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信任建设

姜奇平 原创 | 2017-03-28 17:11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焦点关注

  两会期间,马化腾与一些业内人士包括经济学家座谈,大家纷纷就互联网平台企业与政府关系发表意见。其中,段永朝建议颇有意思,屡屡谈及文化认同。以致结束往外走的时候,马化腾拍着段永朝的肩膀开玩笑地说:你怎么什么都能绕到文化上?

  我发言的主题恰恰也是围绕文化展开。我能理解老段想的。文化表面上离现实热点很远,但从这里入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正是对现实的一种温和而深层的回应。

  当前,随着对互联网监管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对互联网的各种负面评价越来越多,有极端的观点干脆提出,电视、广播、报纸里没有的,互联网上最好也没有。可能是气话,但背后反映出一种真实的情绪,这就是对互联网是谁(甚或谁的),越来越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已经达到信任危机的程度。这是一个文化认同问题。不认同你,你的日子就不好受,不是这个鞋让你感觉小了,就是那个帽子让你觉得大了。

  先从自己方面检讨。由于互联网界长期以来自行其是惯了,对一些社会关注,总觉得不关我事。假广告害死人,不关我事;有没有假冒伪劣,不关我事;有没有谣言,不关我事;……那什么关你事呢?如果天下大乱,也不关你事。那你也就不要在天下混了,自有担心天下大乱的人管你。对互联网的信任危机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互联网人的某些不作为,难咎其责。互联网本来就产生于体制之外,如果没有对社会建设的很大的积极贡献,要想获得信任,很难;如果再添乱,别人不信任你,那是人之常情。互联网人现在遇到左一件事,右一件事,感到和与前不一样了,根子在这儿。但面对这种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深入反思,把总的道理想清楚。

  这就自然进入文化认同这个话题了。提出文化认同,涉及互联网自身定位。互联网当前不且定位成什么?它不是宏观政治、宏观经济、宏观意识形态,对这三样来说,目前互联网只是“生产”工具,是“用”(应用);那么,互联网是什么?我认为它的“体”主要是文化,即微观的生活之体。互联网是生活方式,例如,微信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将来生产生活一体化了,它还可能变成一种潜在的生产方式。例如在家办公的小程序。如果非把互联网定位成前者,会把自己累着,在这些方面,要与政府配合好,不要越位,并且要管好那些企图越位之人(不管是以造假的形式越位,还是以造谣的形式越位);定位于后者,活得会轻松一点,会更多赢得政府与社会的认同与肯定。

  我要说的,还不仅是互联网如何赢得别人信任,而是说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专事于信任的工作。也就是说,从文化或生活方式上认识互联网,它就是一种把信任本身当作专业的事业。要让人们通过理解这一点(互联网谋的就是加强信任本身),而重建对互联网的信任。

  这话怎么讲?我认为,信任是信用的反义词。在文化上的含义,是社会资本,即“关系+信任”。信用是一个工业化概念,是指“负的关系+负的信任”。有了信任,社会将自组织、自协调(节省缔约交易费用,如“因为信任,所以简单”);没有信任,社会将他组织、他协调(需要较高的缔约交易费用,如律师费、维稳费)。当今中国社会种种让政府头痛的乱象,不说“宏大叙事”,单从文化这种微观结构讲,主要是文革动乱造成人与人关系上普遍的信任缺失。十年的破坏,需要百年的社会自愈。互联网对于社会的最大建设性作用,就在于自发地重建社会信任。从十年的短视角度,会看到从网下带到网上的假货、假话、假人流行;从百年的长期视角看,会通过话语比较筛选的透明化机制,让真货、真话、真人更加通行。这是任何一个政府和社会都需要互联网、并且不要把互联网治死的长期的真实理由。眼前认识不到,或理解相反,都没有关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互联网人自己对此要有明确的自觉,才能不迷失本性。东边风来忙挡风,西边雨来忙遮雨。我跟马化腾讲,我写《论语的路由器原理》系列文章,背景就是这个。希望人们从价值观上,理解互联网的自性。

个人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互联网周刊》主编。
每日关注 更多
姜奇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