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偏消极的风向的决策考量

刘万军 原创 | 2021-12-11 17:26 | 收藏 | 投票

     昨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告在晚间发出,其中我对财政政策的表述比较关注。公告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且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事实上始于去年的新冠疫情,至今财政政策在抗击疫情上的投入较大,而同时由于疫情的阴霾导致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增长,社会投资等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而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财税收入也随之下降,这是财政政策偏消极的外部原因;其实从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升效能,注重精准,可持续的表述,就可见今年乃至未来财政政策将逐步收敛。我的理解就是之前无论是四万亿救市,还是每年底节点财政突击发钱,一方面使得财政花钱的效率大打折扣,为此出现了巨大的套利空间,另外一方面财政的大手笔花钱也使得财政收支恶化,加剧财政风险,而据我的观察就是近几年货币政策工具调整的比较频繁,两者对比不难看出,财政政策偏体制性的工具,涉众面不足,实施效率差强人意,而货币政策更具有市场化工具的味道,涉众面广,且在严格契约背景下,使得中央投放的资金能够被更有效率的使用,更大程度的得到偿还或回报,而财政每花一笔钱意味着财税收入存量的减少或者财政对市场的负债,未来财政应该在体制内人员工资性增长发力,通过财政政策的纠偏实现体制内人员收入的增长,通过货币政策来激活市场中创业,创新的力量,来达到提高市场人的收入即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联动,双管齐下激活市场与体制内从业者向上的力量

    由此可以看出,在经济体量庞大,人口众多的大国,大市场里,更市场化的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有更多的优点,特别是我认为中央以及中央不希望地方背负更多的债务,而是通过货币政策的宽松来凝聚更多市场的力量,共担经济发展的重任,更重要的是共担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使风险得以分散释放,使发展的力量竞相迸发!

个人简介
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有拼命硬干的,有为民请命的,有舍身求法的……而往往不为各种利诱所动,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采民意,抒民情,代民声;声音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学术交流:happyprince-2004@sohu.com
每日关注 更多
刘万军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