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云计算与未来社会化企业形态

郭昕 原创 | 2016-02-04 10:17 | 收藏 | 投票 焦点关注

价值中国:您认为什么是社会化企业?

郭昕:关于社会化企业前几年热了一阵,没怎么大炒,台湾就有很多的社会化企业。国内现在也在讲云组织架构模式,那么到底什么是云架构呢?现在尚未形成共识,我觉得就是社会化企业。如何理解呢,我举两个例子,第一是小米。小米为什么是社会化企业,小米没有工厂,他拥有很多粉丝,通过粉丝将人气、基本业务支撑起来。第二个是阿里巴巴,阿里也是社会化企业,,二两三万人,一千多万家商户一千多万家。商户按理说应该是阿里巴巴的客户,但是对按理来说比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更多。第一因为无边界,第二是因为员工、客户不分。什么时候是员工,什么时候是客户要根据情况来看,要根据时间、作用来定义。我觉得未来是没有企业的,更多的是ADEasiignmentassignment define enterprise,作用定义企业)。

价值中国:您之前的工作是和有过大数据相关的工作经历,我们想了解一下这对您现在做投资的时候会偏向有影响于大数据方面的公司吗?目前从创业者反馈的信息看来,中国现在大数据或云计算的创业公司是什么状况?

郭昕:云计算的概念相对出现的时间相对长一些,刚开始的时候起初是硬件公司为主导去做,目前相对来说争议还是比较少的。而大数据目前还是比较混乱的,有人说大数据是伪科学,也有人说大数据没有用,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但是在我看来大数据和云计算是一样的。因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企业社交这四大热点技术每个都是未来产业的基础。

大家为什么对云计算和大数据大家为什么认为争议比较大?一个原因其一是不太容易见效。比如百度大数据做了很长时间,百度推出了DATA API,结果第一个项目就砸了,大家可能就会觉得大数据看不见摸不着。去年在中关村成立了大数据产业联盟,现在已经有两百多家做大数据的企业会员都是大数据产业联盟的成员,。但是从整个产业来看,我觉得大数据的应用还是没有抓好。因为与大数据不一样,云计算是硬的,比如阿里云、百度云、360云,特别是存储方面。

大数据相对来说就而言是比较虚的,。比如你的企业靠通过数据更够改变改善客户关系、及时、订单订单管理等很多东西等,都不是马上有效见效的事情。所以很多企业看到不是很快能赚钱,就不太容易做这方面的投入。但今年马云提出来从IT时代到DT时代,可能会有一些突破。但是另外大数据还是不太容易下口的应用领域还比较窄,现在大数据更多的用于金融、医疗等需要客户分析等领域,真正用在企业中还是比较少的。

价值中国:您做投资的时候主要看这些关注企业的什么要素?您有投资过您觉得未来能代表DT的一些项目吗?

郭昕:目前从飞马旅的投资来看大多集中于是投资在智能硬件方面,纯粹的大数据服务也有一些。我们投了一个项目叫做车能贷,通过客户分析来做车的保险贷款,通过数据分析就能知道客户是什么价值类型的人。这个项目,反映还不错,几个媒体都有报导。拿出来很荣耀的项目还不多(笑)。

价值中国:关于大数据产业,您投资的时候最关注那哪几个点,这可能会涉及到您自己对这个整个大数据产业的理解?

郭昕:大数据产业最关键的是数据如何与生产结合起来。原来我们是以产品为中心,产品出来之后再拿数据,比如这个产品的客户是谁,销售渠道是什么样子,广告又是什么样子,而。现在是反过来的,通过先建立模型、通过对客户的分析去确定产品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关注这个方面的。类似例如车能贷这样不是先去设计几款产品,分不同的档次,而是说根据数据,针对不同人的需求来设计产品。

价值中国:您如何理解大数据的数据来源基础架构现在是怎样的?

郭昕:关于这个问题,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有阐述,他写的更多是相关数据,比如郭昕oo郭昕le这种社会数据。。我们把大数据分为两层,一种叫做社会数据,一般是存在于社会化媒体当中,比如微信、微博之类,记录你的网购数据、地理位置、分享的照片和评论等,这种数据在我国目前用的不是特别好。以前传统的咨询公司用的数据用的都是因果数据,比如说我为什么喜欢喝这种茶,原因可能是它汤色不错,味道也不错,价钱也便宜,这些都是因果关系。

而大数据是相关数据,比如说他总是去那个地方喝茶,为什么喝茶不清楚,但是就是知道他喝这种茶,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分析这种茶今年销量会不会好。大数据应用的80%都是社会数据,但是企业基本不用社会数据。因为社会数据都是抓取不到的,抓不到的原因有两个:不会抓取数据和或数据不开放。所以社会数据是很难被企业利用的。

价值中国:对于目前要做大数据的公司,除了BAT这种大公司之外,他们获取数据的来源是什么?

郭昕:现在的数据公司大部分都是进入企业中,使用企业的自主数据,还没有走出传统的咨询模式。现在的交通、医疗行业都是给出数据去计算,但是只能做他们要求的东西。纯粹的数据分析公司都是没有自己的数据的,并且只有移动、电信这样的大企业才有自己的数据。然而中小企业既没有自己的数据,也没有分析数据的能力。所以大数据现在面临两个矛盾,:一个是需要自我转型,从因果数据转型成相关数据。另一个是需要社会数据与企业数据结合起来,。但是现在社会数据不开放,这是制约我们大数据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现在无论是中关村的报告也好,北京的报告也好,第一条就是开放数据。比如说80%的活动都是和天气有关系的,农业、日常生活、旅行都与天气相关。但是这些数据都是封闭在各个相关部门里面,所以很难形成大数据。

价值中国:如果有一天数据开放了,能够很好运作起来的大数据公司的结构是怎样的?

郭昕:首先从产品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方式围绕产品去运营公司,但是大数据开放时候,可以综合的分析产品的形式,这样实际上就能知道产品链应该如何组合,。我认为过去所有的企业都是围绕着如何把产品卖出去来运营。,而未来的企业可能在存在于社会当中,未来更多的是更关注交往,交往会带来很多差异,这也会产生很多需求。将需求搜集起来就可以成为产品或服务。我认为所有的从产品在需求之后,而不是在需求之前。我们现在的产业很简单,还是以产品为主,以所有权、资源为主,当产品生产出来以后用所有的能力去推。未来应该是先有需求再有产品,。典型的比如说以交通服务为例,现在有滴滴、UBER等。传统工业时代的交通很简单,成立公司、买车就可以了,他们很多时候是在路上浪费资源,但是未来的交通会根据你的需求来制定不同的方案。

价值中国:您这样的说的话,能否这样理解您的话,未来可能有一个大数据公司很厉害,他它通过会抓取数据将每一个人某时段的需求发布到不同的平台上面,比如说滴滴、外卖等,是企业对企业的服务,但是在企业内部接单的是个人,会有这样的变化吗?

郭昕:是的,这就是我之前跟林总之前讲的社会企业,未来更多的是社会企业,用KK的话来讲是生活在云上,线上线下是打通的。未来不是某一个组织控制数据,。比如小米有百万粉丝,它是为了粉丝服务的,每一次产品升级都是根据粉丝的需求来实现的。如果按照传统意义的来讲,这些粉丝其实是小米的员工,他们帮助小米去搜集需求,帮助小米宣传甚至于帮助小米卖手机,但是小米同时还要赚他们的钱,小米还是有一点未来社会企业的样子。所以未来的企业有两大特点,第一是没有边界,第二个是社会化,未来很少有企业会去租办公楼把人聚集起来办公,有很强的的社会连接力。

价值中国:所以大数据是构成互联网社会的最基础的元素,有了大数据之后能够更好的构建互联网网络社会。

郭昕:完全是这样,未来有可能把线上线下完美结合起来。现在我们也在研究为什么大数据会失败,O2O为什么很多会失败,为什么不能把线下线上很好的结合?我之前写了一些文章,里面有一个名词叫做二次社会化,什么叫“二次社会化”?从结果来看应该叫“双重身份化”,未来每个人都有两个身份。

最早我们曾经研究过马斯洛心理学的时候,马斯洛心理学分成了五层,这和大数据也有关系。很有意思的是从我们可以很有意思,我们把下面两层的生存和安全叫off line(线下),第三层的把上面的情感、到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三层叫做on line(线上)。我突然发现O2O为什么走不通,因为大家谈的是不同的社会化。有的人谈社会化的时候是谈的off line层面的,而大数据不是off line 的。我们这一代人是基本是线下社交,但是现在的80后、90都是在线上社交。用互联网上经常用两个词来形容,马斯洛心理学第三层以上叫做逼格,第二层以下叫做人格。现在年轻人一般认为可以没有人格,但是一定要有逼格。年轻人在线下社交的时间非常短,这也是现在O2O走不通的原因,我们目前还没有打通线下线上。年轻人在互联网上直接是从马斯洛心理学的第三层开始起步的,他们现在创业做SOCIAL的网站、做大数据、做派送,。我问他们到哪里去派送,他们说天通苑、回龙观,可是天通苑的大妈们根本不到网上来买菜,他们不了解实际的需求。所以为什么O2O没有成功,为什么大数据没有成功,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数据是属于马斯洛心理学的第三层,它和第一层之间没办法沟通。

未来互联网社会如果不能把第三层和前两层打通的话,O2O是不会成功的,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好的办法。现在UBER和阿里巴巴还是有一点样子的,马云现在慢慢的将线上向线下延伸。还有海尔也做了一些尝试,他现在在做个性化的定制,13台就可以开生产线。通常线下的人是没有线上社交能力的,所以未来要打通线下与线上的话要求人要有双重人格,即双重社会化。纯粹的互联网公司没有线下基的实体企业,而线下的企业没有在线上发展的能力,大数据走不通的根本原因就是鸡同鸭讲。

价值中国:现在通常线上的公司和线下的沟通通常是是通过有事件营销、活动等爆点的地推来实现的。

郭昕:对,他们现在的方式就是办活动,送点小礼品比如苹果、鸡蛋等。他们以为通过这样的途径就可以获得线下的人格,但其实不是。老大妈注册了你的软件、拿了你的礼品之后依旧不会到线上消费,如果将线上与线下的关系具象化的话就是如何打通父母和孩子的代沟。

价值中国:我们造了一个概念叫做O+Oon line +off line),如果你在做社会化服务的话其实线上线下可以同步来进行。

郭昕:对,林总你这个这个词形容的太贴切了,现在不管是OFFLINE TO ONLINE,还是ONLINE TO OFFLINE,都是单向的矢量运动。线上的企业都想着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线下的商家就想着怎么去哪里开店把商品卖出去,所以用“+”的话更好。

价值中国: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过程的问题。互联网最开始卖的是书,因为书标准化,后来才开始慢慢的卖别的。回到两个O的问题,能够融合的产品本身就是虚拟度非常高的。比如说咨询服务,咨询服务本身是在马斯洛心理学第三层以上的,所以这些本来在OFF LINE已经有很强的ON LINE属性的话,就能很好加起来。

郭昕:最早我在IDC的时候,当时美国有个游戏叫《虚拟人生》。我想的“二次社会化”也是根据这个来的,一开始人们在《虚拟人生》过家家,但是突然有一天美国政府上去了。,后来是P&G也到了上面,当时很多杂志说P&G改变了市场调查的方式,P&G不再在线下做调研,而是在《虚拟人生》里找人做调查。后来美国军方也进到游戏里面来了,当时游戏的主角叫做价值中国v价值中国t价值中国r,就是阿凡达,美国军方觉得这个非常有意思,他们认为未来线上和线下能打通。这两年模拟人生这个游戏又火起来了,一开始那个游戏公司沉寂的原因可能是没有线下的基础,后来很多公司在虚拟世界开始了网上办公,这个还是有点意思的。人一定要有双重人格,未来一定要打通,线下企业和线上的企业要互相融合,未来的社会企业一定不是纯粹的线上或线下。

价值中国:互联网领域中有很多大企业,比如BAT,他们有先机、有很多的数据量,在这个生态中有没有可能存在马太效应和垄断?

郭昕:有马太效应,但是我认为将来不是BAT的。我认为未来没有BAT的垄断,实际上是散的。马云的一千万商家并不是他的,这些商家都是在虚拟空间里面活动,他们依旧是中小企业,但是如果从传统角度来看的话只是集中非常集中,或者叫做高度垄断。我觉得真正到了线上的话,BAT还是控制不了的。

价值中国:第二个问题是从去年到现在,马化腾和政府签了很多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文件项目,那么是否还能有其他企业可以挤进来?

郭昕:你看到的这些其实都是属于马斯洛心理学第三层的,没有一个是落在底层。比如北京的雾霾和交通,都是没人管的。

价值中国:说一个极端的比喻,人如果不喝水的话其实是会死的,自来水公司解决了人们喝水的问题,我觉得微信其实是在搭一个基础设施,很有可能未来不挣钱。

郭昕:农业社会时期没人相信未来只有1%的人做生产就能养活全世界,现在你说未来只有1%的人来制造机器就足够用了,也有人说怎么可能。未的生产过程的价值链当中可能变得非常浅,但是制造后面的需求管理、控制管理会变得越来越值钱。

价值中国:我最近看KK的新书。未来的所有人可以接触到全部的信息,但是学习信息的能力能够决定你是否成功。如果在共享经济下能够制造出新的需求,那么就会是新的独角兽。我觉得您这个观点和KK的观点还是比较类似的,反过来讲现在工业还没有到只有1%的从业者的地步时候,您觉得工业4.0时代的产业布局会往什么方向发展?

郭昕:工业4.0最终的发展是人机结合,不要把机器和人分开。未来的机器可能是服务的device,可能成为人类器官的延伸。未来人机结合最重要的是需求管理,怎样把东西变成财富。经济学上有需求链这个词,美国70年代就有人在说需求链,但是没有登上大雅之堂。

价值中国:您能定义一下这个时代的需求链吗?

郭昕:未来的工业4.0都是从需求开始的,工业3.0和工业2.0都是从供应开始的,比如矿石、钢材等有形的东西。但是的需求链如何理解需求链?比如我要去一个地方,有人提供运输的服务,可能是飞机、汽车或者轮船,是谁提供的我不管,只要到终点就好了,这就是工业4.0时代的需求链。

个人简介
拥有超过30年的管理经验,曾在多家行业领先的跨国公司负责业务拓展、管理咨询、以及整体运营管理工作。对中国企业现状和市场状况具有深刻了解和准确把握,并拥有丰富的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管理咨询的实战经验。曾经领导并参与实…
每日关注 更多
郭昕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