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未必幸福

陈柳钦 原创 | 2020-06-29 15:06 | 收藏 | 投票

 

有钱未必幸福

文/陈柳钦

 

  甲:说实在的,我很羡慕你。

  乙:你羡慕我什么呀?

  甲:因为你比我幸福,你有房子,你有车,你有钱!我什么时候能像你一样幸福啊?你说,我怎么才能幸福呢?

  ……

  这是相声《我要幸福》中的一段。“我怎么才能幸福呢”,这句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古代先哲谈幸福

       我幸福吗?我怎样才能幸福?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追问。一般认为,幸福是个人在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愉悦感。从根本上说,个人是幸福的主体,幸福应当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事实上,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也是人类探讨的永恒主题。

  人类发展的历史,说到底就是一部争取幸福的发展史。正如法国哲学家保尔·霍尔巴赫在《自然的体系》中所言:“我们的一切教育、思考和知识,都不过以怎样能获得我们的本性所不断努力追求的幸福为对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大概没有什么东西能像追求幸福那样燃起人们的热情。千百年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幸福的憧憬和追求。正因为如此,人类才显得壮美与伟大,人类也才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保持并弘扬作为万物之灵的崇高和荣光。

  那么,财富和收入是否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感?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政治家梭伦在与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谈话时,就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断:“许多有钱的人并不幸福,而许多只有中等财产的人却是幸福的。”亚里士多德也赞同梭伦的观点,在他看来,幸福这种合乎德性的活动还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不过,尽管幸福也需要外在的东西,我们不应当认为幸福需要很多或大量的东西……只要有中等的财产就可以做合乎德性的事。”亚里士多德如是说。

  从梭伦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出发,在对个人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考察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是一条倒“U”型曲线。在这条曲线上,收入特别低的人和收入特别高的人,幸福感水平都相对较低,而那些拥有中等收入水平的人,幸福感最高。这一假定与我国传统的“中庸”思维也十分耦合,“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维定势很容易令特定人群满足,因而中等收入者更容易获得某种幸福感便在情理之中。

  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近几年来,幸福成了世界的热门话题。中国人现在也面临着如何幸福的大问题。在经济学上,人均年收入3000~5000美元是一个分界点,在到达这个分界点之前,国民幸福感会随着GDP的增长而递增。例如,我国过去30年的经济腾飞,就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幸福体验。但是,随着分界点的到来,幸福感不再跟随GDP的增长而同比例增长,甚至会带来幸福感的下降,转变为抛物线(即倒“U”型的曲线)。

  其实,财富和幸福之间的关系与选择的问题,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国家,以至于全人类都要思考和选择的头号大问题。我们不难看出,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是其幸福生活的基础条件。正如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亚当·斯密所说:“如果一个社会中的大部分成员贫穷而又悲惨,这个社会就谈不上繁荣幸福。没有必要的经济收入和财产,幸福生活就无从谈起。”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要使人民群众过上富足的生活,就要大力发展经济,就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改善民生。这与政府的发展战略直接相关,在中国尤其如此。政府认为,国家发展了老百姓一定幸福;企业认为,有效益了一定幸福;老百姓认为,挣了钱一定幸福。这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改革之初,国民经济面临崩溃,老百姓温饱问题没解决,把发展作为硬道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把占有财富作为唯一的价值目标,这个社会将是什么样呢?会是人与自然矛盾恶化,人与人关系恶化,人与自我关系恶化。

  财富带来的困惑

  近年来,我们注意到一种“困惑”:随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也一定会越来越高,但这个国家的居民并未相应地变得越来越快乐。与此同时,如果我们去做横向比较的话,也并不是说收入水平高的国家的居民就一定更快乐。

  我们对财富与幸福感关系的实证考察显示,财富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同步增长,也不存在居民幸福感水平随着地区富裕程度的提高而提升的趋势。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有钱就幸福这一假定进行反思。事实上,财富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幸福。当一个社会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如果没有社会、文化、精神等领域的相应跟进,民众普遍的幸福感提升也不会预期而至。从社会满足民众需求的角度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5个需求层次理论可以较好地做出解释。但是,仅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则无疑忽略了社会精神供给和个体的自主满足及自我调整对于幸福感获得的作用。

  同时,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在感叹:为什么我不幸福?或者,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为什么我的幸福感越来越低?当初那种一箪食,一瓢饮,身居陋巷,不改其乐的心态是什么时候遗失了?智者曾说: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很多人经常眉头紧锁,如茕茕白兔,东走西顾,早生华发,那么到底谁偷窃了他们的幸福感?有一句话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性命,又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所以,这些人肯定不是很幸福,赚到了钱,但并没有赚到幸福。

  一个国际研究调查组织对25个发达国家的国民进行的一项“你是否每天愉快”的抽样调查表明,60%以上的人已经做不到每天都有愉快的感觉了,其中20%的人明确表示“我每天都不愉快”,还有人强调说:“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愉快,我就是不愉快。”在很多时候,财富越多似乎越容易失去幸福。道理浅显易见。他们在掌握巨大财富的同时,身上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很多时候他们都主动或被动地成为别人的评判对象:成功是必须的,失败是可耻的;奋斗是必须的,退后是无能的……在种种“有色眼镜”的透视下,要有个阳光而幸福的心态,似乎比较困难。

 

 

来源:《科学画报》2012-03-09 

个人简介
陈柳钦,湖南邵东市人,研究员,教授,著名学者,著名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城市经济、能源经济和金融问题专家。曾在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天津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工作,被聘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历任人民日报社《中国…
每日关注 更多
陈柳钦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