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及案例

黄永刚 原创 | 2021-11-04 11:44 | 收藏 | 投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上,中央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后,中央一号文件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都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2015年底,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对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就是通过对农村三次产业之间的优化重组、整合集成、交叉互渗,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范围不断拓展,产业功能不断增多,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从而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不断生成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空间布局等。当前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在多方发力的作用下,势头正劲,呈现出许多新特征、新态势。其主要有一下三种模式:

 

一、产业链延伸融合模式

 

以农产品终端消费需求为导向,加快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构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无缝对接的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模式和现代化农业产业新体系,促进农业全产业链的复合式、融合型和立体化发展。一是前向延伸融合。以农产品加工、流通和销售为基础,向农产品种植环节延伸,强化农产品原料数量和质量供给及时性、稳定性,培育农产品自有品牌,多表现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超市和大型零售商向前延伸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原料基地。二是后向延伸融合。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向产后加工、流通、餐饮等环节延伸,带动农业后向产业链、价值链升级和农产品梯度增值。多表现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本地化初级与精深加工、流通和餐饮等。该模式对农业经营主体的自身实力要求较高,当农业经营主体的产品相对成熟且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时,其自身往往拥有较为集中的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

 

案例一:苏州震泽镇


 

苏州震泽镇是以丝绸成为文化地标的小镇,他们围绕蚕桑,建立了一条集农业观光、工业旅游、美食体验、生态休闲等元素于一体的绿色经济产业链。起初,政府鼓励丝绸企业延伸产业链,从事源头开发,建设现代农业蚕桑示范基地。蚕农每亩有相应金额的生态补贴,这既让桑农在良好生态中可以获得收益,又将丝绸产业、乡村旅游和自然生态相融合,促进强村富民,实现旅游产业新的提升。此外,他们还建立了太湖雪蚕桑文化园,这也是中国首个以蚕桑文化为主题,集农业示范、蚕桑科研、文化休闲、科普展示、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特色生态园,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震泽丝绸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增强,形成了养蚕、抽丝、生产、经营、服务的产业链,全年蚕丝被年产量达300万条,蚕丝床上用品100多万套。当前,震泽已经集聚了100多家丝绸企业,年产值超12亿元。真丝旗袍、真丝画……一批批工艺新品不断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对象。

 

二、功能拓展融合模式

 

立足农业多种功能的挖掘与拓展,顺应人民群众精神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依托农村绿色生态资源,推进农业与乡村旅游、科普教育、传统文化、康养、素质拓展与休闲运动等产业的深度有机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耕体验、科普教育、康体运动、素质拓展、创意农业等,构建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产业新体系。具体看,以蔬菜瓜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核心,促进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农耕体验、节庆采摘、科普教育深度融合。依托农村温泉、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等,促进农业生产与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颐养居住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吃、住、游、购”一体化的特色村寨民宿旅游休闲业、体验农业、康养农业等。依托农村特色农业资源和产品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农耕文化和农产品加工文化,引入创意元素,发展参与式、体验式、娱乐式、定制式创意农业。该模式适用于农业经营主体所处地区农业资源较为分散,自身受限于技术、资金等方面,位于价值链中低端,没有足够的实力通过自我延伸来打通农业全产业链,因此更倾向于与其他产业主体通过合作或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拓展农业新功能。

 

案例二:大连鑫玉龙平岛有机海参基地与平岛辽参小镇


 

大连鑫玉龙平岛有机海参基地是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农业功能拓展融合模式发展的案例之一,被原农业部批准创建为“全国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为全国首家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内建有国内一流的4万水体海参育苗基地,10000余亩纯天然海域参苗放养面积,现已形成年产100多万斤鲜活海参的稳定养殖生产能力。

 

平岛辽参小镇是目前国内首个以海参为主题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平岛辽参小镇生态旅游景区以海参为主题,包括15公里海上长城,12个辽参守护区、世界最大的单体生态育苗场、标准化有机海参加工厂、海洋生物研究院、辽参科技产业园区、辽参健康体验馆、药膳海参馆、海参酒坊、现代海参博物馆等主题旅游资源。平岛辽参小镇生态旅游景区由大连鑫玉龙海洋生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平岛绿健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超过6亿元。鑫玉龙海洋生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普兰店区第一个农业产业化上市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总资产10亿元,年产鲜活海刺参100万斤,年产值突破2亿元的综合苗种繁育、海上设施养护、产品精深加工及科研开发与产品营销一体化海参全产业链企业。

 

三、科技要素渗透融合模式

 

 

立足科技进步和模式创新,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感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等设备和软件渗透融合于农业生产、加工、营销和服务等领域和环节,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以及农商直供、产地直销、食物短链、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经营模式。例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天猫、京东、我买网、淘宝等电商平台,开设农产品及加工制品特色馆,开拓电商销售渠道。鼓励、支持将农村地区的供销社基层网点、村邮站、农家小商店等改造为农村电商服务点,发展特色电商村。在养殖业、设施农业等领域,鼓励、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对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等全过程实施智能感知、预警、分析、决策和控制。该模式需要农业经营主体往往位于农业优势主产区,具有较为先进的开放思想,将自身农产品及加工制品作为产业融合的物质基础,增强农产品品牌意识,强化品牌延伸。

 

案例三:西丰县鹿养殖业基地

 

 

“中国鹿乡”西丰。西丰县立足当地特色农业资源优势,通过持续优化农业内部种养殖结构,发展“互联网+”农业、生物医药等,构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营体系。西丰县新型经营主体依托鹿养殖第一产业的优势,运用生物技术、深加工技术等推动鹿养殖业向生物医药、保健品、绿色食品等鹿产品加工产业延伸,运用旅游资源开发休闲农业、农耕文化等特色体验项目,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园。2017年,西丰县生命健康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亿元、税收1786万元,已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互联网为鹿产品销售开辟了广阔的渠道,众多鹿产品相关经营主体纷纷推广应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发挥当地邮政公司“邮农丰”营业网点、便民服务站多而密的传统农村组织资源优势,完善销售网络,发展订单农业,推进鹿产品进出口加工贸易,形成了从鹿养殖到鹿产品精深加工再到鹿产品贸易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目前,西丰县建成36个鹿产品营销专业网站、20多家参茸保健品网上商城,网上销售已覆盖45%以上的鹿茸、鹿副产品及其精深加工产品。

个人简介
擅长领域: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区域经济规划;总部经济战略规划设计;产业投资机会及价值评估、投研;项目可行性研究;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主要从事总部经济研究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城乡战略等重大项目概念规划、投资可研…
每日关注 更多
黄永刚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