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时期,毛泽东曾指出:“政治方向就是指示全国人民要走的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政治方向,体现了党当时在理论和道路上的自信,也体现着党对民心、民意和民望准确把握的自信。党和红军能够在延安立足,把中国革命引向成功,是正确运用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解决了“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这三个基本问题,仔细分析这三大法宝,三者共同的逻辑起点,是良好的群众基础,也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延安时期,我党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积极调查研究,切实关心群众疾苦,真诚倾听群众意见,不断把分散的、不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指导全局工作的方针政策。党在延安时期的政策,有十个方面,概况起来又可分为“群众政策”、“党风建设政策”、“经济政策”三方面,都是围绕着如何惠民利民,如何保持和谐党群关系而制定的,这些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可以这么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正确的政策、模范的行动、优良的作风、铁的纪律,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把党的利益与民族、人民利益有机结合,赢得了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结成了不可战胜的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讲,延安革命斗争的胜利,是群众路线的重大胜利。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才使我党的事业真正无往不胜,才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
共产党人坚信“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的信念。纵观党的发展壮大史,其实就是紧紧依靠并带领人民群众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奋斗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是党的政治立场和行为准则,也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有力结合,把党的领导与依靠群众力量有机结合,始终“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切实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解决民生,不断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效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与艺术,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接受、信仰和支持,使党获得了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群众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力量都打不破的,正是因为长期坚持群众路线,才使得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才使得党不断凝聚民心、壮大队伍。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丝毫不能变、不能丢。特别是在思想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元的当下,更应毫不放松地抓好革命传统教育,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实现党的优良作风大众化,用优良的作风吸引群众、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增进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要站立起来,有所作为,必须有股志气,有点精神。这股志气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正气,这种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精神。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一种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创造精神,是克勤克俭的高尚品德,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源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只有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百折不饶、锲而不舍,脚踏实地、团结奋进,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克时艰,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我们党面对的困难更加严峻,支撑发展的要素在深刻变化,改革的任务任重道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必须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和挑战,坚持从实际出发,始终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共命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现阶段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切实做到有正确的立场、有民主的精神、有调查研究的作风、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境界、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开拓进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尊重实践,形成说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的优良作风,这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表现,这也是紧密联系群众、不脱离群众的表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党员干部只有坚持了群众路线,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抵制一切浮夸风及“形象工程”,以身作则、拿出榜样,坚持务实创新、勇于担当,发扬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做实干家,扎扎实实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任何时候,都要坚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任何时候都要明白“搭一次花架子,就把群众心伤一回;走一次过场,就与群众的距离远一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培养多年的党员干部,深切的感受到,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自觉把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体察民情,体恤民心;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把群众作为执政的强大基石,力量来源,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必须牢牢抓住服务群众这个根本,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体要求,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必须坚持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敬畏群众、时时自省、清正廉洁,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牢记过去、把握现在、开创未来,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