦恼不已。但学者本来就是要对分不清的东西加以区分使之明了,而不是糊弄自己愚弄他人。到了科斯时代,这位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宣布“经济学研究森林边两个人交换两种浆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彻底把交易者因素排除在了经济学之外,坐实了客观价值论,而且是只针对单一商品的客观价值论。 所以你看看从一开始的劳动价值论到后来的效用论,从起初的供求曲线方程到后来的一般均衡理论,从边际理论到超边际理论……有哪一套经济学理论不是在撇开两种商品交易而只针对单一商品的生产问题展开的?萨缪尔森甚至直接用单一商品的生产来定义“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为谁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分配的学问——活脱脱就是一个独眼龙视角啊! 因为经济学一直把单一交易者的生产当做对象,一直把厂商的管理活动(生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当做研究内容,所以《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就挖苦嘲讽它不过是厂商的管理学而已。 现在的经济学人,从名家到学生,你一提到“价值”二字,尽管他们各自有各自的解读并因此而争吵得面红耳赤唾沫飞扬,但有几个不是在脱离交易而谈论某种单一产品的价值问题?可以说,独眼龙一只眼思维模式,在经济学界已经是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病入膏肓了。他们已经完全忘记了,经济学是研究商品交易的,商品就是交易品,而交易品的交易一定不可能是离开两个交易者的单一商品的物质运动。 萨缪尔森有一个著名的也是正确的观点,即经济学只研究效率问题而不研究公平问题。但以萨缪尔森此论,不要说不考虑公平问题,就是想考虑也无从考虑无从下手!——公、平二字根子里就是针对2而言的!1就是独就是私不是公,1也没有与之比较的对象也无所谓平。 市场是2 2,当然就有一个两者相权的公平性问题,只不过此经济学公平问题不是政治学的公平问题。市场上因为交易双方的自愿参与而公平,交易双方都自己由着自己的意愿自行决定是否进行交易,因此而称为“自由市场”。 劳动价值论当中似乎有人,但它讨论的价值既不是劳动力商品自身的价值,也不是与之交易的资本的价值,而只是劳资交易环节完成之后的另一个生产过程的产物——商品的价值。 劳动价值论以劳动时间计量产品价值的思路,包含着劳动本身的价值用时间计量、以及人与人的时间价值相等的观点——换句话说,它第一默认只有计时工资、第二默认劳动时间是衡量劳动价值的唯一指标。 那么现实如何?即便是你不是占人口少数的资方没有招工者的经验,你也有占具人口多数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求职者的经历吧?你没见过千差万别天壤之别的劳动力价值吗?!你见过不涉及工资待遇差别的招聘与求职?!你就没有关心过自己价值几何所得满不满意这个问题?你可有去与比你收入低的人追求平等? 一只眼思维实际上和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严重违背的。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人人自私自利,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马克思的经济学则回避人的自私自利本性,默认人人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索取有节)。西方经济学里的人人,原本应该指的就是交易双方,而不是众多的卖方或众多的买方。然而现在的西方经济学当中,所有的概念变量,在一只眼思维之下,都是针对交易之一方的,而且忽而是卖方忽而又是买方。比如就“需求量”这个概念来说,生产者不要说是什么自私自利的人了,他连一个需求者的身份都没有!他变成了一个大公无私的供给者。没有需求!也没有表达其需求的需求量。这就是经济学当中需求量Q是没有角标的变量,被默认是某人对某物的需求。有人会说商品的卖方需求的是货币呀,但货币这种连价值几何都不予考虑的无价值之物谁要它做甚?如果说货币有价值,经济学的供求曲线方程当中有哪一个变量是代表它的? 说起somebody和something,当前的经济学更是属于闭门造车的象牙塔理论。现实中的市场交易,自从商人这个阶级形成一来,绝大多数都是发生在商人之间的,而不是发生在两种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但直至今日,经济学一直把交易行为默认式地放在生产者—消费者关系模式中进行展开。由此得出的所有结论,都不适应于现实的交易。现实当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早就不是直接面对面了,而是加进了若干个、一系列的2 2交易环节。重商主义盛行时代也是经济学的鼎盛时代,但绝大多数商人既不是生产者也不是消费者。所以,对这种脱离了生产和消费两端的庞大的商人间交易的分析,远不是用生产者的成本理念和消费者的效用理念所能加以解释的。 到此为止吧,以《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封底上的一句话为此帖做个结尾——但凡不符合2 2的经济学理论,一定有问题! 此帖结束了,但经济学人关于价值(效用)的争吵还在轮回。用进废退,长期的一只眼已经废掉了另一只眼,想让另一只废眼复明可能是妄想了,可能只能指靠新生代了。

张建平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经济学圈外人,著有《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小书一本。 四海之内皆兄弟,不必再加关系人。 欢迎大家讨论经济学问题。
每日关注 更多
张建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