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变局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新一次的思想大解放
宋太伟
中国经济的困境,是已经固化了的多深层次的超大周期的大结构性矛盾问题。单靠传统的手段和旧有逻辑,再次激发持久动力和活力,以重新走上长期相对快速稳健的增长繁荣状态,无可能了。
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包括:一、几乎所有的制造行业产能过剩;二、真正承担充分就业大任的有社会进步意义的“虚产业”的比重、规模、门类和分布,严重不足或落后或根本没有;三、过度依赖投资尤其是过度依赖基建和房地产,这也是造成产业结构畸形最重要原因之一;四、加剧变迁的地球生态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已经彻底动摇了我国长期依赖的投资和贸易驱动增长的基础架构。
在制造业技术水平和产业链相对成熟先进及资本严重过剩的时代,产能过剩、产品价格趋低是常态,因为投资建造“最容易”且见效快,有钱谁都可以干。如果产能外移都过剩或风险更大,再多的实业投资,在全民全社会意义上,都是负作用。
前几年我国的房地产达到15-17万亿规模,再加上关联产业,可能有30万亿以上规模,占到经济总量的近20—30%,房地产开发商整体负债率高达70%以上,对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讲,也都是非常恐怖的数字。当经济慢下来或出现比较大的负周期的时候,这是压垮全社会的大山。房地产行业刚见顶转势,就呈现大面积暴雷,一个大企业两年就能亏损8000多亿,全行业及关联的金融等行业,该有多大的窟窿啊?“拯救”,拯救得了吗?即使能拯救,价值何在?是要造更大的泡沫吗?巨大房地产市场的趋势一旦建立,趋势延续的惯性是难以想象的。不能再幻想重新走向由房地产基建驱动着国内经济持续繁荣的景象。未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能稳住下跌趋势保持产值规模或减缓下跌趋势,已经是无比幸运了。房地产是特殊行业,对自然环境的负作用也非常大,应回归居住使用本性。拥有更多的房子,一旦出现战事,灰飞烟灭,产能过剩的工厂、建筑、设施也一样。
股票短线交易,是零和游戏,就是投机,我国的股市投机性更强,这是全社会价值观和人性问题,一时很难改变。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几个股东参加,没人真正关心公司的组织管理经营状态,包括保险基金在内的本该长线投资的大机构大基金们,都无意通过合规合理的法人治理制度安排,来监督上市公司的行为、维护股东的正当权益,机构股东和小股民们就是在玩对赌游戏;公司包装上市高价圈钱后,真正不忘“初心”,努力在更好的资源与平台上将公司做大做精做强的,比例很小。最可恶的还有,许多大股东大概是知道公司不值市面价值,挖空心思地急着套现,不能套现的,就与庄合伙做局割小股东的韭菜。既然近似为赌场,十赌九输是肯定的,事实如此,数学也可以证明。高估价发行,每年圈走几千亿,市场又养着百千万的高贵肩客,每年真心为长期投资者的分红回报了了,股价上涨就是脉冲式的炒作,长期趴在实值低位的“熊”才正常,投机赌博不输才怪呢。通过“鼓励交易”活跃这样的投机市场,来“分配”助消费刺激国内经济,也是赌不靠谱,全社会参与,结果更惨烈。2014-2015年,已经有过一次惊魂的大教训,不会都忘了吧!如果再来一次,那基本上就自毁了世纪对决中的历史性大恩赐;是重蹈覆辙还是埋葬宿命,得靠大众的觉醒。
美国的股市运作状态模式,是由其内在运作制度、社会价值观、法律规范及深厚的政治军事经济背景和独有的国际化金融资源环境等所决定的,不能照搬模仿。美国资本市场,为什么总能孵化出超级技术创新公司?美国的上市公司,我们知名的为什么总是在回购自己的股票?美国的经济金融证券监管法规为什么严厉权威?资本和外汇几乎可以完全自由进出流动,为什么弹性十足,几乎没有因此引发的汇率经济等危机?为什么对人才资金有巨大的持久吸引力?……应该先读懂这些,即使读懂了,没有同样的社会价值观、政治军事货币等背景,也很难做到。另外要看到,美国也存在这样那样严重的问题。任何市场持续大涨都是炒作都是泡沫都是赌博,任何大的金融市场都存在内在的周期性波动危机。要抛其糟粕、借鉴学习其经验好处。金融的本质就是中介,不创造任何真正价值,正面作用就是提高社会效率,任何金融市场金融组织都是如此。金融活动“贡献量”占比有其内在数量关系,过度依赖金融交易金融操作,都是危险的不公正的社会架构。
消费成为经济总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社会达到一定发达水平和文明状态的必然结果,积累、投资、消费、发展,存在可以准确定量的数学关系。经济活动都是可以用货币来准确度量其价值的,大国的经济社会状态,都存在必然的数学逻辑,我们缺乏真正科学精准的经济与社会组织管理理论,也包括素养能力和认知体系甚至社会习性。
消费型经济的特征是人头经济,即是以全民每日消费(积累)为主要增长动力的社会状态。富人再有钱,人数太少,消费量有限。货币发行的再多,投资再大,分配不均且受惠人群有限,大都流入了少数人和企业手里,刺激消费的作用渐消,这也是我国当下金融与投资政策表现状态。深层原因正是产业结构问题严重和分配制度问题等所致。
广大老百姓要有持续的花钱消费欲望,必须由每个月都有超过日常生活费用一定量的工资收入作保证,常年的收入水平,能保证个人和家庭基本的做人尊严,这才叫充分就业,没有保险、打点零工挣点小花钱、工资都不够一个人最低层次的生活支出,都不算真就业、充分就业。同时,年轻人消费欲望高,专科生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更重要。这些,才是我们制定政策、投放货币及其流动分配路径、鼓励创造新产业等等的目标或出发点。
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机器代替人工,已是制造业和众多传统服务业的发展大趋势,没有“活”干的人会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大力投资产能已经过剩的制造业等实业,对增加充分就业的作用越来越小,按过去的发展模式与理念,要实现我国进入充分就业的消费型的‘高端’社会运行状态目标,几无可能。
我国1978年的思想大解放及随后的改革开放,实质是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与时俱进的全民大实践。在人类正处于百年变局中的历史性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另一次思想大解放和自我否定式的大变革大进步实践。
在物质文明建设达到一定发达程度后,精神文明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人不只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精神文明建设并不是虚无的抓不到的空谈空想,需要全体国民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参与,这些都是有人工成本和价值的。用经济的眼光来看,精神文明建设,也是“经济商业”活动,就业、商机更宽广无限。在保证“实体经济”规模和先进性安全性的前提下,大力开拓新的精神文明实践领域的产业市场,向“虚”发展,创造更多的让人类身心更健康愉悦更加积极向上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体验新运动新生活。就业、经济、社会发展与幸福人生完美合体,岂不就是理想中的“自由王国”!
精神文明首先表现在个人文明素质、社会责任意识、身心健康安全、生活学习工作品质等方面的高水平提升。国家全民素质文明程度大幅提高,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城市建筑设施被催垮了可以很快再建,精神文明、社会“软实力”是很难被摧垮的,它同时有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穿透力、影响力、生命力,也是个人与全社会生存发展能力的体现,且是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强大力量。可以用价钱衡量其价值,当然是比普通消费品更有品味更有价值的“商品”。个人文化艺术文明素质、科学知识技能、工作能力等等方面培养,是个人品质价值的“再生产”,其价值可以用学习培训或参与的时间及机会成本来计算,对需要养活自己和他人的成年人来讲,学习进步就是“工作”,应该根据出勤时间和提高效果,得到工资报酬,其社会价值就体现在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和个人工作学习创新能力,及公平参与初次分配并通过日常消费实现全社会二次分配即全社会劳动分配生存发展的大循环上。
现在成人教育培训市场已很大,但都是受教育者自觉能自费的,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消费经济;虽说政府也资助名目繁多的创业就业培训,但重视度力度持续性都远远不够。要建立这样的信念:普通国民文明素质和劳动就业创业能力的持续提高,是与义务教育、安全健康保障、基建、交通运输、供应链等等一样宝贵的全社会财富。政府出资是应该的,而且应该作为投资过度的基建模式的主要替代领域。
同时,像全民体育健身与文化娱乐活动,包括竞赛和集会,甚至是多种社区组织或其它社会层面的大众交流、会议、选举等等,企业不能主导的,都可以由政府出资发“人头薪水”。生物多样性,是人和社会最本质的自然特性之一,文化娱乐“生产”与文化娱乐“消费”,更应该是体现这一本质特征的、个性化的、自由百花齐放的。这也正是现代文明“经济”,与社会的公平民主自由价值观相符合的内在原因。精神文明“经济”,拥有自主意识的人,是最重要的资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力资本的“老板”,自由公平自在,文化产品个性化差异化实效性的特点,使得以大资金优势快速形成规模化的货币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公司扩张与分配模式不再适用,即使形成文化“经济”的大组织,也是人人有份的“合伙制”,这正是“民主”的意义。当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发展中社会一旦步入更发达的消费型社会,发展速度肯定慢下来了。
国家国民富有了活动范围内容宽广了,安全意识需求大幅提高,像国防、社会治安和形形色色的社会监督等等保证国家和社会安全公平正义有序的体系,都可以让更多的人以拿至少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定期合同工形式来参与。当兵要像公安一样发工资,社会管理也应该更接近大众,而不是都进入一个让人敬畏的大机构大系统,形成社会分界分割圈圈。
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首先也是思想观念和固有系统模式问题。年轻人就是国家的明天,现在的年轻人几乎都可以拥有大学文凭,毕业后就面临失业,这是非常严重的大问题。大学教育出无用武之地的青年们,几代年轻人加起来几个亿,几十年来也没出几个为人类科学文化艺术和社会文明作出大贡献的人物,这真是我国教育体系和社会传统的悲哀。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和参与者,我们的年轻人们,却是千人一面,与社会脱节,能力有限但都想当白领拿高工资到大城市。工厂、小地方缺人,大量年轻人又没工作。这不是一个人一个系统一个层面的问题,是全社会的。为什么大好年华的年轻人没学到做人的真本领?为什么年轻人不愿当工人?为什么小地方“小企业”“小行业”不该有吸引力?为什么我们可以建设和维持庞大的养老体系,而不能为年轻一代打造一个就业创业生存发展无忧的保障体系?为什么工作分三六九等高贵下贱,马克思不是将劳动时间定义为人的价值回报标准吗?为什么学习娱乐交流集体文体活动不是劳动不是工作没有报酬?为什么上班招商一定要大厂,而自主创业就业就不能有保障?没有大量的年轻人不怕失败敢闯敢干,哪来的新思想新技术新行业新力量新天地新希望和消费型新社会态?……
创新创业失败是常态,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失败的进步积累,要形成宽容失败的社会价值观。现在已有许多优秀企业不断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搞创新研发,不怕承担失败风险。政府要做的,不是动不动就投资几十亿几百亿甚至千亿级搞大技术创新开发,有重大经济利益关系的战略创新活动,还是以企业主导为好。大技术创新成果,不是规划计划出来的,不是有钱有人就能解决的问题,大技术以基础理论突破为前提和指引,是不断失败尝试智慧积累的过程,像无垠大海里的游荡小船,目标在哪里何时到达都是未知数,没有航向“指南”的话,多半是在打圈圈。同时,巨型技术创新项目投入,除了巨大的失败风险以外,由于组织架构特点,并不利于公平分配和增加就业、增加消费。政府要做的是搞好教育和倡导创新文化,为企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有担当有闯劲的青年才俊,建立全方位的青年就业创业保障体系,兜底青年才俊创新创业失败的生存发展风险,让人“能追梦”又无忧挫折失败。这样何愁出不了大人才大技术领导企业?何愁全社会不能平稳地从投资型社会步入更高级先进的消费型社会?何愁对国际社会尤其是先进国家的年轻人没有巨大吸引力向心力?
钱从哪来。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持续保持在10%以上,现在年增量接近30万亿元人民币。每年挤出3-6万亿,(增量)投向关系国家未来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没问题的。政府应该完全退出竞争性行业,停止非惠及全民的过剩的无效的重复的投资性支出和行政性开支。同时增加富人税负,取消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及其它不合理不公平的税赋优惠及财政补贴和支出。高新技术企业本身就应该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成熟的社会,不应该有这种政策偏向和不公平,研发动力应源于市场本身压力和企业自主。政策助力的应是自主就业创业创新的普通大众弱势个体尤其是年轻人。
2022年我国的GDP是120万亿元人民币,而作为经济活动中介的货币,广义货币供应量达280万亿,且年增长速度均超10%。货币使用效率低下。2022年美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约21.8万亿美元,GDP约25.5万亿美元。经济活动量和对应的货币使用量,有内在的数学逻辑,理想的状态是使用货币量尽可能的少,货币供应量小于GDP才算及格。我国的经济状态,优化道路任重道远。
一句话概括之,任何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或商品,都是由人的有效劳动创造的,而以本币衡量的国民财富,是货币供应量的“产物”,差异是状态好坏。控制好适当比例,把握好社会发展模式和时机,持续增加有效货币投放,经济增长态势就会有一个稳定周期,这是数学关系,任何国家都可以。我国过去做到了。全民精神文明素质提升和全民参与的新生活新实践,是更有意义的劳动,未来可以做得更好。
宋太伟
上海日岳新能源有限公司
上海陆亿新能源有限公司
202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