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红妆古越风:为何出现在宁绍?

蔡律 原创 | 2020-12-18 16:52 | 收藏 | 投票

  十里红妆古越风:十里红妆为什么出现在宁绍地区?

  古越国地图  来源:豆瓣

  古代越吴、楚分界图  来源:百度

  古越王族越王勾践留给世人一段卧薪尝胆、荡气回肠的历史。宁波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核主要表现为经世致用、兼容并包、创新、务实精神等,这些精神作为宁波人的群体心理特征影响决定着历史的宁波。浙东学人黄宗羲在其《南雷文案·今水经序》中明确提出,治学的目的“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民用”。讲究实用的宁波人较早摆脱了自然经济的束缚和传统城市的封闭性;显示了自己独特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他们不囿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小农经济生活,发展起各项手工业,如烧制的越窑瓷器闻名遐迩,成为世界著名的商贸品牌,远销亚洲、非洲、欧洲等海外各国。重用精干的宁波人还创业习商,切于实用的商业使宁波的经济社会得以发展繁荣。以商为业,以商为荣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

  古越国会稽郡地图  来源网络

  浙江省地图  来源网络

  宁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海路畅通经济繁荣重镇,自南宋以来,十里红妆的婚嫁风俗就在宁海一代盛行。明清时期,奢华的红妆婚俗达到全盛。不惜财力为女儿置办红嫁妆,逐渐成为宁海地区的民间风俗,世代相传。十里红妆是家族富有、地位显赫的一种炫耀。在古代,两家联姻,家与家的联合比男女结合更被社会所重视。而花轿是十里红妆最重要的器物,花轿是新娘地位的一种直接体现,代表着明媒正娶。

       古代越国强盛时地图  来源 澎湃新闻网

  用昂贵的朱砂或黄金来装饰的家具,展现了明清江南富饶而优越的经济条件,是古越遗民千百年来灿烂文明的延续,使人类在朱红中祈求祥和、宁静的美好愿望,是富有激情的儿女情怀。朱红家具是内房生活母亲文化的直接体现,是浙东传统女性生活甘甜与辛酸的写照,展现女性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古越风格的工艺美术。解读、梳理专家学者分析五个个原因。

  1、地理环境造就了开拓进取古越风

  十里红妆博物馆展示的花轿  蔡律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越是中国东南沿海一隅的古老部族,从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掘证明它至少已经有了七千年繁衍生息的历史。越地濒江临海,境内多沼泽、丘林,山洪、潮汐与猛兽虫蛇相继侵害,自然环境险恶,生存艰难。虽是水乡泽国,气候湿润,但迫于江海,屡遭水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他们勇于开拓,从不懈怠,不仅使自己适应自然环境,还试着以自己的力量去征服自然,把沼泽遍布的荒蛮之地变成了城镇和良田。

  精致的梳妆台  十里红妆博物馆展示  蔡律摄

  精致的女红产品  十里红妆博物馆展示蔡律摄

  古越先民们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克服重重自然障碍,利用自然条件的有利之处发展生产,积极改造自然环境,发展经济文化,把东南地区的远古文明推向了一个高峰,他们那勇于开拓、顽强进取、经世致用、兼容并包、创新务实的精神也代代相传了下来,这是宁绍经济社会发展能经常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十里红妆出现的历史文化渊源。

  面包箱  十里红妆博物馆展示  蔡律摄

  精雕的木桶   十里红妆博物馆展示   蔡律摄

  “丹邱白峤古名区,西接天台东尾闾;一带文明回浦水,千秋灵气出名儒。”诗中的丹邱、白峤、回浦就是宁海县的别名。宁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西晋太康元年立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精粹,以十里红妆为特色的婚嫁文化更是闻名遐迩。

  2、明清以来宁绍地区经济发达为绚丽红妆提供了物质基础。

  这一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风气的开放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自古以来因水网稠密,农田肥沃,人们勤劳,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 宁绍地处东海之滨,位于全国大陆海岸线的中段,长江三角洲东南部,海道遍布,水陆交通都很发达。宁波府志称:宁郡六县,俱皆滨海。通过邕江,要将和浙东运河,连接上钱塘江,然后进入京杭大运河,可把货物运销到全国各地。

  《姑苏繁华图》 清  徐扬

  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

  清油灯盏  明式小桌  十里红妆博物馆展示  蔡律摄

  提篮   十里红妆博物馆展出蔡律摄

  春秋时期,浙江又孕育了古越文化,被封为“中华商圣”的范蠡就出现在这一时期,他从国富民强的角度强调了农商并重的主张。唐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江浙一带成为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也产生了中国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五代吴越国王钱镠的励精图治使得浙江在两宋后富甲东南。宋元时期,浙江凭借发达的桑蚕丝织业和优良的海港资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出发点和腹地。清朝末年及民国初年,浙江商人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中坚之一,为中国工商业的近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宁绍地区自古文风鼎盛,经世致用思想对红妆家具造物艺术产生实际影响。

  宁绍地区是越文化的诞生地和发祥地,是吴越文化、江浙民系(吴越人)的摇篮。浙东学派继承、发展了浙东学术史上的优良传统,不守门户之见,博纳兼容,贵专家之学,富创新精神,倡导“经世致用”,主张学术研究要为社会服务。其为“宋学”及明清学术中的显学之一,对中国近现代学术及海外学术(尤其是日本和东南亚)影响很大。十里红妆家具品种极为丰富,用材广泛,装饰精美,造型独特,同时又是浙东民俗婚庆文化的实物见证,承载了浙东地区独特的器型造物之美和浓厚的人文色彩。

  鸿案齐眉匾  十里红妆博物馆展出  蔡律摄

  “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民用”。在国家治理上也发挥了重大指导作用,习近平主席就多次运用浙东学派的“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 宁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西晋太康元年立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精粹,宁海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地,以十里红妆为特色的婚嫁文化更是闻名遐迩。

  4、宁绍地区女子地位提高

  浙东女子尽封王,半副銮驾迎新娘。蔡律摄

  十里红妆婚俗是浙江传统婚俗缩影,显示着江南富有的社会地位。这些最具女性特有的婚嫁礼仪是千百年江南社会积淀的文化财富,也是传统社会中人生重要的结婚仪式以及内房生活的直接反映,厚嫁之风深深的印在了浙江人的脑海里。浙江作为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虽然彩礼非常的高,但同样嫁妆也非常的丰厚。

  床笫厢房  十里红妆博物馆展示  蔡律摄

  关于“十里红妆”,还有一段传说。据说南宋初年,登基不久的宋高宗在金兵追击下,亡命逃到宁绍平原一湖前,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幸得遇见一位浣纱村姑将他藏于水中,上覆白纱,方逃脱追杀。后来宋高宗传旨遍寻“救驾”村姑未果,无奈之下,下旨特许宁绍平原女子出嫁时可享有半副鸾驾,半副凤仪的特殊待遇,即乘坐四抬花轿,轿上可雕鸾画凤。由此,新娘享有乘坐花轿和出嫁巡游仪式的权利保留了下来,慢慢演变成“十里红妆”。 这就是“浙东女子尽封王,半副銮驾迎新娘。”的由来。

  虽然昔日十里红妆的喧闹场面已渐渐隐去,但是它独特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始终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和本土设计的灵感来源。

  5、法律为嫁妆财产提供必要的保障

  龙头桶  十里红妆博物馆展出  蔡律摄

  婚姻家庭制度发展到宋元明清,仍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要特征的聘娶婚制是宋元明清历代婚姻成立的唯一合法方式。在夫妻关系方面,维护夫权至上的礼法的结合也是十分紧密的,事事处处无不体现着“夫贵妻贱”的原则。例如,关于夫妻财产,宋律规定,妻的财产,由夫与妻共同为主;丈夫典卖妻的妆奁[lian连]田产,不为违法;妻子如自己要典卖妆奁田产,亦应由其丈夫出面立契。

  北宋的法典《宋刑统》

  北宋的法典《宋刑统》卷12《卑幼私用财分异财产》规定:户令,诸应分田宅者,及财物,兄弟均分,妻家所得之财,不在分限。兄弟亡者,子 承父分。兄弟俱亡,则诸子均分。其未娶妻者,别与聘财。姑姊妹在室者,减男聘财之半。寡妻妾无男者,承夫分。若夫兄弟皆亡,同一子之分。

  《宋刑统》对于妇女儿童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  来源 江风篱下伴君吟史

  宋朝法律规定,妻子的财产是不在分家的范围内的,也就是说妻子对于自己的财产有绝对的拥有权和掌控权,而且如果是寡妇又没有后代的,是可以继承婆家的财产的,这个的前提是为丈夫守寡。古代女子地位并不高,不像男子可以有很多赚钱的手段,妻子的财产绝大多数都是嫁妆。

  木雕茶壶桶  十里红妆博物馆展出   蔡律摄

  古乐器(弦、小月琴、 琵琶、大月琴) 十里红妆博物馆展出  蔡律摄

  面对洪水泛滥、海水倒灌,“越人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以适应渔猎捕捞;部习水便舟,漂洋过海,迁移到舟山群岛,有的远赴台湾、琉球、印度等地寻求发展。古越先民是世界上最早尝试征服海洋的民族之一,他们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在哪里生存发展就在哪里传播本民族的经济文化。在开拓传播文化的同时,先民们也不断吸取外来文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观念、生产经验吸收进来,毫不保守地融进到本民族的文化之中。

  纯木制榨汁机反映出宁绍地区人民的聪明才智。蔡律摄

  综上所述,十里红妆的繁荣景象与浙东地区的物质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明清社会中,其经济高速发展,在浙东地区非常注重嫁奁,一方面是为了显示娘家的经济实力,男一方面也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在夫家的家庭中有一定的地位。十里红妆器物是婚俗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形成了当地器皿非常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这与当地的经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这种通体都是红漆而局部贴金的家具器皿是不同于正厅或书房的。私密的房间内,则是与女性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形成了对十里红妆的奢侈的追求,做工也是相当精细、严谨、美观的,后有“百工之张”之称。另则当地的朱金木雕工艺和泥金彩漆工艺,为丰富多彩的器物更是增添了物质基础。十里红妆规模大,数量多,门类齐全,制作工艺精堪,艺术价值很高,实属全国罕见。

  参考文献

  1、顾鉴塘,顾鸣塘 - 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  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2、历史百家争鸣  浙江十里红妆厚嫁之风是从古至今对出嫁女儿的美好期许 2019年

  3、余毅  经世致用思想对宁波红妆家具造物艺术影响的实证研究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1

  4、何晓道  十里红妆女儿梦  中华书局  2008

  5、卓佳洋  邵颖玢十里红妆文化园再现红妆之美宁海新闻网 2018年

  蔡律  2020年11月30日

个人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员;2004年任忠县人民政府顾问,2007年获“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问计求策”一等奖,荣获2007度、2008年度重庆十佳网络知识分子。荣获2011年“新阶层·重庆第二届…
每日关注 更多
蔡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