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中国银行业》杂志社联合主办,由深圳市银行业协会、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金融壹账通联合协办的第六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在线上隆重开幕。
论坛上,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创始主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傅晓岚教授发表了题为《技术革命浪潮下金融企业的创新战略》的主题演讲。
她表示,以数字技术革命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多重机遇和挑战,这一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呈现出数字化、平台化、生态化、可贸易性特点,金融服务业的产品、过程、商业模式、服务贸易模式都有全面创新。
技术浪潮下,新冠疫情进一步加深了技术革命和贸易摩擦推动的数字化趋势。
谈及金融企业的创新战略,傅晓岚认为,金融企业的创新要坚持自主创新,积极开放合作,主动拓展金融业边界,引领经济发展。
特别是银行机构,需要主动、积极地和科技产业、用户进行探索合作开发,跨度越大、领域越多,创新的新颖性和可能性就越高,领域的多元性和创新的新颖性之间是一个倒U型的关系。
在宏观层面,傅晓岚提到,行业创新发展,离不开一个开放的创新体系,包容多主体共同驱动。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经验中,在与外界相互交流学习的同时,积极推动自身技术进步,从而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创新之路。
那么,从银行业角度,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傅晓岚提出了一个“能力-制度-激励三维创新驱动”的措施组合。
具体来看,增加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吸引创新人才,配套合适、有效、科学的激励机制,同时注意制度之间的相互协同,避免操之过急与相互矛盾。
展望未来,傅晓岚总结,数字技术革命为金融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它赋予金融业更重要的角色,产生了更广泛的国际影响。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及算法应用带来的诸如人机协同、ESG、全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也值得关注。
“在数字化的时代,充分利用金融工具、数字技术加强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使得未来银行业、金融业能够可持续、健康、长远地发展。” 傅晓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