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永川仙龙镇现代蚕桑产业园

蔡律 原创 | 2021-12-05 23:38 | 收藏 | 投票

 

  考察永川仙龙镇现代蚕桑产业园

  有仙、有龙、有翠竹,有农桑,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地处永川区南部黄瓜山麓,场北有山形似龙而得名。这地名、地势、桑田,沃野十里,瓜果飘香,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代诗豪刘禹锡写的流传千古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陋室暗寓艰苦的环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穷且愈坚,不坠青云之志”,只要内心世界丰盈,居住简陋算什么?生活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苍白,文化名人靠的是自己丰富的内涵赢得人们的尊敬。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长庆元年(821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刺史,担任夔州刺史期间,刘禹锡坚持进步的革新措施,本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秉性,刘禹锡在夔州生活了近三年的这段时间,客观上给了他接近人民的机会,为当地老百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正是在这三年的夔州生活使他的文学创作充分吸收民歌的营养,反应百姓的生活,直接影响到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也使得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刘禹锡被贬夔州刺史期间,一共作了《竹枝词》十一首。《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就是一首惊艳千年的代表作。

  刘禹锡任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刺史期间,游历巴渝那些地方,我们无从可考,刘禹锡《送义舟师却还黔南》中明确诗人与黔江有何渊源:“黔江秋水浸云霓,独泛慈航路不迷。猿狖窥斋林叶动,蛟龙闻咒浪花低。如莲半偈心常悟,问菊新诗手自携。常说摩围似灵鹫,却将山屐上丹梯。”

  刘禹锡的夔州刺史任期满后调任和州刺史,夔州在今天重庆的三峡库区,和州则在今天安徽巢湖市下属的和县,从夔州到和州,最便利的交通工具是坐船。刘禹锡坐船顺江而下,上任的途中,他又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篇《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到了和州,依然继续着他亲民、爱民的作风,与此同时,又留下了流传后世的经典——《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到了和州,依然继续着他亲民、爱民的作风,与此同时,又留下了流传后世的经典——《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在藩镇和宦官势力的打击下不屈不挠,遏制地方豪强,改变山区刀耕火种方式,推广机汲,多次上书朝廷论政务清白、论利害、论教育,主张用祭孔的经费来修学校培养人才等,尤其是他创作竹枝词诗歌,为中国古代诗歌增加一个新的诗歌体,

  仙龙镇党委书记告诉笔者:刘禹锡的《陋室铭》是在重庆永川体察、感悟生活素材,酝酿写就的,在安徽和州发表的。长庆元年(821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刺史,曾游历巴渝许多地方。长庆四年(824年)夏,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陋室铭》托物言志。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及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单纯、简练、清新,充满哲理和情韵,为世人推崇。在哪儿酝酿、写就、发表不重要,但《陋室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境界是超越时空的。

  永川位于长江上游北岸、重庆西部,因“城区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永川区,夏商属梁州,周属巴国,秦属巴郡。唐朝,大历十一年(776年)置县。东距重庆主城55公里,中心城区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80万人,城镇化率72.8%。是国家高新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支持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西部职教基地和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永川有云雾山、巴岳山、英山、箕山、黄瓜山等5条条状低山山脉。永川区有森林面积95.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7.9%。森林植被种类共有101科,268种。

  永川仙龙镇太平村、石姜村桑园桑树树冠宽阔,树叶茂密,桑属 落叶乔木或灌木,乔木或为灌木,高3-10米或更高,树皮厚,灰色,具不规则浅纵裂;每年 12月至次年3月是种植时间,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桑树浑身是宝,叶为桑蚕饲料。木材可制器具,枝条可编箩筐,桑皮可作造纸原料,桑椹可供食用、酿酒,叶、果和根皮可入药。桑叶可疏散风热;清肺;明目。主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风热及肝阳上扰;目赤肿痛。

  “野岸多柔桑,春风长新绿。叶叶是罗纨,不同凡草木”这是宋代释文珦的《柔桑》对桑叶的描绘,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经霜树叶,桑树桑叶产量较高,桑叶是蚕的主要“粮食”,是发展蚕桑丝绸事业的基础,而经营好桑园又是桑叶丰产的根本。它的叶片是宽卵形,叶片基部心脏形,嫩叶较薄,黄绿色。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药效极为广泛。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且有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作用。桑椹果实幼时青绿,成熟后呈黑紫色、紫红色,味酸甜可口。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耐寒,可耐-40℃的低温,耐旱,耐水湿,也可在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喜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寿命长,一般可达数百年,个别可达数千年。古代人民有在房前屋后栽种桑树和梓树的传统,因此常把“桑梓”代表故土、家乡。

  桑叶属于桑科植物的干燥叶,大江南北都有栽培桑树,这些桑树每年可以生产出丰富的桑叶。桑叶叶片呈现出款款的卵状,叶子的的根基部分是心脏形状,边缘呈现出锯齿状,叶子的脉络密集,生长有白色的绒毛。较为鲜嫩的桑叶是黄绿色的,宽阔的叶片和嫩绿的外表,边上带有锯齿,桑树根系发达,耐旱耐瘠,木质坚韧,木材优良,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桑叶是一种食药同源的植物,我们可以利用它的多种价值,平时喝水的时候可以往里面加上些桑叶,还可以试着尝尝桑芽菜的味道。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酬乐天咏老见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把酒话桑麻。” 还有“州中未种千头桔,宅畔先载百本桑”、“郁郁林间桑椹紫,茫茫水面稻苗青”等经典的诗句。桑文化与中国古代的耕织文化交织不可分割,据史书记载,大约5000年以前就有古人种植桑树,考古研究中也有发现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发现有“桑”字。栽种桑树、饲养蚕是传统农业的根基,《孟子》中记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诗经》中《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形容采桑女容颜美丽,桑叶与历史文化一起,沉淀出了极高的美学价值。蚕丝越丰富国家经济越富裕,桑叶作为蚕的重要饲料也就变得地位不凡。

  “没有工业企业的污染,有云,有雾,有阳光,有水,有土的纯天然的地方,有灵气的地方,有历史厚重感的地方,是发展桑蚕业的好地方!” 地处永川西南部的仙龙镇,是永川和泸州的交汇之地,是成渝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带永(川)泸(州)示范走廊核心地带,镇党委书记赵维领说,永川区仙龙镇有养蚕缫丝的耕织文化,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今年来,仙龙镇借助区位优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与西南大学生物学研究中心夏庆友等专家教授合作,在太平桥村着力培育集研发、生产、教育、科普、观光旅游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智慧蚕桑产业园,农教融合引领现代蚕桑业产业升级,桑叶文化随着种植纺织技术的发展呈现多姿多彩,桑蚕产业得到了重庆市、永川区的高度重视,同时发展迅速,古往今来,中国的丝绸闻名四海,各国通过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以及联通朝鲜和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交织在一起,连同桑叶文化一起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桑叶文化也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外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西南大学现代蚕业基地落户重庆永川区仙龙镇,蚕桑种植基地呈现生机勃勃的雏形。该基地包括新型桑园、现代家蚕养殖工厂、蚕基药业实验基地、科普示范基地,以及学术研究(专家大院)和交流设施(国际蚕桑研讨中心)等,以重庆永川区仙龙镇蚕桑种植基地为核心,打造科普基地,建成集教育、科普、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园。生态园既包括了农业生产、项目研发、科学实践的观光项目,同时设立了为科普教育服务的专家大院,西南大学的蚕学专家将在此开设系列课程,进行科普培训,建立亚太蚕丝产业培训中心,承接“一带一路”国家新蚕丝产业技术培训工作。该项目还开发世界上首个天然蚕丝丝胶粉生产工艺,在重庆永川高新区软件园建立世界上首个天然蚕丝丝胶粉的生产线,生产产品为国内外一线美容化妆品牌提供原材料。项目涉及农业、工业、美妆、医药等,建成投产后年产值2亿元左右,实现新增就业200人,力争2年内建成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目前,栽种蚕桑苗700亩,完成项目总体规划编制,已启动工厂建设,下一步将拓展2万亩蚕桑基地,蚕桑饲料加工基地1个和科普实训教育基地1个。

  一代诗豪刘禹锡写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句诗篇,如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如果没有一定的心胸和阔达的视野,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的。竹枝词诗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名闻天下,流传至今,字字珠玑、错落有致、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充满了哲理和情韵,堪称脍炙人口,《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陋室暗寓艰苦的环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穷且愈坚,不坠青云之志”,只要内心世界丰盈,居住简陋算什么?生活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苍白,文化名人靠的是自己丰富的内涵赢得人们的尊敬。

  长庆元年(821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刺史。长庆四年(824年)夏,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唐代诗人当中,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是诗佛,刘禹锡则是诗豪。李白的诗歌中仙气飘荡,杜甫的诗歌有着圣人心肠,王维的诗歌中处处禅理,刘禹锡的诗歌则是充满豪情,带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为国为民,心中有一腔抱负,为官多年,却淡泊名利。“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更体现了他对高尚道德品质的追求,是为后世的典范。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 24—826年)。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中唐文学家。《陋室铭》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它单纯、简练、清新像一首精粹的诗,充满了哲理和情韵。

  参考文献:

  1、刘禹锡,一个亲民爱民的夔州刺史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2、黔江秋水浸云霓独泛慈航路不迷  来源:微黔江

  蔡律  2021年12月5日

个人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员;2004年任忠县人民政府顾问,2007年获“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问计求策”一等奖,荣获2007度、2008年度重庆十佳网络知识分子。荣获2011年“新阶层·重庆第二届…
每日关注 更多
蔡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