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危机系列:风险还是机遇?在人不在天(四):金融政策

周兰 原创 | 2020-03-20 02:11 | 收藏 | 投票

资金融通是经济运行的血液,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心肺功能是信贷机制的正常运转,它服务着每个市场主体,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也最为敏感。根据《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中的模拟压力测试结果显示,轻度冲击(GDP增速下降至5.30%)与重度冲击(GDP增速下降至4.15%)下,30家参试银行整体不良率从当前的1.46%分别上升到5.42%7.38%。虽然上述压力测试只是静态测试,不能反映政府和银行会根据市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不良率上升,但结合上文预测的今年GDP增长率,相关宏观调控部门应在执行宽松货币政策时审慎评估金融坏账风险,做好流动性管理,预演应对之策

1、   央行精准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2月以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下调MLF利率、设置专项再贷款等方式,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为金融市场提供了合理充裕的流动性支持。2月底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开始下行,1年期LPR4.05%5年期以上LPR4.75%,分别较上一期下降10个和5个基点。后续如果疫情蔓延情况严重导致经济基本面恶化,可有序对MLF渐进式降息,并调降存款基准利率,从而为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提供空间,让利实体经济并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

2、   信贷机构做好信贷支持与风险防范关系的平衡。银行等信贷机构在适当增加贷款规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一方面可运用好政府贴息补助、担保政策优惠等政策工具,另一方面提升信用风险识别水平,运用线上流程、数据分析、风险建模等金融科技手段,为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但历史经营稳定、具备发展前景的企业,或具备还款能力和意愿的个人,应给予延期还贷、展期续贷、降低息费的支持,不能盲目抽贷、断贷、压贷,更不能如某些银行当下仍对延迟还款金额收取高达年化18%的手续费,雪上加霜、与民争利。

3、   监管机构适度松绑信贷机构管理指标并强化执行督导。对于资产质量良好、运营稳健的信贷机构,银保监会可适当放宽对不良率、杠杆率、拨备覆盖率等监控指标的要求,增加可贷规模以支持实体经济。比如广东,为提升疫情下的金融服务功能,要求下辖金融机构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降低小额贷款利率5%-10%、政策性担保费率不超过1%、免除延展期罚息1-3个月、优秀小贷公司杠杆率放宽至净资产5倍等。同时,适当调整了对金融企业及高管的考核标准,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让金融机构更有勇气承担经济维稳的社会责任。但是,对于资产质量已经较差、风控水平较弱的某些地方性银行、民营银行,地方政府不得将之视为“提款机”,政策施压继续扩大贷款规模,此举很可能引发全国性金融系统风险。

 

 

个人简介
康庄大道是我路,柳暗花明也它途. 笑看世事有容大,君子不器啸苍颜.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