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长避短用好大脑双系统

郑磊 原创 | 2020-02-15 18:04 | 收藏 | 投票

 郑磊(博士,国际新经济研究院,经济行为与中国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大脑双系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由Keith Stanovich Richard West最先提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其代表作THINKING, FAST AND SLOW(思考,快与慢)中围绕系统1和系统2这对概念,做了深入的讨论。

我们将这两个系统的主要特点列表如下。

特点、活动与功能

系统1(快思维)

系统2(慢思维)

一般状态

自发反应,常处认知放松状态,是人在常态下的思维模式,由许多联想和结构构成。这些联想由情境、事件、行为等概念引发,而结果则总是伴随某种规律出现。

有意识的智力活动,负责对系统1进行监督(质疑)和调控(包括抑制,较软弱无力)。但并非时刻处于认知紧张状态,工作时处于兴奋状态,导致瞳孔扩散,集中注意力回答某个特定问题,或是对某种情况的特殊属性进行评估。)

输入

不断监视着大脑内外发生的一切,没有特定意图,也无须付出多少努力,只是对当时的情形作出全方位评估。

来自系统1的直觉判断和选择(在大多数情况下,系统2都会采纳系统1的建议,并继续运作。它会认可系统1形成的观点和感觉,或将这些观点和感觉合理化。

输出

初始印象、倾向和感觉,无意识的判断结果。

在没有清晰情境的情况下,会自行建立一个可能的情境。

记忆,最终判断与选择,明确的信念、意图、态度和想法。

处理机制

联想(由信息和问题激发起联想记忆,然后自我反馈,最后选定最具连贯性的合理性方案。),启发法(用最易找到的问题替代),遵循被记忆的技能或规则,情绪共情(前扣带回),并在瞬间形成认知、情感和生理反应的自我强化模式。

提取记忆(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件上时,我们会对所有早已存在于记忆中的原因进行自动搜索。

分析和权衡(修正直觉预测的偏见,要想找到相关的参照物、对基准预测作出估测或者对证据的质量进行评估,只有在风险很高而又特别渴望避免犯错误时,系统2 启动。)

自我控制,认知共情(内侧前额叶皮质)

从事活动

观察,定位,查找记忆,构建解释(善于提取当前激活的想法来构建最可信的故事情节。)设定预期

具有主动搜寻记忆的功能(搜寻的信息和论据多半局限于与已有看法一致的信息,并不着意对其进行调查审核。)、复杂计算功能、比较功能、规划功能和决策功能。总是处于最高决策地位,并有能力抵制系统1的建议,开始进行逻辑分析。自我批评是系统2的功能之一。但在态度方面,系统2更像是系统1各种情感的赞许者而非批评者。

受环境影响

大,易产生偏见,依赖直觉

小,对系统1的情绪反应无能为力

认知特征

习惯于找出因果关系,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过早下结论(眼见为实,可得性);对于引起印象和直觉的信息的质量和数量都不敏感。关注信息的前后一致性,而不是其完整性(理解句子的方式就是尽量相信其内容的真实性,它对相应想法的选择性激活会产生一系列的系统性误差,这些误差会使我们更容易受骗,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的想法。

过度自信;

损失厌恶;

对情绪敏感(包括相关字眼),尤其是恐惧和厌憎;

高估小概率事件;

更善于处理简单独立事件(窄框架,单一评估)而不是复杂整体事件(宽框架,联合评估)

更机警,思维更活跃,认知紧张;

可以进行宽框架和联合评估;

系统2评估生活中某些情节及生活本身的方法,具有记忆忽略过程和关注峰终特征;

不是理性的模范,其能力以及能够掌握的信息都是有限的。

替代法的差异

直接跳过中间环节:遇到很难的“目标问题”时,如果脑海中马上出现了一些与之相关联且容易回答的“启发性问题”的答案,通常便会采用替代问题的答案。

先找到替代问题,再解答。

弱点

不擅长统计推理(在有个人信息的情况下认为基础比率与问题并无关联),不善于质疑

忽视,懒惰,对直觉推断的信任多于质疑;通过学习可以进行统计性思考(只有在任务中付出特别努力时,才能将基础比率的知识应用于其中);对锚定效应调整不足

每个人都习惯根据自己的喜好并基于最容易得到(想到)的信息做出直觉判断。而这个判断在很多情况下是错的。一旦人们作出一个错误的直觉判断,系统1和系统2都脱不了干系。系统1引起了错误的直觉,系统2采纳了这个直觉,并将其运用在判断当中。造成系统2犯下此类错误的原因有两个:忽视与懒惰。另外,能力可以提升我们对自己直觉的信任。避免思维上懒惰的人可以被叫做“勤快人”。他们更机警,思维更活跃,不会满足于貌似正确的答案,对自己的直觉也常持怀疑态度。

避免系统1出错的方法从原则上讲是很简单的:认识到你正处于的认知领域,放缓并要求系统2来加以强化。我们都希望在自己要犯错时能有个铃声提醒自己,但这是不可能的,认知错觉比感知错觉更难以识别。理性的声音也许更微弱。当你面临重大决策的压力时,质疑自己的直觉会让你感到不愉快。当你处于麻烦中时,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有更多的质疑。

个人简介
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SFI客座教授,行为经济学者,创新发展,金融投资专家,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荷兰maastricht管理学院mba,兰州大学数学学士 email:prophd@126.com
每日关注 更多
郑磊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