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是否游历永川仙龙镇?

蔡律 原创 | 2021-12-14 14:55 | 收藏 | 投票

  仙龙蚕桑酝刘禹锡《陋室铭》?

  冬天仙龙镇桑园嫩绿的桑叶  蔡律摄

  重庆永川仙龙镇,民国元年(1912年)名为仙龙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成立仙龙乡。一个地名有仙、有龙,加上地处浅丘,有山、有水,地处永川区南部黄瓜山麓,场北有山形似龙而得名。时值冬季,气温较低,我来到永川仙龙镇考察,这里沃野十里,千亩桑田葱翠鲜绿,现代蚕业基地生机勃勃,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代诗豪刘禹锡写的流传千古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仙龙镇山川形胜、农桑底蕴有《陋室铭》中描绘的意境,难道说永川仙龙镇暗合刘禹锡《陋室铭》?

  仙龙镇冬日翠绿的桑园  蔡律摄

  永川仙龙镇太平村水塘上有白鹭栖息  蔡律摄

  重庆永川位于长江上游北岸、重庆西部,因“城区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永川区,夏商属梁州,周属巴国,秦属巴郡。唐朝,大历十一年(776年)置县。而地处永川西南部的仙龙镇,是永川和泸州的交汇之地,仙龙镇党委书记赵维领告诉笔者:刘禹锡的《陋室铭》是在重庆永川体察、感悟生活素材,酝酿写就的,在安徽和州发表的。长庆元年(821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刺史,曾游历楚、湘、巴、蜀许多地方,文献多有记载,长庆四年(824年)夏,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巴山楚水指四川、重庆、湖南、湖北一带,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被贬路上的刘禹锡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赵维领的话有道理。

  诗人、夔州刺史刘禹锡  蔡律摄于重庆名人馆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因母丧离开连州,居洛阳,丁忧期满后再授夔州。来源:网络

  刘禹锡游历重庆、四川、湖北、湖南那些地方,详情我们无从可考,从史书及流传下来的刘禹锡的诗作,我们可作推测,因为文化艺术最本质的还是来源于生活实践。如《送义舟师却还黔南》可明确诗人与黔江有渊源:“黔江秋水浸云霓,独泛慈航路不迷。猿狖窥斋林叶动,蛟龙闻咒浪花低。如莲半偈心常悟,问菊新诗手自携。常说摩围似灵鹫,却将山屐上丹梯。”

  奉节刘禹锡塑像和他的著名诗文  来源:网络

  刘禹锡被贬夔州刺史期间,一共作了《竹枝词》十一首。《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就是一首惊艳千年的代表作。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如果没有旷达的心胸格局和人生历练,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的。竹枝词诗歌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些情感细腻,意境深邃的名句至今为人们耳熟能详。

  刘禹锡途径湖北黄石西塞山,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篇《西塞山怀古》图片来自网络

  刘禹锡的夔州刺史任期满后调任和州刺史,夔州在今天重庆的三峡库区奉节,和州则在今天安徽巢湖市下属的和县,从夔州到和州,最便利的交通工具是坐船。刘禹锡坐船顺江而下,上任的途中,途径湖北黄石西塞山,又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篇《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安徽巢湖和县刘禹锡雕像  来源网络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陋室铭》来源网络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绵阳杨雄雕像  老驴友摄

  刘禹锡到了和州,依然继续着他亲民、爱民的作风,与此同时,又留下了流传后世的经典——《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冬天仙龙镇桑园嫩绿的桑叶  蔡律摄

  刘禹锡《浪淘沙》诗云:“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盛赞蜀锦之精美。刘禹锡《竹枝》“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刘禹锡曾在《成都府新修福成(感)寺记》中写道,“绣于碧霄,望之如昆阆间物”。这些足以说明诗人游历过成都,《陋室铭》中的“西蜀子云亭”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西山(凤凰山)风景名胜区内。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字子云,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汉成帝时曾任给事黄门郎。王莽当政时,校书天禄阁,官为大夫。扬雄本成都人,但在成都并没有留下多少遗迹,却在绵阳西山留下一个子云亭,常为后世文人所吟及。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

  冬天仙龙镇嫩绿的桑叶  蔡律摄

  刘禹锡是否游历永川仙龙镇现在无从考证,但今天仙龙镇的现代蚕桑基地却值得称道!仙龙镇太平村、石姜村桑园桑树树冠宽阔,树叶茂密,桑属落叶乔木或灌木,乔木或为灌木,高3-10米或更高,树皮厚,灰色,具不规则浅纵裂;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是种植时间,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桑树浑身是宝,叶为桑蚕饲料。木材可制器具,枝条可编箩筐,桑皮可作造纸原料,桑椹可供食用、酿酒,叶、果和根皮可入药。桑叶可疏散风热;清肺;明目。主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风热及肝阳上扰;目赤肿痛。

  冬天仙龙镇桑园嫩绿的桑叶  蔡律摄

  “野岸多柔桑,春风长新绿。叶叶是罗纨,不同凡草木”这是宋代释文珦的《柔桑》对桑叶的描绘,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经霜树叶,桑树桑叶产量较高,桑叶是蚕的主要“粮食”,是发展蚕桑丝绸事业的基础,而经营好桑园又是桑叶丰产的根本。它的叶片是宽卵形,叶片基部心脏形,嫩叶较薄,黄绿色。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药效极为广泛。桑树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耐寒,可耐-40℃的低温,耐旱,耐水湿,也可在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喜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寿命长,一般可达数百年,个别可达数千年。古代人民有在房前屋后栽种桑树和梓树的传统,因此常把“桑梓”代表故土、家乡。

  桑园桑树茂密的树叶  蔡律摄

  桑叶属于桑科植物的干燥叶,大江南北都有栽培桑树,这些桑树每年可以生产出丰富的桑叶。桑叶叶片呈现出款款的卵状,叶子的的根基部分是心脏形状,边缘呈现出锯齿状,叶子的脉络密集,生长有白色的绒毛。较为鲜嫩的桑叶是黄绿色的,宽阔的叶片和嫩绿的外表,边上带有锯齿,桑树根系发达,耐旱耐瘠,木质坚韧,木材优良,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桑叶是一种食药同源的植物,我们可以利用它的多种价值,平时喝水的时候可以往里面加上些桑叶,还可以试着尝尝桑芽菜的味道。

  桑园桑树茂密的树叶  蔡律摄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是刘禹锡在《酬乐天咏老见示》的名句,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把酒话桑麻。” 还有“州中未种千头桔,宅畔先载百本桑”、“郁郁林间桑椹紫,茫茫水面稻苗青”等经典的诗句。桑文化与中国古代的耕织文化交织不可分割,据史书记载,大约5000年以前就有古人种植桑树,考古研究中也有发现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发现有“桑”字。栽种桑树、饲养蚕是传统农业的根基,《孟子》中记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诗经》中《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形容采桑女容颜美丽,桑叶与历史文化一起,沉淀出了极高的美学价值。蚕丝越丰富国家经济越富裕,桑叶作为蚕的重要饲料也就变得地位不凡。

  浅丘梯田播种的桑苗  蔡律摄

  “没有工业企业的污染,有云,有雾,有阳光,有水,有土的纯天然的地方,有灵气的地方,有历史厚重感的地方,是发展桑蚕业的好地方!”仙龙镇成渝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带永(川)泸(州)示范走廊核心地带,镇党委书记赵维领说,永川区仙龙镇有养蚕缫丝的耕织文化,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今年来,仙龙镇借助区位优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与西南大学生物学研究中心夏庆友等专家教授合作,在太平桥村着力培育集研发、生产、教育、科普、观光旅游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智慧蚕桑产业园,农教融合引领现代蚕桑业产业升级,桑叶文化随着种植纺织技术的发展呈现多姿多彩,桑蚕产业得到了重庆市、永川区的高度重视,同时发展迅速,古往今来,中国的丝绸闻名四海,各国通过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以及联通朝鲜和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交织在一起,连同桑叶文化一起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桑叶文化也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外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冬天里的暖阳照射下的葱绿桑田 蔡律摄

  姑且不论刘禹锡是否在仙龙镇游历生活过,在西南把农桑文化用生物科技在我们这个时代发扬光大,如果刘禹锡在天有灵,兴许会作一篇新时代的《陋室铭》以表明高洁的意境。西南大学现代蚕业基地落户重庆永川区仙龙镇,蚕桑种植基地呈现生机勃勃的雏形。该基地包括新型桑园、现代家蚕养殖工厂、蚕基药业实验基地、科普示范基地,以及学术研究(专家大院)和交流设施(国际蚕桑研讨中心)等,以重庆永川区仙龙镇蚕桑种植基地为核心,打造科普基地,建成集教育、科普、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园。生态园既包括了农业生产、项目研发、科学实践的观光项目,同时设立了为科普教育服务的专家大院,西南大学的蚕学专家将在此开设系列课程,进行科普培训,建立亚太蚕丝产业培训中心,承接“一带一路”国家新蚕丝产业技术培训工作。下一步将拓展2万亩蚕桑基地,蚕桑饲料加工基地1个和科普实训教育基地1个。

  参考文献:

  1、刘禹锡,一个亲民爱民的夔州刺史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2、黔江秋水浸云霓独泛慈航路不迷  来源:微黔江

  3、刘禹锡最经典的7首诗,每一首都是千古名作,读懂受益一生

  4、刘禹锡:一生傲骨,满腔豁达,平生未改真性情

  蔡律  2021年12月14日

个人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员;2004年任忠县人民政府顾问,2007年获“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问计求策”一等奖,荣获2007度、2008年度重庆十佳网络知识分子。荣获2011年“新阶层·重庆第二届…
每日关注 更多
蔡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