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合作社可解城市拥堵

禹钟华 转载自 国际金融报2015年11月16日 | 2020-06-18 09:42 | 收藏 | 投票

交通拥堵成为现代社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因为它将成为一个栓塞而堵住现代化的进程。

  解决之道需要从问题形成的原因探究开始,可能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是交通资源提供不足、管理不善。其二是汽车存量过多、增量过快。目前,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显示,造成拥堵的原因显然是后者,由于城市庞大的人口与有限空间的对比,交通资源的提供已经达到极限。而相对于现有的交通状况,汽车的存量和增量都大大超标。因此解决之道仅在于如何减少道路中汽车的数量。而汽车增量中主要的部分为私家车,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价格的下降是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那么,限制私家车便是解决之道的具体方法。

  目前交通拥堵的首要元凶就是私家车的激增。私家车体制引起的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交通拥堵。

  我们不应该靠私人购车来满足社会的种种对交通的需求,而应该依靠大公交系统,以社会的、合作的、综合的、大数据的方式来解决。

  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计算,假设每一个车辆中至少要有两位乘客的话,即把两辆车合并为一,车流量就会减少一半,如果三合为一,那么就会减少2/3的流量,如果车辆必须坐满,那么车流就会减少到1/4以下,如果把轿车的乘客再整合到小巴、中巴、大巴,那么车流量还会大幅减少。那么这一整合如何完成?在现实条件下是否具有可能性、可行性?

  在网络时代,尤其是大数据时代,面向公众统计上下班、上下学的时间、路线、地点应该是一个小儿科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以调配车辆加以解决,也不是个很难的事儿。关键在于配置、管理的主体选择,由谁来做?笔者认为,这样一个涉及社会公众、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事务,政府责无旁贷,而且,仅有政府能够具有这么大的影响、能力、权力、财力,面对一个城市整体,完成这一综合整合,实现统一经营管理、计划协调、分配疏导的优越性,进而实现交通社会化,且充分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笼统而言,这一设想是构建统一的、综合的、多方位的公交系统,把公众的一切交通需求都纳入这一系统的服务范围之内,为社会公众随机的、个人的、碎片式的交通需求,提供整体的、集约化的、有针对性的、模块化的、预判式的综合服务,而超越了原先公交车式的硬性服务和出租车式的碎片化、随机化、高收费的服务。在经营体制上采取政府管控为主,私人参股、合作,把一切交通服务最大程度地纳入到统一配置、协调、管理当中,统一管理车辆、统一管理交通、统一管理路线、统一管理数据。

  这样的构想具有现存三大交通模式(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所不能替代的优点:

  首先,相对于公交车而言,综合大公交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质量不同的、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在车辆的档次上,在路线、时间、地点等方面都可以根据统计的结果而具体实行。避免了公交车在线路上、时间上的缺乏弹性的特点。

  其次,相对于出租车而言,服务范围更广、服务成本更低,因为,比较出租车,综合大公交是一个最充分的拼车模式,再者出租车沉淀下来的服务方式是街头随机,打车软件的产生也仅只扩大了这种街头随机的服务范围,而没有根本改变其服务模式,大量长期使用出租车上下班、上下学的成本很高。而且出租车同样存在运力浪费的现象。

  再者,与私家车模式比较,相信更多的私家车主更愿意以方便、舒适、快捷的班车方式解决上下班、上下学的需要,而不是自己开车拥堵于路上耗时、耗力。这一模式不仅满足了私家车主的交通需求,而且为其节省了购车及维护与存放等相关费用。

  五、具体建议

  (一)建立综合交通信息网络平台,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以大数据作为综合公交系统运营、管理的基础前提。

  (二)不改变目前现有的一切城市公交机制,如公交车、地铁,仅只是把这些部分纳入到综合合作公交的统一管理之中。

  (三)建立定制、定时式班车、校车系统,根据大数据的信息,安排、配置不同档次、型号的汽车作为班车,接送上下班、上下学,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做到全覆盖,可以理解为全覆盖的拼车系统。

  (四)建立随机式的多层次出租汽车系统,满足公众不同期限、不同目的、不同地点地域的日常随机性的活动,以叫车的模式运行,

  (五)不改变目前现有的出租车运行模式,在自愿的基础上纳入公交系统,以“扫街”方式来满足即在街道中的人群的随机交通需求。

  (六)通过税费、汽油价格等方面的调整,使私家车成为奢侈品。

  (作者系东北财经大学副教授)

个人简介
以蜗牛一样的速度在做学问。
每日关注 更多
禹钟华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