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热点观察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银行“钱荒”:钱都去了哪里?

银行“钱荒”:钱都去了哪里?

   银行也“缺钱”,并且闹起了“钱荒”,这多少让人有点儿意外。事实上,银行的“钱荒”问题,说白了就是财务上所说的“流动资金周转不畅”。这么理解的话,似乎银行出现短期的甚至是一时的“缺钱”现象,也并不足为怪。但问题的关键是,银行“缺钱”并闹“钱荒”问题,显然已经不是一时现象,“缺”的也并不是小钱。这就不得不让人追问了:做为最赚钱的行为之一,银行的钱都到哪里去了,怎么就出现了“钱荒”?

银行间拆借利率飙升 银行“钱荒”到来

  自今年5月份开始,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简称SHIBOR)便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势头,虽然6月份的“钱荒”年年有,但今年尤其严重。
 
  银行间以一天为期限互相拆借资金的利率,称之为隔夜拆放利率,通俗说来就是指“我今天借钱给你明天还利率”。
 
  为了调剂银行的现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银行之间互相拆借,即银行多余的现金流向现金少的银行。这种流动需要付出一定的利息代价。一般来说,资金流动性强,拆借利率就低;资金流动性差,拆借利率就高。
 
  6月20日当天隔夜SHIBOR利率飙升578.40个基点,利率首次超过10%,升至13.4440%,创下了历史纪录。这意味着银行对短期资金的饥渴。
 
  尽管SHIBOR屡屡“爆表”,市场资金面信心受到重挫;但就目前来看,管理层坚持“不放水”的态度依然坚决。

今年货币供应量屡创新高“钱荒”为何如影随形?

  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103.6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供应量增速远高于全年13%的预期目标,货币供应量屡创新高,目前已经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中国货币信贷存量继续维持在高位,似乎得不出发生“钱荒”的结论。
 
  既然宏观和微观都未表现出需要大量资金的迹象,金融市场为何会产生资金紧张的局面,到底是谁缺钱呢?其实是金融机构自己缺钱。
 
  社会融资方面,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各月的社会融资总量,已超过刺激力度极为强劲的2009年上半年,尤其是今年1月和3月甚至创出了2.5万亿的惊人纪录。
 
  央行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广义货币(M2)余额104.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8%,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从M2来看,流动性并不缺乏,目前出现的“钱荒”是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2008年“4万亿”刺激计划以来,资金进入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以及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此外部分资金被用于还本付息,资金大量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部分地方政府和国企不具有效率且风险较高的项目仍然能够获得贷款,这使得资金出现结构性失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表示,银行市场资金面并不是当前货币政策将收紧,而是过去几年商业银行随心所欲扩张自己的业务规模,达到一个极点后的集中爆发。

社会影响

    1、中小企业总体来说目前并没有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但与2008年订单一夜间消失导致“猝死”相比,现在中小企业的订单倒有,活着又看不到希望。
 
    2、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生存危机,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观,下半年真有可能迎来一波倒闭潮。
 
    3、没有钱升级措施和风险防护都做不了。
 
    4、由于信贷额度紧张,银行议价能力普遍较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可很多中小企业仍然贷不到款,只能转向民间市场。1%的月利率还算公道,由于货币持续收紧,2011年民间借贷市场利率比往年高出不少,3%的月利率比较常见,高的可以达到6%~8%,这意味着最高近100%的年化利率。
 
    5、“钱荒”波及中国股市资本市场遭遇“大旱”,在股市连连创下新低后道出了A股快速走熊的一个原因。而市场成交金额的迅速下滑,正在验证没有新增资金入场的猜测。与入市抄底的巨大风险相比,当下不少手头现金充裕的人士似乎更愿意选择将资金投入民间借贷领域。
 
    6、股市“大旱”不仅是因为“降水”过少,在银行信贷紧张的现状下,A股市场成为套取资金最为便利的“抽水池”,“竭泽而渔”正在成为股市“大旱”面临的又一个危机。

钱荒逼迫银行转型刻不容缓

   银行此波“钱荒”的原因,众说纷纭,“政府出手整顿论”、“热钱流出论”、“央行去杠杆论”、“银行期限错配论”等等,甚至有人说是政府刻意为之的一场“可控的金融危机”,目的是压力测试,逼迫各大银行将从资金空转和不良产能中释放出来,投向实体经济中潜在的优质资产,以解决中国经济中长期存在的资本错配问题。其实,无论如何,银行都到了告别依靠利差粗放型“野蛮生长”的时候了,转型升级为真正的商业银行刻不容缓。
 
   在“路径依赖”之下,银行的转型升级必须通过倒逼的机制。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如果银行一喊“钱荒”,央行就大幅注入流动性,不仅对引导资金从金融体系流入实体经济、从偏爱大企业到热爱小企业,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还会助长资金的自我循环和旧的增长模式延续,进一步加剧资产泡沫和实体经济结构失衡。因此,这次央行坚持紧缩的态度,难得的“见死不救”,是完全正确的,应该获得掌声,更应该坚持到底。

结语

  银行必须吃一堑,长一智,抛弃流动性永远宽松的幻想,改变思维模式,要加强各类影响因素的研判,改进自身的流动性管理;更要创新自己的商业模式,加快调整自身的盈利结构。
价值中国网编 2013-06-26
手机版
最新评论 更多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统一人类文化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成果,认识的成果是精神文化,改造的成果是物质文化。文化是以认识形成与开拓人的精神世界——构筑灵魂——文化铸魂,驾驭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人的行为从自发到自觉,从盲目到理智,从迷信到科学,从谬误到…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社会和谐原理你为多少人的生存发展,广义地说是为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创造与提供了多少有利的条件,你的人生价值就有多高,你的德行就有多大,你的人品就有多么可爱,你的人格就有多么可敬,你的心灵就有多么善美,你的思想境界就有多…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社会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是和谐,是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偏离和谐发展的任何理论与实践,都是背离真理的谬误。和谐发展是正反馈的发展机制,人类社会一旦进入和谐发展的轨道,必将实现腾飞似的发展。政治…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人的发展方向人的发展,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以他人和过去的社会发展为基础,以为他人和未来的社会发展创造与提供了多少有利的条件这一客观实际——人生价值与精神境界为标志,不是以拥有的权力、占有的财富、获得的荣誉、社会的地位、形成的势力——权、钱、名…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提高人性什么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主要不在物质(生理)结构,而在精神(心理)文明。求生存是人的自然本能,追求生存的深远意义、广泛价值、崇高境界、高尚人格,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能动精神、发展标志。这是和谐人性观的基本观点,…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和谐发展什么是发展?发展是提高事物促进和谐的功能与相互关系和谐的程度,是使真理在深度与广度上更多地变为现实,是使抽象的、观念形态的真理转化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真理,是使具体事物提高真理的含量,是提高社会与世界的和谐程度,这是和谐发展观。和谐…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普世价值什么是价值?价值是具体事物的属性,是具体事物中真理的含量,是从质和量的统一上对具体真理的度量,促进与实现和谐发展的功能,是它的质,这种功能起作用的时空范围与强度——促进与实现和谐发展的程度,是它的量,是真理转化为现实的尺度。这样的价…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追求真理什么是真理?我们追求的真理究竟应该是什么?真理是有利于相关各方共同生存发展的合理关系,能够被不分民族、种族、阶级、文化、信仰与国籍的人类绝大多数接受,能够被人类历史最终肯定的真理,只能是有利于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崇尚科学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是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也可以说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事物的本质属性、实际联系、变化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
司建国 评论了 中国经济见底了吗?
不能仅从经济面上去讨论问题,政府会想方设法守住这个“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