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就业为目的

宋广磊 原创 | 2020-12-09 18:27 | 收藏 | 投票
耶伦即将上任美国的财政部长,人们对她充满期待,希望她能够提振经济,扩大就业。在此之际,欧洲国家也在努力地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政府投资,推动经济增长,扩大需求,促进就业。耶伦在担任美联储副主席的时候,推行的货币政策是以紧盯就业率为目标的,为了实现就业目标允许一定的通胀,就业率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使通胀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因为人们工作就会有需求,就能够消费,就能够促进经济的活力,它的货币就会有价值。
维克里认为政府应当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就业,政府手中的工具主要有投资、补贴企业、再培训等,除此之外,他认为还有赤字,通过扩大赤字的方式来创造工作岗位,即使赤字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只要人们能够有工作,那么这个赤字就是合理的。当然如果一个国家的赤字很高,但是人们没有工作,那就是不合理的。主权债务危机其根本的原因也在于此,如果欧洲四国能够促进人们的就业,其实也是可控的。但是他们采用欧元这一区域统一货币,不能够自己去调整利率和汇率,货币不能够反映生产率水平,则生产率就不能够得到提升,所以南欧国家的货币政策、赤字不能够与就业相挂钩,造成主权债务危机。
国有企业也是政府扩大就业的一种手段,与扩大就业相挂钩,国有企业才有它存在的意义,才能成为国家调控经济的一种手段,维克里扩大就业的主张也意涵于此。华尔街不能够创造就业,金融游戏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它吞噬广大普通阶层的利益,奥巴马对金融业纾困引发人们不满就在于此,但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还要掌握平衡。中国历代中期经济活动金融化,使得国家的财政恶化,王朝走上不归路,如唐之李林甫、宋之蔡京等即是关键人物。
对国有企业的财政倾斜支持,即对国企的投资能够增加人们的工作岗位,这样的投资才有价值,才能够使经济向前发展,国企的意义就显现出其重要性。人们也许会担心国企具有垄断倾向,它的发展会抑制民营企业的发展,干扰民营企业的就业市场,如果从增加就业的角度去审视,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增加生产活动、提升人们的消费能力则有利于经济环境向好发展,只要国企能够扩大就业就是合理的,这和财政赤字是一样的,只是变换了一种手段。
很多企业在宣扬自己会扩大就业岗位,会扩大企业的规模,有一定的政治意义,那么国企当然也是责无旁贷的。促进了就业就是稳定了货币的价值,企业就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这也是在培育和发展自己的消费者,消费者有消费能力,企业才能获得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
对于员工的再培训也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中重要的一环,将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发挥基础性作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大力推动教育,为中国培养了千万级的工程师,才有了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推动力。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本,对人进行投资比对物进行投资将产生更加重大的影响,当然今天对教育的投资是未来的产出,是促进未来的产出,那么在当下的形势下,在经济低迷的形势下,如何使得教育更有意义?
其实正是因为经济低迷才更加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员工的再培训也提上日程,员工的培训不仅仅是企业的行为、社会的行为还是政府的责任。由此想到资源悖论,那些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其发展反而受到抑制,有人说是因为政府掌握自然资源,则利用它获得丰厚的利润,就没有动力去推动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形成寡头垄断的经济格局,那么经济就不会发展起来。其实从另一方面讲,所谓资源诅咒其实是忽视了对人的投资,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产是人才,比如资源匮乏的新加坡、韩国,这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原则。
 

宋广磊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业余写作,偶有所感均点点滴滴记录下来。
每日关注 更多
宋广磊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