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体育仲裁观后感

张海勤 原创 | 2020-03-01 17:06 | 收藏 | 投票

  298、體育法庭聽證會觀後感  

(來自網絡)

       國際體育仲裁的聽證會觀感  

       此事是一個體育事件(sport case)的“社會”辯訴,放在社會背景裏,社會主體、東西方文化、互動交流過程還是對case本身有很大的影響的,這就有必要從多角度去解讀這個事件,以提煉有益於今後相關領域的研究和案例解析及交流改善。

  雖僅僅通過觀看網絡上的視頻而非在現場以及作為非案件相關方面專業人士的且從多角度分析,也是本著客觀公正的呈現事實真相的目的,而非法律意義上的所謂終審“判決”。

  1、巴黎聖母院 ——庭审与翻译

       看視頻,過程因為翻譯,包括被告多次質疑,該庭審“交流”過程普遍的觀感並不順利。從視頻裏偶爾可以看到,翻譯手忙腳亂、不淡定/不能專注,其翻譯時帶用的語氣表現出來的急促與脆弱也很明顯。

  庭審對翻譯人員的選擇結果不良,是不是重視交流的程度不夠?還是主觀提前認定而無所謂?整個翻譯過程對庭審的交流,以及普通人看視頻的觀感也是不良的。——現場的翻譯水平,甚至不如電視臺請的即時翻譯。

  2、老人與海 ——语言与文化

       如此高關注度的社會事件,請了一個“非專業”的翻譯?必須從語言結構和文化差異去理解。英語語法和中文語法差異很大,如果翻譯不能無縫銜接,符合中文語法順序去“告訴”被告,對後者會有一種“誤導”、理解障礙以及思考阻攔,導致聽到的中文翻譯“前後顛倒”。

  從文化角度,主要是法律文化,也就是法律傳統,西方法律多從判例法,曆史角度去決意被告所表達的他們要求的所謂“事實”,也就是主審官員希望從曆史的前後對比中,找出案件的關鍵證據。

  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於西方文化以個體化為主,東方文化以集體取向為主。東西方文化互動的取向的現實性是西方為主。——穀歌退出中國市場。文化本身並不具備價值取向,而是文化中人或使用該文化者才具有取向,也就是制造了矢量。

  3、複活 ——专业与事实

       開始前,主持官員特別提示:要提供事實,不要猜測或其他主觀的觀點。這個舉動本身沒有問題,對庭審有益。他所謂的社會事實,主要目的是讓發言時不要摻雜個人主觀取向(簡單的說:可能對自己有利)的回答,而是要求能夠如實的把事情發生的客觀情況提供給大家。

  這個“社會事實”是塗爾幹(迪爾凱姆)的社會學概念,是一種有針對性的特定(need/case)的社會行為的概念,具有很穩固的社會性結構的社會行為的精確界定,能夠完整反映當時情景的客觀行為的認定。

  4、街角社會 ——小组与成员

       這個問題是個首要問題,起碼是被告認為的最大問題。雖然興奮劑機構說規定有合法主管就可以執行,但是,執行是一個“小組”在進行這是個事實;每一個“小組成員”需要一定的“社會身份”,這需要有個“小組認定”或“被告認同”也是個事實,否則,社會交流無法有深度的/專業的進行。

  喬布斯說,一個一流的團隊,有一個二流的成員,這個團隊就是二流的。

  小組也是個組織,有其結構,其“成員身份”是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

  5、三個火槍手 ——法官与证词

       檢察官明顯從曆史的角度對被告證詞進行曆史性的提問,試圖從證詞中找到前後矛盾以證實被告有無撒謊?從而界定被告客觀行為的適當性。這明顯是違背了主持官員所提示的要以客觀事實為依據澄清客觀性的對與否。

  被告客觀行為,包括主觀的客觀行為,有適當性和不適當性,沒有不合法的整體性。整個過程是主動配合了采樣。關鍵在於采樣結束後,對采樣人員身份認定出現了無法證實其成員身份資質的合法性。換言之,未能出示符合采樣要求的身份的合法性可能會造成取樣結果的不合法性,這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存疑,相當於“有危險”,必須采取果斷措施,杜絕危險能發生的可能。

  還有一個問題,一小組成員表現為粉絲的身份很明顯,而且整個過程拍攝私人照片積極興奮,其對自己作為采樣成員身份以及采樣行為表現的是不嚴肅態度。

  6、簡.愛 ——泳联与法庭

       泳聯通過審理已經證明其無過錯,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泳聯認為此次事件,也可以從對被告的采樣曆史過程中來看,泳聯並沒有認為不適當,也就不會對泳聯造成任何實質性影響。

  二選一的話,體育法庭是一個法庭,它的性質是法律組織,而非體育機構,當然,它屬於體育領域的一個專業性的法律機構。

  而法庭則肯定不如泳聯在體育方面的專業考量,也就是說體育法庭是從法律的角度,也就是社會角度中的相對專業的法律方面去審一個與體育有緊密關系的案件。關鍵不在於專業性,而在於社會性,也就是在超越體育組織本身所能認定的方面去廣泛的以法律為准繩去判決。

  7、戰爭與和平 ——国民与身份

       被告在此前在領獎臺上發生的事情,表現為某些人/某些國家的運動員對被告的極端無禮,以至於國際泳聯對此種行為都有所不滿,但無懲罰,這說明以國家身份參與的國際行為,一些國民身份,也就是民族主義相關的東西還是在起作用。

  這種國民身份,放在超越體育本身的社會行為方面,就像本案從體育事件上到社會事件一樣,在放大的領域裏,牽扯的東西更多,而更多的事情意味著更多的不確定性,極致之後,就是無法確認。所謂“社會事實”要求的是社會物性和簡單事實,而不斷被放大的社會事實必然無法成為社會事實,也就是無法成為客觀事實。

  8、傲慢與偏見 ——迷思与呈现

       迷思專業主義的主觀傲慢,這不是對主持官員所謂的社會事實的澄清,而是借此機會和場所對事實中人的隨意拷打、法律專業知識咬文爵字的賣弄。

  試問:律師的專業能力都有是一種專業性使用嗎?沒有經曆現場的檢察官,通過他所迷思的專業知識和技巧,也就是自己認為所做所為都是專業性的發問和客觀公正的做法,就能界定最准確的客觀事實嗎?

  所謂誘導性的專業提問,能算是專業提問嗎?就像誘導性犯罪能被炫耀成專業的提問嗎?解決問題的關鍵屬性在於發問的方式,這就像審判的程序一樣,他決定了問題形成的結構。

  所謂的界定,也是人的界定,而且是專業的律師和不是法律專業的運動員,甚至是普通公民的發問,這體現的是律師的有法律專業性的專業,而不是審判過程的交流公平性的專業——顯然律師比被告在法律領域“專業的”多得多。

  檢察官僅僅是本案的組成部分之一,他有專業性是本案得以庭審的前提條件之一,他的專業性不能在客觀上對其他人造成不公平,而是應公正體現庭審過程的公平合理,更不是庭審之後讓人贊許他是法律高人。

  庭審的目的是客觀事實以再現的方式對事件本身的“審判”。庭審的過程是判決結果的再現,而判決的原因是庭審的客觀呈現。在整個過程中,不是檢察官和被告就法律水平的較量,而是整個庭審過程對事件情景的完美再現,而非專業水平的炫耀和咬文爵字的迂腐。

  9、紅與黑 ——过去与现在

       於連.索雷爾愛上了尊貴、高雅的市長夫人,激發了人生的熱情,拋棄了社會的世俗,最終被送上了法庭,這不是警示,而是揭露。

    把本案作為一個懲示性孤案,放在歷史的整體性上,可以解決採樣程式上的分歧。不是服用了興奮劑,只是程序沒有完成,雖說抗檢和服用一樣的法律裁決,但是,存在分歧也是事實。

       本案的焦點在於採樣程序的內容的互動關係被破壞,導致法律相關結構動搖。需匡扶正义,維護合法性 。再上訴,合理爭取,故改判1-4年,即一個奧運週期,估計應該可以達成。 

       專業的法庭,有《巴黎聖母院》中的《傲慢與偏見》,為《三個火槍手》的威風、用《簡愛》的悲慘經曆和《老人與海》的無奈與執著,試圖展示《戰爭與和平》的宏大場面中的《街角社會》,希望分清《紅與黑》,《複活》人性中而非社會中的一點慈愛和善舉。

 

  張海勤 2020年3月1日~1700週日於廣州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影像/截圖/轉載等任何侵權行爲,違者必究!】

(來自網絡)

张海勤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张海勤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