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点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陈柳钦教授: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旨归

陈柳钦 原创 | 2022-12-08 18:05 | 收藏 | 投票

 

文| 陈柳钦 钦点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北京中宣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

作者简介】 陈柳钦,男,1969年生,湖南省邵东市人,研究员,教授,著名学者,著名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城市经济、能源经济、林业经济、金融问题和乡村振兴问题专家。曾在黑龙江商学院(现哈尔滨商业大学)、天津市对外经济联络局、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天津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工作,被聘为天津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调研咨询专家,天津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历任人民日报社《中国能源报》社评论部主任,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人民日报社《中国城市报》社副总编辑,中国城市管理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现为钦点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北京中宣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中邦农业研究院院长、钦点之星董事长、钦点财富网总编辑、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重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浦江法治论坛副主席。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是在新时代对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坚持和发展,在推进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百年历程所取得的巨大进展,并对其价值做出真正历史性的估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化认识一脉相承,植根于人民性这一根本立场,切实践行人民至上、共享成果、协调发展、和谐共生和命运与共的价值导向,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人民至上

 人类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资本、政治权力和劳动者这三种要素成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大要素在社会有机体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成为区分各种不同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标志。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条坚持人民(劳动者)至上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人民成为现代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源泉。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遵循的是资本逻辑,没有给人民带来普遍性的幸福,相反衍生的是人的异化与社会的分裂。不同于物质生产和人的发展都服从于资本逐利性逻辑所主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并发展社会主义,以实现人民的福祉作为价值向导。唯物史观从“实践的人”来考察主体,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的实践活动推动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开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同样离不开“实践的人”这一主体。作为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要解决涉及人民的种种发展问题、利益问题,离不开的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穿在中国共产党进行现代化探索的方方面面,是在为坚守人民幸福而做出的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时必不可少的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的实践问题,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价值立场。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1949年6月,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毛泽东就指出:“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民主共和国。”[3]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反思并突破苏联片面倚重重工业而忽视人的生存发展需求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探索比例协调的工业化之路、重视人民的利益与需求的现代化之路,毛泽东在 《论十大关系》 中对于重工业、轻工业与农业以及国家、生产单位与生产者个人等关系协同发展的论述,正是这一探索的表征。毛泽东鲜明地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4]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 ”[5]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它要求打破现代化的资本逻辑,形成现代化的人本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刻把握“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推进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式现代化从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起步,目标是人民生活富裕。邓小平同志当年关于“三步走”的战略中,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很明确:一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二是人民生活由小康转向比较富裕。我们党在人民群众的丰富生产生活实践中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实践与价值、目的和手段等方面领悟人民立场的真谛,从想问题到做决策自觉围绕最大限度满足人民需求,真正地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到实处、做到细处。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特别强调:“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的发展逻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1]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坚定立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人民立场的执着坚守。作为一种为广大劳动人民谋解放、图发展的理论学说,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扎根实践的根本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要实现革命性锻造与创新性发展、进而指引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实践要求与理论要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对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的超越,又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扬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理念层面上统一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人民作为推进现代化的出发点,体现了对人民利益、期待和向往的满足;另一方面是把人民作为推进现代化的落脚点,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落实以“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民群众观,极大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五个重要特征和九个本质要求的精辟论断,句句围绕“人民”,处处彰显“人民”。人民,是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面对的主题主线。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切实做到了民建民享,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取得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就一定能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的: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共享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立场不仅体现在发展依靠人民的价值选择上,更核心的方面是发展为了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追求上。纵观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加剧财富分配失衡和制造社会两极分化的发展失衡历史。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追求的是极少数人的富裕,是“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富裕。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在发达国家内部只能实现一部分人富裕,而多数人相对贫穷,两极分化严重;在国际关系领域只能实现少数国家现代化,而多数发展中国家成为西方现代化的附庸和牺牲品。资本逻辑规制下西方现代化发展以实现价值增殖为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则不同于资本逻辑规制下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摒弃资本逻辑,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导向。无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还是中国社会的历史和实际,都决定了必须开拓出一条区别于西方又超越西方的道路,而这条道路,正是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的现代化,这与以资本为中心、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的西方现代化有着根本区别。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全体人民”共同的富裕为前提的,强调“全体”体现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追求。邓小平同志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十二万八千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十年实现了联合国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习近平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即到 “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已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差距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明显的实质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居民收入差距和实际消费水平回归到合理区间[7]。由此可以看出,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保持同频共振的发展脉络。《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8]。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将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取得了消灭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开创了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2022年8月,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的讲话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能只是少数人富裕,而是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既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平均主义,而是仍有收入与消费水平差异的共同富裕。这赋予了共同富裕实现的现实张力,即共同富裕的实现既需要充分释放个人追求富裕的欲望与能力,又需要注重结果导向,将差距限定在合适的范围内。共同富裕更不是均贫富、劫富济贫,而是先富带动、帮助后富,从物质富裕到精神富裕,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不断促进从低层次的共同富裕向高层次共同富裕跃迁、从少数人的局部富裕到全体人民的整体富裕跃升。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要解决好增长与分配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共同富裕必须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产物,其不可能与低水平生产力共存。推动共同富裕之所以“难”,是因为其要解决好发展生产力与共享生产成果的关系,也就是“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9]。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促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能发展,才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优越性的生动写照。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重大判断是对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就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这些论述进一步丰富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并赋予了共同富裕新的使命,明确了共同富裕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基础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反映了人民共同发展的意愿,以人民福祉和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的实现为奋斗目标,致力于构建共建共享的共同富裕大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离不开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共同富裕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必将为人类通向现代化提供全新的选择与独特贡献,推动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

协调发展

西方现代化本质上是以物质现代化为核心的主导逻辑,将现代化理解为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和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在创造工业文明和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弊病。显然,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物质增长至上”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着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国之所以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之路,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与精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物质对精神具有本原性的决定作用,人们的精神生产、精神生活受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影响。将物质和精神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历史性贡献之一,这既突出了物质的本原性位置、基础性功能和决定性作用,又承认了精神对物质具有能动性和引领性的反作用。一部近代史反复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如果没有坚实的物质文明,一个国家和民族就必然缺乏独立自强的物质基础。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也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首先体现在物质文明的发展上。与此同时,一个没有文化自信、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也难以自立自强。没有离开精神文明的物质文明,也没有离开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二者缺一不可。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成功避免了现代化实践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均衡、不同步的问题,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贯坚持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理念。“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10]“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1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家家仓廪实衣食足,而且要求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人知礼节明荣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一些领导干部政治立场模糊、缺乏斗争精神,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8]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体现在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上,也体现在精神文明的发展进步上,更体现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上。唯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才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2]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既要坚持“文化自信”,弘扬好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积淀的精神追求,提振民族精神,同时,也要着力培育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好人们的精神家园,进而发挥好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的作用。与西方“串联式”现代化进程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并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叠加发展的,要求不仅实现“家家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富裕,更要实现 “人人知礼节、明荣辱” 的精神富裕,推动两者的协调发展。回望走过的路,正确处理两个文明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的鲜明特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不仅克服了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的弊端,而且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保障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单向度的现代化,而是统筹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遵循和基本策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要求进一步丰富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强调“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将“五个文明”构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我们党从全局视角出发,努力克服社会发展中的不均衡性,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之中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建设。

 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现代化必须理性应对的重大问题,是攸关每一个国家现代化最终成败的关键问题。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为指导,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中固有的人类中心主义思维弊端,强调辩证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树立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党就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奋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化,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12]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绝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绿色特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8]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西方在资本逻辑驱使下“掠夺自然式”现代化道路的摒弃与超越。面对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面对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中国式现代化不能重复西方发达国家 “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决抛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必须坚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的转变,是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一是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二是要走出城市中心主义的误区,三是要走出生产力中心主义的误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经济增长与生态优化相统一的现代化,是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与人的价值相统一的现代化,是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相统一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内涵上体现了“五位一体”的新发展理念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政绩观、发展观、价值观、民生观和生态观的辩证统一;在生成逻辑上,是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理论基础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实践逻辑下共同促成的;在实践路径上,需要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在生态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经济的绿色转型与升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作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的重大论断[2]。这一论断,清晰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党中央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和思想智慧。我们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用系统观念引领生态环境建设,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命运与共

 从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愿景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实现中国自身发展的现代化,更是造福世界人民的现代化。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秉持人类命运与共的共同价值理念,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表现为对内剥削和对外掠夺的血腥扩张之路。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基于自身无限追求资本增殖的本性限制,必然会迈出殖民主义侵略与扩张的步伐。现代化建设不是一夜之间能够实现的,需要具备长期的和平的国内国际环境。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遭受现代化浪潮冲击,正是充满了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西方现代化依其内在的资本逻辑“在开辟出世界历史的同时,也在它所占据的全部领域中建立起一种基本的支配—从属关系”。它不仅打破了一切地域壁垒和民族界限,从而使单一的民族历史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历史”,同时也使世界各民族服从于这一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近代中国在不断“挨打”的基础上,开始了现代化探索之路。正是基于对西方现代化暴力侵略逻辑的切身感受,中国人民深知和平之可贵,坚定维护和平的信心与决心。因此,中国现代化从其发轫之初的现实境遇,就决定了其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在历史文化与民族情感基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非侵略的和平发展进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非霸权的和平发展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这是我们向世界作出的承诺,体现了中国面对世界不确定性展示出的中国力量和大国担当。“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共产党 “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7]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8] 和平与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外交领域的重要价值体现。“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13]面对全球发展日益凸显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中国凝聚不同现代化道路的价值共识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为人类克服现实危机、创造美好未来提供了精神纽带。在和平发展理念引领下,中国主动应对风险挑战,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方面[2]。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基于“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的现实,直面全球化时代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致力形成“命运相连,休戚与共”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社会描绘了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意在回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向何处去的“世纪之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是回答和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是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的人间正道,引领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力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党的二十大报告向世界展示了一条切实可行、坚定不移的新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结合中,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首先要把中国自己的事办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就要推动中国为世界做出更多贡献。中国秉持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而不同的文明观,希望世界上其他国家都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是凭借武力和战争崛起的现代化,不是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现代化,不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和零和博弈的现代化,而是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现代化,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现代化,是推进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突破了西方现代化的发展瓶颈,批判并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国家“国强必霸”“零和博弈”的思维逻辑,呈现出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开辟了人类和平发展文明进步的新发展模式,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和创新经验,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保存了力量并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为人类解放的实现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型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22(2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

[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1.

[9]洪银兴.以包容效率与公平的改革促进共同富裕[J].经济学家,2022(2).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 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4.

[11]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21-03-28.

[12]习近平.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1-05-02.

[13]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3-29.

个人简介
陈柳钦,湖南邵东市人,研究员,教授,著名学者,著名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城市经济、能源经济和金融问题专家。曾在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天津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工作,被聘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历任人民日报社《中国…
每日关注 更多
陈柳钦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