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万变6千:浦发银行降薪事件与经济金融改革信号探析

张京宏 原创 | 2023-05-25 13:06 | 收藏 | 投票

 

引言

 

根据新闻消息,说上海浦发银行大幅降薪,原来月薪两三万现在降为月薪五六千,被降薪员工不满,到上海浦银大厦示威罢工(2023511日有视频发布到网络)。浦发银行董事会监事会回应说,正在核实。也有消息说,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拟进行改革,改为外包,这样原来编制在银行体系内的呼叫中心客服工作人员就要转变身份,成为市场上普通外包公司雇员了。各种消息指向一个焦点,就是浦发银行效益降低,不得不从员工薪酬方面控制成本了。消息说,浦发银行2022年员工薪酬126亿,比2021年薪酬已经降低了14%还多。浦发银行自身净利润也降低了好几成。

现在问题是:浦发银行降薪已经确定,闹事人员肯定翻不了天,终将大概率以被处分(开除)结束抗议活动;其他银行怎么办?是否需要继续大规模裁员降薪?

 

一、经济金融领域多米诺效应

 

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同时教培行业整顿,市值千亿的新东方轰然倒下,俞敏洪摇身一变,变成了网络主播——他比董明珠文化程度要高,懂得互联网直播建立自己个人IP,所以即就是培养了董宇辉等,也能维持某种平衡,不像董明珠,弄了个孟羽童,跑掉了。2021年开始,除了教培行业和房地产行业持续整顿外,旅游酒店、餐饮等行业在疫情持续风控下陆续暴雷。2022年以来,这种经济现象波及金融领域,先是从河南村镇银行暴雷引发,然后逐渐波及城商行、农商行、国股行。

浦发银行这个事件发生在上海,所以网络发酵影响力比较大。其实浦发银行事件之前,商业银行已经难受了好几年了。

商业银行之前的套路也是三板斧:房产、股市、核心企业(包括中间收入业务、票据业务等)。房地产整顿后,银行寻找类似房地产项目那样长期信贷资产相当困难,但资金成本高企,压力巨大。比如储户存款1万元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要2500元放在央行做风险准备金,只有7500块钱可以放贷出去获取利息,现在情况是这7500块钱放贷再很难找到类似之前房地产那样优质长期信贷资产项目了。之前股市许多钱也是变相地流向房地产了。

核心企业说到底,全国就800万家国有企业,好肉都让国股行吃了,一些实力强的城商行还能喝点汤,普通城商行和农商行以及民营银行等,汤都喝不上。其余的企业说起来有1.6亿家*,但1.1亿个体会是没有机会信贷授信的,3300万中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可能性概率低于5%(指比照大国企贷款条件和利率,比如贷款利率都是3.5%等,这种利率小银行吸储都吸不来,许多中小银行吸储给到客户理财年利率都3.6%-4%)。某种意义上,改革开放几十年并没有构建培养出非公有企业商业信用系统,信贷系统还是集中在大国企。

这种情况下,银行净利润降低是必然的。银行净利润降低,就得降成本。降成本当然第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技术设备成本,包括银行服务器设备等,这一块没办法降低,这是金融科技;

二是资金吸纳成本,就是给储户存款利息降低,这不太可能,这样人家就不存款;

三是雇员薪资成本,就是降低员工收入,这个难度最低。

这种情况下,降薪是一条可行的路,当然对雇员来说,月薪2万变成6千,会有点懵,但没关系,懵一懵后冷静下来,你就要扪心自问:自己是凭本事吃饭的,还是凭关系进银行的?或是凭借其他不正当关系混在岗位上的?要是感觉自己有本事,降薪变成这样,当然可以辞职去创业,但风险有多大,估计要评估;如果是凭关系进去的,要看关系硬不硬了;要是凭借其他不正当关系比如说和上司有特殊关系的,要看上司实力多大了。如果自己也没有真本事辞职出去干,又没有关系,那么,认命是最好的选择。实在想不通,就想想疫情几年,几亿人都是灵活就业社保状态,这些人(至少两三亿)本质是失业状态,吃的老本;和这些人相比,能有六千薪水和一份工作,就相当不错了,不能总和之前每月两三万去比较。

 

二、经济金融改革信号探析

 

20235月,国家金融管理总局挂牌成立。新的金融管理总局有其新使命——必须服从和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总方针,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这种情况下,中央和地方之间许多矛盾会表面化——比如地方保护主义和国家统一大市场部署冲突。现在国家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之间关系不平衡,仅仅江浙沪、天津北京广东这三省三市是向中央财政贡献税收的,其余二十多省和各省下属市都是依靠中央财政拨付,依靠中央养活的。那些财政本身就弱的地方,当然地想地方保护,以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向中央要钱,除了看脸色,还不自由。

经济金融改革围绕国家战略方针还要进一步调整。

首先是电子化和数字货币推广。以前外汇监管制度下,人民币要出去,除了正常按制度规定的外,还有三条路:购买保险进行保单质押,购买黄金使用购买凭证质押;购买游戏点卡或比特币。这种操作多以外资银行为通道,比如你在某外资银行上海分行购买来黄金,你带着购买凭证到该外资银行香港分行就可用凭证质押换成现金。在数字化货币条件下,这些操作将越来越少,央行货币管控力度将越来越大。

其次是税收管理。现在社保都归税务局代管收费了。税收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财政也得有钱,然后才能办事。如果财政没有钱,许多事情也是推动不了的。包括经济建设,包括军事行动,都是需要花钱的。

第三是收入分配。金融机构收入分配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之前央行工作人员收入是其他部委同级别人员收入的一倍多乃至更多,国家这两年机构改革,宣布央行等身份转变为公务员,薪资降低,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不过这个信号释放在北京,上海浦发银行降薪不过是之后的一个必然现象罢了。

 

三、观点争论

 

有观点说,社会主义体制下经济发展会受到约束,改革开放几十年按总设计师理论执行的恰恰是不怎么地道的社会主义,按黑猫白猫务实改革发展,才取得了经济巨大成就——这种经济巨大成就和政治体制管理上几十年的不怎么社会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不开。这种观点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过去几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重大成就,恰恰是在社会主义框架下取得的,我们的宪法没有变,我们土地所有制性质没有变,我们政治体制没有变,我们是在既定框架下进行的边际增量改革,在经济领域进行的不断试点不断复制的改革,我们在经济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现在我国处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更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收入差距太大,那么就调整。一方面是个人所得税这种直接税进行调整,另一方面是收入政策调整。

浦发银行降薪事件,和之前北京机构改革时候央行等部门人员降薪事件有类似处,也有不同处。类似处是都降薪了。不同处是北京方面对降薪人员给了个公务员身份,而非外包。

 

四、结束语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这样一个新时代,一个个人或一个家庭,要保持开放心态,不断拥抱变化,不断拥抱不确定性,以积极认知去迎接未来。许多人还躺在过去的沙发上不肯起来,“疫情前我一个月好几万块钱,现在怎么变几千块了!”——这种思维要抛弃,要多看看疫情后许多超过35岁的高管,从年薪几十万变成失业状态者比比皆是,这是时代发展过程中很平常的现象,思维一定要向前看。不抱怨,不生气,相反,要积极。

最后,预祝所有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碰到各种挫折的人们,都能积极振作,楼起袖子加油干,不断强化自身能力,持续学习,获得新发展阶段新成就。

(完)

 

个人简介
张京宏(1977— ),男,汉族,籍贯陕西渭南,定居上海。中学就读于杨虎城将军创办的尧山中学,本科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1997-2001,法学),研究生阶段分别就读于台湾世新大学(2009-2012,传播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