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先生文中所说的“滞胀”是什么意思?是指物价慢跌,物价稳定,还是物价下跌?“滞胀”好是不好?从厉先生的文中感觉到的是,“滞胀”指的是一种不景气的经济现象,而并非是在关心物价如何波动,老百姓是利益是否受到了损害。难道物价慢跌,物价稳定,甚至物价下跌不好好吗?对消费者而言当然是好事,但是对企业来讲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因为通货膨胀是受益人是企业,没有通货膨胀企业就不能获得高额利润。至于就业问题,企业是不会进行考虑的,那是社会管理机构去进行解决的问题。
一般认为,物价放开之后,其波动会趋向于稳定。但是,80年代物价放开之后,物价一直在上涨,并没有如希望的那样趋于稳定。其原因何在?其原因就是,物价波动并非趋向于物价稳定,而是趋向于企业效益最大化。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并非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矛盾。通货膨胀的矛盾方是通货紧缩,生产过剩的矛盾方是供给短缺。通货膨胀是物价波动问题,生产过剩是商品供给问题,两者之间不能混为一谈。
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是人类社会始终需要解决的两个现实难题。一般认为既然通货膨胀了,就不会有生产过剩的存在,——因为物价上涨与商品供给的欠缺成正比关系。其实并非如此。生产过剩状态下仍然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存在。在商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相对物价波动有三种情况:一、物价稳定;二、是物价上涨;三、物价下跌。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它所面对商品供给状态仍然是三种:一、供大于求(生产过剩);二、供求平衡;三、供小于求(商品短缺)。这种关系可以用下图进行表示:
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物价稳定——物价下跌
供小于求——供求平衡——供大于求(生产过剩)
两个项目,三种状态,对应存在9种关系。正常的市场经济运行状态是通货膨胀与生产过剩共存,因为生产过剩本身就是通货膨胀的结果。有通货膨胀的存在,就必然有生产过剩的存在。通货膨胀导致购买力下降,因此导致生产过剩的产生。就是说,物价“滞胀”是有可能的,但是在正常的经济运行状态下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在经济极不景气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滞胀”的问题。
通货膨胀好是不好?需要进行控制,还是任其自由扩大?要真正了解这一问题,就首先应该知道通货膨胀的“起点”和“起因”是什么?通货膨胀的起点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并非是原来的商品定价。物价上涨是从企业那里就开始了,而并非只是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变化。起因是企业谋取利润,而并非是正常的市场运行规律。无论市场购买力如何脆弱,只要是有利可图,抬高商品价格那是毫不犹豫的。众所周知,商品的上市价格,是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加上利润(加价部分)所决定的。见公式商品上市价格=商品生产成本+利润(加价部分).商品生产成本=原材料价格×原材料数量+劳动力价格×劳动力数量.商品生产成本也就是商品的价值,相同商品的价值也有所不同,因为相同商品的生产成本会有所区别。单个商品是价值是单个商品的成本,市场上商品的平均价值是其平均生产成本。在进行交易的时候,都是以平均成本来进行统计的。单个商品的生产成本——价值再高,在市场上销售的时候也要按照平均价值来进行销售,否则难以售出。在利润大于或小于“0”的情况下,价值≠价格;在利润=“0”的情况下,价值=价格。这就是价值与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
单个商品的价值=单个商品的成本.市场商品的平均价值=市场商品的平均成本.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的起点是市场上现有的商品价格,通货膨胀的多少也是从这一起点来进行计算的。其实,通货膨胀的起点是商品的价值,从商品上市的那一刻起,通货膨胀就随之诞生了。如果商品定价在成本,那么在成本之上的价格将都是通货膨胀的产物。当然,低于成本的商品定价将是不能长久的,因为这样将导致企业在亏损状态下运营,最终将导致其资本耗尽,破产倒闭。
通货膨胀的起点是价值,而并非价格。过去只是研究“价格通胀”的问题,而没有研究“价值通胀”的问题。这是远远不够的。平时所说的都是“价格通胀”的问题,而不是“价值通胀”问题。这就限制了对通货膨胀本质的认识,不能从理论和根本上解决现有的经济难题。价值是成本,成本是通货膨胀的起点,这一点必须明确。否则就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企业在经营中是需要利润的,没有利润企业就不能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也不能进行发展。企业经营可以没有利润,但是绝对不能是负利润。否则企业将破产倒闭。但是有了利润也就有了“价值通胀”,有了社会经济的不良运行状态。企业的利润越高,“价值通胀”就越严重,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通货膨胀害的是百姓,可以继续害,百姓无力反抗。“滞胀”对企业不利,两害选择取其轻,于是通货膨胀就一直地持续到现在。
怎么解决这一矛盾?办法当然是有的,就是法定物价,扩大市场购买力。
物价不应该是由市场购买力进行控制的,而是应该由社会行政机关和法院、法律来进行控制的,——因为通货膨胀不是经济规律,而是经济犯罪。这种经济犯罪是受害人是广大消费者,受益人是企业所有者。即使是“价格通胀”也将导致消费者财产的巨额损失,这种损失的数量比一般经济犯罪所造成的损失要大的多。但是,一般经济犯罪是有法律来进行制约的,而通货膨胀给消费者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却不受法律的制约,甚至受到法律的保护。这就是通货膨胀不合理之所在。
厉先生在文中强调一个货币流通量的问题。货币流通量大了加剧通货膨胀,货币流通量压缩了,将导致市场购买力下降,企业产品的大量积压,失业率增加。实质性的货币流通量,主要来源于企业的成本支出。企业经营萎缩,它向市场投放的购买力自然相应萎缩。解决的办法是扩大企业债务,这样对企业来讲更是雪上加霜。借贷是有利息的,是要吃掉企业利润的,必然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其实,通货膨胀是最大的“流动性陷阱”。在这一陷阱面前,无论有多少购买力的投入,都将石沉大海,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只要放开物价,就等于是打开了深不见底的“流动性陷阱”,打开了经济犯罪的大门。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无论百姓还是企业都将难逃厄运。
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