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理想之城,要有「理想」,而不是「理想主义」

张国华 原创 | 2023-06-05 06:28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焦点关注

 

我们如何预见一座城市的可能?

 

当你手握咖啡与邻桌侃侃而谈时,当你钻进小书店听一场分享时,当你正在某场市集的摊位上抓取灵感时,或许,并未曾意识到我们的城市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

 

据新出炉的《2022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22年底,成都常住人口已达到212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1699.1万人,城镇化率为79.89%。

 

 


摄影/王效

 

从农业形态到工业先导,再到生态文明,我们的城镇化模式无疑正在进入新的阶段。那么,超大型城市、同时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应该如何继续保持吸引力?又该思考哪些新的方向?

 

前些日子,我们与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博士、教授、高级规划师张国华相遇成都麓湖生态城,聊了聊这座城市的机遇与可能。

 


张国华

 

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博士、教授、高级规划师。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城市交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专家、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研究方向包括新空间经济理论和新制度经济理论、“产业·空间·交通”的新型协同规划技术体系、城市群和国家中心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综合交通枢纽整体规划设计、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规划、TOD综合发展、智慧城市规划和智慧交通规划、基础设施投融资等新型城镇化领域。

 

 

 

01/

从拥有2100万人口的成都

到麓客向往的麓湖:

人,才是一座城市的主体

 

 

晚春的雨淅淅沥沥,喜欢在夜晚悄悄袭来。我们见到张国华教授时,正好在一个有雨的夜晚,地点约在刚开业的麓坊中心B馆。车经由龙骨桥拐进,夜幕之下,那个叫做「光之冠」的艺术装置浮现在建筑群之间广场上空,成为一个明亮的标志。

 


这是张国华2023年第一次到成都。疫情前,因为城市规划师和研究人员的身份,他最少每两个月就要到访一次这座城市。这一次,他刚刚完成了一天对麓湖生态城的考察。

 

谈及此次的成都之行,他讲,当你进入一座城市时,每一个街区、每一处商业氛围、环境品质乃至每一条慢行道,都反映着它的品位,“而成都,无论老城区,还是天府新区、东部新区,包括这次的目的地麓湖,从大的战略到小的细节,都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当前,成都正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公园城市,不仅是对生态空间的追求和营造,更是一座城市从“产城人”到“人城产”发展顺位的思路转变

 

麓湖所在的天府新区,是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和先行区。作为不少人心中的“神盘”,麓湖本身就是一座公园,它曾提出“人,才是一座城市最为核心的土壤”

 


 

一座城市对人的充分尊重,与张国华的研究不谋而合。他指出,新的城市化模式下,“人”才是职住行发展的新方向

 

那么,“人”为什么重要?

 

张国华表示,新的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首先要充分理解城市作为一种高度复杂的经济体带来的三大效应即基础设施的共享效应、产业链条的匹配效应、知识信息的化学效应。而当城市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又会带来三大法则即经济增长的超密集法则、基础设施消耗的亚密集法则、交通出行的简单法则。

 


*经济增长的超密集法则,即人口规模每扩大一倍,人均生产效率提高15%至30%。基础设施消耗的亚密集法则,即人口规模每扩大一倍,人均消耗的基础设施成本降低15%。二者一正一反,将达到30%至45%,显然,在相同的时间长度,人口规模更大的城市意味着更加高效的生产效率、成长速度和工资收入。交通出行的简单法则,即在出行成本可以接收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更加快捷的出行方式。

 

他指出,新一轮的人口抢夺大战中,像成都这样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正在建设都市圈的超大规模经济体,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处理好三大效应与三大法则,无疑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方向

 


*刚刚出炉的人口数据显示,成都人口比2021年末增加了7.6万人,增长为0.4%。据《成都统计年鉴2022》,这是2000年以来成都常住人口增量首次跌破10万“门槛”。有人说,成都的人口增量迎来了一个坎儿。但即便如此,在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城市中,这座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量仍然排名第一。摄影/王勤

 

 

 

02/

以思想交流和信息交换

为主导的新阶段

每个人都不再是一座孤岛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生活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正如古希腊先哲对城邦的想象,今天的我们也一直探索着“理想之城”的模样。

 

在张国华看来,一座“理想之城”,要有“理想”,而不能“理想主义”。他从就业、住房、公共服务、出行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尤其提到了创新对于一座城市的重要性,“是否能建立起一套具有破坏性的创造力,并能生成新想法的体系,是我们城市面临的挑战”。

 


在他的研究中,也一直强调对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创新型服务产业的人群重点关注。为什么关注创新?或许,我们可以从美国新经济地理学家乔尔·科特金那个关于知识分子的有名论断和Garfield社区的「6%理论」获得一些启发。

 


*乔尔·科特金:“知识分子选择在哪里居住,人类的智慧就在哪里聚集;人类的智慧在哪里聚集,最终人类的财富也会在哪里汇聚”。


*Garfield社区「6%理论」:一个地区只要吸引6%的创意的人才,人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入。

 

有意思的是,张国华分享了他考察期间在麓坊偶然看到的有趣见闻——“和对的人一起工作,而非流程控制他们,我们因而建立起富于创新精神和自律精神,自由和负责的企业文化”,这是一句麓坊中心某新开店铺员工培训的内容,很难让人不对这里的创新精神产生信心。

 

当然,创新是需要空间的。

 


 

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阶段,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商品交换为主导,进入知识文明和生态文明阶段,城市发展的主导功能转变为思想交流与信息交换,从而为创新提供土壤。

 

谈及此处,张国华提到了「73855定律」,其核心是创新型产业聚合以及线下空间、线下交流能够产生的巨大效应

 


*73855定律: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内容在谈话中只占7%的影响,其他38%是声音、音调、音量等,这是显性的知识,而还有剩下55%的隐性知识来自于肢体语言,诸如眼神、气场、情绪。

 

剑桥的下午茶喝出了60多个诺贝尔奖,以华尔街、硅巷为代表的模式在500米街巷内聚集着全球最顶尖金融从业者。

 

所以,当我们再提到“太古里自由”,成都咖啡馆的爆炸式增长,天府之国茶馆文化的新变时,还能只谈成都人的安逸和休闲,而对其中的创新可能性视而不见吗?

 

而聚集了A4美术馆寻麓书馆天府美食岛、水上剧场等众多业态的麓湖,无疑也正在构建高质量的思想、文化、艺术交流平台,他们的“群岛计划”呼吁岛屿之间的链接,每个人在这里都能做一名麓客。

 

“一个人一生取得的成就,并非取决于工作8小时之内,更多取决于8个小时之外。”

 

张国华谈到:“成都在进入新阶段已经呈现了很好的开始,接下来应该思考如何通过政府和市场、社会以及各方力量一起促动局面形成更大的波涛,带领城市进入更加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麓湖,在围绕临水空间打造娱乐场景和社区文化时,也应该思考如何产生更多的思想交流。”

 

 

 

03/

破除服务供给的「悬崖」

麓湖以及更多新区

那些看不见的可能性

 

 

当前城市新区还有没有新的发展机会?

 

张国华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前提是破除服务供给的“悬崖”


 

在张国华看来,“当一座城市的创新活力与人才的思想交流频率成正相关时,出行距离将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缩短出行时间。”同样,就服务均衡而言,“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以中小学教育和医院为代表的公共服务的均衡”

 

以麓湖为例,它位于成都“双机场”相对中间的位置,同时,地处天府新区核心区中心商务区板块,天府大道城市南拓发展轴,是成都都市圈区域驳接的重要节点和形象门户。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一体两面的生态与生产的关系

 

比如,十年造湖的“麓湖模式”,一方面实现了良好的水生态,一方面通过各种业态和消费场景的叠加实现生态价值的转化。再比如麓坊中心,以约5万平商业+13万平公园的配比形成具备公园城市特色的非标商业。

 

同样,它的各种常态化的、推陈出新的活动、节日营造、市集场景、社群分享……都让它不仅仅局限于居住功能的房地产项目,还是一个假日目的地、新兴消费体验中心,甚至是前沿生活方式与思想文化社交中心

 


正如张国华坦言,各种优势的叠加,使之成为“一个值得让所有人把「8小时之外」‘浪费’在此的地方”

 

 



 

在某种程度上,

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思想、文化高度,

决定了城市发展的高度。

而无论是一座城市,还是一个人,

所谓的取得的成功,

都不是今天能看到的东西,

而在于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那些看不见的,即成长性和可能性。

 

——张国华

个人简介
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博士、教授、高级规划师。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城市交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专家、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
每日关注 更多
张国华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