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热点观察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G7甩开中俄建贸易新规则不容易

G7甩开中俄建贸易新规则不容易
  2014年6月,根据美日的提议,于4日至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西方七国首脑峰会。据日媒报道,将在首脑宣言中明确批评中国在南海的“单方面用实力改变现状”的行动,要求中国自我克制,避免影响地区的稳定。这将是G7创立以来首次点名谴责中国。
 
  此次G7峰会由过去的G8成员国剔除了俄罗斯,七国集团领导人计划达成新一轮贸易自由化协商,而中俄则不在此协议中。在全球经济版图中,G7能否真正做到把中国和俄罗斯冷落?中国和俄罗斯的筹码又有哪些?
 

G7寻求新自贸协议,隔离中俄

 
  G7(七国集团)领导人在布鲁塞尔承诺,将达成八项意义深远的协议,路透报道称,这是继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破裂后最具雄心的一轮贸易自由化协商。
 
  报道称: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和美国希望打造一个拥有近10亿人口的市场,涵盖全球逾80%的经济规模,并制定出其它经济体可能也不得不遵守的全球性贸易规则。
 
  这些协议若能够达成,将彻底改变全球贸易格局。而中国和俄罗斯并不在此框架范围内,毫无疑问是遭到了冷落和隔离。
 
  事实上,上一轮经济危机过后,G7国家就认为这些贸易协议可以降低商业壁垒并加强经济体之间的联系,以相对轻松的方式促进就业。
 
  回顾G7的历史,在20世纪70年代初,第一次石油危机重创西方国家经济后,在法国倡议下,1975年11月,美、日、英、法、德、意六大工业国成立了六国集团,第二年加拿大加入,七国集团就此诞生。1997年俄罗斯加入,G7转变为G8。并且议题从经济扩大的政治军事。
 
  此后的多项国际行动计划均在这一框架内达成,在政治领域,上世纪末G7就发动科索沃战争以及相关战争费用分摊达成了一致;在经济领域,著名的广场协议以及对东亚金融危机的救助也是G7的合作成果。
 
  原本应该是G8的峰会,在俄罗斯黑海度假胜地索契举行。不过,由于不满俄罗斯并吞克里米亚,以及在乌克兰东部动荡局势中所扮演的角色,其他七个成员决定临时更换地点,17年来首次把俄罗斯排除在外。
 
  在全球经济版图中,中国正在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俄罗斯也位居金砖四国,G7能否真正做到把中国和俄罗斯冷落?中国和俄罗斯的筹码又有哪些?
 

中国:积极加入新贸易体系谈判

 
  但G7并非铁板一块。美国在世界贸易领域的三大谈判中都掌握着控制权。这三大谈判分别是跨大西洋谈判(TIPP)、12国参加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以及20多个国家旨在重订全球服务贸易规则的谈判。G7主要国家基本都参与了这几项谈判。
 
  但由于种种原因,TIPP和TPP谈判始终未能取得关键性进展。就在此时,欧盟却在今年4月份表示,支持中国寻求加入服务贸易谈判的努力。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这令华盛顿方面十分恼火。在美国,许多人仍不愿让中国加入谈判。
 
  FT报道称,随着中国致力于经济再平衡,以期转变一直以来依赖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中国需要发展具有更高效率的服务行业。上世纪90年代的入世谈判,让中国能够在国内推行艰难改革。加入新的服务贸易联盟将会起到同样效果。
 
  此外,加入谈判,也是为了避免被一场全球对话排除在外。服务贸易协定(Tisa)谈判国在当前全球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例约为70%。但巴西、中国和印度等大型新兴市场国家无一能够参加。中国正努力改变这一局面。
 
  甩开中国的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小。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201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目前,中国已经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的内需规模,更是任何一个立志发展自身外贸规模的国家必须重视的对象。因此,对于G7中的任何一个国家,甩掉中国都不是一个符合其切身利益的选项。
 
  而且中俄最近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已经引起能源领域的巨震。而两国将推进财金领域紧密协作,包括在中俄贸易、投资和借贷中扩大中俄本币直接结算规模等作出的努力,则将进一步扩大两国的贸易合作影响力。
 

俄罗斯:发挥能源筹码最大效用

 
  俄罗斯则因为掌握着能源这个筹码也显得有恃无恐。
 
  俄罗斯现在是世界上能源第一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而其能源政策往往会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延续部分,甚至是其外交政策中为数不多的有利筹码。
 
  欧盟国家每年消费的天然气大约有30%-40%来自俄罗斯。一些原东欧国家对于俄罗斯能源形成重度依赖,如波罗的海三国、前南斯拉夫国家对于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更达到了100%。因此,俄罗斯时不时以提价、催债和“断气”等各种方式从这些欧洲国家获得外交利益。
 
  除去对乌克兰的“断气”、“涨价”等,据统计,1991年到2006年,俄罗斯向欧洲的能源供应已经发生了44次带有政治原因的“事故”。连白俄罗斯这样与俄罗斯关系密切到了近乎一体的国家,也曾经遭遇到原油供给的中断。
 
  尽管美国的页岩革命可能会改变世界能源供应格局,但其开发成本、管线建设等问题,并非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俄罗斯在对欧洲的能源供应方面仍然有难以替代的地位。
 
  在切身的利益面前,比起最大自由贸易区,想办法让俄罗斯重新加入八国集团才是欧盟更可能优先考虑的事情。而上个月,乌克兰总统大选在相对平静的情况下举行,这让西方国家认为,俄罗斯并不准备让危机加剧,重回G8恐怕并不遥远。
 
  对于俄罗斯而言,能否获得能源定价权是其继续行使能源政策的关键。
 

中国应对的出路

 
  G7建立新的贸易体系对于中国的现实意义在于,国际贸易领域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随着WTO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中国必须意识到此时加入这些谈判,不仅可以稳住外贸,还可以借此解决国内的经济等问题。
价值中国网编 2014-06-10
手机版
最新评论 更多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统一人类文化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成果,认识的成果是精神文化,改造的成果是物质文化。文化是以认识形成与开拓人的精神世界——构筑灵魂——文化铸魂,驾驭人的思想和行为,使人的行为从自发到自觉,从盲目到理智,从迷信到科学,从谬误到…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社会和谐原理你为多少人的生存发展,广义地说是为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创造与提供了多少有利的条件,你的人生价值就有多高,你的德行就有多大,你的人品就有多么可爱,你的人格就有多么可敬,你的心灵就有多么善美,你的思想境界就有多…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社会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是和谐,是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偏离和谐发展的任何理论与实践,都是背离真理的谬误。和谐发展是正反馈的发展机制,人类社会一旦进入和谐发展的轨道,必将实现腾飞似的发展。政治…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人的发展方向人的发展,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以他人和过去的社会发展为基础,以为他人和未来的社会发展创造与提供了多少有利的条件这一客观实际——人生价值与精神境界为标志,不是以拥有的权力、占有的财富、获得的荣誉、社会的地位、形成的势力——权、钱、名…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提高人性什么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主要不在物质(生理)结构,而在精神(心理)文明。求生存是人的自然本能,追求生存的深远意义、广泛价值、崇高境界、高尚人格,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能动精神、发展标志。这是和谐人性观的基本观点,…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和谐发展什么是发展?发展是提高事物促进和谐的功能与相互关系和谐的程度,是使真理在深度与广度上更多地变为现实,是使抽象的、观念形态的真理转化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真理,是使具体事物提高真理的含量,是提高社会与世界的和谐程度,这是和谐发展观。和谐…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普世价值什么是价值?价值是具体事物的属性,是具体事物中真理的含量,是从质和量的统一上对具体真理的度量,促进与实现和谐发展的功能,是它的质,这种功能起作用的时空范围与强度——促进与实现和谐发展的程度,是它的量,是真理转化为现实的尺度。这样的价…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追求真理什么是真理?我们追求的真理究竟应该是什么?真理是有利于相关各方共同生存发展的合理关系,能够被不分民族、种族、阶级、文化、信仰与国籍的人类绝大多数接受,能够被人类历史最终肯定的真理,只能是有利于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
张德文 评论了 马云所谓“新计划经济”将取代市场经济?
崇尚科学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是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也可以说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事物的本质属性、实际联系、变化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
司建国 评论了 中国经济见底了吗?
不能仅从经济面上去讨论问题,政府会想方设法守住这个“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