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蔡律 原创 | 2021-03-05 00:10 | 收藏 | 投票

  《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解读 

  重庆市推进乡村振兴牢牢把握一条主线,坚持“七项原则”,实施“七大行动”,推动“五个振兴”,打好“四场硬仗”,依靠“五个力量”

  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和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七个之路”“五个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的重大任务,将实现乡村振兴作为重庆发展的最高境界,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精心谋划,聚力推动。

  全市推进乡村振兴牢牢把握“一条主线”,坚持“七项原则”,实施“七大行动”,推动“五个振兴”,打好“四场硬仗”,依靠“五个力量”。把握“一条主线”,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贯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过程的主线;坚持“七项原则”,就是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实施“七大行动”,就是实施城乡融合发展行动、共同富裕行动、质量兴农行动、乡村绿色发展行动、乡村文化兴盛行动、乡村善治行动、以深化脱贫攻坚为重点的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行动;推动“五个振兴”,就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打好“四场硬仗”,就是打好脱贫攻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硬仗;依靠“五个力量”,就是依靠改革、科技、组织、市场和群众的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力争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目前,全市乡村振兴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研究制定《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和《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及中央一号文件印发后,市委、市政府对标对表中央精神,着眼长远、突出三年,及时制定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质量兴农、乡村绿色发展、乡村文化兴盛、乡村善治、以深化脱贫攻坚为重点的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七项行动”,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后,我市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正在修改完善《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二、召开高规格会议动员部署。2018年春节前夕,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动员会议,采取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到乡镇一级,陈敏尔书记亲自出席并作动员部署,唐良智市长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此次会议对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激发了热情。

  三、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年初,陈敏尔书记亲自部署实施“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并率队深入长寿蹲点调研乡村振兴,历时近3个月,形成了“1+5”、10万字的调研报告,逐一剖析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聚焦乡村发展难题精准落实“五个振兴”的意见》。其他有关市领导、有关单位围绕乡村振兴开展专题调研,形成60余篇调研报告,为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贡献了智慧和方案。

  四、清单式推动重点项目精准落地。建立251项重点任务、71个重点项目、159项政策措施工作台账。近三年重点项目规划投资2351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489亿元。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今年以来,“四好农村路”开工1.35万公里、完工0.68万公里,启动农村居民饮水项目7076处,完工4731处,巩固提升了147.7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新增及改善灌面42万亩,开展全市18个贫困乡镇农网基础设施专项升级改造工程,光纤和4G网络加快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市推进示范,建设重庆市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实施“互联网小镇”示范建设。引导城市工商资本“上山下乡”,策划乡村振兴重点项目500余个。

  五、分层分类开展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选择6个区县开展综合性试验示范;紧扣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选择5个区县开展单项试验示范;指导各区县分别选择不同类型的2—3个乡镇及3—5个村开展示范建设。2018年至2020年,市财政每年安排综合试验示范区县各3000万元、单项试验示范区县各1000万元专项资金,实行先建后补,建立项目审核和年度绩效评价验收机制。强化用地保障,对彭水、酉阳等14个国家级贫困区县各安排600亩精准扶贫脱贫专项计划指标,对每个综合试验示范区县每年专项安排500亩计划指标,单项试验示范区县每年专项安排200亩计划指标。加快推动农村建设用地点状布局、点状征地,切实保障农村村民住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和乡镇企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用地以及其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截至2018年6月,全市共审批点状用地132宗、338.087公顷(5000余亩)。建立市级农口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农委班子成员分别联系试验示范区县工作机制。

  六、统筹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扶贫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在制定出台《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关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乡村振兴相关支持政策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深化实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精准扶贫政策。截至6月底,拟于2017年脱贫摘帽的云阳、开州、巫山通过国家检查验收;2018年安排下达市级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7.9亿元,贫困区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88亿元用于脱贫攻坚;18个深度贫困乡镇启动项目1300余个、完成投资32.2亿元;累计实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23.92万人;1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市贫困人口总量降到22.5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到1.1%。

  七、切实打好农村人居环境这场“硬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仗”。召开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场推进会暨乡村振兴村规划座谈会专题部署,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五件大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当前,以沿高铁两边、沿江两岸、沿高速公路两旁、沿城郊环线、沿旅游景区周边“五沿”区域为牵引,由点及面推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大美乡村。在此过程中,把规划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道工序”。按照因地制宜、推行多规合一、注重乡村文化、“三生”融合、建设和保护并重的要求,推动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三师”下乡,逐步推进村规划全覆盖。

  八、举办乡村振兴巡回报告会。市委宣传部会同市农委、市委组织部、市教委遴选6名扎根乡村干事创业的青年先进典型,组建“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报告团,历时3个月,在全市开展35场巡回报告会,4.6万人现场聆听,520多万人次通过网络在线观看,9.32万条网上留言跟帖,以“重庆乡村振兴报告会”为关键词的百度热搜结果约1740万条次,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

  九、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有关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市级4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已召开3次领导小组会议。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农委联合开展分层分类专题培训,市级已举办4期培训班,各区县培训陆续开展。建立考核督导机制,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农委研究制定考核办法,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区县和市级有关部门实绩考核。建立现场会议推进机制,采取竞争方式,每年优选1个区县召开全市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

  关键词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产业振兴要在改革创新上精准发力,加强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今年,我市要加快培育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达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完成500万亩玉米生产功能区、250万亩油菜生产保护区(与水稻功能区重叠)划定,调减低效粮食作物100万亩,新发展农林经济作物140万亩以上。

  为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我市还将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培育壮大年产值超过亿元的加工龙头企业,开发推出36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首批创建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00个左右,新创建国家级示范村镇5个左右,打造千个农民合作社市级以上示范社等。

  在构建完善山地特色高效产业技术体系方面,要巩固发展柑橘、榨菜、草食牲畜、生态渔业等9个产业技术体系,选育柑橘、青菜头、山羊等10个新品种(新品系),推出绿色生态种养、农产品加工等40项新技术,设计改造茶叶、调味品、中药材等12条加工生产线,开发榨菜、茶叶、调味品等20个新产品。

  在推进农业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方面,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要达到91%,化肥农药使用量下降0.5%以上,利用率提高到39%,绿色防控覆盖率提高到30%;新制订农业地方标准50项以上;“三品一标”产品产量增加100万吨以上;评选认定重庆名牌农产品100个以上,新增“巴味渝珍”授权农产品100个以上。

  此外,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扩大农产品出口,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整村整乡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持续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着力发展智慧农业数字乡村,高质量完成“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任务。

  关键词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人才振兴要在营造“近悦远来”环境上精准发力,打好“乡情牌”“乡愁牌”“事业牌”,用足用好在乡人才、返乡人才、下乡人才。

  今年,我市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优化提升农业专家队伍、培育壮大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加快发展返乡创业青年队伍、用好用活下乡人才队伍。其中,要按照每名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2个学时的要求,提高他们带头创业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的本领。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帮助党员创办领办致富项目、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商等,力争每个有劳动力的党员都有致富项目,每个村都培养一批党员致富能手等。

  在激发农民创造力、提升农业农村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出台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意见,创建新型职业农民(现代青年农场主)创业孵化基地40个,跟踪培育青年农场主600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万人,累计达到18万人。

  着力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从市级部门选派熟悉“三农”工作的优秀干部到区县任职,从区县机关选派熟悉“三农”工作的优秀干部到乡镇任职。选拔一批具有有效处理农村复杂问题能力、熟悉党务工作和“三农”工作的党员干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驻乡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中选拔一批乡镇领导干部。

  关键词文化振兴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文化振兴要在“铸魂强根”上精准发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今年,我市要大力开展法治德治教育和时事宣传活动,切实做好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其中,全市55%以上的村设立法治宣传专栏,实施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村(社区)建设;推出一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表彰市级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庆七十华诞看百村变化”文明村镇主题宣传等活动。

  持续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加强优秀乡土文化挖掘传承创新。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广泛开展“十抵制十提倡”乡村移风易俗宣传,持续开展清洁户、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开展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新增市级非遗项目不少于150项。

  优化升级乡村文化供给,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建设,夯实乡村文化人才队伍。

  关键词生态振兴

  生态振兴,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要在统筹“三生”空间上精准发力,保护好美丽山水田园,让自然与人文、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一方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专项行动。今年,全市要改建农村卫生厕所37.5万户、农村公厕1000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8%;启动10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区)建设,建成600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整治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60个;建设完善乡镇污水管网1790公里,完成400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100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改造。

  另一方面,要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实施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年,我市要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万户、旧房整治提升15万户、培训3000名农村建筑工匠,建设1-3米宽入户道路4000公里,完成村庄公共场所绿化面积350公顷;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完成40万头生猪当量污染治理任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3%;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4%,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72%以上。

  关键词组织振兴

  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振兴要在“重心下沉”上精准发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干部队伍、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

  首先要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今年,我市将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空壳村、贫困村、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全面选派第一书记,加强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

  其次要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加快培育各类自治组织,引导农民说事、议事、主事;支持和指导村民通过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加强自我管理;探索搭建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民主协商平台,规范民主议事程序;实施20个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建设80个村示范社会工作室(站)。

  三是做实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编写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指导手册,开展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落实中央扶持专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四是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农民合作社为重点,围绕农业托管服务,积极培育耕种收等多环节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继续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和服务环节。对现有农业生产服务组织进行升级改造,培育一条龙综合服务组织。

个人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员;2004年任忠县人民政府顾问,2007年获“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问计求策”一等奖,荣获2007度、2008年度重庆十佳网络知识分子。荣获2011年“新阶层·重庆第二届…
每日关注 更多
蔡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